书帝吧 > 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 > 第393章 名号响当当

第393章 名号响当当


防风林不是一年就能长成的。

    瓜州卫和哈密卫等靠近沙漠的四卫,在今年初秋季,一次性投入了上千万株果树苗后,于次年春,又在这些成活了的果树苗林里,洒下了的苜蓿种子和狗米草草籽。

    一场罕见春雨的到来,让这些昏黄的沙漠边缘,肉眼可见的绿了起来。

    熊总兵等人在查看牧草的生长情况和树苗越冬后的成活率时,对所见的成果实在是太满意了。

    他问哈密卫当地的土著:“往年早春时节会刮老黄风么?”

    土著点头:

    “老黄风最爱在春天和冬天来,具体什么时间没个规律,三年前正月都没过就起了大风,沙尘里还带着雪花,埋了不知多少牲畜。前年,春天都快过完了才来了一场,冬天的沙尘反而比往年都来得早。”

    这,谁懂老天爷的脾气?

    反正去年冬天的几场老黄风刮得不算猛。

    眼看着果树苗都长出了绿叶来,大伙儿希望今年春天的老黄风来得晚一些。

    总给这些果树们更长一些的生长期。

    也许是几十万人念力太强大了,关西今年的春夏尤其风调雨顺。

    具体体现在,从甘露川换来的高产小麦麦种,去年秋天种的,到了夏初,关西九卫集体获得了大丰收。

    虽然比不得甘露川那逆天的亩产六石,但头年的荒地也得到了平均亩产三石的量。

    众人都恨不得把甘将军给供起来。

    头年的荒地都能有这样的产量,熟地又当如何?

    有机会,还可以搏一搏亩产六石呐。

    一季冬小麦,彻底将甘露川高产良种的名号传遍了整个河西走廊,甚至辐射去了怀庆府和边城。

    当然,甘露川能拿出手的名片远不止麦种。

    首先,甘露川最出名的是城市建设。

    一条在新城内城蜿蜒的,宽约十米,深约四米的内城河连通了外面护城河的地下暗渠。

    水是活的,流动的。

    为了让城里的百姓生活便利,甚至还在每户的后院修了一条三尺宽,两尺深的浅水水渠。

    取水浆洗、灌溉后院的菜蔬,可不要太方便了!

    饮用的就不必了,咱有水井!

    院门口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隔上几米远就种下一棵三年以上的果树,有些是红枣树、有些是苹果树,甚至还有石榴树。

    主打一个,当年种树当年挂果。

    城内的规矩是,谁家院门口的果树就归谁家管。

    区别于关西的普通民居,这里是清一色的青砖黛瓦房大宅院。

    宽敞、明亮,有火墙和壁炉。

    不用烧烤整个房屋内都是暖烘烘的。

    多少西北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这样的豪宅!

    搬家的当天。

    不说孩子们有多喜欢新居,就是那些个大老爷们都激动得哭了半晌。

    除了住宅区的安逸和商业区的热闹,最早落地的学堂和医馆,名号也是响当当。

    关西九卫的将军和千夫长们,都是各种巴结讨好甘将军。

    只一个要求,想把家里老人和孩子送来甘露川新城定居。

    一个商都御医世家坐镇的医馆,但凡儿子孝顺有出息的,都想尽办法要给送来疗养。

    甘露川的学堂也是最好的。

    不是自家卫所的秀才和举人们教书不行,而是这里学堂学的东西,它不一样!

    尤其是女校教的那些技能,可不要太实用了哦。

    对同僚们的这些请求,甘明兰是真的没法拒绝,送来的,她也都尽可能给安排了。

    搞得刚搬家不久,那些自家卫所千夫长们挑剩下的二进院和三进院,不到半个月就被抢了个精光。

    主街和辅街的院子,甚至有人出价五千两都买不到。

    大伙儿蜂拥至甘露川的原因还有一个。

    那就是妇科圣手黄御医调制出来的养颜促孕的药酒,经过大半年的市场发酵,口碑炸裂。

    家资不菲的妇人们,无人不爱。

    不仅有它养颜的奇效,更惊喜的是,每晚一两,持续饮用半年的,怀上孩子的概率提高到了五成!

    可不要小看这五成。

    对那些年过三旬的夫人们而言,堪称奇迹。

    普通药酒在甘露川的酒坊售卖,出坊价是一斤三十两银。

    饮用半年,大约要花五百四十两。

    银钱花了,带给这些夫人们的是旺盛的体力和透亮红润的好肤色,甚至还有可能是一个孩子。

    就问,谁会嫌贵?

    那些汇聚在瓜州卫和哈密卫的商贾们,也纷纷跑到了甘露川进货。

    别看关内打得热火朝天。

    从关西到河西走廊,再到怀庆府和边城,买卖做得那叫一个红火。

    尤其是和吃喝有关的,最好卖!

    这些商人们一到甘露川,看见这城内到处是小桥流水和绿树成茵,都恨不得住进城来。

    但历经一年半才建成的甘露川新城,允许买卖的主街和辅街的商铺院子,他们用尽各种办法,能租到一间铺子都是极其不易的。

    人家这里的军属,竟然不嫌弃商贾低贱,自己的商铺自己做起了买卖来。

    卖什么的都有。

    都是甘露川特色。

    就比如,甘露川最顶级的奢侈品——云锦,浑然天成,成品不低于五千两白银一匹。

    但一年的产量不超过一百匹。

    还有甘露川的棉布。

    因为左文康设计出来的流水纺棉车,大大提高了纺棉的效率。

    或轻薄柔软,或结实耐磨,且颜色异常丰富,仅百文一匹的棉布,一经推出,差点没垄断关西的布料市场。

    当然,甘露川牲畜市场也很火爆。

    常年收购,量大价高。

    先前在甘露川附近放过牧的牧民们,都习惯来甘露川卖牛羊。

    这个牲畜市场都设在城外的草原上。

    这些牧民们不知道的是,半数以上的牛羊都被甘明兰给买下了。

    除去留给卫所的,余下的都陆续送去西麓牧场。

    甘味鲜,一个以羊汤鲜美,美名整个西北的羊肉汤馆,去年冬天继拳头产品羊肉汤后,又推出了吃一口香上天的酱牛肉和牛杂汤。

    赚到的银子,真的海了去了。

    如今身家已是边城首富。

    而让甘父甘母操心的好大儿的婚事问题,在今年夏收后,也有了突破性进展。

    看着甘明福扭扭捏捏,面红耳赤的模样。

    甘明兰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说甚?赵染让你找媒人上门提亲?王爷同意这门亲事吗?王妃娘娘怎么看?”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796/2837548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