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 > 第403章 关系户

第403章 关系户


再是聪慧,圆通的年纪摆着这里。

    七岁多点,虚岁不足九。

    方墨林的那一套为国为民的大道理,遇到这个年纪的孩子,很难被激起热血来。

    方墨林是真的惜才。

    这个孩子,比他关门弟子甘明福的资质还要好。

    他为了这棵好苗子,完全不顾大儒的架子,一连围着小家伙转了好几天。

    圆通:不去,就是不去!

    最后,可怜的大儒只好找到甘明兰,一通为国培养人才的大道理,死命砸。

    甘明兰本人对教育的重视,超乎了方墨林的想像。

    一声令下,五十个被挑出来的优秀学生,都得乖乖的进青山书院。

    束脩、免费的食堂、以及读书所产生的一切费用,照样由卫所支出。

    给优秀学生定下的奖品,更是令所有人眼红。

    而五十人学生中,有肥仔的一个名额。

    这娃不是凭成绩入的学。

    他属于关系户。

    关系户.肥仔,对山长强行给他开后门塞书院的行为,很是怨念,在他祖母面前撒娇:

    “祖母,祖母,偶想留在卫所学堂里,早上锻炼,下午骑马打拳.”

    一天两堂文化课,在他的承受范围内。

    这娃还记得,大舅舅在青山书院读书的时候,一个月才回一趟家。

    还有他爹在乐至县的时候,书房里点灯到深夜都是常有的事。

    在他的印象里,科举太苦了。

    一苦,就要苦十几二十年。

    他不想吃读书人的苦!

    他娘却不想惯自家崽:

    “既然你喜欢卫所学堂,那就把锻体课放在学堂里,一早,一晚,早起和晚上各锻炼一个时辰。

    青山书院的文化课,上午和下午各有三堂,只要按先生的要求完成当日的功课,骑马打拳这些技能兴趣课,还能穿插着上。”

    小朋友,素质教育,了解一下?

    肥仔双目圆瞪,听着他娘温柔的说出如此让孩子如坠冰窟的话!

    啥?

    锻体不取消?

    一天还要上六堂文化课!

    甘露川课堂的标准时间是三刻钟!

    这样一来,读书习字就要占用他大半天时间,

    他最喜欢的骑马打拳技能兴趣课,要继续上都是有前提条件。

    这对厌学儿童肥仔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他不是笨。

    他就是有些厌学。

    厌烦一篇文章被要求反复诵读好多遍,字也是翻来覆去的重复写。

    现在好了。

    增加了他最不喜欢的环节,还大大压缩了技能兴趣课的时间。

    崽想闹。

    崽想抗议!

    但,抗议无效。

    亲娘的话,甘露川没有一个人能反驳,亲爹和亲祖母求情都不管用!

    肥仔早就看清这一家人的家庭地位。

    一脸生无可恋的模样,趴在大厅的长毛羊毛毯上装可怜。

    一直在和鼠大王斗智斗勇的圆圆,抬头瞅了瞅还在做戏的哥哥,抿着小嘴,迈着小短腿跑到她娘跟前,当小乖乖。

    “娘,我最爱学习,娘教我!”

    “唉哟,某些当哥哥的可得向妹妹好好学,看咱家圆圆多勤勉,有技能是真爱学呀!”

    甘明兰是懂拉踩的,和闺女一起阴阳厌学儿子。

    就是吧。

    圆圆学的技能,和她哥哥不一样。

    唯有亲娘才能教。

    小家伙体内的异能,最近一年多磕了三十多颗低阶晶核后,已经稳定在一级了。

    还是她年纪太小,身体没长成的缘故。

    甘明兰都不敢拔苗助长。

    一点一点的教她引导。

    在孩子熟悉运用这股能量后,最喜欢干的就是,找那种快开的花苞,然后用异能把花苞催开来。

    反正最近学这个,好上头的。

    肥仔:“.”

    娘是亲娘,妹妹是亲妹妹,他都惹不起!

    惹不起甘明兰的人很多。

    祁家就是其中一个。

    这家人确实懂得钻营。

    这不,用一个双面绣观音绣屏,就巴上了总兵府熊老夫人。

    熊老夫人不愿意去甘露川新城养老。

    哪哪儿都不如总兵府气派。

    还有很多儿子的下属女眷们,三五不时上总兵府陪她闲话家常。

    儿子的胡女小妾是好生养的。

    这几年陆续给她添了三个孙子两个孙女,含饴弄孙好不心情舒畅。

    听一个将军夫人说起新结交的绣楼女掌事,有着前朝豪门世家都要重金求购的手艺。

    熊老夫人来了兴趣。

    一看绣品。

    好嘛!

    这是一副四开的屏风绣品图。

    图案是一万个大小不一,字体不一的福字,还是双面绣!

    就人家这手艺,真的很过硬。

    一家子妇人支起了的买卖,求的不过是总兵府的庇护。

    这有啥妨碍?

    更何况,对方还许下了三成利呢。

    熊老夫人不缺这点利钱,就是个热心肠。

    在答应之前,还让儿子帮着调查了一下这家人的来历是否清白。

    祁家的户籍早就迁到了商都。

    大名府的那一段,被这一家人刻意隐瞒了。

    现在的户籍上,可没那么多迁出迁入的记录,卫所相关核查的人,只能查明户籍的真伪。

    自然是什么问题都看不出来!

    总兵府很快就给了祁家准话。

    开吧。

    绣楼也好,绣纺也罢,随便开。

    祁母并没有预想中的那般高兴。

    绣楼买卖是送利。

    想送闺女冬玉给关西总兵做妾,才符合她的利益最大化。

    在见熊老夫人之前,她肚子里的说辞都练习了好多遍,但是她一直都没找到机会。

    主要原因是,她在总兵府的后院见到了十几位妙龄胡女,那些胡女的长相和身段,随便拉一个出来都能甩她闺女几条街。

    不比不知道。

    一比吓一跳。

    现在是什么想法都得藏起来,心致志筹备绣楼的买卖。

    不想,准备期间,在原材料上犯了难。

    想要做出高档的绣品,绣品所用的丝帛和绣线都是有要求的。

    绣线一般都选的是蚕丝线材质,桑蚕丝丝线光泽柔和、质地细腻。

    可是祁家在来关西的路上,被难民和山匪抢了无数回,所带的丝帛和绣线基本没有剩下。

    带来关西的,只有巨额银票。

    整个西北的钱庄,因为西北王才得以保存。

    如此一来,商户们来西北后,大额银票的兑换并未受影响。

    祁家人只能重新置办绣品所需材料。

    就是找遍关西几个卫所,发现做这一行买卖的商人少得可怜。

    最后得到的消息是,甘露川新城有一家卫所开的绣房里有售卖符合她家要求的材料。

    还说,甘露川的丝帛与绣线与旁的地方不同,是野蚕蚕丝制品,价格异常昂贵。

    老天爷,只想安心做个小买卖也绕不开甘家人?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796/2837547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