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 > 第469章 这日子,还能过。

第469章 这日子,还能过。


移民村的百姓们,知道甘露川卫所各种小道消息的人,确实不少。

    因为各村都有些比较拔尖的闺女,嫁给了军户。

    有个进门大半年的小媳妇,回娘家送年货的时候,就被娘家人抓着好一通问。

    当爹的盯着那装酒的坛子,眼睛一眨不眨:

    “一二三四五,酒坛子上面有五个字!难道就是那传说中的伊里五粮液?啊哈哈.这可是有银子都不一定能买到的抢手货!闺女,你对爹可是真大方啊!”

    小媳妇昂着下巴,得意道:

    “爹,这坛伊里五粮液我可没花钱,是您女婿发的年货。您女婿还没休年假不能陪我回娘家,这是特意让我带回来孝敬您的!我那边婆家,留的年货还多着呢。”

    当娘对自家老头翻了个白眼,显然对这种酒蒙子没不耐烦。

    她手上捏着那篮子里的大肥肉,很是满意的点头:

    “咱家好几年都没吃过猪肉了,昨儿还说让你哥进城割一斤,结果他回来猪毛都没带一根,只说有老多人排队了!闺女你带的这块肥膘肉,也是咱女婿大营里发的年货呀?”

    小媳妇儿掰着指头给爹娘数着:

    “是哩!我婆婆前天带着我去卫所领到了,两坛伊里五粮液、八斤猪肉、一只大鹅、两斤羊毛线、六斤奶糖、二十刀厕纸、四块香皂.”

    一长串年货报出来,把这家人的大儿媳妇,羡慕得眼珠子都爆红了。

    还上下打量着小姑子的穿戴:

    “妹妹这一身大红色的高领羊毛衫,可是新毛线织的?这身花棉袄、黑棉裤也不是咱家带去的,啧啧,你这一身没有三两银子都下不来。”

    小媳妇老老实实道:

    “还是大嫂眼厉!我们家三妯娌,婆母在一个月前每人送了一斤羊毛线,做一身棉服的厚棉布。我这手笨,前两天才刚刚做好,这就穿回来给爹娘瞧瞧。”

    爹娘听到这里,都在感慨:“好看,真好看!我闺女这是掉进了福窝咯。”

    酸溜溜的大嫂,酸溜溜的问:

    “你婆母送你这一身新也就罢了,怎么你们的两个嫂子都是老媳妇了也有份?你那夫家三兄弟,进甘露川大营的不就妹夫一人么?”

    小媳妇仿佛听不懂娘家大嫂的阴阳怪气:

    “一家人怎么能几种对待?大伯和二伯是没有进大营,但他们在工坊里上工赚的工钱也不少,还都交给公婆入了公账呢。我当家的就是个大头兵,今年第三季考核,还被淘汰了,他现在是大营里挣得最少的那一拨。”

    听到这里,娘家大嫂心里总算是舒服了些。

    好!好!好!

    这个被夫家捧臭脚的妹夫,竟然被甘露川先锋营给淘汰了。

    果然。

    就听她公爹焦急的问:

    “女婿怎么就被淘汰了呢?他壮得和牛一样,之前不是一直都排在中间的么?”

    小媳妇无奈:

    “爹,他们先锋营的事,哪轮的到我这个小媳妇指手画脚?我倒是觉得淘汰下来也好,不上战场就不会轻易丢命。我当家的,今年加上月俸和年终奖金也有一百二十两,这些也够养家啦。我,我觉得这日子,还能过!”

    听听,听听这话。

    娘家嫂子差点没被自家小姑子气个仰倒。

    这,还叫能过?

    最少的大头兵,一年都能拿一百二十两。

    那没被先锋营淘汰的,岂不是有好几百两,甚至还会更多?

    娘家大嫂妒火上头,就有些口不择言:

    “小妹,你可真是太谦虚了,你这样的日子谁不能过?但要我说啊,妹夫这样的可不要太抢手了,你可上点心吧。赶紧给你妹夫生个继承家业的儿子出来才是正经事。”

    小媳妇日子过得舒心,只捂着小腹浅笑盈盈:

    “谢谢大嫂关心,这不,才上身刚满三个月,还不知道是怀的是儿是女。不过,我当家的和婆母都说,生男生女他们都喜欢。反正我们军户家的小娘子什么样的都不愁嫁!”

    娘家大嫂:“.”

    这个年代都讲究门当户对。

    军户家的儿郎们,首选的都是军户家的小娘子。

    不像他们这些移民。

    非长相出挑,性子又好,还识文断字的,一般高攀不到军户人家。

    这个小姑子就是因为在村里样样出挑,才嫁了这么个好夫婿!

    随着移民村村民们,把甘露川卫所驻军的收入和各种福利传开。

    八十里外的哈密卫卫所的军属们,隔天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又过了一天,到了哈密卫卫所给现役的关军发年货的日子。

    这些福利在各卫所,都是由军属们代领的。

    长长的队伍里,有个穿着暗红色棉袄长了张鞋拔子脸的婆子。

    她忽然踹了一脚,带来装年货的红柳大篮子。

    愤愤道:

    “凭什么?凭什么都是一样的军户,头等待遇永远都是甘露川?难道昂们都是小娘养的?”

    有这样想法的,周围还不少。

    与之同仇敌忾的,大多都是年纪大,生了个争气的儿子在家里说一不二的婆婆们。

    大部分人,也只敢在口头上助威几句。

    让她们在这等公共场合讨伐镇西大将军,那还是不敢的。

    上了年纪的人容易糊涂。

    三十岁以内的年轻妇人们,九成以上可都是镇西大将军的铁杆粉丝。

    当即就有几个暴脾气的,冲着鞋拔子脸婆子怒斥:

    “你说凭什么?就凭甘露川的所有产业,都是镇西大将军带着先锋营,以及先锋营的军属们自己打拼出来的!”

    “大将军带着全家老少住地窝子的时候,你看不见!大将军领着军户老少开荒的时候,你看不见!

    先锋营的队员们,上战场每每冲锋在前的时候,你看不见!现在听说人家的日子过得最好,你就眼红了?你眼红得着么!”

    “哪里是眼红,这分明是仗着年纪大,平时在家作威作福惯了,现在居然敢说大将军的不是,难不成你还想去镇西大将军府上当老封君?”

    “心可真大!都敢攀扯大将军!”

    年轻媳妇们的嘴,一点不输于熬了成婆的老媳妇。(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796/28375409.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