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北府江山 > 第384章 将

第384章 将


“什么?王镇恶攻陷涪陵?”刘道规看完战报有些不可思议。

    这等于直接绕到了白帝、永安侧后,简直是神来之笔,跟当年邓艾走阴平小道,绕过剑阁一样。

    王镇恶虽然只有三千余众,但凭借涪陵郡之险要,像一根钉子一样插在巴蜀的崇山峻岭之间。

    白帝城和永安防线基本失效。

    孟干之道:“王将军涉绝域,在当地土人带领下,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忽然出现在涪陵城下,俘斩六千余众,杀谯蜀大将阳昧,五千之众,只余三千。”

    “王将军不愧是王丞相后人,涪陵既克,巴蜀门户洞开。”封恺也对王镇恶赞不绝口。

    刘道规还准备经营中原,王镇恶却提前攻破了涪陵,谯纵已经成了砧板上的鱼肉,随时可以宰割。

    一个虚弱的巴蜀,根本不是土断之后荆襄的对手。

    蜀军也绝非虎卫军的对手。

    “王仲德、傅弘之、毛修之听令。”

    “末将在。”三人立即拱手而出。

    “即刻率八千虎卫军精锐,两万府兵,进攻白帝城,打通巴蜀通道!”

    兵贵神速,最好在谯纵反应过来之前,拿下白帝、永安、云阳等一些列长江重镇,接应上涪陵的王镇恶,不然王镇恶就成了一支孤军。

    “领命!”三人都是神色一喜。

    “刘义兴、段宏听令,率三千精骑策应。”刘道规望向自己的儿子。

    身为老刘家的子弟,行军打仗的祖传本事不能丢。

    可以不上阵厮杀,但至少要知兵,见识战场的生死,知道打仗是怎么一回事。

    从古至今,军队和战争都是最磨砺人的地方。

    “领命!”两人一起拱手。

    军府本就是为战争设置的,军府之下还有折冲府,如今刚刚入冬,府兵相对不是那么忙,有时间有精力参战。

    虎卫军都是职业士卒,为战争而生,自然不会抗拒上阵厮杀。

    短短五日,军府就将这一战所需的粮草辎重牲畜准备好。

    刘遵的水军在江陵待命。

    出征当日,刘道规出城相送,“在外一定要多听段将军的话,不可一意孤行。”

    南燕降将的忠诚度还在西府北府之上。

    尤其是段宏,虽是段氏鲜卑出身,却为人忠厚,对刘道规忠心耿耿,当阳迎战十余万妖贼,率领数百虎班甲骑舍生忘死,冲锋在前。

    “儿领命。”刘义兴也是聪明人,冲段宏拱手,“段将军勇冠三军,儿此去无忧,”

    “不敢不敢,公子聪慧过人,但有差遣,尽管开口。”段宏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

    刘道规道:“军中没有公子,只有上下,你是主将,又是长辈,该打就打,该罚就罚,无需多虑。”

    “领命。”段宏连忙拱手。

    刘道规挥手告别,“去吧。”

    二人驱动战马,回身朝刘道规拱手。

    “儿去矣,父亲保重。”刘义兴心思多,但父子之情也是真的。

    刘道规目送骑兵远去,刚回到城中,建康的诏令就来了。

    拜刘道规为大将军,录尚书事,都督青、兖、徐、豫、司、荆、湘、雍八州诸军事。

    洛阳行台之事没了下文。

    翻来覆去看了几遍,竟然只封了自己,一字未提兄长刘裕。

    这未免有些太诡异了。

    抵挡妖贼,保全建康,他的功劳也不小,还派孙处三千水军泛海而下,收复广州、江州。

    “此乃车骑将军私信,还请大将军过目。”使者恭恭敬敬递上一封厚厚信笺。

    “有劳天使,好生招待。”刘道规挥手。

    “领命。”刘怀默领着人去了。

    刘道规拆开信看了起来。

    每个字都写的很大,一张佐伯纸最多写十四五个字,不过每个字都如剑如戟,气势十足。

    两边斗归斗,但都遵守着底线,就像寻常人家的亲兄弟,偶尔也会互相算计,但遇上外敌,也会团结一致。

    他送信过来,也是尊重自己的意见。

    信的内容很简单,除了一些家长里短,最主要的就是询问对他升任丞相之事的看法。

    刘道规心领神会,这是要让自己劝进。

    以他的功绩,别说一个丞相,就是封国公也够了。

    司马家之所以还坐在皇位上,全靠他这些年的浴血奋战。

    刘道规令人唤来殷仲文,让他写了一封劝朝廷拜刘裕为丞相的奏表。

    “臣等谨奏:昔董卓阶祸,曹操窃柄,社稷倾危,生民涂炭。车骑将军奋起布衣,诛桓玄于未萌,平卢循于既发,威震四海,德披万民,昔萧何守关中,诸葛亮治蜀汉,皆以丞相之重成王业之基。惟车骑将军鉴往知来,早正台鼎,则宗庙安于泰山,黎元沐其膏泽矣。臣等窃谓宜进丞相位,加九锡之礼,使名实相副,内外协和……”

    殷仲文挥笔既成。

    “我让你劝封丞相,没让加九锡。”刘道规看完之后,心中顿感怪异。

    步子迈的有些大了。

    丞相还是臣,加了九锡之后,就不一样了。

    桓温一辈子都未能达成所愿。

    “大将军早年也做过生意,精通讨价还价之理,车骑将军若无此意,自会拒绝,丞相之位便可水到渠成。”

    “你倒是聪明。”刘道规一想也是这个道理。

    正好可以借加九锡试探一下朝野的反应。

    如今晋室天下,除了一个南豫州和南面的交州,几乎都在刘裕和刘道规的掌握之中。

    速度加快一些也没什么不好。

    只要有些眼力的人,都能看出司马家的国祚已经走到了尽头。

    刘裕拜相,对刘道规也是好事,兄弟二人在朝廷和百姓心中的地位也会随之提高。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只要有人的地方,争斗便无处不在,尤其关系到权柄,无数人虎视眈眈,不可能没有争斗,兄弟二人斗而不破即可。

    奏表快船送入建康。

    刘道规算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几日后,建康传回消息,果然如殷仲文所言,刘裕拒绝了加九锡之议,但接受了丞相之位。

    这是衣冠南渡八十年来,自王导之后,第二个正式任命的丞相。

    王敦的丞相是自封的,庾亮的丞相是死后追封,桓温和谢安终其一生,都未封过丞相。

    拜了相,就可以组建相府。

    两汉魏晋的相权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抗皇权。

    诸葛亮是刘禅的相父,晋元帝司马睿的江山,是王导王敦兄弟鼎力支持,方才建立的。

    当然,刘道规的大将军也可名正言顺的组建幕府,府中将吏也有了正式的品秩,长史和司马一千石,正六品,各曹参军、从事,六百石,正七品,就连府掾也有三百石,八品。

    大将军后面追加的录尚书事,可以直接参与朝廷决策。

    一番你来我往,在互相拉扯和试探中,刘裕和刘道规各取所需,地位都提升了。

    “报,我军进攻白帝城不利,桓振殊死抵抗。”斥候风风火火前来禀报。

    白帝城地处瞿塘峡口长江北岸,城池就建在白帝山上,东望夔门,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

    刘备猇亭之战后,退回此地,陆逊衔尾追来,一见此城,便退兵了。

    又是桓振这种猛将镇守,短期内,自然难以攻陷。

    “蜀中可有动静?”刘道规不担心王仲德、刘义兴他们,唯独担心孤悬蜀中的王镇恶。

    孟干之道:“谯纵遣大将军侯晖率两万人马驰援永安。”

    刘道规一愣,谯纵这种安排,明显是要先守住永安,将王仲德、傅弘之挡在外面。

    至于王镇恶,他的三千人马就显得可有可无起来。

    击退了王仲德、傅弘之,王镇恶就是瓮中之鳖。

    谯纵这一手还算高明,不过有些低估王镇恶了。

    刘道规反而心中大石落地,“看来谯纵不知我军厉害,他没有尽起蜀中之军,便已落了下风。”

    桓温一万人马就灭了成汉。

    此次用兵,各路兵马加起来,三万六千余众。

    不过桓温攻蜀时,巴州诸郡都在控制之中,所以才能轻松入蜀。

    殷仲文却道:“属下觉得正是谯纵知晓我军厉害,方才不起大军,倾力保全成都,成都在,蜀国就在。”

    刘道规一想也是这个道理,谯纵本意是想凭借巴中地势险要,拖垮虎卫军。

    对他们而言,这是最稳妥的策略。

    不过如此一来,王镇恶就成了一颗活子,虽然只有三千余众,但虎卫军的三千人马,可抵上万蜀军。

    “再其荆湘两万府兵及青壮,令张纲就地打造攻城器械,协助攻城,再传令王仲德、傅弘之,这一次不计伤亡,定要拿下白帝、永安,打开蜀中门户!”

    刘道规决定给谯纵增加点压力。

    谯蜀这种小国,若能安分守己,刘道规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它不存在,

    但每次荆襄有难,它总是主动进犯,三番五次,不胜其扰,就像一只飞来飞去的苍蝇,惹人心烦。

    稍一失利,就缩回白帝城,凭借城池险要继续蛰伏,等待下一次机会。

    打仗,究其根本还是钱与粮。

    除了增加人力,刘道规还送去四千多头猪羊,以及各种弩机、铁箭、火油。

    就算是拿钱粮砸,刘道规这一次也一定要将谯蜀的大门砸开,为下一步灭蜀做准备。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738/28375491.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