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始合神仙本愿
推荐阅读:北美1849,从淘金开始做军阀 清妖 从法甲开始的成神之路 晦朔光年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海贼:从洛克斯时代开始种田 魔法少女的骑士哥哥 莽荒纪之我是垒展 我一个护林员,奴役魅魔干什么 美利坚:我来是留学,不是留情啊
日头正烈的时候,数十人分布在前后院落之间练剑。
虽然年龄不一,体格差异颇大,但每一个都练得挥汗如雨,却又不曾停下。
夺命十三剑,以意导力,以招养神。
只要练习的人肯用心,招式连贯起来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让人变得更加专注。
这些人中,以那十七个曾经受过魔道秘法折磨的人表现最好。
因为足够专注,他们的毛孔似乎开合有序,心意清凉。
哪怕是周木匠这种干一辈子活,年老之后,身上落下各种毛病的人,以及一个才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出的汗,也远比别人少。
不错,他们全都选择想学全十三剑,拜入楚天舒门下,将来也愿遵守门规,担起职责。
谭鱼当初选择坑害这些人,对这些人家的身份过往,自有了解。
一来要他们有毅力,二来也排除他们有靠山,事后给谭鱼带来风险。
所以,这都是一群有坚毅刻苦之心,以前却没有机遇的人。
有了机会,他们是万万不能允许自己错过的。
就连陪他们过来的至亲家属,凡有心求恳的,楚天舒也都收了。
如今,众人已经练了好几天的剑,个个都很能吃苦。
夺命十三剑的前十三剑,并不像第十四剑、十五剑那样,入门都有不小的门槛。
这十三剑,是可以先把外形姿势学会的,也就是俗称的花架子。
至于什么时候真能练出对应的威力来,就得看自己。
“这套剑法,着实奇妙,仿佛是以剑招磨砺心神,以心神来滋生内力。”
陆元德坐在厅中,啧啧称奇,“可如果不能领略精髓的话,那这套剑法,在养生健体上的效果,其实不算好。”
“楚道友,你收的这些人里,恐怕大多数都是那种,持续练上三五年,也未必能滋生第一缕内力的。”
“只有那十七人,算是可造之才。”
楚天舒坐在主位上,把玩着一颗水晶圆珠,闻言朝外面看了一眼。
“并不是只有练出内力,才能算是一项谋生的本事,这些人只要剑招学熟了,以后也可以负责帮忙教导新人。”
陆元德微怔:“道友是想招收很多弟子吗?”
假如弟子数量,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一个熟手能带五六十人练功,都不出奇。
这种情况下,没必要为了给新人打基础,多收数十名难以入门的头批弟子。
故而,楚天舒有此一说,将来必然是想大肆招收门人。
可是,功夫练到三流二流之后,就要渐渐注重月光污染了。
三流二流的武人,虽然远远还摸不到天地精元的边。
但是他们在吃饭、呼吸的时候,所能够吸取到的养分,也远比普通人更加高效。
月光照遍天下所有植物,植物又被禽畜鱼虾所食。
武人不管是吃五谷,还是吃肉类,一旦他们对养分吸收能力上去了,都会不经意中吸收到月光污染的部分。
此时,修行者就必须逐步接触炼月之法。
即使是在魔道,要传授弟子炼月之法,也是颇耗心力的,繁琐麻烦之处,远超一般武功,一个熟手,同期能教导五到十名新手,就算不少了。
至于身外法枢和求道神农,所耗资源更多,真心想教导弟子,更加需要限定数量。
那些世家大族养军兵,高门大教培养普通教众,只要几年青春效力,不顾后续死活,不负责任,倒是可以大肆收人。
“我确实准备大肆收人。”
楚天舒笑了笑,“但我可没有准备,把他们养成那种世家军兵一样的耗材。”
“一过了青春壮年,就被裁撤,既不知后续练法养法,而又已经被养的脾气恶劣,无所适从。”
“这简直是在源源不断的给民间输送困兽,对任何立场的人来说都不是好事,也只有一群鼠目寸光的货色,能够做得出来。”
即使此界修行之道,已经在飞快复兴扩展,出现不少高手。
顶尖势力或许都有信心,只要他们派出高手,即使民间发生什么动荡,也能很快击溃、镇压下去。
但是,三百六十行,种种生产运输,这些还都是依赖着民间力量来达成的。
即使他们能击溃一百次,一千次动荡,那么一千次动荡都失败之后的民间,还能有多少生产输血的能力呢?
修行者的团体规模,也会因此而受限、萎缩,耽误发展,耽误集中智慧,追求更高的前景。
世间一切,小到微尘,大到山岳,都是相互干涉的。
只是很少有人会意识到,细密雨点,不断打在大山上的时候,这座山到底什么时候会崩。
所谓的正道,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因为正道,才符合更长远、更广大的利好。
楚天舒没有明确说出“此界”这种词语,但也把大体意思随口说出。
“呵!”
陆元德听了,倒没有露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表情,只是无奈一笑。
“墨子说兼爱,孔孟说仁义,荀子欲求教化,我道家愿求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均齐物我与亲冤,万物谐居一处,再无相害。”
“千古贤人,早知正道,但就算悟出这些言论者,有时也会作出相反的言行。”
“人的寿命还是太短了,天地还是太无情,行正道者未必能得善终,行恶邪者反而能享大福。”
“如此处境,即使正道之理,并非空谈,由人口说出,也只是空言罢了。”
楚天舒没有被他消极情绪影响,注意点有点怪。
“均齐物我与亲冤?”
楚天舒问道,“陆道友,这句你从哪儿听来的?”
因为陈英是金丹南宗弟子,楚天舒之前查过一些金丹南宗资料。
“均齐物我与亲冤”,是南宗祖师之一,紫阳真人诗词中的一句。
陆元德一愣,回想了下:“倒也没有哪本书,明确说过这句话,只是贫道浏览典籍,自有文思脉络在其中,顺口也就说出来了。”
楚天舒哈哈一笑,缓声吟道。
“德行修逾八百,阴功积满三千,均齐物我与亲冤,始合神仙本愿。”
陆元德心头狂震,只觉这句诗真说到自己心坎之中:“这是……”
“这是一位紫阳真人的诗句,那紫阳真人是修内丹的。”
楚天舒说道,“陆道友,你们这所谓求道神农,其实已经太过依赖外物,是彻头彻尾外丹一脉,有没有想过转修内丹,我看你跟这个很有缘啊。”
陆元德疑惑道:“内丹是什么东西?既称真人,也是道家吧,道家还有这一脉?”
楚天舒从陈英那里,了解不少内丹派的秘奥,倒也可以讲讲。
他想构建的仙道,《山人煮日真经》,自然是重中之重,等他对此修炼有成之后,就要设法搞出简化版。
前期为了快速形成战力,夺命十三剑,也肯定会列在入门武学之中。
但是要想掀起一股潮流,这中间的骨架,还是有许多欠缺之处。
陆元德是此界高手,要是能联系本土武学要旨,然后转向内丹,所研所得,倒是很适合用来填补这中间的骨干。
“数息,入静,内观,安炉,萌动,采药,火候……”
陆元德听得如痴如醉,呢喃不休,“人的体内,也能采药……”
楚天舒说着说着,也发现《山人煮日真经》,跟内丹一脉,确然有很多相通之处。
毕竟都是精研炼气的功法。
不过,追日真功原本有两种练法,一是专注内功,二是传道授业,以飘蓬天下桃李图,助益修行。
《山人煮日真经》,是把两种效果合并了。
楚天舒不必专门单拎出来,修炼“飘蓬天下桃李图”,只要修炼这套真经,再传道授业,也自有助益。
可谓弟子越多,人才越多,修炼越猛。
这却是老家内丹派,未曾涉及的好处了。
正在详谈之间,楚天舒手上水晶圆珠,微微一亮。
“咦?”
他念头一动,元气已经盖住圆珠,遏制住感应联系。
这水晶圆珠,正是庆圣寺的舍利子。
楚天舒也有点好奇那个庆圣寺和尚,究竟去了哪里,同时也对魔道秘法,有知己知彼之心,因此拿来细细把玩。
从这舍利子上,确实能解读出魔道秘法,但其实还有些缺漏。
应该是舍利子受过损伤。
在舍利的一面上,有被钢刷擦过似的密集细长痕迹。
之前舍利毫无异动,今天这该是有人来联系定位。
“我出门一趟。”
楚天舒起身欲走。
陆元德急道:“且慢,还没聊完……”
楚天舒已经不见了踪影。
陆元德愣了一会儿,忽然想到,自己之前不是在感慨什么正道之理吗?怎么忽然就投入在内丹上了?
其实,正道究竟能不能走,走起来痛快不痛快,舒服不舒服。
又不是单靠口头辩论,就能决定的。
道理不辩不明,需要脑子和宣传,但“道”字,只有一半是头,还有一半是腿呢,总得实际抬脚走一走。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706/28375501.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