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大唐枭贼 > 第293章 悬鞭法

第293章 悬鞭法


战场对决,和找好场子,摆好架势,堂堂正正地过招,完全是两回事。

    尤其是奇袭战,打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哪怕敌方主将武艺极高,但仓促被袭,来不及上马,甚至不遑披甲,哪里有法抵挡?

    就算是吕布这样武艺绝世的人物,睡觉时碰上部将作乱,也只能被逼得钻茅厕逃跑。

    因此,刚杀进黄巢帐幕当中时,张璘心中大喜过望,真觉得自己能建立关羽斩杀颜良那样万军当中取敌帅首级的千古伟绩。

    枪锋刺入躯体时,却觉手感与捅刺人身,全不相同。

    等到稻草的碎屑从衣裳的破口处飞溅起来,张璘怎会不知道自己中计?

    黄巢当然不知道张璘会在哪天来劫营。

    他却可以选择这一阵,每晚都不呆在自己帅帐里。

    这件事,只有黄巢的亲信知情。

    奇袭的关键,就在于迅速冲击、压制敌人主帅,引起对方全军指挥失能。

    唐太宗李世民最辉煌的战绩——虎牢之战,就是用玄甲精骑杀入敌帅窦建德大军中央,对窦建德本阵穷追猛打,让窦建德没机会有效传递军令,无法对溃乱的军队实施重整。

    相反,只要主帅和他的亲卫在混乱中保持冷静和秩序,面对奇袭,就能稳住阵脚,安抚住慌乱的三军,发动反击。

    张璘相信了细作传出的情报,踹翻黄巢帅帐,却扑了个空。

    真正的黄巢,自然可以在证明自己安然无恙后,发号施令,整顿人心。

    恢复秩序的敌人,很快便将从四面八方围杀而来!

    面对这样的局面,张璘的头脑飞速运转,思索着对策。

    身为高骈的头号爱将,张璘绝非有勇无谋之辈。既然已经中计,只能考虑这基础上的下一步走法。

    张璘心想,自己是兵分多路劫营,黄巢就算用了草人替身,能埋伏的也只有自己这一路。

    由张璘亲自率领的劫营分队,自然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义军能吃下这支队伍,对雷帅军无疑称得上重创。

    反过来说,张璘若能以较小的伤亡杀出去,再放号炮号令全军撤退,这次奇袭,就可以说成夜冲敌营,陷阵破垒,斩馘贼众,全师而返,使草贼为之夺气。

    只不过,张璘这次袭营,是依赖细作里应外合,才能短时间制造出极大混乱。高骈这几个月处心积虑安插到草军里的细作们,得不到接应,只能全数报销了。

    引出这些高骈埋在己军中的暗子,本也是黄巢的目的所在。

    “就让黄巢老儿以此邀胜一番罢!”张璘纵马杀出帐外,呼唤战士相从,心中思忖:“交战双方,都说自己获胜,不是常事么?”

    这种事,在大唐确实相当常见。

    大唐和异族的边境摩擦,经常是稀里糊涂冲杀上几场之后,唐朝这边,宣布咱们三军用命,粉碎了夷狄的犯边,斩首获生若干,实属大捷。

    异族那边则声称咱们从大唐劫掠了人口财帛牲畜若干,全身而退,相当值得骄傲。

    总之就是双赢,赢麻了。

    当年回鹘的末代可汗乌介可汗,就曾和大唐打过好几年这样的烂仗。后面四帅的老师石雄出手,用三千骑兵击破乌介可汗十万人,把乌介可汗的脑袋砍了回来。

    其他部队的将帅和丘八非常不爽,因为他们没仗可打,没功可报,也没法继续向朝廷要钱了。

    因为类似的原因,这些年来,若非实在没办法,出事的时候,其他将帅并不希望四帅出手帮忙。

    张璘以高骈的接班人自居,心高气傲,以解决问题之人自诩,本来看不上这些打烂仗的家伙。

    但发现黄巢比想象中更厉害之后,马上调整好了心态——那么多帝国名将败亡在黄巨天手上,我张璘能与他打成“双赢”局面,也值得骄傲了!

    张璘并非一个求中得下的人,心中有了定算之后,他变得更加冷静,瞧着灯火幽明间,自不同方向杀来的敌兵,屈指计算其多少远近,估量着对策。

    行军作战之算,有战前的庙算,更有临场的心算。

    很多名将只需眼睛一扫,就知道敌阵强弱,做出应变对策。在外人眼里,简直如神祇一般。

    实际上,他们心中有着相当复杂的计算过程,只是这种计算,很多时候难以用言语向别人表达。所以看上去,靠的仿佛是直觉和本能。

    这个过程中消耗的心力,同样无法对外人道。许多名将英年早逝,不止因为战场旧伤,更因为高强度的谋算带来的心力交瘁。

    张璘吐出一口浊气,眼中的世界已处于一个与别人全然不同的维度。

    生路和死路泾渭分明。那些可能成为突破口的方向,在张璘的眼里,焕发着异常明亮的光。

    他将马头拨向西北面,叱道:“儿郎们,随我突阵!”

    十数员骑士策马相随,步卒紧跟在后。

    这个方向杀来的,是新加入义军的江淮豪侠宋浩。

    宋浩虽是大侠出身,却爱好兵事,多年来以兵法操练家丁,等的便是乱世中一展壮怀。

    宋浩颇有家资,为部曲打造兵器铠甲,务求精良,对自己操练的兵马也很有信心。

    张璘并不认识宋浩,却一眼瞅准宋浩所部,视作义军弱侧。

    宋浩心中着恼,骤马挺枪,麾军直进,誓要将张璘小儿横吞,向黄帅见一见自己的本事。

    由于张璘所部是翻山越岭过来奇袭,马匹不多。宋浩得到黄巢军令,做好准备后前来围击,仅他一部,骑士已较张璘更多。

    张璘接住宋浩,两条枪如同双龙抢珠,在一起厮杀。两厢士卒,战作一团。

    斗了十几个回合,宋浩卖个破绽,拨马便走,张璘策马急追。

    宋浩把枪带在了事环上,左手取出硬弓,右手从背后胡禄袋拔箭,搭上弦,扭过身,望张璘前心窝一箭射来,但见张璘往后倒去,躺在马上。

    宋浩心下电转,他的弓弓力甚重,若射得实了,足能洞坚甲。又恐张璘是诈伤,当下喝令从骑,一起围上去。

    两边相隔丈余,听得张璘一声暴喝,突然坐起,向宋浩猛扑过来。

    宋浩本是有防备的,运起夺槊法,迎住张璘枪锋,一下夺过,见张璘失了长枪,心下得意无比,挺枪直搠张璘心口。

    张璘挺起胸膛,受宋浩一枪,马上略侧一侧身,枪锋便从甲面上滑擦过去,被张璘往腋下一夹,宋浩顿时扑入张璘怀里。

    张璘手腕悬着一条水磨钢鞭,借着战马冲势,就在手上一荡,直接把宋浩脑袋砸个粉碎。

    宋浩的从骑本来相距已经很近,刚要和宋浩协力抓张璘,便瞧见宋浩血溅当场。

    张璘麾下士卒欢呼如擂。

    “草贼转战数年,铠甲敝旧,独此贼所部衣甲崭新,定是新入贼众的豪黠之徒。其部曲未经大战,徒有士气,缺乏配合,必赖主将冲杀在前,以壮声势,吾正好以悬鞭之法,诱而杀之。”

    听完张璘的分析,部众钦服其智,因为中计凋丧的士气,一时复振。

    有道是兵不杂则不利,枪鞭结合的高手,历史上并不少,如本朝开国名将尉迟恭,就是枪鞭双绝。

    张璘左腕所悬铁鞭,长仅两尺,重不到二斤,却是他的致命杀器。

    宋浩被张璘一鞭打杀,部曲惊哗,如潮水般退去。围堵张璘所部的包围网,顿时出现一个大破口。

    当朱温赶到时,瞧见的就是以上场景。

    张璘的话语,当然也传到朱温的耳中。

    朱温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露出一丝笑意:“很好,如果全是打死狗,未免太无趣了。”

    “杀一个智勇双全的名将,一定比杀一百个庸将来得有意思。”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620/2837558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