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老朱快赐婚,吾乃刘伯温第三子! > 第九十三章 为刘玄请功

第九十三章 为刘玄请功


  这些文官,都想要陛下诛杀刘玄这等狂徒。

                  毕竟,在场多人官员都是拥戴胡惟庸一派,他们都绑在一条船上,一荣俱荣。

                  今日,他们务必要为胡相找回场子来,严惩刘玄!

                  本来这件案子,应该是归刑部查理的。

                  但就在昨晚,他们都听闻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太子穿上龙袍夺权,还踏入奉天殿,直面跟陛下对峙。

                  据说,那就是为了刘玄一案,当时锦衣卫指挥使毛骧,燕王朱棣都尽数在场。

                  这事本做不得假,但奈何锦衣卫封杀消息的速度太快了,以至于满朝文武,都不知那场夺权,最终的结局。

                  但是,今日在朝会之上,朱元璋依旧稳坐九五之尊的皇位,身下是一脸温和的太子朱标。

                  仿佛,昨日太子穿龙袍夺权一事,就不曾发生一般。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事关皇权更迭,涉及皇家辛密,朝堂百官谁也不敢开这个口,生怕招惹杀身之祸。

                  毕竟,当今在皇位之上的不是温和的太子,而是脾气暴躁的洪武皇帝,朱元璋。

                  再观太子如此温和从容,颇有一种未来天下尽归孤手,松弛从容的态度。

                  在场多少官员心想,要真是太子夺权,他们反而更加赞成了,他们都能君臣和睦,共治天下。

                  而胡惟庸派系的官员,见到刑部尚书不在场,大概也明白了,刘玄一案出了岔子。

                  因为太子的插手,原本几乎要流放,或者斩首的刘玄,出了太多的变数。

                  今日朝会还没有开始,就传出刑部尚书开济,被革职查办的消息。

                  朝会上,唯独见不到开济的身影,他们就猜到八九不离十,这刑部尚书真完了。

                  朝堂百官都知道,刑部尚书开济受陛下旨意,审理刘玄一案,还是监斩官。

                  现在开济是下马了,那刘玄殴杀当朝一案,如何判决。

                  “刘玄功过相抵,无罪释放了。”

                  在朱元璋身边,朱标宣布案件结果,话锋一转:“刑部尚书开济,假公济私,滥用私刑,孤下令夷三族!”

                  此话一出,全场死寂。

                  众多百官大眼瞪小眼,刑部尚书开济,就是负责审理刘玄一案,现在刘玄无罪释放,刑部尚书反而乌纱不保……

                  一时间,众多官员口本欲言又止,在朱元璋威严目光一扫,当时出列的文官,只觉头皮发麻,目光闪躲。

                  这要为胡相出头,前提也要保住自己的一条小命啊。

                  皇位上,朱元璋一脸威严,审视朝堂一遍后,这才神情满意,不折痕迹地点了点头。

                  谁敢质疑太子,就是在质疑他老子!

                  “刘玄一案,就这样结了,以后谁也不能再提了,这有损朝堂的体面。”

                  “陛下英明……”

                  朱元璋一开口,朝堂众多文官顺坡下驴,大家都心里门清,这刘玄是有皇帝,有太子保着的。

                  别是他们了,就算是受害者胡惟庸亲自来,面对陛下,太子,他也得打碎牙齿往肚里咽。

                  对于刘玄一案,随着太子开口,皇帝肯首,盖棺定论。

                  寂静的气氛,并没持续太久。

                  长兴侯耿炳文出列,禀报了此行带数万兵马,收服草原北元部落四万人的军报。

                  朝堂武将连声贺喜,这些近年来,大明取得相当卓越的功绩了,连战连捷。

                  杀得那些北元部落,只有丢盔弃甲,投降的份。

                  “此行大明和北元一战,长兴侯耿炳文,燕王朱棣有功,父皇应当给予赏赐,恩泽三军。”

                  朱标提议犒赏三军,赏赐武将耿炳文,藩王朱棣。

                  朝堂文官集团虽有微词,但事关大明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赏赐一些也无可厚丰。

                  这倒是可怜了户部尚书吕昶,为了公主大婚,筹措征兵粮饷军费,户部家底都快掏空了。

                  如今还搞这么一个犒赏三军,户部真要见底了。

                  “胡惟庸,你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那刘玄咋没有把你给打死,晦气!”

                  户部尚书吕昶心中暗骂,要不是胡惟庸力挺陛下,大兴兵戈,户部钱粮岂会如流水飞逝,眨眼见底。

                  他们户部的意见,往往最不受陛下的待见,没办法,谁让陛下花钱如此大手大脚。

                  这胡惟庸一上位,就跟吕昶意见背道而驰,大力赞同陛下颁布的政策,独害苦了出资的户部。

                  “长兴侯耿炳文,首战力挫北元有功,斩获牛羊马屁无数,赏黄金八百两!”

                  “燕王朱棣,首战有功,收服北元四万归降兵将,生擒元人太尉乃儿不花,赏赐黄金五千两。”

                  “另,根据军报战况,奖赏三军将士。”

                  朱棣赏赐如此之丰厚,羡煞朝堂百官。

                  这亲儿子,果然还是亲儿子,他们上朝勤政大半辈子,都触碰不及赏赐的一半。

                  听到朱元璋毫不吝啬的赏赐,户部吕昶心都凉了半截,没了,这下子全没了。

                  户部真没钱了啊……

                  “儿臣请奏。”

                  为首的朱棣,直接当着朝堂百官面前,为刘玄请功。

                  “刘玄身为这一战的监军,居功至伟,他一箭射杀了元人大将,力挫元人士气,引得纳哈出亲临战场,这也为长兴侯驰援的军队,创造了最大的时间。”

                  朱棣没有抢占所有的功劳,将刘玄这些日子的功劳,一件件,一桩桩都拿出来,摊开在百官面前说。

                  此战能斩杀纳哈出,极大程度打击到元庭的嚣张气焰,刘玄功劳不是一般的大。

                  哪怕刘玄赋闲在家,朝廷,也不应该埋没功臣的付出。

                  好家伙!

                  在场官员脸色古怪,他们弹劾锦衣卫刘玄折子无数,搭上一个重伤的胡惟庸,这都没有扳倒刘玄。

                  现在受刘玄监视的藩王之一,燕王殿下,竟然还为刘玄大肆请功,这二人怕不是串通一气了吧。

                  “刘玄干得漂亮,身为监军,却打出一个将军的风采。”朱标目光如炬,丝毫不掩饰赞赏。

                  “臣认为,刘玄虽然身为监军,做只是分内事,但他抛下数万军队不顾,没有圣旨返京,枉顾朝廷律法!”

                  有文官出列,质疑刘玄不该受赏,这身为监军,在大军凯旋时,抛下数万军队不顾,贸然回京。

                  要是军队发生变故,招降元人反叛,后患无穷。

                  此话一出,不少文官附议,放大了刘玄无故脱离军队的过错,险些酿成大祸。

                  他们一致认为,刘玄非但无功,还有临时叛逃军队的罪过。


  (https://www.shudi8.com/shu/741596/3571026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