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世子稳重点 > 第792章 试探拉扯

第792章 试探拉扯


官职高低不同,看待问题的格局自然也不同。

    一个侍御史看问题,只能看到表面。

    表面就是赵孝骞仗势欺人,凌虐宗室子弟,令皇族天家蒙羞。

    章惇看到的却是这件事背后的种种复杂的牵扯,太后,端王,赵孝骞等各方的谋算和反应。

    至于凌虐宗室子弟,呵,以赵孝骞的身份,这算事儿么?

    赵孝骞既然敢当众对简王出手,说明他有十足的把握,让这件事变得合理合法,至少不会伤及自身。

    毕竟是简王先动的手,官司打到天边他都占了道理,怕啥?

    “拎不清”说的就是李胜这种人,有空多操心一下国家大事不行吗?御史这些嘴官儿,就喜欢揪着满朝文武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放。

    章惇心中鄙夷,但表面的态度还是很和气,客客气气地打发了李胜。

    李胜一脸荣幸地转身的那一刹,章惇的笑容立马从脸上消失。

    上了马车,章惇匆匆赶到福宁殿。

    丧仪已经进行了五日,再过两日丧仪结束,僧道的道场仍将继续。

    七日丧仪后,赵煦的灵柩将被送出汴京,安葬在距离汴京三百多里外的西边永泰陵。

    至此,赵煦这位皇帝便在世上彻底谢幕,唯有史书还能保留他的几分痕迹。

    章惇赶到福宁殿,依旧按照礼部尚书张沂的安排,让他跪就跪,让他哭就哭。

    不经意一瞥,距离章惇不远处,赵孝骞也身穿麻孝,恭敬地跪着,如同扯线木偶一般,被礼部尚书弄来弄去。

    章惇有心与赵孝骞说点什么,然而现在这场合实在不宜谈正事,只好压下了满腹的疑问。

    丧仪进行了两个时辰,一个下午就这样过去了,章惇和群臣这才起身退出殿外。

    章惇正打算与赵孝骞说话,谁料赵孝骞却主动走过来了。

    “章相公,有件正事要说,还请章相公拨冗闻之。”赵孝骞严肃地道。

    章惇含笑道:“子安尽管说。”

    二人走到殿外一处僻静的地方,赵孝骞这才道:“我有件事要禀上政事堂,请章相公参详处置。”

    “何事如此严重?”

    赵孝骞正视章惇的眼睛,一字一字缓缓道:“经皇城司查实,简王赵似前夜针对我楚王府纵火,此案所涉者,不止简王一人,实是简王府属官,和一众投靠简王的朝臣共谋。”

    说着赵孝骞好整以暇地从怀里掏出一份名单递给章惇。

    章惇神情震惊,倒吸了一口凉气,瞬间便明白过来赵孝骞要干什么了。

    这年轻人,下手是真狠啊,借这么一桩案子,不仅把简王扳倒了,就连他的党羽也打算一并收拾,不留一点后患。

    至于赵孝骞刚才所说“一众朝臣共谋”,章惇简直半个字都不信。

    拜托大家讲讲道理,就这么一桩简简单单的纵火案,扔个火把的事儿,简王有必要跟他的党羽如此郑重其事地商议共谋吗?

    这简直是在侮辱他这个当朝宰相的智商。

    接过赵孝骞递来的名单,章惇根本懒得看,只是淡淡地道:“名单上涉案者多少人?”

    “共计十二名朝臣,官职最高者,吏部侍郎,最低者,度支司主事。”赵孝骞笑吟吟地道。

    章惇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子安这是打算把简王的势力斩草除根了?”

    赵孝骞笑了笑:“事情既然做了,那就做绝,总不能留几个后患潜伏在朝堂,等着时机给我背后捅一刀吧?这么狗血的事,绝不能发生在我身上。”

    章惇展开名单淡淡地扫了一眼,叹道:“看来简王这些年是真的很老实本分,根本没有拉拢过多少朝臣,这么多年了,党羽才十二个,啧!”

    赵孝骞眨眨眼:“算上章相公,十三个。”

    章惇悚然一惊,急忙道:“老夫可不是他的党羽,子安莫冤我!”

    赵孝骞一脸茫然状:“章相公不是支持简王即位吗?”

    提起这事儿,章惇气不打一处来,怒道:“你还好意思说!你把简王扳倒了,倒把老夫的后路断了,事前也不与老夫商量,现在端王恨上老夫,简王又没指望,你教老夫如何是好?”

    赵孝骞冷笑:“简王朝我家纵火前,跟你商量了吗?”

    章惇顿时语滞。

    赵孝骞做人很随和,你跟我好好讲道理,我也跟你讲道理。

    你若是胡搅蛮缠,我就直接扇大逼兜,主打一个同频同振。

    简王已经倒了,章惇犯不着为他喊冤,他关心的是另一件事,但这件事现在说出来,委实有些诛心。

    “简王的事就此作罢,大行皇帝七日丧仪将过,朝堂马上要商议新君人选,不知子安有何想法?”章惇很含蓄地问道。

    赵孝骞又眨了眨眼:“想法?我年纪轻轻,德不高望不重的,新君人选自然听太后和章相公的。”

    章惇苦笑道:“子安,都这般时候了,你何必还耍滑头,就不能跟老夫说句实话吗?”

    赵孝骞笑道:“章相公何必着急,你终归会知道答案的。”

    章惇咬了咬牙,低声试探道:“子安……上次在福宁殿外跟老夫说的话,是真的吗?”

    赵孝骞茫然道:“什么话?”

    “你说……你若有争位之意,问我胜算几何。”

    赵孝骞愣了一下,接着哂然一笑:“一时玩笑话,当不得真的,没想到章相公居然记得。”

    章惇挑眉:“真是玩笑话?”

    赵孝骞认真脸:“真是。”

    章惇呵呵一笑,也不说什么,只是指了指他,摇头一叹。

    这小狐狸实在太油滑了,章惇觉得自己恐怕从他嘴里掏不出真正的答案。

    很明显,章惇还没取得赵孝骞的信任,这种要命的话题,他是肯定不会轻易挖心掏肺说出来的。

    “子安既然不承认,老夫自然不便多说什么,如果子安哪天觉得需要老夫帮忙,尽管开口,老夫愿与你细聊。”

    章惇意味深长地留下这句话后,转身扬长而去。

    …………

    燕云,幽州城外,宋军大营。

    接连数日,宋军大营收到了来自汴京的两个消息。

    第一个消息是河北西路经略安抚使陈松龄收到的,那是来自朝廷的噩耗。

    官家驾崩!

    消息传来,全军皆恸,十万甲士换上缟素,天地一片雪白。

    陈松龄领着军中诸将,面朝汴京三拜,众将痛哭流涕,大营帅帐内供上了赵煦的牌位,陈松龄每日对着牌位痛哭不已,只道天恩未报,圣人已逝。

    其余的诸将如种建中,宗泽等,自然也是非常悲痛的,但没到陈松龄这个程度。

    所谓皇帝,所谓朝廷,其实在这些普通将领心中,不过是一个遥远的象征符号,他们大多没见过官家,更没深刻感受到所谓的“天恩”。

    他们的官职,荣华富贵,都是自己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如果一定要说恩惠,将领们唯一能认的只有赵孝骞。

    毕竟赵孝骞曾经与他们朝夕相处,而且他们立功后的升迁晋官,也是赵孝骞亲自报上朝廷,至于钱财,赵孝骞更是默许他们自行劫掠,自行落袋。

    在这些直爽的武将心中,这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恩惠。也只有赵孝骞与他们同生死,共富贵,把将士们当自家兄弟,他才得到将士们的真心拥戴,为此甚至不惜跟着他干掉脑袋的大事。

    而汴京皇宫里的那位高高在上的官家,大多数人连他什么模样都不清楚,所以皇帝大行,将领们的悲痛反倒是做戏的成分比较多。

    不管将领们心中是怎样的想法,但表现出来的悲痛还是很真诚的。

    官家驾崩的消息传到大营的两日后,种建中收到了另一个消息,这个消息是密报,由楚王府的心腹亲信送来的,那是赵孝骞的一道命令。

    控制陈松龄,夺回燕云兵权,准备动手争皇位。

    种建中收到消息后,顿时露出欣喜之色。

    殿下终于决定发动了!

    千古难逢的良机,事若成,燕云诸将世代王侯,事若不成,与殿下共生死罢了。

    收到赵孝骞密信的当天晚上,种建中便悄悄着急了宗泽,狄谘,折可适等亲信将领,聚在大营一座不起眼的偏僻营帐内议事。

    营帐内,种建中将赵孝骞的密信递给众将传阅,众将仔细看过后,种建中将密信揉成一团,塞进嘴里,嚼巴几下便吞进了肚。

    “殿下终于要发动了,这一天老子可等太久了!”折可适兴奋地搓手道。

    种建中瞥了他一眼,道:“折家世代忠良,你这样子可不合适。”

    折可适不解地道:“我难道不是忠良?殿下也姓赵,他也是赵家的子孙,咱们帮殿下夺了皇位,这座江山依然还是姓赵的,我等不过拥戴赵氏子孙的其中一人罢了,哪里不合适?”

    旁边的狄谘笑道:“这话没错,我狄家也是世代忠良,可拥戴赵家子孙的其中之一,倒也算不得谋逆。”

    道理一讲就通,仔细品味一下,没毛病。

    同样在座的宗泽倒也没什么豪言壮语,只是淡淡地道:“我有今日,皆拜殿下所赐,殿下要我做什么,我便跟着做。”

    见在座众将都表了态,种建中点了点头。

    “殿下的密信你们都看过了,现在咱们要做的,首先是控制陈松龄,把兵权夺回来,燕云十万将士是殿下的底气,兵权不能落在外人手上。”

    折可适大大咧咧地道:“这个容易,稍后我便带上百名亲卫,子夜冲进帅帐,把陈松龄解决了便是。”

    种建中立马摇头:“陈松龄不能杀,如若杀了一军主帅,咱们可就真成谋逆了,性质很严重……”

    说着种建中狠狠瞪了折可适一眼,道:“你这猪脑子能不能想点事?遇事就只知道挥刀杀人,你是太岁转世么?”

    折可适讪讪一笑:“好好,末将闭嘴,听你们的,你们商量妥当告诉我,我照着办便是。”

    狄谘缓缓道:“陈松龄既然不能死,那就把他关押起来,派人日夜看守,而我们,则点齐兵马准备南下,进京勤王事。”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482/2837508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