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池州
推荐阅读:开箱吧,导演! 斗罗:武魂碧蛇三花瞳,万蛇之主 斗罗:本源双生,镇压绝世 大明:实习也算工龄 盘龙,磁场转动 恶姐当家,开局娘要嫁人 七零大厂美人,改造反派崽暴富 网罗魔头做枭雄,猎魔成神 从斗罗大陆开始共享诸天 七零:辣妻随军,冷面糙汉不经撩
池州。
白楠亲率五千大军,另有五千随军民夫,合兵一万顺江而下。
这么大的动静,压根瞒不住,汉军也没打算要瞒。
“二位大人,有紧急军情!”
“快讲。”
王柄皱眉催促,心里隐隐有不好预感。
果不其然,信使回答:“安庆城破,汉贼出兵一万,自安庆府城方向顺江而下,现已过了长风岭,朝池州奔袭而来。”
王柄和陈安邦闻言,顿时有些始料未及。
他们虽然已经做了最坏打算,但还是没有料到,自己还在筹划着过江出兵救援安庆,结果安庆居然先一步没了。
两人都还在思量,池州知府张曾垿急匆匆跑进来,看到王柄和陈安邦就哭着脸问道:“王军门、陈总镇,上万贼军杀来,这可如何是好啊?”
王柄被烦得顾不上思考,只能安抚道:“张知府放心,不过区区一万贼军,池州府城高墙厚,贼军打不下来的。”
陈安邦跟着补充道:“当务之急,应当速速去筹措粮草,募集民夫,准备火油、滚石、擂木等守城物资。”
张曾垿连连点头:“对,对,王军门和陈总镇说的是,下官这就去办,这就去办啊!”
池州府上下迅速开始了守城总动员。
又过两日,汉军抵达池口镇,距离池州府城已经不足二十里。
汉军战船不能再往北走了,因为池州府北岸有两处江心洲,刚好把长江分成了上下窄,中间宽的河道三岔口。
双方都撒出探子,打探敌情。
而且,双方探子都划着小船,就沿着狭窄的南子洲对峙。
“杀!”
汉军探子先动起了手。
十几艘汉军小船,朝着清军探子冲了过去。
清军探子见状也不硬拼,动作麻利地掉头就跑。因为是顺江逃跑,速度快到压根追不上。
汉军探子一路驾船撵到池州府城外二里远,才终于下船找村民情况,还有人带着一支望远镜。
“报!”
“池州城防守甚为严密,而且两个月前,池州曾经进驻了一支清军,有说是几百人,也有说是一两千人。”
听到探子回报消息,白楠几乎瞬间就猜到,那支清军应该是从九江战场上溃逃的败兵。
杨芳可是给他电报说过,九江大战清军虽然大部都被他留下,但还有数千清军逃散,大概率是往北逃了。
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好怕的,一群打散逃出来的溃兵而已,比乌合之众都不如。
白楠大军在池口镇临时驻留,又拿出银子粮食招募民夫,寻找运输粮草辎重的车马。
随军的文教官来到镇中,叫来了镇子里的百姓,开始给他们例行讲故事。
没错,就是讲故事,只不过讲的都是大汉起兵至今的改编故事。
故事的主角理所当然肯定是汉王,在故事里的汉王,就是少年英气,救苦救难,能为百姓做主的青天大老爷形象。
情节略显俗套,基本就是斩杀贪官,惩治地主劣绅为主线,又在其中穿插给百姓分田地,组建可以为农民做主的农民公会等政策情节。
文教官们把一则故事讲完,听故事的村民百姓,个个眼里充满向往。
有个皮肤黝黑的汉子,下意识举手问道:“这汉王给俺们穷苦百姓分田,天底下真有这么好的事吗?”
被问到的文教官反问:“为什么没有?”
黝黑汉子挠挠头:“可是田都是地主老爷家的,那些地主老爷还跟官府的差爷有关系……”
那文教官听到这,先是有些好笑,接着又立马正色说道:“老乡,我知道你们在怕什么,但不用害怕,因为现在我们来了。我们会给你们分田,让这里再也没有地主,更没有老爷,大伙也都不用再为地主当牛做马,以后就都为自己种地。交完了一年的税粮,不会再有任何苛捐杂征,也不会再有地主让你们交租。人人都能有盼头,挺直了腰杆做人!”
这么简单几句政策宣讲,并没有太多的感染力,但配合前面讲过的故事,这些百姓村民对汉军的恐惧,已经彻底烟消云散。
什么汉军茹毛饮血、杀人如麻,全都是扯淡。
能给他们分田产,让他们堂堂正正做人的汉军,能是坏人吗?
而且,这些外地来的汉军,虽然操着不同口音,但来了他们村子以后,居然不抢粮食,也不抢女人。
天底下还能有这样的反贼,这样的军队?
池口镇,刘家老宅。
“父亲,不要再犹豫了。”
年轻的刘继业对着父亲刘同进苦口婆心劝说道:“汉军军纪严明,来到池口镇,既不抢掠,也不杀人。有如此精锐强军在手,湖广的汉王必得天下,我刘家若不抓住机会,趁早从龙,等将来新朝建立,可就都晚了!”
已经老迈的刘同进,听到儿子劝说只是一味摇头:“这天下天事,哪有什么十拿九稳?就算这汉王如你所说,真有几分帝王之相,可这汉军一来便要分我刘氏田产。这数千亩良田,可都是我刘家祖辈攒下来的基业,岂能轻易拱手让人?还是分给那些下贱的佃户。”
刘继业闻言无奈说道:“父亲,这都什么时候了,不过数万亩田产而已,为了我刘氏的从龙之功,舍了便舍了。而且,就算父亲您不愿意舍弃,人家汉军难道就不分了?与其现在被迫分田,不如主动配合,给孩儿在新朝博一个出身,给我刘家在汉王面前博一个好印象。再者,等我刘家在新朝做到从龙功臣,当了大官,几千亩良田而已,还怕到时候没有吗?”
前面的话都是屁话,最后一句才是实实在在。
现在主动配合分田,等将来做了大官,难道还怕手里没有田?而且,就算他们不配合,汉军也还是要分田,倒不如先用这些田,来换取他们刘家的利益最大化。
刘同进心中已经有些动摇,但还是拿捏不准:“这汉王到底还未得天下,现在投效会不会……”
刘继业看出老父迟疑,又下了最后一把火:“父亲,您难道就不想咱们家成为这刘氏主脉吗?”
刘氏主脉,说的不是这池口镇的刘氏,而是池州刘氏,也可以说是彭城刘氏。
池州刘氏的主宗住在了池州府城,而他们则属于主宗以外的分支,之所以分支都能这么牛逼,就在于他们看护着刘氏的老宗祠。
刘继业说道:“汉军来咱们这里,不仅分田,还会分宗族,凡是超过十口人的豪族,都要到官府那里分家析产。这对主宗来说可能是灭顶之灾,可对咱们这些外头的分支来说,却是天大的好消息。主宗被拆分,届时父亲控制我刘氏宗祠,只要孩儿将来能够在新朝站稳脚跟,那父亲您就是我刘氏主宗族长,再不济也能单独开宗编制族谱。”
这也是古代豪族传承的惯用伎俩,分支家族连续几代出了进士官,实力往往就会超过主宗。
之后,要么旁系翻身为主,成为家族的新话事人,要么干脆移居别地,建立新的宗族。
关系亲近的还能时常联络,续一下族谱,关系不好的就彻底断绝来往。
成为主宗,族谱单开,短短八个字,不论古人今人,都难以抵抗它的诱惑力。
刘同进老迈不利索的腿脚,都仿佛好了一般,就这么拄着拐杖来回快速踱步。
过了好半刻,刘同进对着儿子刘继业说道:“继业啊!你现在拿上家中的田契身契,去找汉军的将军。还有,我池口镇刘家,虽然只是池州刘氏旁系,但跟池州府中的本家还是有些联系在,汉军来到池口镇,肯定是要打池州府城的。而汉军有此强军,池州府城是挡不住的,要么不做,要做就把事情做绝!”
不多时,正在池口镇募集民夫,还有主持宣讲分田的汉军,得到了本地乡绅的争相投靠。
刘继业见此不由暗自庆幸,还好自己反应不算慢,这要是错过了大好机会,后面再想投靠立功,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时移世易,大汉早就今非昔比。
至少在这帮江南上绅眼里,大汉已经不再是谈笑可灭的乌合之众,而是正儿八经能跟朝廷争霸遂鹿的反王小朝廷。
相比于别的投效士绅,刘继业到底还是特殊的,他得到了白楠的接见。
因为他不光主动配合交出田契,还跟着交出了家奴仆役们的身契,还有在伪清官府那边登记造册过的户籍账本。
分田,他们配合。
释奴,他们配合。
分家析产,他们同样配合。
这么识趣的本地乡绅,白楠当然要给点面子,亲自见一见,好歹树立成当地分田的榜样。
“拜见将军!”
刘继业见到白楠,就跪下磕头:“草民刘继业,愿为将军取下池州府城。”
正要习惯性呵斥提醒对方,大汉不兴跪礼那套,白楠忽然间反应过来,惊诧问道:“你有办法能打下池州府城?”
池州府城在白楠眼里,不算太难打,而且他手上还有安徽巡抚朱珪这张牌,打下来肯定是板上钉钉。
关键就在花多少时间,损耗多少粮草兵力。
要是有更省事的打法,白楠自然不可能拒绝。
刘继业说道:“草民祖辈是池州刘氏的分支,虽然已经分开,但业与本家还有联系。草民可现在就修书一封,只要将军答应,不分本家刘氏的田产,本家刘氏定然愿为将军内应!”
白楠摇头:“这不可能,分田是汉王的旨意,也是我大汉的立国之基。你们的池州本家刘氏,不光要分田,还要与你样释放家奴,家族户籍超过十口人的,还要一律到官府分家析产!”
刘继业面露“为难”,思量片刻说道:“那还请将军承诺,只分田释奴,不追究其罪。”
白楠点头:“若能配合大军拿下池州府城,可算他们戴罪立功。
刘继业笑道:“那草民立刻便去写信,劝说池州府城内的本家刘氏为将军内应。”
说罢,恭敬退下。
白楠看着这家伙离开,眼里似乎若有所思,不过片刻又摇了摇头,没再管这些事。
过了两日,汉军自池口镇北上,没有再走水路。
汉军的人数对比刚从安庆北上时,已经扩充了快二分之一,全是汉军的在池口镇及附近村庄募集的民夫百姓。
有随军文教官们的宣教演讲,再加上那些投效乡绅的协助帮忙,池口镇为中心的村镇百姓,全都踊跃从军。
只要他们帮着这帮又有礼貌,还很大方,比官军都像官军的反贼打下池州府城,那反贼就会带着他们去分地主老爷家的田产,给他们免去之前欠地主老爷们的租子。
这么好的事情,傻子才不愿意干呢!
“军门(总镇),南边有贼军!”
王柄和陈安邦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奔赴南边城墙,果然看到上万汉军,正在往池州府城这里逼近。
汉军大军还在行军,前锋就先冲上来几十个骑兵。
这些骑兵领头的拎着个大喇叭,其他人则手挽强弓,强弓后面是提前写好的劝降信。
“池州城里的各位老乡兄弟,不要再抵抗了,你们的巡抚老爷,已经被抓了,安庆也已经没了。”
“不要继续给当官的卖命了,你们是安徽本地人,可那些当官的又不是。”
“你们卖命了,最后也落不得什么好处,反而还可能没命,顶多当官的发财。”
“现在投降,军官在内,全都能免死。还能跟其他百姓一起分田,负隅顽抗,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
领头的汉军骑兵拿着喇叭呼喊劝降,又有几十个汉军骑兵,挽弓搭箭往城墙上射去劝降书。
虽然池州清兵九成都不识字,但军官好歹能认得几个字。
看到劝降书里的承诺,别说清兵了,那些军官都是蠢蠢欲动。
没办法,巡抚老爷都被俘虏了,安庆府城都没了,这还怎么打?
池州府城,原本只有一个池州营四百多人,后来又加上了王柄和陈安邦带过来的亲兵,总兵力能达到约莫三千余人。
这么点人,对上城外上万贼军,怕是塞牙缝都不够啊!
王柄意识到情况不对,连忙镇定安抚道:“都不要惊慌,汉贼都是诈言,安庆府城还在,巡抚大人也没被俘!”
陈安邦拔刀下令:“放箭!放箭!射杀贼军!”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448/2837555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