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我当便衣警察那些年 > 第88章:童声入卷,文脉有声

第88章:童声入卷,文脉有声


“洪叔叔,这个字念什么呀?”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竹简拼图,仰着脸问洪飞,拼图上“文”字的最后一笔歪歪扭扭,显然是她刚才拼错了位置。

洪飞蹲下身,指着竹简上的纹路说:“这个字念‘文’,你看它多像一个人胸前抱着东西,古人说‘文者,纹理也’,就是把看到的、想到的都记录下来,这就是‘文’呀。”他拿起旁边的小木棍,在地上画了个简化的“文”字,“你试着再拼一次,这次从右边的竖笔开始,慢慢对齐。”

小姑娘点点头,小手笨拙地调整着竹简,身后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十几个孩子围在“儿童互动区”的仿活字印刷台前,胡小满正手把手教他们涂墨。“轻点刷,不然墨会晕开的。”胡小满握着一个小男孩的手,将墨均匀地涂在木质字模上,“对,就这样,慢慢把纸铺上去,用这个小滚子轻轻压……”

“胡老师,我印出来了!”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举着印着“孝”字的宣纸,蹦蹦跳跳地跑过来,纸上的字迹虽然有些模糊,却透着一股认真劲儿。

胡小满接过宣纸,仔细看了看:“真棒!这个‘孝’字,是古人说的‘善事父母’,你平时帮妈妈倒水洗脚,就是在做‘孝’的事呀。”小男孩听了,脸蛋红扑扑的,又跑回去继续印下一个字。

林晓抱着一摞线装书从库房出来,刚走到门口就被孩子们围住了。“林老师,今天讲什么故事呀?”“是不是上次说的那个会修书的老爷爷?”“我带了笔记本,要记下来!”

林晓笑着拍拍手:“今天不讲古人,讲咱们身边的事——还记得昨天来参观的李爷爷吗?他家里藏着一本民国的课本,都快散架了,他自己用糨糊一点点粘起来,整整粘了三个月呢。”她翻开手里的书,里面夹着李爷爷修补课本的照片,“你们看,这就是守护文脉的样子,不一定非得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把身边的老物件好好保存,也是一种守护。”

“那我把幼儿园的画都收起来,算不算?”小姑娘举着刚拼好的“文”字竹简问。

“当然算!”林晓蹲下来,帮她把竹简摆整齐,“你的画记录着现在的生活,等你长大了再看,就是属于你的‘文脉’呀。”

这时,博物馆的大门被推开,张教授带着几个大学生志愿者走了进来,手里还提着几个大箱子。“猜猜我们带什么来了?”张教授笑着打开箱子,里面是各式各样的手工工具——刻刀、竹篾、颜料,“今天请了非遗传承人王师傅,教大家编竹简书,想学的赶紧来排队!”

孩子们欢呼着围过去,洪飞看着这热闹的场景,转身往展区走。刚走到“双族盟约”展柜前,就看到刘建国正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说话,老人手里拿着个布包,打开一看,是几页泛黄的纸。

“这是我父亲当年在战乱中藏起来的账本,”老人的声音有些颤抖,“上面记着村里私塾的开支,哪年买了多少纸,哪年请了先生,我一直想找个地方存着,怕自己哪天忘了,这些就真的没了。”

刘建国仔细看着账本,上面的字迹虽然潦草,却一笔一划透着认真:“大爷,您放心,我们会用专业的技术修复保存,还会扫描成电子版,以后村里人都能看到。”他指着展柜里的《双族盟约》复制品,“您看,像这样的老物件,只要有人记得,有人珍惜,就永远不会消失。”

老人看着展柜里的盟约,又看了看手里的账本,突然老泪纵横:“我父亲总说‘日子再难,书不能丢’,今天看到你们这里这么多孩子喜欢这些,他要是泉下有知,肯定高兴。”

洪飞走过去,给老人递了杯热水:“大爷,我们正在做一个‘民间记忆’征集活动,您愿意给孩子们讲讲账本背后的故事吗?他们可喜欢听了。”

老人擦干眼泪,用力点头:“愿意!当然愿意!我这就回去把我父亲教我的那些童谣也带来,那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啊!”

不远处,王师傅已经教孩子们编好了第一卷竹简书,小姑娘把自己拼的“文”字竹简放进去,还歪歪扭扭地刻上了自己的名字。胡小满拿着相机,拍下这一幕,嘴里念叨着:“这得发到公众号上,标题就叫‘最小的文脉守护者’。”

林晓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份名单:“洪飞,周末的‘亲子修复体验课’已经报满了,有三十多个家庭,王师傅说可以加开一场,你看安排在上午还是下午?”

“上午吧,”洪飞看着那些在竹简书前忙碌的小手,“孩子们上午精神好,正好让他们爸妈也跟着学学,以后家里的老照片、旧课本,都能自己简单修复一下。”

“对了,”林晓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张教授说,下个月要办个‘文脉进校园’活动,让咱们去周边的中小学巡展,你有空吗?”

“当然有空。”洪飞的目光落在互动区墙上的涂鸦上,那是孩子们画的各种“守护”——有抱着书本的小朋友,有修补文物的老爷爷,还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上结满了写着“书”“字”“故事”的果子。

“洪叔叔!”小姑娘举着自己编的竹简书跑过来,竹简上除了“文”字,还刻了个小小的笑脸,“你看我的书做好了!王师傅说,这叫‘韦编三绝’,虽然我只编了一遍,但我会像孔子一样,经常看它的!”

洪飞接过竹简书,轻轻摸了摸上面的刻痕,那痕迹很浅,却透着一股执拗的认真。“真好看,”他说,“等会儿把它挂在‘小守护者’展示区,让所有人都看看,咱们文脉的新希望。”

小姑娘用力点头,又跑回人群中去了,她的笑声像一串银铃,和其他孩子的欢笑声、王师傅的讲解声、志愿者的招呼声混在一起,在博物馆里久久回荡。

刘建国走过来,看着那面渐渐挂满孩子们作品的展示区,轻声说:“你看,咱们当年守着的那些东西,现在真的活过来了。”

洪飞望着窗外,阳光正好,几个孩子正趴在博物馆的围墙上,用粉笔写着今天学到的字,字迹歪歪扭扭,却一笔一划,充满了力量。“是啊,”他说,“而且会一直活下去。”

远处的广场上,“新盟约墙”的电子屏还在滚动着新的承诺,最新一条来自那个戴眼镜的小男孩:“我要好好学习,把今天学到的故事讲给妹妹听。”

而在博物馆的角落里,那本泛黄的私塾账本被小心翼翼地放进了修复台,旁边放着一张纸条,上面是老人刚刚写下的话:“文脉,就是把日子过成故事,再把故事传给日子。”


  (https://www.shudi8.com/shu/741272/3551291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