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重生反派后娘我靠苟着养崽 > 第一百七十一章 皇帝赐丹书铁券

第一百七十一章 皇帝赐丹书铁券


——皇帝赐丹书铁券 免死金牌×3

一、凯旋余音,暗潮又起

幽云关的捷报传入京城那日,正阳门的红灯笼从城头垂到城脚,御街两侧的商铺齐齐歇业,百姓们扶老携幼挤在街边,只为一睹镇北军的英姿。皇帝下旨连放三日焰火,每晚戌时刚至,绚烂的火光便会照亮半个皇城,欢呼声与爆竹声交织成一片盛世欢歌。

可这欢腾的焰火尚未燃尽最后一星火星,暗流已在京城的街巷坊市间悄然涌动。茶馆里说书先生刚讲完镇北侯萧执阵前斩敌的传奇,邻桌便有人压低声音窃窃私语:“你们瞧那沈氏造的机关兽,铜身铁骨还能喷火,不是妖术是什么?”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油锅,瞬间炸开了锅。有人接话:“何止妖术!沈家开的粮行、布庄遍布十二州,听说连江南的盐场都有股份,这富可敌国的势头,倒像极了当年祸乱朝纲的柳氏!”更有甚者目光灼灼地扫过四周,压着嗓子道:“镇北侯手握重兵,如今又得沈氏财力相助,这功高震主的架势,陛下能容得下?”

这些流言像藤蔓般迅速蔓延,最终尽数汇入御书房的奏折堆里。案几上的奏折堆得比皇帝的龙椅扶手还高,墨迹新鲜得仿佛还带着书写者的焦灼,翻开十本有九本都绕不开“功高震主”“当防沈萧”的论调。皇帝指尖捏着朱笔悬在奏折上方,笔尖的墨汁凝了又坠,坠了又凝,映得他眼底的深沉愈发浓重,殿内的龙涎香也驱不散那份沉甸甸的沉默。

二、母子入宫,直面风雨

酉时三刻,一道明黄旨意伴着急促的马蹄声冲出宫门,直奔城南沈府。传旨太监的尖细嗓音划破暮色:“陛下有旨,宣沈氏青萝携三子即刻入宫!”

沈府内,沈青萝刚给三崽讲完兵法故事,听闻旨意便从容起身。她换上一身月白绣竹纹长裙,外披去年皇帝亲赐的紫缰貂裘,领口的珍珠在烛火下泛着温润的光。三崽也迅速整装,大宝穿宝蓝锦袍,二宝着豆绿长衫,三宝裹着鹅黄小袄,兄弟三人都束着金冠,衬得粉雕玉琢的小脸愈发精神。

入宫的马车一路疾驰,抵达金銮殿时,殿内烛火通明如白昼。百官分列两侧,朝服的皂色与朱红色交织成一片肃穆的海洋,每道目光落在沈青萝母子身上时,都带着审视与锐利,像寒冬的冰刃般刮得人皮肤发紧。

沈青萝牵着三崽刚站定,左班御史魏成便大步出列,手中玉笏直指前方,声如洪钟:“臣弹劾沈氏青萝!其所造机关兽能飞天遁地,前日竟有机关鸟飞入禁宫上空,此等妖术蛊惑民心,按律当斩!”

他话音刚落,右班的宗室亲王赵德昌也出列附和,语气带着几分阴恻:“更有甚者,镇北侯曾以紫缰为聘求娶沈氏,此乃武将与巨富联姻之兆,恐有割据之心,陛下不可不防!”

“胡说!”一声奶气却响亮的怒喝突然炸响。只见三宝挣开沈青萝的手,骑着提前藏在殿侧的狼王昂首而入,金冠上的流苏随着动作叮当乱响,小脸上满是怒容,“你们这些坏人,又来欺负我娘亲!我爹爹才不是那种人!”狼王也配合地低吼一声,吓得前排几位文官连连后退。

三、百官围攻,三崽怼群臣

魏成先是被突然出现的狼王吓了一跳,随即冷笑一声,目光扫过三宝:“黄口小儿懂什么?那机关兽非人力所能为,不是妖术是什么?”

“魏大人这话,是质疑陛下的圣断吗?”大宝向前一步,小小的身子站得笔直,奶音虽清越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底气,“我娘亲所造机关兽,早经兵部、工部联合查验,两位尚书大人亲署‘无害可用’印鉴,奏折还存于御书房存档。若机关是妖术,那陛下准其用于军中,岂不是被妖术所惑?”

这话说得极重,魏成脸色骤变,张了张嘴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只能僵在原地。二宝见状,抬手打了个呼哨,一只银羽机关鸟从殿外飞入,精准地将一卷文册投到魏成面前的地面上。“这是机关营的备案册子,上面记录了每台机关的图纸、用材与用途,有营中百余名工匠署名画押,铁证如山,魏大人要亲自过目吗?”二宝语气平淡,却带着少年人的沉稳。

赵德昌见魏成落了下风,立刻上前一步,重提旧事:“即便机关非妖术,沈氏富可敌国却是事实!巨富干政乃乱世之兆,不得不防!”

“宗室叔伯这话,也是质疑陛下吗?”三宝立刻接上话,高高举起挂在脖子上的“福安县主”金印,小奶音脆生生地传遍大殿,“去年河南大旱,我沈家捐粮二十万石、白银五十万两赈灾,救活了数十万百姓。陛下亲自赐我娘亲‘活菩萨’匾额,还封了我做福安县主,难道陛下的赏赐,在你眼里也是错的?”

这话直戳要害,赵德昌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缩着脖子退了回去。百官们面面相觑,看向三崽的目光里满是震惊——谁也没想到这三个不过七八岁的孩子,竟有如此锐利的言辞。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烛火燃烧的噼啪声。

四、皇帝拍板,丹书铁券

“够了。”一声低沉的嗓音突然响起,打破了殿内的寂静。皇帝缓缓从龙椅上站起身,明黄色的龙袍随着动作流淌出华贵的光泽,他声音不高,却带着帝王独有的威压,压得满殿百官齐齐低头。

“沈氏青萝,去年河南赈灾捐粮捐银,救万民于水火;今岁幽云关之战,以机关助镇北军破敌,减少将士伤亡无数,此乃功在社稷之举。”皇帝目光扫过百官,在魏成与赵德昌身上稍作停留,语气渐沉,“镇北侯萧执,镇守北疆十年,此次更是率军大破匈奴,拓土千里,忠勇无双,朕心甚慰。”

他顿了顿,抬手示意太监上前,只见两名太监捧着三个锦盒缓步走出,锦盒打开的瞬间,金铁之光透过烛火映亮了每个人的脸——里面正是丹书铁券,券上“免死”二字由朱砂填就,格外醒目。

“朕今日颁下丹书铁券三面,赐免死金牌各一。”皇帝的声音掷地有声,“沈氏青萝,免死一次;镇北侯萧执,免死一次;沈氏三子,共免死一次。自今日起,再敢妄言‘功高震主’‘沈萧有异心’者,以欺君之罪论处,斩立决!”

话音落下,皇帝拿起玉玺重重盖在丹书铁券上,朱红印鉴落下的瞬间,满殿寂静,唯有玉玺撞击金铁的声响,震得人心头发颤。

五、母子谢恩,百官跪送

沈青萝拉着三崽跪地接旨,锦盒入手沉甸甸的,金铁的凉意透过锦缎传来,却让她心头一片滚烫。她仰头看向龙椅上的皇帝,声音朗朗且坚定:“臣妇沈青萝,携三子谢陛下隆恩!臣妇与镇北侯定当恪守本分,为大胤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崽也学着娘亲的样子磕头,三个小小的身子动作整齐划一,奶声奶气却无比认真:“谢陛下隆恩!”

百官见状,齐齐跪倒在地,声音响彻金銮殿:“陛下圣明,大胤万年!”整齐的跪拜声震得殿顶的瓦片微微颤动,方才还剑拔弩张的氛围,此刻已全然化作对帝王决断的敬畏。皇帝挥了挥手,沉声道:“退朝吧。”

沈青萝母子捧着锦盒起身,百官们纷纷侧身让开道路,看着他们走出大殿的背影,目光里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审视与锐利,多了几分敬畏与忌惮。

六、归途月下,铁券为盟

出宫时已是深夜,一轮满月悬于夜空,清辉洒满大地。马车平稳行驶在御街上,车内点着一盏琉璃灯,暖黄的光映着沈青萝手中的丹书铁券。她轻轻摩挲着券上的纹路,金铁之光在月光下流转,“免死”二字仿佛化作一轮小小的太阳,驱散了深夜的寒凉。

车帘突然被掀开,一道高大的身影钻了进来,正是刚从军营赶来的萧执。他身上还带着北疆的风霜气息,看到沈青萝手中的锦盒,快步上前握住她的手,指腹轻轻摩挲着她的掌心,声音低哑却充满力量:“青萝,有这丹书铁券在,往后天下再无人能伤你与孩子们分毫。”

沈青萝抬眸看向他,月光透过车帘缝隙落在他脸上,勾勒出他俊朗的眉眼与眼底的深情。她轻笑一声,将铁券放回锦盒,反手握住他的手:“我要这免死金牌,从来不是为了苟活。萧执,你看这天下,还有多少百姓在挨饿受冻?我想的不是自己免死,是要让天下人都能吃饱穿暖,再也不用经历生离死别——我要天下无饥。”

萧执一怔,随即眼中泛起浓烈的暖意。他将她拥入怀中,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好,我陪你。你要天下无饥,我便为你守这太平盛世,护你前路无忧。”车内的琉璃灯轻轻晃动,将两人相拥的身影映在车壁上,温馨而坚定。

七、尾声:铁券为印,天下起航

回到沈府时已近子时,府内却依旧灯火通明。沈青萝遣退下人,独自来到书房,将锦盒放在案上,取来笔墨纸砚。宣纸上,一幅《天下无饥图》已初具雏形,上面标注着各地的粮产、灾情与救济方案。

她提起狼毫,在图纸的边角处缓缓添上一行字:“丹书铁券:免死金牌×3,目标——天下无死。”


  (https://www.shudi8.com/shu/741262/3534296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