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推铁环和霍先生的厚爱
推荐阅读:美漫之变种轨迹 探灵三人组 霸道学长爱上我 有秘密的笔记本 次元神选:开局选择DC超人 追校花老妈后,我逆袭成猛男 罗大小姐历险记 娱乐:团体解散后,我成全球顶流 旧神之巅 斗罗绝世:开局获得写轮眼!
等丈母娘拿着糖果走了之后。
王孟德拎着水桶,拿着菜刀,来到了中院水池旁。
正巧,碰到了秦淮茹也正在洗菜。
“孟德,我来帮你收拾。”
说着就放下手中的活,她上前一步,抢过菜刀,然后不由分说的就伸手从桶里捞出一条鲫鱼,开始收拾了起来。
“嫂子,那谢谢您了。”
看到她背对着自己,蹲在水池边,弯着腰的姿势,王孟德连忙偏过头,大声的感谢道。
“嗨,跟嫂子客气什么,应该是我感谢你才对。
要不是你,那天小当肯定就出事了,小当出事,我也就活不成了,我们家,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秦淮茹一边麻利的给鱼去鳞、内脏和腮,一边大声的说道。
当天晚上,就算是有贾张氏护着,棒梗也被她结结实实的揍了一顿。
并严令他以后不许再随意的拿傻柱家的东西了。
当然,她的话,对棒梗来说,也就是只能管几天,过了这阵子风头,他依然当傻柱家跟自己家一样。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每次想到小当当时的样子,她就后怕不已、不寒而栗。
而且还常常在半夜里惊醒,直到用手试了试闺女的鼻息,才放下心来,躺在床上胡思乱想。
“呵呵,嫂子,我是一名大夫,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甭客气。”
王孟德客气了一句道。
他倒没想太多,毕竟自从成为大夫后,特别是到了中医研究院,被他救治的人,何止成千上万,他早就习惯了。
不说别的,南方现在还有不少的县市,陆陆续续的给他邮寄当地的特产呢。
虽然都不是值钱的东西,但也能看出来,他在南方很多省市的地位。
旁边,院里几个婶子、大娘们,也都乐呵呵的夸赞着王孟德。
他们每个人的家人,曾经都得过一些小病小灾,也是王孟德妙手回春,给救治的,而且大部分还都没让他们花钱。
很快,几条鲫鱼就被处理好了。
把菜刀和鱼洗干净,连同水桶一起递给王孟德。
然后,秦淮茹在心里黯然的想着心事。
隔壁何胜男,简直太幸福了。
同样都是生的闺女,她和对方相比,得到的待遇,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想她在月子里的时候,贾东旭买了几两的香油,一家人一起吃,出了月子居然还有剩。
不说老母鸡、猪腰子这些贵的了,就连三大爷推销的两毛钱一斤的鲫鱼,也才咬咬牙买了三次。
如果没有对比,她也不会心里难受。
可据她所知,何胜男就算是出了月子,现在也是隔三差五的有鲫鱼汤喝。
隔壁每次炖鱼汤,香油都放的足足的。
满院子都能闻到香味。
回到家里。
冉小梅接过鲫鱼,看到洗的干干净净,嘴里夸了两句:“不错,这次洗的很干净。”
说着就来到门外,开始起锅烧油。
她每次做鱼,都舍得放油,出锅时,还要滴一些香油进去。
就算谁家嫉妒,也没用。
反正大家都知道,他们家老王和孟德每个月有三份高脑油,比其他人家多出四斤半来。
等饭快做好了,王浩领着四个孩子,从院外走了进来。
每个孩子的手里,都推着一个铁环。
这些是王孟德昨天给他们弄来的玩具,拿回来之后,就获得了四个孩子一致的喜爱。
放学后,不管是天气多热,都要到外边推几圈铁环。
“快点把铁环放好,洗脸洗手吃饭了。”
王孟德招呼一声道。
看着他们小心翼翼的各自放好铁环,王孟德的脸上也不由自主的浮现了一丝笑容。
在前世,他小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最喜欢推铁环了。
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比赛,满村跑,或者来个高难度的,在田埂里跑,一推就是半天时间。
最好的、最高档次的铁环当属是榨油坊里的那种非常厚实的钢圈,无缝且材质为铸钢,推起来不但流滑顺畅,更是发出“啷啷声”。
这是铁环中的“劳斯莱斯”级。
其次最常见、最普通的铁环是家里水桶、木桶、粪桶、饭甑上的铁箍了,这些桶用坏了或者弃之不用时,小孩子们就把铁箍拆解下来作铁环。
木桶上的铁箍都是经过焊接加工过的,整个圆环完整无结头,虽然没有榨油坊里的钢圈那么高档,但用来滚铁环还是足够了。
这就是铁环中的“桑塔纳”级。
六七十年代,推铁环流行的时候,家里木器上的铁箍坏了,孩子们就满心换新的拆下来玩,当然也发生过小孩偷拆情况。
看到别的小孩都在玩滚铁,有的手痒忍不住,就偷偷的将家里水桶上的铁箍拆下,被父母发现了之后,少不了一顿暴打。
想到这里,王孟德就不由自主的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屁股一下。
最次的,就是铁环中的“拖拉机”级了。
如果家里没有现成的铁箍,那就自己动手做一个,用铁丝箍在圆形木桶上,再用老虎钳压成一个圆圈即可。
当然这个也是最低档的,因为铁圈的结合部始终有个突出的卡口,影响滚铁环的顺畅。
“哥哥,刚才在胡同里,二毛他们看到我们几个人都有铁圈,他哭着喊着也想要,被他爸爸打了一顿。”
洗了一把脸,又用肥皂把手洗了洗。
坐在客厅的凳子上,王援朝拿起筷子,昂着头笑着分享着刚才的趣事。
“还有棒梗他们几个,看到我们推铁环,眼睛都直了。”
王卫国也抢着说道。
现在推铁环还不流行,胡同里的孩子,哪见过这种玩具,看到王援朝四个人排队推铁环的场景,肯定惊为天人。
看来,这几天,有一些人家,要不‘太平’了。
果然,就在他们家开始吃饭的时候,隔壁传来了棒梗的哭声,以及贾张氏心疼的声音。
他这是撒泼打滚要铁环呢。
几天后。
中医研究院里。
还是上次他们编写《赤脚医生手册》的那间大办公室,王孟德站在中间,看着三四十个研究院里的同事,高兴的说道:
“同志们,今天很高兴能见到大家,咱们又能一起并肩作战了,未来的一个月里,希望互相学习和配合,尽快完成这项改版的任务。”
四周,不仅他高兴,站在这件办公室里的所有人,也都满心欢喜。
他们都是上次参加过编写《赤脚医生手册》的人,早已得到了实惠。
这段履历,让他们大部分的人都实现了名利双收。
“王副主任,您放心,我们一定在您的指挥下,尽快完成编写任务。”
“对,王副主任,如果需要,我可以加班。”
“我也是,我也是,我提议,咱们开始编写的时候,都自愿留下来加班做。”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道。
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团结一致,加班加点的干活都愿意。
“呵呵,大家先别激动,暂时咱们先按着分配好的任务去完成,如果有需要加班,我会告诉大家。”
王孟德连忙挥挥手,示意道。
这一次,本来他是准备增加一个急救篇,也用不了这么多人。
等到鲁院长跟上级领导汇报后,上级答应了,还准备让中医研究院承担更大的任务。
那就是,全国好几个省市地区,已经根据各自地域的特点,改版过《赤脚医生手册》,王孟德他们,需要根据这些改版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梳理。
不仅要增加一个急救篇,还需要对其他二十多篇内容进行修改和增减。
这可是个大工程。
当时王孟德听到是这个任务后,顿时感觉到身上的压力非常大。
于是,他就提了一个条件,就是曾经改版过《赤脚医生手册》的省市地区,都要派一批大夫进京。
和他们一起,参与编写改版。
对于他提的这个条件,鲁院长也是请示上级后,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这才让王孟德长出了一口气。
有了这批生力军的加入,他就不怕了。
确定好之后,鲁院长也马上从研究院里,分派了几十个大夫过来,让他们提前做一些准备工作。
其他省市地区的大夫,还要好几天之后,才能陆续的到来。
大办公室里。
众人各自找了一个位置做好,开始一天的工作。
头顶上,一排三个吊扇,正努力的旋转着,散发出一丝丝的风,驱赶着暑意。
这些吊扇,包括扇叶在内,都是金属材质做成的,显得很是笨重。
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叠纸,这些都是王孟德这些天编写好的异物堵塞喉部的急救办法。
上边,不仅详细的写了方法,还画了一些草图。
可谓是图文并茂。
甚至还贴心的做了注释,介绍了这么做的原因和原理。
众人都是有一定功底和水平的人,自然是一点就透,他们一边看,一边时而恍然大悟,时而皱眉沉思。
除了这个急救办法,王孟德还把烫伤、鼻出血、骨折、卡鱼刺、崴脚、狗咬等其他急救办法给写了一些简单的框架。
剩下的内容,就需要其他人来填充完成了。
眼看着大家都在有序的忙碌,王孟德便悄悄的迈步出了门。
刚才,鲁院长派人来叫他过去了。
到了院长办公室。
鲁院长刚处理完一份文件,他又重新拿起一份文件,抬起头来,笑着说道:“王孟德同志,伱先坐着喝点凉茶,稍等我一下,马上就好。”
这时,秘书也麻利的端了一杯凉茶走了进来,递到了他的手里。
过了一会儿,鲁院长放下手中的文件,然后端起茶杯喝了几口,开口说道:“终于把今天的事情给处理完了,走,我带你去见一见霍先生。”
霍先生,也是中医名家,长期在东南地区治病行医。
他和蒲老两个人,正好一个在西南、一个在东南,都是当地特别有名的大夫,算是一时瑜亮。
年初的时候,因为有事来京城,鲁院长还请王孟德去给他推拿了几次。
被王孟德看出,他身患胸痹之症。
在京城休养了好久,好转了一些后,才回到东南地区。
“霍先生又来京城了?”
王孟德惊喜的问道。
在和霍先生相处的那段时间里,他可是趁机讨教了不少的东西。
对皮肤病这块,绝对是国内权威,属于最厉害的那一小撮人中的顶尖人物。
他给何胜男的那个祛纹药膏,就是参考了很多霍先生的见解,才研制出来的。
本来前几个月霍先生病情好转,回东南地区之后,他还又喜又舍不得,没想到,这么快,就又回来了。
“呵呵,先生这次来,是有其他的事情,要在京城待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鲁院长走在前面,笑着说道。
他和霍先生之间,可以算是半师半友的交情了。
“对了,院长,先生的病情怎么样了?”
“先生的病呀,已经好的差不多了,这里还要感谢你呢,研制出了‘速效救心丸’,先生用了之后,很快就恢复了不少。
这次来,刚入住招待所,就点名要见你,估计也是想当面感谢你一番吧。”
两个人边走边说,很快就坐上了小汽车。
经过二十多分钟,汽车来到了霍先生住的招待所门前。
下了车,走进招待所,就见一位七十多岁、鹤发童颜的老人,正由几个人陪着,站在那里。
“先生,天气这么热,您怎么亲自出来了。”
鲁院长急忙上前几步,搀扶着他,轻声的说道。
“呵呵,我就想早点见到王孟德小友,再说了,我的身子骨,硬朗着呢。”
霍先生乐呵呵的说道。
“霍先生。”
王孟德听了这话,连忙上前恭敬的打了一声招呼。
“好好,咱们进屋说。”
几个人来到一间会客室里,落座后,霍先生就率先开口道:
“王小友,谢谢你研制出来的‘速效救心丸’,这段时间,我靠着它,多年的顽疾,已经好了大半,现在身上可算是感觉轻松了不少。”
不等王孟德开口谦虚,他接着又道:“这次来,我除了有其他事情,还想着把这本书送给你。”
说着就示意一旁的弟子,把一本手写的医书,递给了王孟德。
“这本书,是我多年来的心血,上边除了多年的经验总结以外,还有对皮肤病的一些浅见。
我的几个弟子,都天赋不够,学不到精髓,这本书,放到你的手里,我相信,会更好。
可惜~”
站起身,伸出双手接过这本霍先生大半生的心血,王孟德知道,他可惜的原因。
那就是自己不是他的弟子。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072/2837571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