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故人来访和爆火的讲课
推荐阅读:美漫之变种轨迹 探灵三人组 霸道学长爱上我 有秘密的笔记本 次元神选:开局选择DC超人 追校花老妈后,我逆袭成猛男 罗大小姐历险记 娱乐:团体解散后,我成全球顶流 旧神之巅 斗罗绝世:开局获得写轮眼!
八月底。
骄阳似火。
空气中弥漫着让人烦躁的味道。
去往田各庄的路上,王梦德挥汗如雨的蹬着自行车。
他的自行车前大杠上,还搭着一个面口袋,里边装着十多斤的玉米面,身上还背着一个挎包。
自从农村取消了大锅饭,家家户户都单独开灶之后,他隔一段时间,就往爷爷奶奶家送一些物资。
主要是玉米面为主,每一次,多的时候一二十斤,少的也会有七八斤。
同时,每个月的食用油,也送过去一斤左右。
还有其他的生活物资,陆陆续续的,每次都会带上一些。
有了他的帮助,老王家不能说日子过的有多好。
但相比其他邻居顿顿吃不饱,三天饿九顿的情况,倒是经常能吃个饱饭,已经算是非常好的了。
当然,老王家能吃上饱饭,除了每个月王梦德支援的玉米面以外,现在的这个时节,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每天,王京徽和王田氏,带着放暑假的王梦启一起,去往荒野地里挖野菜,有时候甚至都跑到附近的山窝窝里。
虽然今年的气候依然干旱少雨,但幸运的是,野草和野菜的生长,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
有了野菜掺进去,做出来的野菜窝窝头,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顶好的饭了。
再加上有了食用油等营养品,肚子里稍微也有了一些油水。
至于王梦德为什么不给他们一些白面,也是有原因的。
只有来到这个时代,才能真正的体会到什么叫全民参与防敌防特。
在广大群众的人海战术和火眼金睛之下。
交道口街道,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就接到了大量的群众举报,揪出了不少隐藏下来的敌人。
大家都生活在一个院子里,或者一个胡同里,谁家稍微吃一顿好的,都会被所有人探究。
生活上,稍微有一些异于常人,甚至是拉的屎和别人不一样,都有可能被别人注意到。
这就导致这些人没有败在专业的对手手里,而是被普通的民众识破了身份。
也就是王梦德一家根正苗红,又是二三十年的老街坊,同时大家也都知道他有本事,才没有被举报过。
不然,就他们家的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其他邻居,早就被举报无数次了。
所以,就算是空间里,白面的价格比玉米面都便宜,他也不敢送给爷爷奶奶他们白面。
生怕被眼红的人针对举报,就算查不出问题,也会是个麻烦事。
上午差不多九点左右。
他终于来到了田各庄附近。
没等进村,就见不少的村民,包括王宁在内,都在队长等人的组织下,热火朝天的干着活。
见到王孟德又来了,都一起热情的跟他打着招呼。
“孟德,你直接回家,家里有人。”
王宁冲着这边高声喊道。
现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也不能跟队长请假,这可是要扣工分的。
现在大食堂结束了之后,工分可是关系到家庭最终能分配到多少粮食。
“大爷,那我先回去了。”
看了一眼田地里都有些干出裂缝了,庄稼也都稀稀拉拉的,王孟德挥挥手说道。
他心里满不是滋味,今年夏收本来就不理想,目前来看,秋收也同样会如此了。
今年冬季,又会是一个难熬的。
推着自行车,刚到了院子外,就被蹲在地上挑拣野菜的王孟启看到了。
然后一脸的喜色迎了上来:
“堂哥,您来啦。”
“孟启,爷爷奶奶呢?”
王孟德把自行车停好,又把大杠上的面口袋拿了下来,然后问道。
“爷爷奶奶在堂屋里,我们刚从外边挖野菜回来。”
王孟德笑着解释道。
可能是听到了外边的动静,王京徽和王田氏两个人,颤颤巍巍的从堂屋里走了出来。
“爷爷奶奶。”
“哎,孟德,你来了。”
王田氏笑眯了眼,等她看到孙子手里拎着的面口袋,面色一变,连忙埋怨道:
“怎么又带东西来了,告诉你现在地里野菜多,家里不缺粮食。
这些粮食你一回儿带回去给几个孩子吃,他们都是正在长身体的时候。”
“奶奶,家里粮食够他们吃的,您就放心吧。”
王孟德笑着安慰到,然后直接走进屋里,把面口袋里的玉米面,直接倒到了快要见底的面缸里。
他带过来的可都是纯玉米面,不是连用玉米芯一起磨成粉的棒子面。
不管是蒸出来的窝窝头,还是煮出来的玉米粥,都不怎么剌嗓子。
见他这样,王田氏也没有办法,只好嘱咐道:“孟德,下次来,就别带粮食回来了。”
院子里,见王孟启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王孟德便从挎包里,掏出一个小纸包,递给了他的手里。
小心的打开,看到里边是白色的颗粒晶体,如同小冰糖一样。
他咧着嘴,开心的连声说道:“谢谢堂哥、谢谢堂哥。”
说完跑进厨房里,用水瓢从木水桶里舀出半瓢凉水,然后又捏了一粒白色的颗粒晶体放了进去。
过了一会儿,等融化后,便大口喝了起来。
等半瓢水喝完,他才小心翼翼的把小纸包包好,攥在手里。
“甜不甜?”
王孟德一边陪着爷爷奶奶在院子里择野菜,一边笑着问道。
他刚才拿出来的,是糖精。
糖精不是糖,而是一种甜度是蔗糖几百倍的焦油提炼物质或者化学合成物质。
因为糖精甜度实在太大了,一小颗就可以兑成一瓢甜水出来。
“堂哥,这糖精真甜呀。”
王孟德回味着刚才有些‘甜的发苦’的味道,如同小鸡啄米一样疯狂点头道。
他决定了,以后每天,都要拿出一粒来,兑成一大瓢水喝。
能天天喝到这么甜的水,真幸福呀。
想到这里,手里的纸包攥的更紧了。
“这个可不能经常喝,隔三差五喝一次就行了,不然喝多了容易生病。”
王孟德交代道。
“啊,这个喝多了容易生病?
不行,孟启,你把糖精交给我,我给你保管,三天给你一粒。”
王田氏听说这个不能多吃,连忙冲着小孙子说道。
王孟启本来正高兴呢,听到奶奶的话,顿时就蔫了。
如果是平时,他还可以反抗一下。
但现在堂哥在跟前,他可不敢多说一句,只能乖乖的把手中的小包纸递给了王田氏。
然后两眼可怜巴巴的看着奶奶进了卧室,把东西藏好。
下午。
回来的路上。
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
这时候,正好起了一阵小风,让王孟德凉快了一些。
一路上,他都在想着今天在田各庄的所见所闻。
现在农村地区,依然大量的缺少锅碗瓢盆。
没办法,只好几家把日用品凑在一起,轮换着做饭吃或者一起做饭吃。
就连老王家也不例外。
舅爷爷田大海一家子十来口人,连一口铁锅都没有,只好来到姐姐王田氏家借用锅灶。
这样才勉强把日子过下去。
不过解决了锅灶问题,接踵而来的还有大量的其他问题。
粮食短缺就不说了,最严重的问题是,缺少烧火做饭的柴火。
由于麦秆和玉米杆等都被加工成了代食品,再加上前几年炼钢炼铁,把附近的树木也都砍掉当成了燃料。
新栽的树木也不能这么快的长大。
所以,为了解决柴火的短缺问题,让大家都不得不几家凑在一起煮饭。
等到了南锣鼓巷,天色已经有些暗了。
推着自行车进了中院,特然看到一个又陌生又有些熟悉的身影。
等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个人,居然是桂北县文桥乡池塘村蒋族长的孙子——蒋镇。
“王大夫,您回来了。”
没等他开口,蒋镇就一脸喜色的率先开口道。
“蒋镇,你什么时候来京的?”
王孟德好奇的问道。
同时,也比较惊奇,他怎么来京城了,而且还找到了自己的家里。
“王大夫,我今天下午坐火车到的京城,从火车站出来,直接就过来找您了。
对了,这次来是上大学的,我考上了京城的医科大学,来的时候,公社的领导给了您的地址。”
蒋镇小声的解释道。
一年半以前,蒋族长还是去世了。
他的几个儿子,根据他的遗愿,把他埋在了王孟德无意间选中的那块地。
然后,本来成绩一般,根本没希望考上大学的蒋镇,就如同忽然间开了窍一样,学习成绩是突飞猛进。
然后在今年的高考,一举考上了医科大学。
“好小子,不错不错,居然考上了医科大学。”
王孟德高兴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离开学还有两天,这两天,你就在我们家吃住。”
“王大夫,我今天借住一天,明天就去学校里报到。”
“去这么早呀,你身上粮票应该不多吧,我借给你几张,到时候开学了,发粮票你再还我。”
王孟德想了想,然后说道。
蒋镇从桂省来到京城,身上带着的肯定是全国粮票。
如果用这种全国粮票吃饭,那就太可惜了。
不如自己先借给他几张,等开学后,每个学生,每个月都会发三十二斤的粮票。
“谢谢王大夫了。”
蒋镇听说是暂时借给他,便欣然接受。
如果王孟德说送给他,他肯定不敢要。
毕竟这时候,谁家粮票都不富裕,不是特别亲近的关系,都不愿意无缘无故的要别人的粮票。
饭桌上。
一边吃着晚饭,王孟德一边询问着池塘村的情况。
当听说这几年,大家日子虽然过的艰苦,但血吸虫病已经被彻底的铲除了,生活中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时候。
他心里非常的高兴,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也算是做出了不少有意义的事情。
其中血吸虫病的防治,在桂省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让他印象深刻。
等得知他在那边救下来的小姑娘——乖乖,非常的健康,又聪明伶俐时,更是放下了心。
第二天。
起了个大早。
王孟德骑上自行车,把蒋镇送到了医科大学的门口。
然后,他又交给了他几张粮票,以及一张暖水壶票。
这张暖水瓶票,是他在中医研究院获得的奖励。
家里已经有两个暖水瓶了,老丈人和爷爷奶奶那边也都不缺,又不能买卖,只能赠与。
所以,他便把这张票,送给了蒋镇。
在学校里,特别是冬天,宿舍里多一个暖水壶,可是非常的有用。
推辞了一番后,无奈之下,蒋镇只好接受下来。
接下来十多天。
王孟德都按部就班的上着班,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广安门医院坐诊。
少部分时间,就去疫苗研究小组,指导一下刘树伟他们的研究方向。
一直到和医科大学约定好的日子。
这天。
他没有去中医研究院,而是直接从家里,往医科大学的校区骑去。
幸好医科大学的校区离南锣鼓巷不算远。
很快,他就到了校门口。
而医科大学并没有因为他的年轻而轻视。
特意由一名副校长带队,和好几个校领导一起,在大门口迎接他。
等客套了一番后,一行十来个人,直接去了教室里。
此时,这间医科大学最大的教室里,已经挤满了各个年级的学生。
有的坐不下,就站在过道,甚至是外边的走廊里。
他们都想见识一下,这位比他们也大不了几岁的偶像,到底长得什么样,以及有多大的能耐。
进了教室,手里只端着一个搪瓷缸,站在讲台上。
看着下边数百名学生,王孟德心里叹了一口气。
这些可都是未来医学界的精英,可惜的是,大部分都是学西医的,中医的学生只占很少一部分。
从这一点来看,中医的发展,不仅开始落后了,也任道而重远。
定了定神。
简单的介绍了几句。
然后也不墨迹,直接开始讲了起来。
由于知道这些学生大部分对中医的了解不算多,所以,他讲解的很浅显。
但就是这样,因为他的知识储备足够,浅显的知识,也被他旁征博引,说的非常的精彩。
不仅是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的学生时不时听的恍然大悟,就连学习西医的学生,也听的津津有味。
一直讲到了中午。
面前的搪瓷缸里,茶水已经续了好几次。
他才口干舌燥的停了下来。
教室里突然的安静下来,让众多学生和老师怔了一下,然后紧接着,就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所有人在心里都觉得。
王孟德能取得这么多的成就,能获得这么多的荣誉,果然名不虚传。
从医科大学出来,已经是下午了。
到了中医研究院,他马不停蹄的直接来到了鲁院长的办公室。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072/28375671.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