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人员调整和报仇的机会
推荐阅读:美漫之变种轨迹 探灵三人组 霸道学长爱上我 有秘密的笔记本 次元神选:开局选择DC超人 追校花老妈后,我逆袭成猛男 罗大小姐历险记 娱乐:团体解散后,我成全球顶流 旧神之巅 斗罗绝世:开局获得写轮眼!
对于自己以后能不能接任院长。
王孟德倒是信心十足。
中医研究院里,老一辈的中医名家,年龄都太大了。
逐渐的都在退居二线。
这两年,除了蒲老以外,还有一个副院长,也开始挂职,不管研究院里具体的事情了。
主要也是因为精力不济。
再加上他们不想放下治病救人的事业。
所以,两个人都选择了挂职,然后天天去坐诊,或者教授学生,并且准备把毕生所学给编成书籍出版。
而中生代里,倒是有不少优秀的人才。
但他们生不逢时,跟王孟德的年龄相差并不大。
如果他们中间有人接任的话,最少也得在院长的岗位上干十几年以上的时间。
毕竟中医研究院这种单位和其他政府单位可不一样,要的就是稳定。
就像鲁院长一样,从54年建院以来就是院长,一直到现在,已经有十五年了。
如果接鲁院长班的是其他人,再干十五年的话,到时候王孟德可就是五十来岁了。
对于其他中医大夫来说,五十来岁正是事业和技术的上升期。
但王孟德可不一样。
现在已经有了这么多耀眼的成绩。
不是老资格的话,谁当上院长这个职位,都心虚,不利于管理和发展。
又不能让接任的干上三五年就调走。
经常换领导,同样不利于中医研究院的稳定。
所以,最多三五年,等鲁院长高升了之后,王孟德接任院长,已经算是整个研究院和上级部门的共识了。
办公室里。
王孟德和蒲老接着又聊到了正在建造的新院。
随着中医研究院和广安门医院的职工越来越多,就算是已经扩建了很多次,依然显得拥挤不堪。
特别是那几栋特护病房楼,就占了很大的地方。
由于这几年京城发展的迅速,大量的土地被利用起来,早已经扩张到护城河之外了。
因此研究院周边已经没有多余的土地可以用来扩建了。
只能在护城河外边找了一块地方,建造分院。
经过两年加班加点的建设,目前新的研究院和广安门医院都快要竣工了。
照目前的进度来算,今年下半年就可以把一部分的人员分到那边。
“孟德,我已经跟院长申请了,等新的研究院和医院建好,我就去那边工作。
一开始院长是打算把主要的医护人员大部分留在这边,新院那边以年轻人为主,慢慢的发展。
但我觉得还是需要有人去坐镇为好,正好我没有多少事情,去那边合适。”
蒲老喝了一口茶水,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自从王孟德成长起来,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大,他现在的心思就淡然了很多。
有了这个弟子,他觉得自己人生就无憾了。
也不需要再去争什么。
毕竟未来医疗界的史书上,他的大名绝对值得一书。
剩下的日子里,尽可能的在研究院里发光发热就行了。
“先生,您去新院那边也可以,那边大楼都装了暖气,以后冬天的时候会非常的舒服。”
王孟德想了想,也同意道。
他本来还在寻思着,等下半年新院那边开始对外开放之后,内科由谁过去坐镇呢。
目前内科里,能独当一面的还真不多。
他肯定是走不开,而且因为经常有其他的工作,这边还需要一两位老资格坐镇才行。
这样一来,新院那边就缺了镇海神针。
现在蒲老主要要去,这可就解了燃眉之急。
他现在缺的就是时间,等过了两三年后,陈龙以及几个师弟师妹成长起来,再加上原有的人才,到时候就不会出现这种状况了。
当然,对于蒲老的说辞,他也心知肚明,明白是这位老师想帮着他最后一把,只不过没有明说罢了。
“哈哈,对的,那边各种硬件设施和设备都非常的好,我去那边能享受到各种便利。”
蒲老也顺着这话说道。
“孟德,还有一个事情,新院那边的人员安排,你要早点做到心里有数。”
“老师,我会早点考虑这个问题。”
“嗯,那我就放心了,有什么顾虑,你可以跟我商量。”
从蒲老的办公室里出来,王孟德回去之后,便仔细的琢磨了一会儿。
还有几个月时间,他确实该想一想让谁去新院那边工作。
首先,几个师弟师妹,既然蒲老要过去,这几个人也同样需要跟过去。
还有就是上次来进修的,最终留下来的几个人里,也要分一半的人手过去。
至于去年十月份新来的十五个进修的人员,他没有抱多大的希望。
第一波来进修的人员被撬了墙角,第二批过来的人员,在来之前,就被各自医院的领导进行了谈话。
话题只有一个,进修结束之后,必须回到原单位来。
同时,那些单位和医院的领导还特意跟鲁院长提前打了招呼。
鲁院长也知道,如果再撬墙角的话,可能就会引起众怒了,所以他虽然对着那些人眼馋,但已经明白。
这一批进修的人,一个都留不住了。
有了师弟师妹和陈龙等人,再搭配一些人手,以及蒲老过去坐镇,新院那边的内科就搭建起来了。
想好了之后,他才开始处理一些堆积的文件。
临近年底。
各种事情都多了起来。
特别是后勤部门那边,都快要忙翻了,幸好之前的一些流程和制度都已经完善了,王孟德只需要签字就行了。
晚上。
拖着疲惫的身体往家里赶去。
当看到丫丫冲着他叫爸爸,以及正在熟睡的小儿子,他的精神顿时就是一震。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聚在一起吃着晚饭。
饭桌上,冉小梅开口说道:
“孟德,今年过年,胜男刚生完孩子,咱们就不去田各庄了。
你看是在南锣鼓巷过年,还是去广安门那边?”
其实冬天的时候,广安门那边会比较舒服一些。
毕竟暖气的存在,让冬季的屋里如同春天一样温暖。
广安门的家属楼全都安装了暖气,由于是自己烧的缘故,以及考虑到这边住着不少老年人。
所以每天暖气都烧的很足,屋里大概有个二十多度。
人在屋里,只需要穿一个里衣就行。
最多也就是穿一个春秋季的外套。
而南锣鼓巷这边,就算是炉子放开了烧,屋里的温度也上不来,只有十七八度。
甚至晚上有时候炉门没留好,温度还会更低。
要不是为了丈母娘方便来帮忙照顾孩子,他们一家早就在广安门那边住着了。
“妈,咱们今年就在南锣鼓巷这边过年吧。
这天气太冷了,孩子太小,抱出去容易感染上风寒。
等春天天气暖和一些了,咱们再去广安门那边住一段时间。”
王孟德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他前两天和何胜男一起也商议过了。
反正在哪边过年都一样。
“行,那咱们就不动了。
其实我和你爸两个人也是这样想的,为了胜男和孩子的安排,在这边最好。”
冉小梅从善如流的说道。
吃完饭后。
时间还早,王孟德便端着茶杯来到了傻柱家里。
“孟德,你来了,快坐。”
本来脸色有些不好看的傻柱,看到他进来了,连忙强撑着笑脸招呼道。
“傻柱,你这是有啥事呀?”
王孟德好奇的问道。
“咳,没啥事情,就是于丽娘家弟弟,今天瞒着家里人,一个人报名去下乡了。”
傻柱强笑着解释道。
另一边,于丽也抹着眼泪从卧室里走了出来。
“孟德,你说说,我那弟弟今年才十七岁,他一个人去农村那边,平时都没怎么干过活,到了以后该怎么生活呀。”
于丽是家里的老大。
她有一个妹妹,就是于海棠,下边还有两个弟弟。
最小的弟弟今年十七岁,平时在家里都是被宠着的,家务活基本上不擅长。
因为特殊原因,他早早的就不上学了。
本打算等到了十八岁,傻柱托关系给他在轧钢厂里安排一个临时工的岗位先干着。
等以后有机会了,再转正。
谁知道今天上午的时候,她那个弟弟头脑一热,跟着几个狐朋狗友一起,到街道报名要下乡。
家里人知道后,木已成舟,想要退出来都晚了。
“于丽,这事儿既然已成定局,咱们再怎么生气也没用了。
只能看看到时候给他多带点钱以及生活用品了,省的到了那边吃太多的苦。
不过你也不要太担心,我在街道那边打听了一些,他们几个人应该会分到一个地方。
有了朋友互相照顾,多数都不会出问题。”
傻柱看到自家媳妇说着说着又哭了起来,便连忙安慰道。
“是呀,傻柱说得对,现在首要的就是打听他们最终去哪个地方,以后多寄点钱过去。”
王孟德也附和着说道。
下乡这种事情,最近一个来月,算是最热门的话题了。
由于国家的号召,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满腔热血的准备投身到农村里去。
首先就是还在学校的初高中生了,每一个学校都跑不掉。
剩下的就是没有正式工作的年轻人,他们陆陆续续的也需要过去。
至于已经结了婚的人,则是不强求。
别看是冬季,又临近过年。
但大批大批的年轻人,穿着绿色的衣服,唱着歌,斗志昂扬的坐着火车,成群结队的往四面八方的农村或者山区里行进。
王孟德每天上下班的路上。
明显的能感觉到,街面上溜达的年轻人变少了很多。
“哎,也只能是这样了。
这孩子,太气人了,这么大的事情也不跟家里人商量一下,气死我了。”
于丽也知道事情已经改变不了了,但她依旧咬牙切齿的气得不行。
弟弟这一去,最少也得好几年才能回来。
她是个精明人,清楚农村的生活可比城里苦多了。
更何况是偏远地区的农村或者山区。
出了这事,王孟德也很知趣,知道傻柱两口子还有很多话要聊,简单的又说了几句安慰的话,便回来了。
回到家里。
孩子已经睡了。
躺在床上,王孟德便把刚才的事情跟何胜男说了。
“哎呀,我听我妈也说了,草厂胡同那边的邻居家,兄弟俩都一起报名去了。
幸好咱们家元第和元勋年龄小,不然我也同样担心。”
何胜男庆幸的说道。
“咱们家不用担心。
就算是以后他们俩长大了,要去农村或者山上,我也有办法。
不管是去南边还是东北,我都有熟人。
特别是南方,因为血吸虫病的防治,那边的人现在都感激我呢。
要是知道我儿子过去,肯定会照顾的无微不至。
东北地区更不用说了,梁大哥在那边扎根好些年,虽然他准备今年回京城。但人脉和关系不是一般的硬。”
王孟德笑着安慰道。
别人可能不知道,但他清楚,这股风潮不是一年两年能结束的,最少还有将近十年的时间。
他的两个儿子都十三岁了,再过五年肯定能轮到。
“就算是有人脉和关系,他们离开京城我也会非常的担心。
孟德,你说有没有办法能不去农村或者山区呀?”
何胜男听出了丈夫话里意思,这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便急忙问道。
“方法也不是没有,要是有正式的工作,就不用下乡了。”
王孟德把最简单的办法说了出来。
“有办法就好,有办法就好。”
何胜男长舒了口气。
对于正式的工作,如果是普通人家,依照目前的情况来说,除了接班以外,工作岗位真的不多。
但他们家可不是普通人家。
自家男人的能量,她是一清二楚的。
两个弟弟和弟媳妇以及妹妹的工作,可都是王孟德给安排的,而且还是特别好的工作。
等儿子们成年了,到时候安排一份工作,易如反掌。
想到这里,她便彻底的安心了。
后边几天。
王孟德就算是在单位里,也时不时的听说下乡的一些消息。
不仅如此,南锣鼓巷这边,也逐渐的受到了一些影响。
特别是十六到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每一个都被街道的工作人员登记在册,准备分批前往农村地区。
后院。
许大茂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家中。
他不顾劳累,摊开纸笔,用左手开始写起了信。
现在,他终于找到了报仇的机会。
这一次,不仅要让老贾家付出代价,说不定还能跟秦淮茹亲近亲近呢。
想到这里,他写字的速度更快了。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072/2837545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