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眼保健操和一份功劳
推荐阅读:美漫之变种轨迹 探灵三人组 霸道学长爱上我 有秘密的笔记本 次元神选:开局选择DC超人 追校花老妈后,我逆袭成猛男 罗大小姐历险记 娱乐:团体解散后,我成全球顶流 旧神之巅 斗罗绝世:开局获得写轮眼!
针挑白内障。
是最近王孟德自己琢磨出来的治疗办法。
前世。
大部分人得了白内障,想到的治疗办法,仿佛只能用西医的开刀手段去治疗。
其实,中医也可以治疗白内障。
只不过。
治疗仅适用于症状轻微、尚未达到手术标准的患者。
稍微重一些的症状,绝大部分的中医大夫,都没有能力去治疗了。
这里边当然也包括王孟德。
因为他对于眼科的了解不如内科和皮肤科,以及针灸、推拿、正骨这些。
前些天,他晚上躺在床上利用空间在练习针灸技术的时候。
突然下意识的让空间模拟出了白内障患者的症状,然后用银针尝试着去把患者眼球中晶状体部位给挑开。
一开始。
不出所料的连续失败了几十次。
他越战越勇,潜下心去研究和试验。
终于。
在第三天尝试的时候,成功了一次。
系统判定他用银针治好了患者的白内障。
有了第一次,自然就会有第二次。
渐渐的,他的成功率就越来越高,几天时间,十次最少能成功九次了。
他有信心,再过十天八天,等彻底掌握了技巧,成功率就会无限接近于百分之百了。
而且。
他还能把这些整理成理论知识,让更多的针灸高手去学习,然后也可以掌握治疗白内障的办法和手段。
“孟德,你是掌握了用银针治疗白内障的办法了?”
蒲老本来坐在椅子上,听了他的话,顿时就惊讶的站了起来。
同时,他满脸期待的看着王孟德。
希望能从他嘴里得到好消息。
“先生,我自己琢磨了一段时间,现在只有九成把握,估计还需要一些天,才能有绝对的把握。”
王孟德也不藏私,直接说道。
他在老师面前,除了空间和系统以外,其他事情基本上都不瞒着。
两个人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在外人眼里,他们就是一体的。
“太好了。
我最近带着李响几人研究了好长时间,也就研究出了一个眼药水。
白内障这种病症,我也想过,用中医的手段能不能治疗。
但一直没有什么头绪,外科这也是中医的弱项,对于这类病症,并没有好办法。”
蒲老感慨的说道。
他看着眼前最得意的弟子,心里欢喜不已。
每一次想到王孟德取得的成就,他就暗自庆幸,当时自己一时欣喜,无意间收的弟子,居然成长到了这种地步。
每每从睡梦中醒来,他都常常有不真实的感觉。
幸好等清醒的时候,才发现这并不是梦境,而是真实存在的事情。
接下来。
王孟德把自己琢磨出来的理论,全部都给蒲老说了一下。
他不仅是直接用银针去挑患者眼球中晶状体部位,还会用其他不少的银针辅助,给扎在眼部周边的穴道上。
这样一来,双管齐下,治疗效果更加的明显。
蒲老作为一位中医名家,针灸的技术并不差。
相反,他的针灸技术在全国来说,都是上等的水平。
在中医研究院里,也是能数得着的。
当然,和王孟德一比,就差得远了。
他仔细的听着弟子的讲解,并没有觉得不好意思。
听完之后,他想了想,便拍着大腿兴奋的道:
“孟德,你这个虽然没有实践过,但理论上确实可行,等你彻底的完善了之后,就可以尝试找几个患者治疗看看效果了。
我觉得应该没问题,成功的几率非常的大。”
依照他的眼界来看,针挑白内障,还真说不定能改变西医治疗上的垄断。
蒲老经验丰盛,他对照着王孟德的理论,结合自身所学,也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两个人直接在办公室里,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要不是张巧玉进来,可能他们还要接着讨论下去。
“老师,师兄,该吃午饭了。”
“哎呀,都十二点多了,怪不得我肚子都感觉到饿了。
孟德,咱们回头有时间再聊,先去吃饭吧,听说今天中午,食堂里蒸了榆钱馍馍。”
蒲老掏出一块怀表,看了一眼时间,然后才发现时间过的太快了。
“先生,咱们一起去食堂里吃饭吧。”
王孟德站起身来说道。
不管是中医研究院,还是广安门医院里,食堂都分成两块。
除了职工食堂以外,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小食堂,专门留给领导用餐的。
当然。
里边的饭菜其实跟外边职工食堂都是一样的,并没有特殊化。
只不过是私密性好和空间相对宽敞一些。
“行,咱们一起去吃饭,正好边吃边聊。”
蒲老谈兴正浓,要不是到了中午,他还想拉着王孟德再聊一会儿呢。
正好王孟德要跟他一起去吃饭,算是遂了他的心意。
小食堂里。
找了个没人的地方。
两个人都拿了榆钱窝窝头。
一边吃一边继续聊着。
“孟德,我觉得你这个针灸治疗眼疾的理论,以后可以慢慢的充实一下。
说真的,很多眼疾,都应该可以用你这个理论去治疗。
如果要是能再加上药物配合着治疗,说不定就能取得奇效。”
蒲老吃了一口菜,然后建议道。
他现在是越想越觉得王孟德刚才说的理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恰好他对眼科也有很深入的研究,便见猎心喜,想要师徒再联手一次。
他的年龄已经八十多了。
以后的日子还有多少,真的不敢说。可以说是过一天少一天。
要是能在最后的日子里,再研究出一些重大的成果,也就无憾了。
“先生,您说的对,我把治疗白内障的理论和实践先完善好,然后再继续研究下去。
争取用一两年的时间,出几个大的成果,让一些眼疾有办法治好。”
王孟德思索了一下,笑着答应了下来。
就算是蒲老不说,他也准备在后边多研究一些。
而且今年的论文任务,他就打算把眼科的研究发表出去呢。
对于他来说,想要出成果写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都不是难事,只需要潜心的研究一段时间。
“嗯,后边如果需要,可以随时找我。
我之前对眼科也算是有一些了解,可能会帮到你。”
蒲老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他想着尽最后的力量,来帮助这个弟子一点忙。
“先生,我现在就需要您的帮助。
您也知道,我平时事情比较多,非常的忙,时间不够用。
很多想法,都没时间去实践,我想请您和几个师弟师妹,在工作之余,也协助我进行一些研究。”
王孟德率先请求道。
刚才蒲老说的情况,跟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作为后世之人,他怎么可能忘记,青少年中,有多少是戴着眼镜的。
这是三亿多,问题十分的严重。
全国近视患者总数约6亿人,其中青少年占比超过50%,约为3.2亿人,而且这一数字还高居世界第一。
而且还是低龄化非常的严重。
幼儿园6岁儿童中近视率已达14.3%,且高度近视(≥600度)占比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快速增长,高中阶段达17.6%。
当然。
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电子产品的影响,以及户外活动的不足有极大的关系。
再加上学业的繁重,造成了一个班里,大部分的人都戴着眼镜,眼镜片的厚度也越来越高的现象。
在这个年代,其实就已经出现这种苗头了。
早在六十年代初。
京城就在全市范围的中小学生中进行了一次视力普查。
结果显示。
中小学的近视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了明显增高的情况。
小学生的近视率接近10%,初中生为20%,高中生已经达到了30%。
这一组调查数字,让当时的许多领导意识到,保护青少年视力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
于是。
教育相关部门的领导,就把寻找解决问题方案的重任,交给了保卫处。
当时保卫处总共才三名老师。
而分管学生健康工作的实际只有一位老师。
这位老师便和负责全市学生防疫工作的两个老师一起商议,决定自行组成一个‘协作组’。
最后从京城医学院的一位主任那里,学来了眼保健操。
63年,第一套8节的眼保健操在京城市的一部分中小学中进行试点。
甚至后来还上了华国日报。
王孟德当时也注意到了这个事情。
他对于人体的穴道非常的了解,当然是一眼就看出来了,这套眼保健操,是根据华国中医的一些推拿、经络理论形成的按摩法。
通过对眼部周围穴道的按摩,使眼中气血通畅,改善神经营养。
对于改善眼疲劳,预防近视等眼部疾病,确实是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
作用并不是很大。
他那时候也想着对眼保健操进行改进,可一来事情比较多,二来对于眼科的了解也不深,便一直耽搁了。
最主要的是,随后的几年,情况发展了变化,以及很多人开始质疑眼保健操。
这种情况下,眼保健操便半途‘夭折’了。
王孟德自然也就没有再继续关注这个事情了。
现在,蒲老带着几个师弟师妹持续潜心研究眼科的一些治疗办法,
再加上他这些年时不时的学习和了解了不少眼科的知识。
时机也算是成熟了。
“孟德,需要我做什么,你直接说就行。
反正我现在卸任了副院长的工作,平时时间多得是。”
蒲老听说自己弟子需要自己帮忙,连忙来了兴趣。
需要自己好呀。
“先生,是这样的,我准备对眼保健操进行改进,用来帮助全国青少年预防近视和其他的眼部疾病。”
王孟德直接把自己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以他对人体穴位和经络的理解,经过他改进后的眼保健操,绝对会比前世的那套效果要好得多。
他现在心里都已经有了腹稿。
同时也预估了一下。
只要在全国各个中小学里进行推广,每天都坚持做操,最少也能让一半以上的学生,不会患上近视。
而且。
就算是已经出现了近视问题的青少年,持之以恒的做操,也能控制近视度数的发展。
甚至还会出现逆转的情况。
后世。
很多医院宣扬近视不可逆,而出现了近视,就需要进行治疗或者佩戴眼镜。
其实出现这种舆论,完全是一部分利益集团在操纵。
其实近视这种问题,在王孟德看来,是完全可以缓慢的恢复。
“这是好事情呀。
这几年,来找我治疗的孩子,出现近视问题的越来越多了。
如果可以在前期进行预防,确实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以你对穴道和经络的了解,以及结合独步天下的按摩技术,肯定可以把眼保健操给改进的非常好。”
蒲老一脸坚信的说道。
他太了解这个弟子的医术水平了。
特别是那一手出神入化的针灸、按摩和推拿技术。
让他常常感叹,世上果然有绝世的天才,走其他人发现不了的路。
吃完饭。
两个人并没有马上起身回去,而是在小食堂里,又简单的商量了一下细节。
眼保健操就用王孟德和蒲老两个人共同来改进。
同时。
后边针对于眼部疾病,特别是近视问题,继续研究治疗的办法。
研究的方向主要以针灸和药物共同治疗稳住,其他缓解办法,例如按摩、眼保健操为辅。
从小食堂里出来。
王孟德边走边思考。
他实在是不希望,往后的岁月里,出现那么多戴眼镜的孩子。
几天后。
王孟德接到了聂老打来的电话。
“王孟德同志,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咱们仿制的乙胺嗪,在你的建议下,跟着饭一起吃。
目前临床试验的结果非常的好,接受治疗的几十位重症病患,都出现了极大的好转,有一部分已经康复出院了。”
在电话里,聂老兴奋的说道。
现在,他终于能彻底的放下心来了。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完成了一件大事。
有了仿制的特效药之后,全国三千多万名受到丝虫病威胁的人民群众,他们的生命安全,都能得到了保障。
“恭喜聂老,您和您的团队,完成的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王孟德发自内心的恭喜道。
他确实在中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聂老和他的团队,也付出了无数的辛勤汗水。
“哈哈哈,王孟德同志,这里边也有你的一份功劳。
我已经跟研究所领导汇报了,明天,还将向上级进行汇报,你放心,我们会如实把情况汇报。”
聂老保证道。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072/2837544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