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抗生素泛滥和贾张氏的野望
推荐阅读:美漫之变种轨迹 探灵三人组 霸道学长爱上我 有秘密的笔记本 次元神选:开局选择DC超人 追校花老妈后,我逆袭成猛男 罗大小姐历险记 娱乐:团体解散后,我成全球顶流 旧神之巅 斗罗绝世:开局获得写轮眼!
王小丹心算了一下。
发现所有的收入金额加起来,居然能达到二十亿美元这个让人震惊的数字。
她一时没有忍住,下意识的开口念叨了一句。
声音本来不是很大,可当时办公室里的所有人都在闷头算账,除了算盘和翻纸张的声音,并没有其他异响。
所以,她的话,被附近的两个同事听到了。
“小丹,什么二十亿美元?”
其中一个女同事,好奇的问道。
他们两个人是来自同一家单位,说话就比较随意一些。
听到这个女同事的问话,屋里其他十来个人,也都停了下来,抬起头活动活动脖子,一边往这边张望着。
他们已经连续忙了三天,每一天都加班到半夜十一点。
都非常的疲惫。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歇一歇。
反正今天晚上肯定能和账目核算完,也不是很着急。
“我刚才把所有的金额加起来,发现达到了二十亿美元。
不过我这只是心算,且其他账本有没有出入还不敢保证,所以最终能不能有这么多,也不确定呢。”
王小丹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这么多人都看着她,这要是算错账了,对于会计出身的她来说,可就太丢人了。
“二十亿美元?!”
那个女同事一脸惊讶的说道。
这一次她们来帮忙核算外汇收入,是要把卫计部门所有的收入都要重新算一遍。
一笔笔数字,其他国家的货币,还要换算成美元,因此工作量就非常的大。
十来个人,每一个人负责一块。
然后再交叉复核。
这样重复三遍之后,如果最终的数字都一样,那就算是完成这项工作了。
王小丹恰好把所有的账目都算了一遍。
“其实我也不确定。”
“应该错不了,我现在核算出来的数额,已经超过十九亿美元了,剩下的两份核算完,超过二十亿轻轻松松。”
这时,另外一个男同事大声的说道。
他的脸色非常的激动。
去年,他们大部分人也都参与了外汇收入的核算。
当时的数字,已经让所有人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
但那个数字,距离二十亿依旧差了很远。
“没错,我刚才在心里也大概算了一下,二十亿只多不少。”
“嘿,我刚刚把最后一份核算出来,所有的加起来,二十亿一千八百五十九万。”
其他几个人也都附和道。
本来王小丹没有开口前,大家都快到收尾的工作了。
不少人都有预感,去年的外汇收入,会再创新高。
可也没想到一下子增长这么多。
第二天。
就连王孟德都知道了这个数字。
在蒲老的办公室里,连同他的几个师弟师妹,都兴高采烈。
这些外汇收入里,可是有他们贡献的一部分。
虽然金额非常的少。
“孟德,去年卫计部门算是大爆发了,一下子增长了好几个亿美元的外汇收入。”
手中拿着一份简单的收入统计表,蒲老笑眯眯的说道。
他在为自己这个最骄傲的弟子高兴。
这二十亿美元里,绝大多数,都是王孟德的贡献。
一个人能有这么大的能力,要不是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就连他都不敢相信是真实存在的。
“不过,我怎么看到这上边,西医的药品出口金额,居然达到了两千多万美元。
前年不是才刚刚到了五百多万美元么,怎么一下子增长了这么多?”
这些年,因为王孟德帮着西医的一些专家和科研团队提供了不少的研究方向,也指导了一部分人。
导致不少科研单位,都研制出来了领先世界的药品。
特别是抗生素的研究方面,可以说是持续不断、一个接一个的出成果。
这些抗生素药品,不少都被国外的那些经销商给搂草打兔子,购买其他药品的时候,一起运到了西方国家进行售卖。
抗生素类药品主要作用就是抗细菌感染,可以杀灭和抑制致病性细菌,具有见效快的特点。
再加上种类繁多。
大的类别就包括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和四环素类,以及其他几个小类别。
每一个种类里,又包含了非常多的药物。
“先生,这是因为前年和去年的时候,西医不少的专家和科研机构,都连续有了成果。
其中前年年底的时候,一个月时间里,就有七八种抗生素类的药物面世。
这些药品都被卖到了国外,虽然价格不高,但通过薄利多销,一年时间里,也算是有了跨越式的增长。”
王孟德笑着解释道。
这种现象,是他非常乐意看到的。
毕竟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只要是华国能得利,他并不介意对方也跟着喝点汤。
反正有他在,西医想要超过中医,估计在五十年里都没有希望了。
“抗生素类的药物呀!这可不是个好东西。”
蒲老神情有些诧异。
这种西医,他多少也有一些了解,知道对于细菌感染类的疾病,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但同时,他也知道,自己这个得意弟子曾经做过一些研究。
研究的结果显示,长期服用抗生素类的药品,或者过量服用,就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
然后产生药物耐药性和不良反应。
这个研究结果,当然也是汇报给了上级部门。
因此,国内的大部分医院,对于抗生素类的药物使用,都非常的谨慎。
除非是中医没有办法或者没有能对症治疗的中成药,才会少量的使用。
倒是广大的农村地区,赤脚医生们,在大量的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给人民群众治病。
对于这个问题,王孟德暂时也没办法。
赤脚医生们的医学水平不高,再加上他们半农半医,平时的事情非常的多。
为了图省事,就喜欢使用方便的西药,对于要开方、抓药、煎服等特别繁琐的中药,基本上就使用的比较少。
而且中药的知识,学习起来也费劲,花费的时间也长,很多人不愿意在这上面费工夫。
不过王孟德心中已经有了腹稿。
那就是十多年前以来,一直在做的事情。
那就是大力发展中成药。
很多秘方、验方,都被开发成了治病效果很好的中成药。
目前国内的农村地区,或者乡镇、公社卫生院里,一半的药品,都是中成药。
且还随着时间的推移,占比不断的增加。
“先生,国外的人,暂时对于中成药,只相信功能性比较特殊的几种。
咱们研制出来的其他种类中成药,在国外的市场占比不是很理想。
不过这只是暂时的,以后慢慢的进行渗透,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医。”
王孟德一脸肯定的说道。
别看抗生素类的药品现在已经占领了国外大多数的市场,深受医生和患者的喜欢。
但等到二十年之后,抗生素类药品的缺点被大家所熟知。
且人体的抗药性越来越大后,就是中成药进攻外国市场的开始。
“你说的这些我都相信会有那一天。
哎,抗生素泛滥并不是一件好事,幸好有你做了研究,上级部门也及时的进行了干预。
不然,等到国内也抗生素泛滥,有了依赖性,再想调整,可就难了。”
蒲老摇了摇头,感慨的说道。
自己这个得意弟子太厉害了,很多时候,都能未雨绸缪,把事情想到所有人的前面去。
这也是华国之幸,中医之幸。
时间过的很快。
一眨眼就到了开春。
明天,就是王援朝和王卫国兄弟俩一起结婚的日子了。
这一次的大喜事,依旧在南锣鼓巷这边的四合院里办,毕竟中院地方宽敞,也没有被邻居圈地违建。
除了因为这哥俩以后都住在这边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请傻柱帮厨。
这一次结婚,老王家准备办三桌。
除了他们家的亲戚以外,剩下的就是杨柳家的直系亲属和赵雅丽父母了。
本来赵雅丽家是在鲁省的农村,一般情况下是进不来京城的。
也就是因为鲁省那边知道了他们家的闺女要成为王孟德的弟媳妇,才破例给开了介绍信。
再加上王孟德给托了关系,买了卧铺票。
终于在昨天的时候,老两口第一次进了京城。
现在正住在附近的招待所里。
隔壁。
贾张氏从得知王孟德的两个弟弟在同一天结婚后,脸上就再也没有了笑容。
此时,她正在卧室里,坐在床上抹着眼泪。
“妈,您怎么了?是哪儿不舒服吗?”
下班回来的秦淮茹,看到婆婆哭了,顿时就急了,连忙上前开口问道。
虽说早前被贾张氏各种冷嘲热讽,但自从贾东旭和棒梗下乡之后,两个人的关系算是和谐了不少。
“哎,淮茹,你说我的命怎么这么苦。
东旭和棒梗都还在乡下吃苦受罪,隔壁王家的那两个小子,却是能有好工作,现在还上了大学,又同时结婚。
他们和棒梗可是就相差一岁多,这简直是同人不同命,老天无眼呀。”
贾张氏一边说一边流着眼泪。
她想大孙子棒梗了。
可惜,自从下了乡之后,每年只能通过书信交流几次。
打电话是别想了,民用的电话,根本就无法支撑这么远距离的通话,至于电报,一个字几分钱,没有急事的情况下,她们家可舍不得用。
“妈,您别伤心了,说不定过两年,东旭和棒梗就会回来了。”
秦淮茹心里也不舒服,但她还是强颜欢笑的安慰着婆婆。
“你别安慰我了,我今天去街道上问了,他们说,现在国家还没有政策。
能不能回来,啥时候回来,谁都不知道呢,只能等着。”
贾张氏摇了摇头道。
她隔一段时间就去街道上咨询,那边的工作人员都和她熟悉了。
说完这话,婆媳两个人相对无言,屋子里一时间安静了下来。
第二天。
天刚亮,中院就聚集了二十多个半大孩子。
他们除了看傻柱做菜,闻一闻香味以外,还想着看看能不能讨到一些糖果尝尝。
如果是其他人家办喜事,有糖果的概率会非常的低。
但如果是王孟德家,那就会百分之百有。
所以。
这些半大小子,都翘首以待的往王孟德家房门处看。
“妈,我端点糖果和零食,给门口的孩子们分一分,让他们先散了吧,省的耽误傻柱他们做菜。”
王孟德在自家客厅里,冲着一脸喜气洋洋,正在忙碌的冉小梅说道。
“行,你多拿点糖果和零食,给他们多分点儿。”
今天是自家两个儿子的大喜之日,再加上家里好东西多的吃不完。
所以冉小梅也罕见的大方了一会。
见母亲答应了下来,王孟德便拿着一个小簸箕,然后往里边装起来糖果。
家里有好几种糖果,除了外国的以外,最多的就是大白兔奶糖和大虾酥了。
大白兔奶糖太贵了,他就装了几十个,剩下的多是大虾酥。
1963年,京城第一食品厂研制出红虾酥糖,采用二八酱(花生酱与芝麻酱混合)作为内馅,以酥脆香甜著称,曾获国家颁发的银质奖章。
这可是很多人童年的美好回忆。
装了二百多个之后,他又用黄纸包了几百个白糖衣花生。
这也是所有孩子最爱的零食之一。
端着簸箕来到门外,瞬间就吸引到了那些半大小子的注意。
他们全都围了过来。
不过没有一个人敢直接上手,全都乖乖的排起了队。
每一个半大小子分到糖果和糖衣花生后,都欢呼一声,直接往家里跑去。
等二十多个都分了一遍,簸箕里还剩下一点。
王孟德看了一眼隔壁正倚在门口往这边张望的槐花一眼,然后冲着她招招手。
老贾家。
槐花双手捧着一个黄纸,上边是二十多个糖衣花生,口袋里还装着十几个大虾酥糖。
“奶奶,妈,您们快出来。”
冲着屋里喊了一声,槐花把黄纸小心翼翼的放在了客厅的桌子上,然后迫不及待的拿起一颗糖衣花生塞到了自己的嘴里。
香甜的味道,直接让她享受的眯上了眼。
这种零食,可不是普通人家能经常吃到的。
也就是过年的时候,才有可能吃上,且数量也不多。
“那里来的这么多糖?”
听见孙女的呼唤,贾张氏从卧室里走了出来,她一眼就看到了桌子上的好东西。
“这是孟德叔给的喜糖。”
槐花解释道。
听说是隔壁的喜糖,贾张氏心里都酸酸的,不过她看了一眼自家的小孙女,心里瞬间涌现了一些野望。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072/2837539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