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汉土
推荐阅读:朕,都是为了大汉! 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在天魔世界的摆烂生活 他失忆?她骗婚!八零娇懒美人怀崽躺赢 实习生竟是国医圣手 姐姐,快踹渣男!禁欲佛子日夜觊觎 祭祀百年,我成了部落先祖 庶民不配当状元?她爷是开国帝师 射雕:从镖人开始 嫡明
第252章 汉土
「我一生使用了太多的阴谋诡计,这是道家所禁忌的。
我的家族世系可能从此废,无法再兴盛起来,这是我积赞了太多阴祸的缘故。」
陈平临终之际如是评价自己。
陈家命运似乎与陈平预言一般,一落再落,直至本朝元光五年,陛下除了陈家曲逆侯爵位。
如果没有上君崛起,陈家或者说大多数元功家族的命运,基本都会这样败亡,在大汉君主中,削弱乃至灭亡开国功臣集团,这是种「正确认识」。
无论如何诠释诸吕之祸,元功之臣和宗室藩王的行为,都改变不了「政变」的事实。
大汉君主不允许吕氏外戚的存在,同样,也不允许开国功臣集团、宗室藩王的强权存在。
时至今日,大汉的开国功臣集团和宗室藩王,在几代天子和上君的努力下,已经无关大局。
卫氏外戚,的确比曾经的吕氏外戚更加威武,一门双大司马大将军,左列侯右封君,往前数五百年,外戚之家无出其右,但是,上君提前给卫氏外戚「剪了枝」。
大多数卫氏族人,都被送往了「安乐之地」,终其一生,甚至数代族人,都不会在人前露面。
卫青、霍去病、卫步、卫广及所剩无几的卫氏族人,以谨慎存于世,即或有不法族人,这几位都是可以大义灭亲的存在。
总言之,大汉政治三大权力集团,功臣、宗室、外戚,在上君这里,得到了基本解决,大汉权力的先天缺陷,上君以无上智慧予以了弥补。
不过,天地间或许真有天道之说,「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
剪枝的卫氏外戚,光芒万丈,拔毒的宗室藩王,得到了监政的参政议政王大臣之位,而凋零的元功集团,在这风云之际,有了「啸谷」的机会。
监察天下的绣衣使,仿佛为陈家量身打造似的,陈家抓住机会,融入其中,不分彼此,然后,在陛下造反,太子不孝的天家困境中,找到了两难自解的办法,同时,这也是陈家反客为主绣衣使的办法。
曾经引以为「国家受其祸」的三大权力集团,竟然都迎来了新生。
这就是造化的神奇。
君臣三人嘘不已。
丞相府和开国功臣集团会解决陛下复辟之事,刘据提前知道了结果,但开花过程却不能说。
公孙弘回归了正常君臣奏对的内容,「上君,韩说军顺利撤回了右北平郡,在此次牵扯、骚扰匈奴左翼的任务中,韩说军创击了数十个匈奴左贤王部部落,杀死、惊悸了十数万匈奴牛羊马等牲畜,杀伤匈奴军士三千六百五十二人,未及斩首砍伤者其众,堪称出色。」
「韩说军多少人?」
「生入草原三千骑,今归华夏两千人。」
「一千阵亡换得匈奴军士三四千死伤和众战利,斩虏过当,不易了。」
刘据点点头,满意道:「有首虏吗?」
「回上君,在攻扰匈奴部落时无,然及撤退之际,遇到匈奴左翼一当户出猎,韩说顺手将之拿下。」
在大汉军功制中,相国、当户已是匈奴高级官员,在首虏之列,虽然不是在阵中将之斩捕,但有了首虏,朝廷就有了恩典的理由。
「丞相府有拟封吗?」
「臣以为『按道侯」。」
「食邑呢?」
「两千户。」
「加一千户。」
自从大汉藩王撤藩入汉后,列侯封国也在悄无声息的发生改变,列侯失去了在封国所有行政权力,「仅食邑」,朝廷督促地方按时把食邑租税交给对应列侯,但食邑的人、
田,统归地方衙署管理,而列侯无权干涉地方事务。
大汉食邑租税,以每户每年两百钱为基,食邑两千户,一年可得四十万钱,食邑三千户,一年可得六十万钱。
这不少了,在墨家巨子之后,朝廷废除了「以钱乞身」的律法,在此之前,五十万钱便能买一条命。
多一千户,多二十万钱,是刘据对韩说的恩典。
父皇识人,有时还行。
「是,上君。」
公孙弘领命,顿了顿道:「上君,李敢、李陵叔侄率一百多名军骑投降了匈奴左贤王乌维。」
卫青的许诺到底是晚了。
就算不晚,李敢、李陵叔侄也很难愿意回国伏诛。
陇西李家李沮造反,对族人影响最大的,就是这叔侄俩了,要是什么都没有发生,大军正常回归,哪怕没有斩捕首虏,功劳换两个关内侯还是可以的。
尤其是李陵,李家三代,小小年纪,便能功侯关内,绝对冠绝冠军侯以外的同龄人了,一颗大汉新星冉冉升起,转眼即逝。
李家数奇的命运啊。
「派出天使去草原,命令匈奴交出李家叔侄及所有汉家叛将、叛军,勿谓言之不预。」刘据直接道。
赵信、李敢、李陵这些从汉家叛逃的,他一个都没有打算放过,当汉奸叛徒,就要有身死族诛的觉悟。
「上君,以汉匈现状,匈奴左贤王乌维恐怕很难听命。」公孙弘委婉道。
汉家才在代地布下陷阱,杀、降匈奴十数方军土,连匈奴大单于都被逼得逃入大山之中不见踪影,正在争夺汗位的乌维不可能在这时听从大汉命令,交出所有汉奸,说不定出使的使节都会有危险。
「拒不奉诏,寡人不久就会让匈奴知道什么是王者之师,什么是吊民伐罪!」刘据淡漠道。
就知道乌维不会奉命,如果匈奴奉诏反而不好做了,没有大义,大汉如何能灭亡了匈奴。
至于汉使,有的是人不惧风险,闯上草原。
肃杀之气渐起,老丞相瞬间便明白了刘据的意思,答道:「臣回到丞相府后立刻挑选使者出使匈奴。」
「张汤。」刘据看向了张汤。
张汤连忙答道:「臣在。」
「绣衣直指御史要不止于国内,可以有更广阔的未来,这方天地,是万族之场,亦是大汉的未来,日月所照,山河所至,皆为汉土。」刘据说道。
张汤眼晴的光一亮,又是一黯,苦涩道:「是,上君。」
绣衣使事有了更大的未来,却要与他无关了。
「对了,还没有找到李广吗?」
(https://www.shudi8.com/shu/740852/2837562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