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刺汉
推荐阅读:朕,都是为了大汉! 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在天魔世界的摆烂生活 他失忆?她骗婚!八零娇懒美人怀崽躺赢 实习生竟是国医圣手 姐姐,快踹渣男!禁欲佛子日夜觊觎 祭祀百年,我成了部落先祖 庶民不配当状元?她爷是开国帝师 射雕:从镖人开始 嫡明
第283章 刺汉
经年不能平的南山盗,被杀的干干净净,滚烫的鲜血融化了山上不化的积雪,春意,似乎提前到来了。
而这,不是结束,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楚地殷忠、杜少,齐地徐勃,燕赵之间坚卢、范生,等等,有名有号的大小盗贼巢穴相继被找到,地方衙门立刻组织兵力攻杀、扫荡。
关内、关外,霎时间,杀气腾腾。
大汉流寇大盗,大多与当地豪强奸猾有交往,正是有豪强奸猾的支持,才能在朝廷、地方衙门屡次清剿中存活下来。
豪强奸猾、流寇大盗联合作戏,抢来的东西,豪强的钱粮如数奉还,百姓的钱粮三七分帐。
换言之,流寇大盗是豪强奸猾的打手、钱袋子也不为过。
这次,流寇大盗却遭遇了豪强奸猾的出卖,公然的御街刺杀,突破了政治的底线,君臣上下一心,在「除贼令」下,豪强奸猾不敢有丝毫侥幸,更不敢让流寇大盗落到朝廷、官府的手上。
主动向地方衙门、守军述说了流寇大盗巢穴所在,甚而作为向导,为官兵指引了方向。
地方衙门、守军把境内官宦、巨商、大贾的死,都归结到了大盗身上,大盗承认不承认都没有关系,先封口,再杀戮。
豪强奸猾同样不敢让大盗开口,配合著官兵杀死所有能说话的盗贼。
大汉立国八十余载,朝廷、地方史无前例的大团结,将国中盗贼赶尽杀绝。
天地间,风气为之一清。
……
易水。
这是燕地西部河流体系。
发源于易县境内,分为南、中、北三条支流。
一辆轺车行至易水岸边,董仲舒四大弟子之一的殷忠在此祭了路神。
望著冬寒为之霜冻的河流,沧然泣下。
他已经圆满完成了恩师交代的任务,持阴符而示天下元功、官宦、豪族、巨商、大贾、游侠、盗贼……复辟浪潮,他,功不可没。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殷忠日夜都在研读恩师予他的传承《天下》,也对大汉国的地舆、财货、国法、兵制、吏治、民风等国情感悟颇深。
现在的燕地在他的眼中,可谓了如指掌。
作为大汉东北边疆屏障,在汉匈关系及东北边疆治理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北接匈奴、东邻渤海,是防御北方游牧部族的重要前线,燕地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著大汉朝廷的边疆安全。
陛下、太子为了中央集权,通过推恩令、撤国入汉等手段,又大大削弱了燕地,使得燕地的建制也由分封制彻底变成了郡县制。
权力在集中,也在支离,大汉朝廷的权力在增强,但没有藩王坐镇的边地,统治力也在下降。
大汉的变化,殷忠全然看在眼里,不认为陛下可以复辟、恩师可以获胜,以后的大汉,必然是儒家的禁地。
所以,殷忠决定听从恩师之言,离开大汉,长居异族。
在乌桓、鲜卑之间,他选择了乌桓,重建儒家。
就如恩师所说,大汉不可能永远鼎盛,总会有江河日下的那一天,而那时,便是他的机会,也是儒家的机会。
进入乌桓后,殷忠定计,趁著大汉内斗、匈奴虚弱之际,先驱使乌桓覆灭鲜卑,再占领辽东,奠定东北统治基础。
接著再让乌桓与匈奴通过联姻、宗族和军事震慑的方式进行联合,形成「乌匈联军」,既可以削弱大汉,也为入关中原做好准备。
做完了以上这些,那就可以等待,殷忠十分清楚和确信,汉家的内斗、分化,会随著大汉越来越强大而愈演愈烈,汉廷的腐败,天灾的频发,不满的武将,求活的百姓,都会动摇汉朝统治,甚或分崩离析。
到时候,乌桓可以一边分化汉军,一边收降汉将,一边以「为汉复仇」为名,宣称「讨伐流寇」,实则坐收渔利,借机进入中原,乃至入主中原,大兴儒道。
殷忠知道,这是漫长的谋划,期间有著无数困难,或许终己之世、数世才可能完成,但为了儒家,为了恩师,纵使前路千难万险,他愿意倾尽所有。
殷忠知道,让异族入主中原,或将他彻底钉在华夏历史的耻辱柱上,可他不在乎,正如恩师之言,没有儒家的华夏,不要也罢。
要上路了。
殷忠唱起了当年燕太子丹送荆轲刺秦,荆轲于易水边之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
荆轲刺秦,殷忠刺汉。
不失为美谈。
殷忠登车之际如是想道。
「师兄请留步!」
水雾缭绕中,遥闻呼喝之声,殷忠身形一震,循声望去,就见师弟嬴公驾车而来。
担当了血契示天下豪富之任的师弟,怎么追到这里来了?
车未停稳,嬴公便跳下了车,近前笑道:「师兄远行,可愿我随行。」
殷忠望著恩师门下最会隐忍的弟子,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师弟,我此行归期未……」
「我不问归期。」
嬴公打断了殷忠的话,「此地已成我儒士的虎狼之地,难道师兄眼睁睁地看著师弟我丧身虎狼之口吗?」
「当然不愿!」
「但是我要去的,是真正的虎狼之地啊。」殷忠复杂道。
「刀山火海,弟愿与兄走一遍。」
嬴公郑重说道:「弟虽愚鲁,但身在外,多少也能为师兄解决些许琐事,恳请师兄带上我。」
殷忠望著他,犹豫不定,与复辟浪潮一同而来的,是儒家劫难,被共功的儒生们,可能连性命都保不住,说是虎狼之地,一点都不为过。
可是,乌桓、鲜卑,那些「东北虎」,也会吃人的。
谁也不知道是留汉好,还是前往异族好?
不过,师弟末了那句话说的好,有他在,是个助力,而且,师弟是大智若愚那种人,大兴儒道,是个很大的助力。
「好!」
「有你我师兄弟在,儒道在何地不兴?」殷忠颔首道。
「往北!」
「往北!」
大笑声传出很远,似乎触动了雾中的神秘存在,流散的晨雾中传来一个声音,「二位高徒,等候多时了!」
「冬安!」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0852/2837559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