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嫡明 > 第505章 龙旗映沧溟,战舰列长城!

第505章 龙旗映沧溟,战舰列长城!


第505章  龙旗映沧溟,战舰列长城!

    朱寅只率八万多兵马南下,郝运来也自率军北上回云南,纳黎萱则是率军回暹罗。

    云贵兵力空虚,郝运来不敢久留。他还有个任务:押解几万缅甸战俘回国。

    暹罗主力都在缅甸,纳黎萱也归心似箭。

    但纳黎萱走前,将暹罗公主和国书留了下来。按照和朱寅的约定,黛薇公主要送入皇宫给泰昌帝为妃。

    相比拒绝和大明天子联姻的郑松,纳黎萱很是识相,求生欲满满。

    朱寅刚刚率军南下三天,缅甸漫长的雨季就来临了。缅甸的雨季一到,往往数月不停,烟瘴弥天,雨雾封林,可天气却又异常闷热,毒虫肆虐,污水横流。

    幸好军中备足了宁清尘准备的各种药物,就连清尘霜(金鸡纳树)等贵重药物,也绝不缺乏。

    更重要的是他大获全胜,缅军、越军都已全军覆没,大军不用继续耗在缅甸。

    道路泥泞,雨水连天,行军速度大减,一天只能走出二三十里。尤其是沉重的炮车,车辙陷入泥泞,行动缓慢。

    朱寅下令仔细保管火药,尽量防止火药受潮。靖海军的火器防潮技术领先时代,但还是难以完全防潮。

    麻烦还有好几万越军俘虏,虽然已经卸甲缴械,可毕竟都是安南精锐。押著他们回国,明军时刻都要留个心眼。

    有部将建议朱寅杀俘,找个机会,寻个合适的地方,将四万越俘全部屠戮!

    朱寅想都不想的拒绝了。

    他不是心软,纯粹是心疼。

    四万精壮奴隶啊,能省多少劳役?还是能当牛马用的苦役。大明接下来要大兴土木,有很多大工程,战俘才是最重要的苦力来源。都杀了不是败家子?

    因为行军速度慢,又一日后才到了东吁城。

    淫雨霏霏,水气朦胧。明军身上都快发霉了,一个个苦不堪言,浑身酸臭。

    很多士卒干脆脱了靴子走路。

    军中装备的蓑衣分发下来,明军将士披著蓑衣,戴著斗笠冒雨行军。

    朱寅下令,雨季行军辛苦,每日加三钱银子的补贴。将士们得到赏赐,顿时不觉得难熬了。

    可怜朱寅堂堂摄政亲王,官居太傅,却光著两只脚,披著一领蓑衣,戴著斗笠,骑著白马前进。

    作为主师,他必须骑马,让将士们能看到自己。

    军中最舒服的,是暹罗公主黛薇。

    她是暹罗人,早就习惯了这种难熬的气候。而且她还乘坐象舆,雨淋不著,风吹不到。

    黛薇坐在高高的象舆上,看著不远处渔夫农民一样的朱寅,不禁又是敬佩又是好笑。

    之前,她以为父王就是天下最厉害的大英雄。这段时间才明白,原来朱寅才是天下最厉害的大英雄。

    莽应里、郑松这等大人物,在这位大明摄政王的手里,蹦跶不了两下就被收拾了。可惜这年轻俊美、尊贵无比的大英雄,却对自己没兴趣。

    但因为对朱寅心生无上崇拜,她才很愿意跟随朱寅去大明,嫁给大明天子为嫔妃。

    此时看到这位天神一般的大英雄,斗笠蓑衣的和将士们一起冒雨行军,她心中似乎明白了什么。

    放眼望去,只见一片片的斗笠在雨中前进,漫无边际一般,壮观无比!

    E

    到了东吁城,朱寅下令进城休整一日,征集木柴烧火,让将士们和火药干燥干燥。

    就在这天,虎牙又送来了川西和塞北的两份情报。

    朱寅接到情报,忍不住顾盼左右而大笑。

    「哈哈哈!好,好!齐国公果然是国朝百战名将,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四月初一,齐国公在松州大破吐蕃铁骑,又是一场泼天大胜啊!」

    诸将闻言,都是喜形于色。

    原来,戚继光到了川西支援熊廷弼后,三战三捷,更是在松州大败吐蕃主力,斩首四万级,俘虏三万余。东征四川的吐蕃骑兵,几乎就是全军覆没了。

    吐蕃主帅多杰森格、随军大相顾秉谦(汉奸)、吐蕃太子丹迥旺布被俘。

    在川西那种地方,打下这么大的胜仗,可见多么不容易。

    不愧是百战名将!

    但是戚继光也无法趁胜率军攻入吐蕃。因为将士很难再深入,很多人头晕无力,只能往回撤。

    戚继光给朱寅的信中说:「败吐蕃易,治吐蕃难。」

    他是第一次去川西,就认识到要将吐蕃收归王土,光靠兵马根本就不成。

    那高原之上地域广大,汉家将士极不适应。加上军粮、辎重运转困难,要想完全征服吐蕃,难度极大。

    他建议朱寅:「吐蕃之难化,更甚于鞑靼。唯软硬兼施、恩威并下,方是一劳永逸之法。而兵威胜之于一时,不可胜于一世也。」

    朱寅看了戚继光的信,深以为然。

    这个世上,没有谁比他更清楚,吐蕃有多难治理。难就难在海拔太高,地理环境太恶劣。

    后世技术那么发达,治理起来也是费心费力、小心翼翼,汉人都不愿去,别说古代了。

    汉人根本不愿意移民高原。要守住那么大的一块国土,还是要靠吐蕃人。

    由此可见义父戚继光的见识了,那是真的厉害。  

    靠武力——难道如今的明军,比热武器时代的国军还强?

    历史上,汉军、唐军、元军、明军、清军,谁也没有真正用武力征服过吐蕃。即便在控制最强的乾隆朝,也是名义大于实际,驻藏大臣只是仲裁者,真正说话管用的还是噶伦和大喇嘛。

    于是朱寅给戚继光回信道:「义父洞明之见,老成谋国,吐蕃之归附,确非一战可定也。宜速撤军下山,休整将士,从长计议。吐蕃战俘安置于川蜀,被俘之将相、太子,送至京师——」

    其实还有一份战报:「北朝鲁国公郑国望,在野狐岭大破蒙古左右翼骑兵二十万!北元可汗、三娘子等蒙古高层,几乎被一网打尽。」

    朱寅得知,不禁为郑国望点了个赞,不再担心北方安危了。

    要是北明大败,蒙古大军攻入中原,自己还要北上抗蒙,给北朝擦屁股。

    郑国望大败蒙古,倒是省了很多事。

    这个冒充男人的郑国舅,还真是个角色,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不枉费自己支持她军粮和情报。

    蒙古败的这么惨,青壮折损大半,已经没有搞事的能力了。

    收到两份捷报,朱寅心情大好,当下赏赐将士军饷一月。

    ..

    五月初五,明军终于到了勃固港,和留守勃固港的五千海军会师。

    同时情报传来,说西洋联合舰队,距离勃固只有数日距离。

    朱寅立刻准备应敌!

    缅甸勃固外海,咸腥的海风暖暖吹来,裹挟著热带雨林的腐殖气息,说不清是好闻还是难闻。

    明军的舰队已经严阵以待。海港中的舰船和岸边大营,几乎连成一遍。

    五月初八,清晨。

    海平面尽头,一抹曙光刺破阴霾,将粼粼波光染成一片金红。

    忽然。

    瞭望哨的呼喊划破了短暂的宁静:「左舷四十五度!出现大片舰队!」

    来了来了!

    朱寅等人都是精神抖擞。

    舰队出港列阵的命令即刻下达,「轰轰轰」的号炮声中,一百多艘明军战舰升帆出港,乘风破浪而去。

    与此同时。

    西方天际线上,西洋联合舰队的一百多艘战舰,护送著大量的运兵船,如移动的城堡群般压来,旗舰「圣菲利佩号」主枪上悬挂的十字旗在晨光中泛著血色。

    东侧海域,大明海军的战船以雁行阵展开,旗舰「咸阳号」舰首的龙纹在朝霞中若隐若现。

    「咸阳号」作为大明舰队旗舰,三重甲板搭载三十六门四十斤弹重炮,武装到牙齿。

    一道挺拔而的身影,伫立在大旗之下,身穿华贵的亲王甲胄,周围侍从环绕。

    朱寅手扶舰桥栏杆,举著望远镜,目光如鹰隼般扫过远方。

    晨光中,数百面西洋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西班牙的红黄竖条旗与葡萄牙的蓝白十字旗交错,看上去十分霸气嚣张。

    「龙旗映沧溟,战舰列长城!」朱寅随口吟道,「今日,就是大明海军正名之时!」

    靖海军大将王怀真手持海图,海图上墨线勾勒的勃固海域洋流标注清晰,牵星板测量的纬度数据旁,还标注著昨日观测的季风方向。

    大明海军的航海技术体系,大多都是朱寅「创新」的。

    王怀真精通风帆操控与海况判断,他指尖点在图上:「主公。今日辰时后可能风力渐强,西南风为主,联军抢风航行,速度不慢。」

    朱寅颔首,手中刀柄轻轻一磕:「左路曹信率五十艘船扼守东侧浅滩,右路你率五十舰牵制联军右翼,中路三十艘主力战列舰随咸阳号居中,保持间距,火炮暂时校准三千步射程。」

    他深知风帆战舰的胜负,一半在操帆抢位和战术。

    明军舰队调度布置的同时,联军旗舰「圣菲利普号」上,西班牙大贵族、联军元帅阿尔瓦罗伯爵,正站在舰桥上,俯瞰著麾下舰队。

    这位身著银白铠甲、头戴羽饰头盔的贵族,脸上满是傲慢的神色,像是一只战胜了母鸡而洋洋自得的公鸡:「那些东方人的船舰,不过是些木头盒子。安东尼奥,你的葡印舰队熟悉这片海域,正午前务必突破他们的阵型,让他们尝尝西班牙大帆船与葡萄牙火炮的厉害。」

    作为国王陛下钦差的东征统帅,阿尔瓦罗伯爵是个很自信的人。但他还是第一次来东方,对于大明的了解,只限于传教士们的报告。

    他很骄傲。

    天啦,联合王国从来没有过这么大的军事行动。他保证,他会成为教会历史和王国历史上的英雄。

    是的,没错!

    副元帅是葡萄牙伯爵安东尼奥,也是葡印当局的总督。他望著远方大明舰队严整的雁形阵,眉头微蹙:「司令官阁下,大明水师的火炮并非传闻中那般粗劣,你忘了马尼拉、马六甲了吗?我们已经吃过几次亏了。他们的舰炮射程不输于我军。」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向一个义大利军官,「古特将军,你说对么?」

    已经被授予将军头衔的古特,以职业军官的特有风度和语调说道:「用我的军事荣誉,和我身为伯爵的父亲的荣誉保证,明军的火器不但不比我们差,甚至更强!」

    「司令官阁下,您应该相信我作为一个职业军官的专业和操守。」

    他之前从缅甸逃往印度,快到印度时就遇见了联合舰队。于是他立刻率领几百个部下加入了。  

    当时,这个义大利鞋匠的儿子,立即以缅军总顾问、禁卫军司令官的身份,向两位伯爵汇报了自己在缅甸的战功:「因为我的英勇战斗和卓越指挥,朱寅的明军起码有三万人丧生,没错,三万个明国母亲,因为我失去了宝贵的儿子,这是不可饶恕的罪过,虽然这是我作为军人的天职。」

    「当然,我已经向主忏悔了。这是战争,是对异教徒的圣战!如果不是刚愎自用的缅甸国王愚蠢的拒绝我的建议,那么明军已经失败了。

    他不但表示了忏悔,当然也报告了明军的兵力、武器、战术,这都是宝贵的情报。

    看在情报的份上,加上他是「贵族身份」,又有几百个白人部下,于是两位伯爵立刻信任有加,联合任命他为将军,成为舰队的第三号人物。

    因为古特将军是最了解明军、最了解朱寅的西方军事家。他应该获得这些荣誉。

    新鲜出炉的古特将军,此时既希望联军打赢明军,又做好了再一次战败逃跑的准备。

    他认为,只有屡战屡败但每次都能自保的人,才是真正的军事家!

    「司令官阁下。」出身义大利热那亚的将军继续说道:「这片海域多暗礁,浅滩密布,楔形阵推进过快恐有风险。鄙人是老海军了,尤其熟悉东方的海域。」

    「风险?」阿尔瓦罗伯爵嗤笑一声,拔出腰间长剑指向东方,「我们有一百多艘最新战舰,两万最勇猛的、挂著十字架的西洋战士,他们的优势微不足道!」

    「下令,各舰主帆满张,前帆调至抢风位,全速冲击敌舰中路!」

    实际上,他不太瞧得起义大利人。总觉得义大利人有些滑头。

    圣菲利普号上,联军操帆长高声呼喝,打著旗语。

    数十名水兵顺著帆索攀爬,调整主帆角度,利用西南风将舰身稳住。

    测深兵不断抛出系著铅锤的绳索,「水深五丈!」、「水深三丈五!」的呼喊声此起彼伏,确保舰队避开浅滩。

    已时,海风渐劲,双方舰队距离缩短至五千步。

    朱寅的命令通过旗语与号角传遍全军:「各舰火炮装填实心弹,瞄准联军舰身水线!」

    大明水师的岱山造火炮,采用分段装填设计,比西洋火炮装填速度快约一成,射程远出二百步,虽无碾压之势,却也明显占优。

    近了,近了,越来越近了!

    肉眼都能清楚的看到双方的旗帜。

    「轰轰轰!」联军前锋舰船率先开火,黑色的实心弹呼啸著掠过海面,激起冲天水柱。

    紧接著,明军舰队已经横过来的船舷,上面的大炮一齐轰鸣,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轰轰轰!一朵朵硝烟腾空而起,呛鼻子的火药味熏得人眼睛疼。炮弹陨石一般狂暴轰出,联军战舰之间,溅起大片水花,伴随著纷飞的木屑,以及凄惨的尖叫。

    「圣菲利普号」左舷中弹,船身剧烈摇晃,甲板上的西班牙士兵惊呼著摔倒。

    「什么!不可能!」阿尔瓦罗脸色一变,扶住舰桥:「还击!所有火炮还击!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他没想到,明军的火炮如此犀利,古特将军说的没错!

    联军舰队的舷炮次第开火,密集的炮弹如雨点般砸向明军中路,一艘明军舰尾中弹,木屑与帆布碎片漫天飞舞。

    双方数百艘战舰拉开战阵,相互用火炮轰击。但老实说,这其实不是西班牙海军最擅长的。

    海面上浓烟蔽日,分不清是阳还是炮火的光芒。大炮的轰鸣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即便早就塞住了耳朵,双方战士的耳膜都在遭罪。

    明军凭借火炮优势与略快的装填速度,渐渐占据上风,但联军并不弱,可谓西洋海军的精锐力量,还击也干分有力。

    然而海战两个时辰不到,联军就被击毁三十多艘。虽然木质帆船战舰不容易沉没,可这些船已经失去了战斗力。

    而明军被击毁的战船,只有六七艘。双方战损达到了恐怖的五比一!

    阿尔瓦罗、安东尼奥等人,此时全部脸色惨白,难以置信。

    他们一直以为,西方海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拥有最先进的火炮,最好的战舰和航海技术,还有最新的海战战术。

    而东方古国的郑和舰队,早就消失在历史的尘埃,根本无足畏惧了。

    然而今日才知道,明朝海军如此强大!

    什么都比西方强!火炮、战舰、技术,甚至是水兵!

    主啊!联合王国到底招惹了什么样的存在?中国人的武力,仍在西方之上!

    似乎——一直如此!

    那么,中国人不对外拓展殖民地,到底是因为什么?是不想吗?还是真的爱好和平?

    他们想不通!

    阿尔瓦罗、安东尼奥等人看到战争的天平不可避免的滑向明军,不禁都是心惊肉跳。

    「传我命令!」阿尔瓦罗喝道,「各舰队靠近战斗!明军近战肯定不行!古特将军可以证明!」

    古特将军大声道:「是的!我可以证明!明军不擅长近战!司令官阁下,我想要一艘大战舰,亲自率领勇士们靠近战斗!这是我们的致胜良机!」

    「好吧古特将军!我就给你一艘战舰!」阿尔瓦罗因为古特将军的英勇而慷慨。

    于是,古特很快得到了一艘战舰,几百个部下都上了这艘船。然而古特控制这艘船之后,第一个命令不是靠近明军战斗,而是悄悄后退,撤出战场!  

    「头儿,我们这次去哪里混?」一个吊儿郎当的法国人问道。

    古特道:「去荷兰人的爪哇!我听说,荷兰人今年刚到了爪哇,正在修建城堡。我们去了,一定会是贵客!」

    说完,就毫不犹豫的离开战场,扬帆而去。

    而阿尔瓦罗、安东尼奥等人,居然还没有发现古特逃走了。

    此时,曹信率领的左路军在浅滩附近与联军缠斗,他的旗舰大梁号搭载二十四门火炮,正咬住了联军一艘卡拉克帆船侧舷,连续三轮齐射,将对方船舷撕开一个大洞。

    「曹将军,联军三艘盖伦船冲过来了!」副将高声呼喊。

    原来,联军眼见火炮轰击落入下风,想要抵近战斗,这也是他们惯用的战术变化。

    曹信手持唐刀,喝道:「打旗!落帆减速,调至顺风位,让他们冲过头!火铳手准备,接舷时自由射击!」

    「他们想近身?那就成全他们!」

    大梁号主帆缓缓落下,船速骤减,联军三艘盖伦船因冲势过猛,冲到了大梁号前方。

    曹信抓住战机,下令升起前帆,船身迅速转向,舷炮对准联军舰船尾部薄弱处猛烈轰击,其他明军战船,也跟著一起轰击。

    很快,其中一艘盖伦船的帆布就熊熊燃烧起来。

    「砰砰砰一」明军战舰上的火枪也发射了,打的最近的敌舰上的水兵,死伤累累。

    曹信大笑道:「靠近厮杀,你们更不行!」

    PS:海战真难写,写了很久。明天结束海战,回国!

    .


  (https://www.shudi8.com/shu/740850/2837534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