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 第290章 劳动生产型人形机器人

第290章 劳动生产型人形机器人


第290章  劳动生产型人形机器人

    时间来到2月份。

    周六下午,家中别墅一楼休闲区,灵曦款步姗姗走来,向陆安汇报:「主人,梁伟明的秘书打来电话,问询你什么时候有时间,约个时间地点面谈探讨。」

    吴宏生进步之后,梁伟明接任已经有一个多月了。

    这一个多月里完成了工作的交接,各方面都过渡了,梁伟明办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跟陆安见面。

    陆安虽然不是体制里的人,但他可是随时都可以向上边内参,而且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办事处,让葛煜葛司长常驻嘉宁市,这个办事处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让陆安随时可以与上边沟通。

    可以说,来嘉宁市的继任者,谁都绕不开陆安或者说元界智控这个环节。

    陆安稍加思索便道:「回电,让他定个时间地点吧。」

    倒也没有摆搭架子,让对方定时间地点。

    灵曦点点头,随后原地回了电话,陆安听著她与对方的交谈,灵曦用仿生躯体上搭载的仿生声带发出声音,电话另一端完全听不出来是一位仿生人在与之交谈。

    过了一阵子,结束了通话,灵曦看向陆安说道:「主人,定在明天周末上午,葛司长也会到场。」

    陆安点点头:「好,你去安排行程。」

    翌日,上午10点。

    双方在约好的地点见面,梁伟明是第一次与陆安正式见面,对此十分重视。

    不过倒也没有过多的寒暄客套,礼节到了就行,双方也都是很务实的人,梁伟明也深知自己来嘉宁市上任是带著巨大的历史任务,要办的事情将来是会记录在史册里的大事。

    「陆安同志,根据上级的指示,嘉宁市先行示范将在今年正式落地施行,这是文件。」葛煜率先切入正题,把带来的两份相同的文件分别递给了陆安以及梁伟明。

    两人旋即接过文件打开阅览,其内容主要是两大核心。

    一是人形机器人在嘉宁市正式普及上岗,二是新的分配机制。

    陆安主要是看分配机制的核心内容,当初他提出的一些建议并没有全部采纳,只是采取了其中一部分,譬如社区食堂的建议、生育补贴的建议就采纳了。

    末了,梁伟明阅览完文件内容当即说道:「我坚决支持上级的决定。」

    陆安放下文件,微笑著说道:「附议。」

    梁伟明环视两人说道:「根据上级的文件指示,结合嘉宁市的实际经济情况,市里决定对嘉宁市的最低基本工资从现在的1420元/月,上调+59.5%至2265

    元/月。」

    这个上调力度可以说是非常给力,而且是全市的人都跟著受益。

    意味著,新规落地施行后,所有在嘉宁市的企业、工厂都得给工人涨薪,工人的工资得到普遍上涨。

    但这并不会给企业带来太大的负担,因为这些企业本来就获得了很多嘉宁市方面给出的正策惠及,譬如其中的税收减免优惠,本质上是嘉宁市的财政让利举措。

    但让出的这些利,不能全部进入资本的手里。

    而是通过全面上调基本工资待遇,将让出来的利,惠及广大的工人群体。

    这里面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为上调基本工资更多的是为了将来的机器人税收正策,机器人税收是锚定基本工资的。

    说的通俗易懂一点就是,企业主还要给机器人「发工资」,只不过机器人领到的「工资」是上交给国家了,也就是机器人的「专项附加税」,其中的80%作为专项附加税,另外20%归入企业主。

    梁伟明接著说道:「新规之下,嘉宁市建立全新的失业保障体系。」

    这其实就是新分配机制的发钱体系,只不过是在过渡阶段,叫法是叫「失业保障体系」,因为过渡期阶段没法给全民发钱,只能按照机器人上岗挤出多少人失业,然后给这些失业者发钱。

    全民发钱是过渡期阶段结束后的事情。

    梁伟明说道:「凡是嘉宁户口的,进行失业登记的人员,均获得每月1500元人民币的失业保障金,钱直接以现金方式在每月的10号~15号左右打到他的银行卡上。」

    「在此基础上,嘉宁市方面大力建设保障房,相应推出失业保障租赁住房,为失业人群提供低租金住房。」

    上级的文件里也提到了这一点,吃与住这两大关键点要有强力兜底机制。

    吃,就是社区食堂;

    住,那就是低租金失业保障住房。

    这两个大问题有了强力的兜底机制,就保障了失业人群的最低生存下限,哪怕他一分钱都没有,至少居有其屋,有社区食堂的饭卡,里面的钱套不出来,也不至于没饭吃。

    失业保障租赁住房有明确的指标,最小的户型就是套内面积35平米左右的一室一厅,带厨卫阳台,可以满足单身人士居住,也可以满足已婚或未婚同居但没有孩子的情侣居住。

    然后就是中大户型,套内面积在65平米至100平米左右,面向的群体是已婚且有孩子的家庭。

    小户型的租金只有200元/月,同样规格的房子在目前的嘉宁市,按照当下的市场价格,其租金至少1500元/月起步。  

    中大户型的租金在450元至800元区间,同样的按照嘉宁市目前住房租赁市场的价格,这种规格的房子每月租金都要3000元起步,而且还供不应求,因为人口流入大。

    失业保障住房是只面向失业群体,能以如此低租金的价格入住,需要提供失业登记证明。

    此外,单身的失业者、已婚无孩夫妻均只能选择35平米的小户型,这样的小户型他们是完全够用了,因为这里的35平米指标是套内面积,是没有所谓公摊面积的。

    过渡期的资源本来就有限,只有已婚且有孩子的家庭才能选择中大户型。

    在已婚有孩的家庭中,也有对应的指标,一胎家庭只能申请65平米户型,二胎家庭75平米户型,三胎以上家庭可申请100平米户型。

    之前是一胎,后来又生了一胎的家庭,随时可以申请75平米户型房子。

    搬家就是完事了,虽然麻烦但也只是麻烦那么一两天时间而已,房子不是他们的个人资产,随时可以搬家,国家会提供足够的住房资源冗余来调度。

    至于会可能出现有些人利用职务之便,让本来有钱的人也住进这些失业保障住房里情况。

    这不是技术上的问题,也不是机制的问题,因为机制都是人来制定和执行的。

    是决心的问题!

    真要解决这个问题,决心到了,是不可能有人敢占用这一块的资源。

    对此,陆安倒也不担心这个问题,因为形势到了这个节点,决心是一定会跟上的。

    过了一阵子,梁伟明看向陆安说道:「陆安同志,关于机器人的成本,目前能打到多低的价格?」

    劳动型人形机器人是整套逻辑的最底层支撑,逐渐由机器人取代人工,成为从事劳动生产的主力军,所以机器人的成本至关重要。

    陆安沉声说道:「这里我交个底,我能把出厂价格压到15万元人民币左右。」

    听到这一答复的梁伟明不由得精神大振,「哦?那太好了!」

    这比上级给他的信息还要超预期,因为之前陆安说有信心把机器人的价格打到20万元以下。

    「能把出厂价格压低到这个数,就算机器人收取专项附加税,企业主也照样会采购让机器人上岗。」梁伟明转而笑道,紧接著他看向陆安补充道:「不过元界智控还有利润吗?」

    闻言,陆安点点头微笑著说:「有的,只是不高,规模化供应后,能有2到3

    个百分点的净利润,已经够了。」

    毕竟所有的劳动型人形机器人都是从元界智控提供,直接形成了无比强势的高壁垒垄断效应,陆安当然不会在这方面拿太多的利润。

    哪怕是只拿两三个百分点的净利润,都是非常赚钱了。

    可以参考沃尔玛集团,这家企业的利润率不高,但照样是世界上最赚钱的集团企业之一。

    末了,梁伟明询问陆安:「元界智控什么时候能为市场提供劳动型机器人?」

    陆安言简意赅:「最迟今年下半年,快一点四五月份。」

    听到这话的梁伟明自顾自地点了点头,说道:「你这边的效率这么快,市里也该要加速进度才行了。」

    接下来,双方交谈了十来分钟,梁伟明提出后续他要组织一批嘉宁市的地方企业主前往元界智控调研参观其劳动型人形机器人。

    陆安自然是欣然答应,并且约定时间就在一周后。

    会面结束,陆安进入他专车返程回家。

    「给付晨打声招呼,一周后会有一批企业主来公司参观劳动型机器人,准备几个演示场景,即刻前去筹备。」车里的陆安对著坐在旁边的灵曦吩咐,说完便闭目养神。

    「好的。」灵曦当即联系付晨,并将陆安的要求传达过去。

    与此同时,另一边梁伟明也选出了一批嘉宁市的企业家,受邀者全都无一例外答应前去参观,当然这趟行程是有保密要求的,这些参观的企业主不能泄密。

    时间很快就来到一周后。

    今天,梁伟明亲自牵头组织了一批嘉宁市各相关行业的头部企业家、工厂主,前往元界智控新总部开展了一次低调的参观调研活动。

    这些企业主当中,有经营著数千人规模的电子加工厂的张总,有开了十几家连锁餐厅的李董,有掌管大型物流仓储的王经理。

    ——

    还有从事服装制造、塑料制品等传统行业的老板们。

    他们已经提前获悉元界智控将要推出劳动型人形机器人产品,对于「机器人取代人工」这个事,他们既期待著其带来的效率提升与成本控制,又担忧其技术的成熟度与价格。

    尤其是价格因素他们最为敏感,毕竟小元机器人的售价接近80万,这绝对是令人望而却步的价格,还不如用人。

    到了下午16时许,陆安穿上了一身简单的深色工装,带著梁伟明以及一众随同而来的嘉宁市企业主们到达准备好的演示场地。

    陆安没有过多进行寒暄,想来梁伟明组织他们的时候已经有所招呼了,于是直接切入正题。

    「诸位,欢迎来到元界智控。」陆安的声音从容淡定,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企业主,「我知道,大家最关心的是机器人的成本、效益、以及能否解决实际问题。」

    「今天我们不谈遥远的概念,只说眼前即将投入使用的解决方案。」  

    陆安旋即侧身,指向场地身后灯光亮起的区域。

    几个造型与小元机器人有七分类似,但也能明显看出不是同一款机器人产品。

    其线条更为硬朗,结构更强调耐用性和负载能力,它们的「面部」同样是简约的LED光带。

    「这是我们元界智控基于小元机器人」平台衍生的,并深度优化开发的劳动生产型人形机器人。」陆安向众人简单介绍道:「它继承了部分小元机器人的核心技术,譬如多模态环境感知系统。」

    「但在设计上,我们进行了针对性强化。」

    「增强了关节和骨架的负载与耐久,优化了电源管理系统以适应长时间连续工作,并且,最关键的是,我们通过供应链整合、模块设计和规模化生产预演,极大地优化了成本。」

    陆安顿了顿,目光落在那些企业主身上,清晰地捕捉到了他们眼中闪过的兴趣光芒。

    「闲话少叙,今天我们准备了几个应用场景的演示,大家先看看再说吧。」陆安说到这里,回头对著一位工作人员打了个响指,后者心领神会,开始进行演示。

    第一个演示是智能仓储分拣,准备了一个中型物流仓库的分拣区。

    只见传送带上,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包裹以不规律的速度和间隔运送过来,在场的企业主们看到其中一个机器人站在分拣口旁边。

    随著演示开始,这个机器人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

    它的动作娴熟而高效,且异常精准。

    视觉传感器瞬间捕捉到包裹上的条形码,机械手臂探出,覆盖著耐磨材料的「手指」以合适的角度和力度抓起包裹,手腕反转,在身旁的扫码器上轻轻一触。

    「滴!」

    识别成功。

    紧接著,根据系统指示的目的地,机器人将包裹精准地投放到对应的分拣框内。

    无论是轻巧的文件袋,还是略显沉重的小箱,它都能保证投放的稳定和准确,没有抛掷,没有磕碰。

    更让人惊叹的是其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当一个包裹因为摆放问题,条形码朝下时,机器人的手指极其灵活地将其翻面,完成扫描。

    当两个包裹几乎紧贴著传来时,它能毫秒级地调整动作顺序,先处理容易抓取的一个,再迅速处理另一个,没有丝毫迟滞。

    在场的那位掌管物流仓储的王经理眼睛瞪得滚圆,下意识地喃喃自语:「这速度,比我最熟练的工人快至少三四成,而且不需要休息,不会因为重复劳动疲劳出错————」

    而且他意识到机器人作业的另一大特点就是稳定,换成人工作业,有时候员工摸摸鱼或者请个假什么的就会延误。

    但是机器人可不会请假,也不会摸鱼。

    对于他这个行业来说,会变得更加准时,也更加便于优化配送分拣。

    他旁边的工厂主张总也是频频点头,显然想到了自己工厂里那些流水线分拣岗位。

    1>


  (https://www.shudi8.com/shu/740656/2837558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