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 第110章 107宋王

第110章 107宋王


刘义真能理解刘裕想要亲自终结这个乱世的想法,但他同样也明白,自己必须阻止刘裕再度出征。

    这并非是刘裕的能力问题,而是出于对他身体状况的考虑。

    刘义真并非杞人忧天,刘裕戎马一生,以微末之躯,开创霸业,却也换来了一身的暗伤。

    加之年事已高,留在后方静养都不一定能够撑过两三年,更何况让他劳心费力的在外征战。

    原时空中,刘裕万幸是在筹备征讨北魏的过程中患病,而不是病死在了河东、河北。

    否则,一旦主力深入敌境,刘裕却突遭意外,以他在北府军中的威望,将士们必然军心涣散,到时候,主力再想全身而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刘义真当然不愿意冒这种风险,他现在就只希望刘裕能够安心留在后方,与自己平稳地交接权力,不要起一丁点的波折。

    马车继续在行驶,刘义真总觉得这次迎接刘裕,好像了点什么,稍作寻思,才发现漏了一个人:丁旿。

    “父亲此番南下,为何不见丁左卫陪同?”刘义真好奇问道。

    “丁旿患病难行,为父让他留在了彭城。”

    “严重否?”

    “形容枯槁,医官们束手无策,都说他撑不了多长时间,家人已经在准备后事了。”刘裕说罢,摇了摇头,神情略显伤感。

    丁旿平日寸步不离刘裕的左右,二人的感情自然非常的深厚。

    刘义真记得自己离开彭城时,丁旿尚且一副生龙活虎的模样,怎么才过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已经病得快死了。

    但仔细想想,丁旿追随刘裕多年,与他年龄相仿,也是刀山血海里杀出来,一场大病下来,身体说垮就垮,其实也不足为奇。

    刘义真感慨道:“病来如山倒,还请父亲保重身体。”

    刘裕感受到刘义真这番话是出自真心实意。

    他终于露出了笑容:“如今距离改朝换代只剩了最后两步,在此之前,为父不会倒下。”

    刘裕如今已是宋公,得了九锡,下一步便是进爵为王,最后一步则是禅让。

    可以说,帝位近在咫尺。

    有些事情,只有父子之间才能直抒胸臆。

    原时空中,刘裕想要逼迫司马德文禅让,却又羞于启齿,于是在宋国国都的一次宴会上,谎称要奉还爵位,告老还乡,群臣不解其意,都在那歌功颂德,唯有傅亮领会到了刘裕的意思,在宴会后自请前往建康,为司马德文呈上禅让诏书的草稿。

    队伍途经玄武门,一分为二,刘裕、刘义真领群臣入台城,径直去拜谒天子,刘义隆则带着家眷绕路回去宋公府。

    司马德文为表重视,特意选在太极殿接见刘裕。

    群臣皆在殿内,但鸦雀无声,只有刘裕的声音在回荡:“臣刘裕,叩见陛下,恭请圣安。”

    司马德文很害怕刘裕,这种畏惧深入骨髓,听说刘裕要来建康后,甚至一度寝食难安,但如今见了面,却又不得不装出一副因为刘裕入朝而欣喜的模样。

    “圣躬安,宋公免礼。”

    “谢陛下。”

    待刘裕起身,司马德文和煦笑道:“宋公别来无恙?”

    “有劳陛下挂念,臣一切都好。”刘裕现在的身体还算硬朗,这也是他此前想要未来定都洛阳,亲征北魏的底气。

    司马德文微微颔首,说道:“晋室仰赖宋公,幽而复明,朕常思回报,如今践祚,又怎能忘了初心。”

    说罢,司马德文看向了通事舍人,命其宣读诏书。

    通事舍人隶属中书省,负责呈奏案章,起草、传达诏书等事务,南梁后,除去通事二字,改称中书舍人。

    这是一道为刘裕封王的诏书,增益徐州的海陵郡、北东海郡、北谯郡、北梁郡,豫州的新蔡郡,兖州的北陈留郡,司州的陈郡、汝南郡、颍川郡、荥阳郡为宋国封邑。

    然而,待通事舍人宣读完毕,刘裕却坚辞,不肯受诏。

    司马德文极力劝说:“若无宋公,桓玄已改天命,宋公有再造晋室的功劳,区区王爵,如何受不得,还请宋公切勿推辞。”

    刘裕顿首道:“臣出身寒素,能有今日,已是不胜惶恐,此前承蒙太上皇的恩德,进爵为公,许臣建国,如今未建新功,不敢领旨。”

    司马德文闻言,笑道:“太上皇颁下恩旨,是为了嘉奖宋公扫灭秦虏,如今,令君平定关中,擒杀夏酋赫连勃勃,这也是宋公知人善用的功劳,宋公为何推脱说自己没有立下新功,况且,儿子能够得到父亲的荫恩,父亲又为何不能因为儿子的功劳受赏。”

    说罢,司马德文板起了脸,一副刘裕再推辞,他就要龙颜大怒的模样。

    刘裕觉得司马德文所言有理。

    自己凭着儿子的功劳,获封王爵,别人也无从指谪。

    刘义真能够立下赫赫功劳,一来是刘裕教子有方,其次,正如司马德文所言,是他知人善用。

    父子二人本就是一体的。

    刘裕当即叩首领旨:“臣谢陛下恩赏,吾皇万岁!”

    司马德文为之大悦,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刘裕称帝建国,自己也好让出皇位。

    离开太极殿,群臣各自回了官署,刘义真陪同刘裕走向大司马门。

    “孩儿恭贺父王,如今只剩了最后一步。”刘义真压低了声音说道。

    随着刘裕进爵宋王,他也成了王世子,距离太子同样只有一步之遥。

    刘裕想要抚摸刘义真的脑袋,但又及时止住了,这是在台城,不是在私宅,堂堂尚书令、中领军,当然不能在人前被当作小儿看待,哪怕父子之间也不行。

    “这一次,为父倒是仰仗了你的功劳。”刘裕感慨道。

    然而,刘义真对此并不认同,他言辞恳切道:“父王进爵为宋王,乃是众望所归的事情,即使孩儿寸功未立,父王受封也不过早晚而已,相较孩儿因为父亲的荫恩而得到的权势与地位,寸尺之功不足挂齿。”

    刘裕笑道:“车士胜而不骄,为父心中甚悦,但也期望你能败而不馁。”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0632/2837576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