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F1首场冲刺排位赛
第347章 F1首场冲刺排位赛
周六中午,先是进行了第二场练习赛。
吴轼和汉密尔顿被分配了不同的任务。
他将使用重载油测试三种轮胎的衰减差异,而老汉则是装载20圈不到的轻载油来测试巡航圈速。
因为两人的主要任务都和测试极限圈速无关,因此并没有在二练中给出好看的成绩。
等练习赛一结束,两人就回到了库房的会议间,工程师将刚刚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同步。
「轻载油红胎的圈速还不错,但是衰减的速度在我们看来比较大。」
策略组的人说完,看向了汉密尔顿说道:「刘易斯,你考虑红胎起步吗?」
因为是冲刺排位赛,轮胎限制有所不同,不需要使用Q2最快圈的轮胎。
汉密尔顿在犹豫,他渴望主场赢得胜利,哪怕是冲刺排位赛的胜利。
更不用说,冲刺排位赛的成绩将决定正赛的发车。
策略主管没有打断汉密尔顿的思索,因为红胎的优势、劣势都非常明显。
开局说不定能够超越维斯塔潘乃至于吴轼,但快要结束的时候却必然面临轮胎衰竭的问题。
等了好一会儿,汉密尔顿才说道:「Yes,我使用红胎。」
策略主管看向了吴轼,吴轼说道:「我按照正常策略,使用中性胎。」
两位车手各自敲定了轮胎策略后,整个冲刺排位赛也不再需要说更多的东西O
大家各自去准备各自的工作,冲刺排位赛将在下午四点半正式开始。
吴轼双手插在卫衣兜里,和双手插在裤兜里的汉密尔顿一起在车库里等著。
盯著忙碌的工程师们看了一会儿,吴轼直白开口道:「根据情况来看,红胎最后五圈会很艰难,哪怕你真在发车做到了超越,我也不认为有机会。」
「RB16B的直道速度是全场最慢的,只要发车领先,我能够守住位置。」
汉密尔顿抿抿嘴,蹲在了自己赛车的前翼位置,此时前翼没有安装上去,可以看到一些前部的内置结构两人默契的没有谈互相超越的事情,实际上却借助说维斯塔潘一起将话说了。
汉密尔顿伸手捏了捏前悬架上臂,然后说道:「好好准备吧,别让我给你超过了。」
「哈哈,那你得先超过维斯塔潘,祝你好运。」
吴轼笑著说道,却没有伸手去碰汉密尔顿的赛车,不然老汉没跑好,他跳到黄河里都洗不清了。
只是和老汉一起蹲在这里闲聊,他却感觉汉密尔顿远比他紧张。
或许是因为他面对的两位竞争对手太过于强大的缘故吧。
有或许是低迷了这几年的汉密尔顿越发在乎在这场拥有三十万父老乡亲观赛的比赛吧。
亦或者两种情况都有,而越是在乎,人就会越紧张。
红牛P房里,维斯塔潘坐在会议桌旁抠手指,纽维就坐在他身边,此时正在发言。
佩雷兹听得很仔细,因为他排位赛第五,想要取得位置就不得不认真考虑发车时的具体参数设置。
最主要是,他和维斯塔潘在一起的压力非常巨大。
霍纳对他的期望可不是跟在后面吃尾气,而是能够来到和维斯塔潘差不多的位置,在比赛中给予维斯塔潘帮助。
显然,如果他是第四名,那么就能够威胁下汉密尔顿,让维斯塔潘可以放心无忧的去进攻吴轼。
而现在,他处于第五名,只能为了他自己的位置而战。
等到会议一结束,维斯塔潘直接起身,走到外面看了看天气。
时间缓缓流逝,很快来到了下午四点,F1历史上第一场冲刺排位赛就要开始了。
天气晴朗,观众席上坐满了观众,大家热情高涨,不断有呼声响起。
冲刺赛开始的进程和正赛一模一样,只是少了诸如车手巡游、奏国歌的比赛外环节。
银石赛道是条折磨轮胎的赛道,所以大部分车手都选了中性胎开局。
而老汉为了一争胜负,却选择了软胎。
和他同样选择的还有阿隆索、奥康、Kimi三人。
选择软胎的车手都是有想法的,毕竟软胎在银石跑17圈著实考验功夫,别到时候又爆胎了。
暖胎圈后,吴轼将车停好在发车格上,检查了下设置,确认无误。
冲刺赛正如其名,仿佛所有环节都要冲刺一样。
最后一辆车刚刚停好,红灯立即亮起,要知道挥舞著绿旗的工作人员还没有横穿赛道呢。
五盏红灯相继点亮,随后没有延迟直接熄灭,此时挥舞绿旗的人才刚刚走到赛道对面。
如此迅速的发车仪式确实令车手们有些猝不及防,哪怕是吴轼也因为这种变动而出现了丝毫的卡顿。
0.213秒,乔纳森看到了吴轼的反应速度,这没有达到往日的水准。
然而维斯塔潘那边却起得相当不错,并很快就抓住了机会,在吸了口尾流后立即进行了抽头。
不过吴轼借助先发优势,成功斜切挡了下维斯塔潘,并且就此占据了中内线的位置。
呼呼!
可来到1号弯前,维斯塔潘依然依靠更快的响应时间争取到的加速度开始爬头吴轼。
两辆车呼啸著冲过了1、2号弯,直到3号弯跟前,吴轼的领先越发不保。
但他很冷静,依然牢牢占据著中内线。
他等的就是3号弯来摆脱维斯塔潘!
果然,3号「V」型慢速弯终于是让红牛没法发挥高速弯那种超强的下压力了。
维斯塔潘没法继续紧跟,吴轼立即借著领先身位在出弯时进行了路线拦截。
维斯塔潘果然没有冒险硬挤,而是任凭受到影响落后于吴轼。
出弯中,梅奔的牵引力控制具有优势,配合上吴轼的给油换挡技术,迅速和红牛拉开了个口子。
两辆车直到现在才终于是没再有车身并排了!
但吴轼出弯后可不敢放松,直接横穿了整条赛道抢到4号左手弯的中内线。
维斯塔潘跟在他身后也在疯狂变线,既是在尝试超车的机会,也是在干扰身后的汉密尔顿。
飞驰中的赛车与地面不断摩擦出火星子。
但令人费解的是,4号弯前,维斯塔潘没有在无法超越的时候回到中线,而是继续压著外线开!
紧接著就看到,RB16B像是超人一样在外线拉近与吴轼的距离!
好快的入弯节奏!
「Ma·维斯塔潘还在紧咬吴轼,他难道想要从外线超越吴轼吗?!」
在解说的惊呼声中,维斯塔潘再度和吴轼并行了,两人先后挨著进入5号弯。
这是个中高速弯,吴轼牢牢守著自己的中线,瞟了眼后视镜,却没有看到红牛的身影。
狭窄的后视镜经常出现这种看不到对手的情况,他只能依靠身后气流的情况来判断维斯塔潘的进攻方向。
呼哧!
维斯塔潘忽然从他右侧外线冒了出来。
「他竟然还在外线!这红牛是什么变态!」
吴轼心中一凛,却将注意力放在了出弯。
在整辆车压过弯心后,他为了更快的出弯速度,立刻向外侧的维斯塔潘去挤压。
维斯塔潘即使在外线不断接近他,可却依然因为线路被切不得不去到更外面的位置。
嗤呀!
维斯塔潘碾过路肩外的草坪,赛车抖动著带起一阵烟尘。
两辆车穿破烟尘,不停抖动的车身,就如同全身都在发力的猛兽一样威势十足!
拼出了5号弯后,吴轼终于可以发挥升级过的W12的优势了—一直道的极速!
59号梅奔飞快加速,引擎声轰鸣,轮胎与地面磨出了令人皱眉的橡胶味。
终于,在大直道中段,吴轼渐渐拉开了与身后维斯塔潘的差距。
「噢!红牛在直道上的速度是全场最慢的,Ma没有办法继续跟著吴轼,但是战斗还远没有结束。」
正如解说说的那样,战斗远没有结束,红牛的优势在弯道中!
从刚刚5号弯的情况便可窥见一隅,如果吴轼不能再甩开些,就没有办法高枕无忧的领跑。
而这时候,起步较为平庸的汉密尔顿却偷偷追了上来。
他借助发车直道和5号弯后直道的尾流效应,飞快接近了维斯塔潘。
此时汉密尔顿看著前方红牛的影子,心脏噗通噗通的跳动著!
这是机会!
维斯塔潘余光瞄著后视镜,他知道汉密尔顿使用的红胎,随时都会想要利用梅奔的直线速度来超越他!
所以他心里早就想好了应对的方法。
他紧紧跟在吴轼身后,利用其尾流提高自己的速度,以此来弥补红牛直线速度的不足。
等到汉密尔顿积累了足够的速度优势要抽头时,他却先一步将车头抽出来到中线。
这立马就挡住了汉密尔顿的线路。
汉密尔顿不得不再将车往更内线抽动。
两辆车在直道上跳起了华尔兹,紧接著,三辆车呈一条分列的斜线样来到了6
号弯。
吴轼的线路最佳,弯中没有受到影响。
但当维斯塔潘从中线入弯的时候,却以快出了将近10kph的入弯速度飞速接近他。
走在最内线的汉密尔顿更是丝毫没有内线优势,就这么被维斯塔潘骑在头上拉屎!
维斯塔潘驾驶的红牛仿佛战神一样想要在这里力挑两辆梅奔!
随著6号弯到头,紧接著的是「S」下半段的7号「U」弯入口。
汉密尔顿先前的内线优势立即不复存在,维斯塔潘轻松将其在直道上积累的优势给砍掉。
如此恐怖的压制力让前方的吴轼也感觉到威胁。
因为维斯塔潘竟然想要在7号弯的中线对他这个身在内线的车手动手!
红牛弯中的稳定性和速度真特么可怕啊!
不过吴轼既然敢这么走线,就是因为在他的估算中,维斯塔潘上不来。
两辆车暗自较劲,眼看吴轼就要被追到近乎平行时。
终于,7号弯出弯口来了!
嗡嗡!
吴轼踩下油门,引擎咆哮,赛车疯狂加速,快速冲向不用松油门的8号弯。
维斯塔潘再度被梅奔的暴力加速甩开。
他没有在弯中抓到时机,沉默跟随其后,竟再度想要借助尾流带来的速度阻击汉密尔顿的同时超越吴轼!
可汉密尔顿的红胎优势十分明显,特别是在出弯加速上!
在8号弯一过,44号梅奔的速度先一步快到了具备抽头的水平。
但汉密尔顿没有动手,还在不停的接近维斯塔潘,直到两者十分接近,前轮下压力大幅度降低的时候,老汉才将赛车往内线一拉!
可他没有想到,吴轼为了防守维斯塔潘已经将车挡在了中线偏向于内线的位置。
留下的狭窄通道汉密尔顿并没有把握往前冲!
前方的维斯塔潘同样如此,他在依靠尾流拉高了速度后,直接往外线抽头了。
由于他抽拉的非常狠,中间空出了不小的赛道空间。
他的想法很清晰,就是在9号弯的时候去骗吴轼晚刹车,然后利用外线交叉线对吴轼进行超越!
吴轼则默默在估算著身后维斯塔潘的情况,来到直道末端,他按照常理进行了减速。
因为速度降低,晚刹车的维斯塔潘车身瞬间欺压到他的身边。
不过维斯塔潘也要刹车了,这时候抹掉的差距没有任何意义。
吴轼减速后,已经可以从容进弯,毕竟他在内线。
然而红牛高速弯的性能令他瞠目结舌。
在外线晚刹车的维斯塔潘竟然和他同时往弯中拐入了。
镜头下,整辆红牛都因为侧向力挤压而往左倾,就像是在看SUV过弯的感觉。
这在F1里可是非常少见的!
「Ma在科普斯弯(9号弯)外线追击吴轼,他要爬头了!天呐,红牛高速弯中的实力简直强得令人震惊!
「刘易斯·汉密尔顿跟在维斯塔潘身后,但是受到尾部乱流的影响他的赛车非常不稳定,他绝对要减速的!」
大卫激情解说的同时,9号弯看台上爆发出了剧烈的欢呼声。
这里面大部分是汉密尔顿的粉丝,但也惊讶于维斯塔潘的绝佳技术。
就这样三辆车呈现斜线形状冲入9号高速弯。
在弯中,59梅奔和33红牛似乎想要撞在一起!
但终于是在出弯快要挨著的瞬间拉开了!
哪怕是正对著赛道的镜头也让人感觉到其中的惊险刺激!
可维斯塔潘高速弯出弯的速度很快,他依然没有放弃,因为此时他的前翼已经在吴轼侧翼边上。
「噢!难以置信,红牛在弯中的速度能够如此之快,竟然能够直接填补梅赛德斯在直线上的优势!
「三辆车都出了9号弯!Ma·维斯塔潘的出弯速度最快!他还在疯狂追近吴轼!他难道要在这里超越吴轼吗?!
「不!他做不到,吴轼的速度上来了,Ma追不上了,两人的差距又再渐渐拉开!
「刘易斯·汉密尔顿刚刚的线路不好,他被前面两位世界冠军争夺者甩开了位置。
「但是他没有放弃,他仍然要寻找机会!他使用的可是最软的红胎,他会寻找到这个机会吗?!」
大卫快速将场上情况播报完毕,随著他话音一落,三人一路冲向了13号弯。
这期间的几个弯道都是高速弯,维斯塔潘跟在吴轼身后还能紧紧咬著吴轼不放,这足以见得红牛目前的空动布局有多么优异!
不过领先就是领先,吴轼有著太多办法挡住仅仅只比自己快一点儿的维斯塔潘了。
而维斯塔潘此时并不能使用强硬的手段一比如说强插内线,因为一旦他这么做,他自己和吴轼的节奏都会被打断。
超不超得过过去另说,后方的汉密尔顿一定会坐收渔翁之利。
这种诡异的和谐保持到13号弯出弯,随著又一段大直道的到来,吴轼再度拉开了差距。
挣扎了快一圈的维斯塔潘发现完全无法对付吴轼之后,知道已经没有了继续超越的机会。
「吴轼守住了自己的位置,他的发车和防守总是这么令人赏心悦目!」大卫说道。
而后方的汉密尔顿虽然也在快速接近维斯塔潘,但15号弯中,红胎梅奔竟然在弯中和黄胎红牛打了个平手。
托托看著暗自摇头,这太难了,从汉密尔顿的情况就可以看出来,明天正赛吴轼恐怕会面临更大的问题!
在15号弯失去最后超车的机会之后,汉密尔顿也老实了。
唰!
第一圈结束,吴轼保持了领先优势,并且在后半段成功将和维斯塔潘的秒差拉开到了0.45秒。
维斯塔潘第二,其身后是汉密尔顿、勒克莱尔、阿隆索、诺里斯、佩雷兹、
俩可多、维特尔、拉塞尔。
令人惊讶的是头哥竟然直接从11名起步杀到了第5名!
这才是红胎真正的威力啊!
进入第2圈,赛道上终于是稍微平静。
而导播也开始切换回放视角。
「Ma·维斯塔潘的起步最快,吴轼稍稍晚些,但牵引力控制更强,且他处于首位发车,所以没有被维斯塔潘超越。
「不过经过高速的1、2号弯后,Ma的优势就已经很明显了,吴轼是依靠3号慢弯的出弯节奏压制Ma,真是太精彩了!」
大卫这次终于可以慢慢将情况说明白了。
「刘易斯·汉密尔顿的起步反应慢了一拍,但他抓住了前面两位车手弯中战斗时的机会,不断接近,本可以在9号弯尝试超越,可惜他的路线并不好。」
前方三位车手最受关注,多个弯道的镜头回放中,三辆车都极具速度感和压迫感在行驶著。
因为争夺的太激烈,大部分弯道中处于外线的维斯塔潘都会被逼迫到路肩外面些的距离。
这种尘土飞扬的比赛发生在F1上远比拉力带来的刺激感更甚!
毕竟这是200时速下的飞沙走石啊!
随后,镜头又给到了头哥,因为神奇头哥才是红胎发车选手的榜样!
「阿隆索这次赚大了。」兵哥说道。
「红胎发车有优势是很正常的,就是不知道衰减会怎么样?」飞哥疑惑。
「额,去年的时候法拉利证明了一套红胎跑个17、18圈肯定是没问题的,而且现在还是轻油状态。」昊然解释道。
「我知道,跑完肯定没问题,就是后面的衰减如果太厉害,那么阿隆索能不能守住现在的位置都是个问题。」兵哥继续道。
「但不管怎么说,阿隆索肯定是赚到了。」飞哥补充。
「那肯定是赚到了,哈哈。」兵哥笑著打哈哈。
第3圈,当维斯塔潘无法过多借助吴轼的尾流后,直道能够拉开的差距慢慢变大。
但维斯塔潘依然利用高速弯中的优势保持著距离,著实难缠。
而为了应对汉密尔顿,他更是在直道上左右变道,以此扰乱了老汉前方的空气又不给他稳定的尾流。
可以说,维斯塔潘将一切能够用到的规则都用到了!
「Ma,0.7,DRS将要开启,拉开距离。」乔纳森在TR里跟吴轼说道。
」Copy,我在Push。」
吴轼当然冲得非常卖力了,每个弯道都过得相当极限,可这样也就堪堪和维斯塔潘打个平手。
第3圈末尾,吴轼终于是将维斯塔潘拉到了1.1秒左右,不过他并不能松气。
因为仅仅17圈的比赛,维斯塔潘能够从头Push到尾,他必须得跟著Push!
如此近的距离,稍有失误,那么就是万劫不复!
只是其中的艰苦作战不再像是第1圈时那么具有感官震撼。
然而20位车手全力Push的感觉确实和正赛有所差别。
或许是种心理暗示,观众们觉得飞驰而过的赛车带动的风都大了不少。
(https://www.shudi8.com/shu/740546/2837552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