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惊世论文,顺利毕业
弗里茨哈伯鉴于鲁路修之前惊人优异的历史信用,最终同意仅凭鲁路修个人的一些观察判断,就再开一个重大科研项目,
投入大量微生物与医药化学研究人员,进行土壤放线菌分泌物的杀菌效果及其毒理特性的研究。并就后续的菌株筛选、培养、分泌物的萃取等环节,一并进行系统研究。
这一项目的研发人员团队、实验设备,当然需要法本化学来提供。
不过研发成本方面,鲁路修却力排众议,表示可以由此前双方合资建立的磺胺药制药厂来承担。也就以过去一年里卖磺胺药所得的利润、重新投入研发。法本化学拉来的那个专项团队,以后的工资奖金和其他研发激励,都由这家合资制药厂来支付。
这也是鲁路修做事的一个原则:一个领域的收益,就尽量放在这个领域内重新投入扩大再生产、或是投入再研发。这样也能避免合作伙伴担心他抽走资源去别的赛道、一场辛苦最后白忙活。
毕竟严格来说,跨圈乱转钱那种事情,理论上算是账目不清、大股东关联交易/抽逃出资侵害小股东利益。
也就是搁战争年代一切为了国家发展,很多商事法律执行得不是很彻底。但鲁路修哪怕只是为了自己的合作信用,也要尽量规范一点。
医药化工圈的生意和钱,就全留在医药化工圈内。冶金造炮业的钱,就全留在冶金造炮业内。哪怕非要抽出一部分资金去造火车皮或是卡车,也要先把一家冶金厂的股权卖了,干干净净把钱转去造火车皮。
过去一年多,法本化学和鲁路修合资的那家成品药制药厂,一共生产了六千多万片缓释磺胺药。因为是卖给自己本国人的,零售价还比较良心,药厂每片才赚了30芬尼的纯利润,全加起来也才2000万马克的纯利。
考虑到这药是救命的,救回几十万条人命了,才赚2000万马克已经是超级良心价。
现在这笔2000万的资金,就全部投入到了链霉素和土霉素的研发工作里。
……
搞定了早期抗生素研发工作的布局后,鲁路修也没在法兰克福多停留,很快就启程返回柏林。
哦,临走之前,他倒是随手做了最后一件微不足道的工作——他受鲁普雷希特公爵的指派,跑去之前合作得挺愉快的阿迪达斯兄弟公司,又下单了一批新配色的迷彩军服。
所谓的阿迪达斯兄弟公司,自然是那家后世要被两兄弟拆分成阿迪达斯和PUMA的制衣厂了,只不过如今1916年还没拆分。
之前鲁路修找人造新式降落伞,和阿迪达斯兄弟合作得挺愉快,后续又下单过迷彩作战服,该公司也造得不错。而这家公司刚好也位于法兰克福。
不过这一次,鲁路修是考虑到开春后就要在高加索战区作战,这才提前准备一手。
而且最近有种种迹象表明,不列颠尼亚人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区遭遇惨败全灭后,最近似乎在考虑强化埃及与叙利亚之间的对奥斯曼战线,或是在中东其他方向策应露沙人的高加索战区,以打通一条给露沙人海贸输血的新动脉。
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彻底瞒住的,尤其德玛尼亚一方有鲁路修这样的穿越者。
他基本上只要一看到布列颠尼亚人的菊花一撅,就知道沃胖子在背后挑唆拉什么屎了。
“欺骗阿伯的劳伦斯”那个狗杂种的匪号,几乎立刻就浮现在鲁路修的脑海里。
鲁路修费尽心机才把露沙人的维生大动脉全部掐断,怎么可能让布狗得逞重新连回来?敌人的一切尝试,都必须见招拆招全部掐断。
他前阵子就抽空在电话里把这个推断、跟鲁普雷希特公爵说了。
公爵听后也很重视,就让他帮忙看看,有没有什么高加索战区或是中东沙漠地带作战的准备工作,可以提前做起来的。
鲁路修就趁着这次来法兰克福,下单了一堆沙漠迷彩的作战服。
而且要求这些衣服不仅要有沙漠的浅土黄色涂装,还要尽量轻薄透气排汗,用轻质亚麻布造就行了,但要确保强度。
阿迪达斯兄弟公司接到单子后,稍微琢磨了一下如何设计改良,表示绝不误事,3月份就出样品,4月份就能大批量供货,整家制衣厂的全部产能都优先供应第6集团军的军服需求。
……
3月6日,鲁路修终于回到柏林。
他又花了一周的时间完成进修论文的讨论和撰写、最后再花一周时间送交老校长戈尔茨元帅斧正、修改。
撰写过程中,几个关系不错、交流比较投机的同期学员和打杂助教,也都帮他提供了一些素材和润色。包括奥斯瓦尔德.卢茨中校、赖歇瑙少校、和古德里安上尉等人。
3月20日这天,终于到了鲁路修最后的论文答辩日。
经过反复修改后,鲁路修的论文由临时返聘的老校长戈尔茨元帅亲自主持、在波茨坦军事学院的大礼堂公开答辩。
所有同期学员都来参加了答辩仪式,聆听教诲。
鲁路修原本强调过的那些论点,自不必提。在公开答辩时还要再通读一遍。
不过,还是有很多新的内容,是其他同期学员此前没听说过的,这天才第一次公开宣读。
主要是关于“本次世界大战已经在准备不足、参谋部计划不充分的情况下,被迫进行到了现在的地步。未来帝国或许该以何种方式、努力结束战争”。
严格来说,这个话题跟鲁路修的论文课题相关度并不高。
从学术的角度,这应该拆分为另一个课题、再单开一个研究项目。
但鲁路修没空做太多课题、刷太多论文,所以把这部分内容作为主课题后续的一个简述展望,倒也没人指责他学术不规范。
反而大家都乐于听听这位天才到底是怎么想的,启发一下也好。
“……鉴于战争已经持续了将近两年,帝国与其中部分交战国在开战时,甚至双方都没有想过最终要如何结束战争。结合此前的实战经验与政治现实、以及历史教训,可以做如下推演:
指望彻底征服露沙来结束战争,这在客观上几乎没有可能,当年拿破仑皇帝也不曾做到这一点,历史上也没有谁做到过。但如今帝国已经将露沙的海外贸易与补给彻底掐断,在露沙造成了人民生活的极大不便与不稳。只要这种封锁持续下去,露沙国内对暴君的反抗必然愈演愈烈。
过去的短短数个月内,露沙人为了新建摩尔曼斯克港和摩尔曼斯克铁路,就直接在工程沿线冻饿而死数百万人,间接死亡更是无法统计。靠长期封锁造成一个庞大帝国崩溃的现实可能性,已经越来越明朗。
露沙人因为长期倾斜资源于前线,导致后方民生凋敝,百业俱废。因此我国针对露沙的这一特征,诱导其人民不满暴君,才能算是一条可行的路线。
同理,一年前,帝国在打赢伊普尔战役时,全歼布列颠尼亚远征军、俘敌近20万。当时战争部宣传局针对布列颠尼亚人的特殊情况、利用其战时仍然保持纯自由市场的落后经济制度,针对性扇动战俘们对后方平民赚取酬劳远高于前线士兵的不满,造成了数万布国战俘义愤倒戈,为我所用。
这一正一反两个例子,足以证明:要想在无法覆灭一个民族国家的大前提下、结束民族国家之间的生死战,或许能依靠该国后方平民或前方军队中的至少一方总崩溃,来实现终战目标。
优军抑民者则扇其民,优民抑军者则扇其军。露沙相较于我国,更无视其后方人民生死,故而与露沙交战时,才可以重点宣传、诱导其后方人民的不满。布列颠尼亚相较于我国,更无视其前线军人利益,故而与布列颠尼亚交战时,应该重点瓦解其前线军心,使之不愿意送死进攻。
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国比露沙优民、比布国优军的同时,也意味着我国不如布国优民,所以要谨防布国用同样的手段,蛊惑我方的平民——如果将来我方平民确实生活在饥寒之中,则一定要努力改善民生,杜绝其被布国利用的根源……”
鲁路修侃侃而谈,把他认识到的将来结束战争的“相对论”大而化之推演了一遍。
说人话,就是遇到不如我们优待军队的,就搞他的军队,遇到不如我们优待人民的,就搞他的人民。反过来也要防着比我们优待军队的国家来搞我们的军队,防着比我们优待人民的国家来搞我们的人民。
这个“防”也不是空口白话的防,是要实打实拿出现实利益来的,是要真正对军队好,对人民好。
不管是让他们有荣誉感、做了英勇善战的事情能够被宣扬、被历史书记住,有功必赏有名必扬;
还是让后方人民有饭吃,不能为了短时间爆军工就竭泽而渔、把合成氨产能全拿去造炸药、一点都不给化肥工业留。
鲁路修的想法是很好的,这也是最理想状态了。至于威廉皇帝能听进去几分、实际做到几分,那就要看他自己了。
……
“哗哗哗~”
随着鲁路修完成答辩,波茨坦军事学院的大礼堂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鲁路修的论文,最终赢得了一致的满堂喝彩,从戈尔茨元帅以下,军校的所有领导、教授全都神色肃然,深以为然,觉得鲁路修讲得对。
已经很多年没人能把战争的本质、结束战争的原理、尤其是眼前这场烂摊子将来会如何结束,给出过如此清晰明了的论述了。
很多人至今还在打仗,机械麻木地打仗,但其实他们心里很迷茫。哪怕是战功卓著的将军们心里也迷茫,敌我双方的将领都没想明白“未来这场战争到底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德玛尼亚人没幻想过能灭国露沙,也没幻想过能登陆布岛直接占领布国本土。
法兰克人也没幻想过真能反推灭完德玛尼亚本土。
大家心中对于“胜利”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到世界,已经迷茫了。
现在,鲁路修至少给了大家一条路:原来只要认真打,对于不体恤人民的国家,可以指望它的人民崩溃。对于不体恤军队的国家,可以指望它的军队哗变。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最终要以一方打到内部崩盘出现重大变故,才有可能结束了。
既然心里有了目标,行动有了纲领和努力的方向,大家自然也就找回了精气神,就为这个相对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去奋斗好了。
这个新的小目标,至少看起来比原先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要接地气得多。
有了可实现的中短期目标后,人的干劲自然就不一样了。
“鲁路修!鲁路修!鲁路修!”
军校内的军官们在频繁起立鼓掌的同时,有些人忍不住自发地振臂高呼,为那位帮他们从迷茫中找回目标的同僚欢呼。这种欢呼非常有感染力,很快就蔓延开来,让更多的人跟着呐喊起来。
“鲁路修!帝国必胜!他就是先知!是当代的克劳塞维茨!”
海因茨.古德里安上尉眼神崇拜激赏地盯着鲁路修长官,挥舞着捏得紧紧的拳头。
“打了两年仗,总算知道该怎么努力,要怎么结束战争了!回到前线后一定要为这个目标而战!封死露沙人的一切贸易,逼他们选择和平!”
指挥骑兵部队的马克西米里安.魏克斯少校,眼神中原本的迷茫也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找回了目标后的坚定。
“总参谋部里那些守旧派太误事了,帝国需要一个谦虚、善于学习新事物、愿意接受劝谏的开明参谋部!应该让鲁路修长官这样的智者的意见得到充分聆听,帝国的形势才能转危为安!”
同样是骑兵军官的瓦尔特.赖歇瑙少校已然流露出对目前的总参谋部里那些尸位素餐的家伙的不满,恨不得鲁路修长官立刻就去总参谋部,帮忙扫除一些积弊,也让前线将士们更加知道为何而战。
如此盛况之下,戈尔茨元帅数次亲自出面维持秩序,请大家安静下来,最后终于正式宣布:鲁路修.冯.亨特男爵的论文通过答辩,质量优异,准予毕业。
相关决定很快就会上报总参谋部,总参谋部也会很快对鲁路修的军衔和职务作出调整。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0364/2837564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