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机动防御战术,一万人当十万人!
怀仁前线阵地。
独立支队以前揍过的老对手,鬼子第110师团派出了一个大队。
配合扣扣索索的凑出的八辆坦克,向着怀仁地区发起了试探性进攻。
这支师团,在之前与独立支队作战过程中损失惨重,修整到了现在才缓过气来。
刚整编好,就被岗村派出来试探性进攻怀仁地区的阵地。
负责华仁防线的是四分区的王大飞部,怀仁防线的他职位最高。
其他配合四分区的部队,都只是大队长乃至于地方游击大队。
王大飞收到陈铭的命令之后,当即毫不犹豫的命令:
“命令所有炮兵全部攻击,以雷霆之势,让这支鬼子大队彻底埋在这片土地里。”
为了打出主力的气势,王大飞一开始就准备直接投入全部的炮火。
当然,这些炮火不包含炮兵支队,仅是四分区,丁伟的新编第六大队,以及两个独立游击大队的火炮。
还有陈铭直接调配的八门120毫米迫击炮。
120毫米迫击炮,是之前就已经暴露出来的,鬼子知道八路手里有这种火炮。
不过数量不多,探明的也就十几门。
这些迫击炮,鬼子推测,应该是八路从美军或者是苏军手中获得的。
原因则是鬼子监测到的一条情报,当初他们那架被八路缴获的飞机,通过秘密渠道已经被美军所获得。
而美军则为此给予了一批物资援助。
这批迫击炮可能就是那边援助的物资之中的一部分。
另外则是苏军,在独立支队占领绥远察哈尔大半地区后,的确有可能通过外蒙边境获得一部分武器。
毕竟苏军肯定乐意看到八路在察哈尔地区活跃,牵制鬼子的注意力。
不过鬼子推测八路获取的武器数量应该非常有限。
因为在八路占领绥远察哈尔大部分地区后,还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清理。
等清理完,冬天也差不多到了。
在冬天,以两地之间的距离,想要运输大批武器非常困难,甚至有些不现实。
苏军虽然可能暗地里会给八路提供一些武器,可要是需要花大力气,大代价,他们就不会这么去干了。
除非有利可图。
所以,在鬼子的预测里,八路手中拥有的火炮,除了这十几门120毫米重型迫击炮以外,就没有其他重型火炮了。
至于那四门150毫米口径榴弹炮,在鬼子的计算里,已经打光了炮弹。
以八路的工业能力,没有制造这种高技术炮弹的水平。
当然,在鬼子的预测里,八路手中还有一款武器,那就是火箭炮。
这在战场上多次出现过,鬼子也在上面吃过很大的亏。
但是根据鬼子的计算,以八路缴获的工业设备以及自身拥有的设备,这种火箭炮数量必定非常有限。
距离上次八路使用这种火箭炮,过去的时间并不长,也就一个多月。
八路就算又生产了一些,数量也绝不会太多。
而这支进攻怀仁地区的部队,就是鬼子用来试探八路的。
鬼子先是炮兵对八路的防御阵地进行了一番洗礼后。
步兵借着坦克的掩护,开始朝着八路的防御阵地发起了进攻。
面对鬼子的进攻,怀仁方向的守军立即进行了炮击。
120毫米迫击炮,将重达32斤的炮弹,向着鬼子的进攻队形中投去。
“砰砰砰砰!”
“.”
整整八门120毫米重型迫击炮,加上其他口径各异的迫击炮,发射着密集的炮弹。
炮兵阵地内,地上的土壤都被炮弹发射的后坐力震得泥土翻腾。
“嘭嘭嘭!”
“.”
大量的炮弹落入了鬼子进攻的队列中,爆炸掀起无数尘土和灰尘。
在120毫米重型迫击炮面前,鬼子一切的防御手段,仿佛没有了一般,形同虚设。
无论是掩护步兵的装甲车,还是鬼子的坦克。
面对重达32斤的炮弹爆炸弹片以及冲击波下,全都成了移动的靶子。
就算是82毫米迫击炮,在当初都能成功炸死装甲车内的阿部规秀。
何况是口径更大,威力更大的120毫米重型迫击炮呢?
鬼子进攻的部队一下子就被这猛烈的炮火打蒙了。
八辆坦克,四辆装甲车,当场就损失了七辆。
其中两辆是被直接命中炸毁,而其他的则是被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瘫痪了动力系统。
鬼子步兵也损失惨重,特别是躲在坦克后面掩护的鬼子,直接被殃及池鱼。
在120毫米重型迫击炮的强大杀伤下,要是还能活下来,那都是天选之子了。
“转进,转进!”
看到进攻的部队这么惨,鬼子指挥官当即大声呼喊,让进攻的部队先撤回来。
得到撤退命令的鬼子如蒙大赦,乌泱泱的就往回跑,恨不得亲妈没多给他生几条腿。
鬼子丢下了近三百多具尸体后,最终还是成功撤了回去,也没有再继续组织进攻。
鬼子第110师团新补充的新兵,质量早就不比当初了。
遭遇了这么惨重的损失,士气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短时间内要是继续派遣继续进攻,除了徒增伤亡,士兵厌战情绪高涨之外,获得不了多少战果。
他们这个师团没有配属大口径火炮,这次作战唯一配属超过100毫米的重炮,被岗村配属给了第14师团。
毕竟救援包头的战车第三师团才是主要目的,把重炮用在那边,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怀仁这边,只是鬼子为了试探八路的情况,以及牵制八路的兵力。
同时堵住怀仁地区的八路,防止他们从侧翼迂回到进攻集宁的鬼子的后路。
鬼子并不是一定要这条战线能取得战果。
当然,能取得战果当然最好,要是突破了怀仁地区的防线,他们就能直插根据地腹地,造成巨大的破坏。
就算不能取得战果,不过是付出一些士兵的性命罢了。
对此,无论是岗村,还是鬼子第110师团的师团长,对于这些被牺牲的鬼子兵都不在意。
他们的作用,不就是随时随地为了天蝗而死去吗?
怀仁阵地。
“他娘的,小鬼子怎么这么怂,才进攻一次就没了,我们都还没碰到对方呢。”
防线工事内,一名战士看着撤了回去的小鬼子,啐了一口说道。
“鬼子能和咱们比吗?”
“咱们待的些工事,可是耗尽了周围一两百公里内所有鬼子据点炮楼的材料。”
“修了差不多一年才修好的,就算鬼子再炸两轮也炸不坏。”
“而鬼子的小坦克,面对咱们的火炮,躲都没地方躲,他们哪有胆子继续进攻啊。”
一名老战士笑着说道。
“班长说得对,轮到鬼子挨炸,咱们躲在碉堡里的感觉太过瘾了。”
刚刚说话的那名战士挠了挠头,笑着说道。
“那可不,当初你们还是地方部队的时候,让你们搬运材料你们还不乐意呢。”
“现在知道作用了吧?”
郝班长开口说道。
怀仁防线最前方,修建的是永固工事,抵抗鬼子一百毫米口径以下的火炮不是问题。
在鬼子进攻前的那阵炮击中,并未对躲在工事内的战士们造成多少伤害。
除了几个运气差的战士被弹片划伤。
还有两名从地方武装整编上来的战士,因为好奇多看了一眼,被鬼子的炮弹爆炸冲击波震了一屁墩外,没有人员阵亡。
当然,这也跟鬼子炮击时间并不长有关。
哪怕是能抗住100毫米以下口径火炮的轰击,可要是被反复命中,造成了局部坍塌,还是会造成20%以上的伤亡。
就像当初陈铭攻打大同时,短时间内向一处阵地投入了超过五十吨的炮弹。
就对大同城外的鬼子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就算是躲在坚固工事内的鬼子也难以逃过一劫。
经过一轮进攻后,大致摸清楚了怀仁地区的防御强度,也没有继续进攻的打算了。
“报告长官,根据前线部队的汇报,怀仁地区的八路使用了大规模炮击,同时还有大口径迫击炮,与之前出现过的迫击炮相同。”
鬼子将情报汇报到了岗村这里。
岗村看到内容后,摸着自己的下巴沉思着。
以怀仁地区的火力强度判断,的确很像八路的主力部队。
因为怀仁后面的朔县,根据鬼子的情报反馈,那是八路陈铭部的指挥部所在位置。
同时朔县也是链接周边八路根据地的枢纽城市,重要性不言而喻。
八路把主力放在这里的可能性的确不小。
就拿岗村自己来说,要是他的司令部所在的北平,有被大举进攻失守的风险,他也不会轻易把主力派出去。
不然要是前线都还没打出什么战果,家就被偷了,那损失就太大了。
不过岗村也不会就这么断定,怀仁地区的部队一定是八路的主力。
他还需要进一步确认。
“命令第110师团,分出部分兵力,从右翼绕过桑干河,做出进攻应县,切断怀仁八路守军退路的意向。”
“但注意,不能太过于深入,注意沿途的侦察,防止被八路反包围了。”
岗村对第110师团下达了命令。
“嗨依!”
他想要通过试探性迂回进攻的战术,试探怀仁防线右翼的八路兵力情况。
怀仁地处大同盆地,除了怀仁这座城市之外,想要进攻到同属大同盆地的朔县,还有其他的道路。
大同盆地在怀仁段,东西宽约57公里。
这么宽的战线,兵力少了根本防御不住。
参考国军的标准,一个三万人的军方面正面通常为15到30公里。
一次推算,这么长的可突破的防线,必然牵制八路大部分主力。
在迂回的过程中,通过八路的抵抗力度,基本上就能判断这个地区的八路数量了。
这是最保险的做法。
岗村下达兵力后,鬼子第110师团长当即分出了三个大队,按照命令执行。
对于鬼子分兵的打算,陈铭早有预料。
虽然他现在在怀仁地区的兵力,远低于正常标准的兵力需求。
甚至连五分之一都不到,但是他却不觉得担心。
陈铭的指挥部已经移到了怀仁地区东侧十二公里的一处地下碉堡当中。
以他脑海中的三位立体作战地图,能够覆盖以他为圆心,半径二十公里内地区,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能逃过他的眼睛。
同时,王大飞部整编后,陈铭同样拥有了该部的二级地图,也就是半径十公里的地图。
两个地图相加,最大直径能达到惊人的六十公里,足以覆盖怀仁地区东西宽57公里的盆地。
加上派出去一些侦察兵,鬼子任何风吹草动,陈铭都会第一时间知道。
他可以根据鬼子的东西,调动兵力针对性防守。
让鬼子发现,无论从这五十七公里战线那处位置进攻,八路的防守火力都无比强大。
进一步加深鬼子的误判,让他们认为,怀仁地区应该集结了独立支队的大半主力。
这是机动防御的战术思维,利用运动战及心理战,集中力量在与鬼子接触的地区示强,掩盖整体兵力不足的弱点。
此战术成功依赖三大支柱,即情报精准性、部队机动能力、地形熟悉度。
为了增强部队的机动性,跑得比鬼子快。
陈铭在战前,把师长手上的骑兵部队的马匹全都借来了。
就连当初分到地方武装手上缴获的几百辆自行车,陈铭也给抽调过来使用。
马匹加上自行车的速度,在地势平坦的地区要比步兵快得多。
至于没有分到交通工具的战士,就只能化身摩托化步兵了。
机动性保证了,情报精准性有陈铭的外挂,加上大量侦察兵,也能保证精准。
地形熟悉度就更不用说了,经营了这么久的根据地,没有人比咱们的战士更了解这片土地。
毕竟这是他们出生长大的土地。
机动防御战术的三要素集齐,以此基准,陈铭就能将手上的兵力按照数倍的标准使用。
一千人就能发挥五千人甚至一万人的作用。
陈铭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可不只是会打兵力差很大的歼灭战。
运动战同样也是陈铭擅长的方向。
只不过打重兵歼灭战,能保证最大化的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能成建制的消灭敌人。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陈铭更喜欢打歼灭战。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9770/28375579.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