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尸怪修行笔记 > 第148章 魏天君灵宝秘炼

第148章 魏天君灵宝秘炼


第148章  魏天君灵宝秘炼

    苍茫的天地间,雪一片一片的落。

    片片飞入芦苇看不见。

    灰色的云以及苍白的山连成一片,天空里的云与大地上的山一样,层峦叠障,云山倒悬,山云成片。

    一天之后,雪终于停了,玄妙观前有两个童子在扫雪,他们年纪在十二三岁左右,一男一女,都穿著道袍,扎著丸子头,从长相上来说,两人都处于成长期,脚上穿著的是棉布鞋子。

    这些衣服都是山下的人自己制成的,在他们看来,鼓浪山上玄妙观的观主师哲,是一位神通广大的高人,虽然那里的人不知道师哲究竟是什么妖怪,只传言说其实是尸怪得道,但是这些生活在山里的山民,也是见过不少妖怪的,一般的妖怪,他们自己都有一些手段躲避或与之争斗。

    甚至还有些会供养妖怪,与妖怪形成共生关系,最典型的就是供养五仙。

    而黄鼠狼精便是属于五仙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愿意在这上顿渡定居,所以师哲是妖怪,他们并不是很在意。

    在这些山民的心中,黄仙祖奶奶是一位法力无边的大仙家,而山上那位妖怪与黄祖奶奶是朋友,是邻居,是已经得道了的妖怪,性情温和,如果说是尸怪的话,则是又找回了人性的。

    于是在听说玄妙观里收童子,便立即有人响应,这一年多又加入了几户人家,虽说整个村里才二十来户人家,适龄的少年少女并不多,但尽管是这样,却仍然有更小或更大的一些人,希望能够进入玄妙观中。

    玄妙观是他们看得见、离家近的一处可以学法术的地方。

    而且那道观都是他们帮忙修建的,自有一股亲切感。

    女道童姓邱,名二丫,她的父母在送她上山后,师哲便帮她改了一个名,因为二丫这样的名字实在是太多了。

    而男道童名叫白三勇,在看到二了改了名字之后,也想著自己能够改一个名字。

    师哲于是便将两个人的名字都改了。

    他想著众妙门的是按长生道果,师法自然」而排的,可自己并不是众妙门中的真传弟子,所以不能够用这个字号,但也不好随便起。

    所以在想了想之后,便给女道童起了个凌波」为名,而为男道童取了先勇」两个字。

    邱凌波,白先勇。

    两人很高兴,转眼就是近一个月,天气也转冷了,并且下起了雪,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从山上到山下被修出了一条可供两人并行的山路。

    现在他们并不是在扫这个山路,而是扫著道观前庭那一片空地的雪。

    道观前面原本是一片泥土,现在也被铺上了砖石。

    他们的家人交待,上了山之后,没有观主的允许和吩咐,就不得随便下山。

    这个年纪的少年少女已经可以给家里干活了,可以为家里减轻负担了,但是在他们家人的心中,能够上山就是很好的,是摆脱命运,踏上仙道的开始。

    师哲准备让两个童子自己在林子里开一块地,种一些菜用于他们自己吃,毕竟师哲自己并不需要吃。

    又让他们帮忙搭建个炉子,用于煮茶温酒用,这可以招待客人。

    再就是在山中寻一些茶叶树,等明年开春后,摘些茶叶制成干茶,到时可以用来泡茶喝。

    他又问两个童子可知道山下的人谁会长兵武艺,两个童子立即告诉他山下的男人都会武艺,会耍刀弄枪,棍法也会,弓箭人人都会,以及打猎的本事。

    师哲便让他们去山下,请会武艺的人来教自己。

    他也不白学,也传一些采气炼气的法门给他们,若是有人本身就会,便传一些小法术给他们。

    黑山那边仍然在修妖训堂,乐得有其他的妖管事,不需要自己的做当然是好的。

    随著师哲对于阴阳二气的领悟加深,一些自己只能够存于自己心中的小法术,竟像是一个个的种子,在自己的心中发芽生根,然后开花结果。

    比如一些隐身法,他站在日月的光辉之中便能够隐去身形,现在他站在晦暗之中,身体也会融入那一片阴晦。

    阴阳纠缠之下,师哲对于很多东西似乎又有一些新的领悟,一些法术也更强了。

    转眼之间又是半个月过去了,山下开始张灯结彩,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山下新迁来的人的心也差不多定了下来,他们开始庆贺新年的到来,生活虽然谈不上富裕,却也可称得上稳定,这年头,能够稳定就已经是极好的了。

    他们在这一天,都会前往祠堂里去上香,然后又前往鼓浪山的山脚下,在那里对著山上香,像是祭山神,又像是在祭拜师哲。

    一开始,他们还说想上道观里来上香的,但是师哲却拒绝了,若是让他们来上香,那么可以预见到,以后经常会有人来这里上香,那便无法清静了。

    师哲坐在道观的床上,耳中听著风声,夜里又听著雨落。

    感受著寒冷的气流穿过屋宇,太阳出来的时候,感受到一股若有若无的温暖升腾。

    师哲感受著阴阳的变化。

    这种变化小到一天,大到一年四季。

    师哲的道行法力,在这一种感悟之中悄然的发生著变化,就像是山树嫩叶的生长,眼睛看不到树木的生长,但是过一段时间去看,会发现树已经长高了不少。

    开春了。  

    山间水滔滔,冰雪融化,溪水汇入河中,河水爆涨,师哲依然是在房间里静坐。

    这一个冬天,师哲向山下的那些人学了长兵武艺,补足了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

    突然有一天,他于入定之中,耳中突然听到了一个声音:「尸将军,尸将军,速来黑山。」

    师哲睁开眼睛,先是疑惑了一下,但是很快就可以肯定,这是黑山大君在呼唤自己。

    他不知道,是自己的神意变的强大了,还是黑山大君的本事又增强了。

    他与童子交待了一声之后,便前往黑山,见到了黑山大君,才知道黑山下的妖训堂修的并不让他满意,师哲也远远看了一眼,只觉得粗糙且凌乱,有些地方挤在一起,又有些地方隔得远。

    最主要是,招集了不少小妖在这里堆土修建,周围已经是臭气熏天了,小妖们随地的排泄,让这一片地方污秽不堪。

    大君将师哲与鹿公,以及这一段时间在展现自身智慧的羊先生叫到面前,先是把鹿公与羊先生训了一顿,随后让师哲负责来修建。

    鹿公与羊先生偷眼看尸哲,并不敢说话。

    在他们的眼中,师哲面貌白皙,身形挺拔,看不出身上哪里像妖,而他们总会显露出妖异之处来。

    师哲无奈只能够接下这个任务,不过,在他回去之后,立即将黄灿儿请来,问她有没有兴趣,黄灿儿立即兴奋了,于是师哲便又决定将这个重要的事交给她来做。

    黄灿儿则带著邵钧以及一众黄仙前往黑山,然后由邵钧规划修建。

    师哲当然也需要过去,他就在黑山上修行,山下是黄灿儿命令著一众妖怪,陶泥做砖。

    邵钧并没有在这里建窑,而是在泥中混入一些剁碎的干草,然后做成大泥砖阴干,便开始修砌。

    鹿公和羊先生见师哲做的这么好,便开始在妖怪之间散播一些话,说是师哲化形看不到一点妖相,一定是人类,建这个一定是为了害大家,又说他里面也用了人,一定没安好心。

    这导致一些小妖怪居然闹腾起来,还想杀邵钧,不过这都不用师哲出手,黄灿儿向鹿公挑战,在召来幽鬼,与鹿公一番大战之后,鹿公与那羊妖便不再说话,并且再也没有来了。

    师哲看到,黑山上面的大君不知何时出现了,看著这一幕。

    春去夏至,夏去秋来,在冬天来临前,妖训堂终于算是修好了。

    妖训堂当然不是一栋房屋,而是一片房屋,邵钧是按照大康城之中的大私塾建造的。

    不光有读书的地方,还有吃饭和上茅房的地方。

    之所以要这么久才修好,无非是这些妖怪做事太过随性,做著做著就会打起来,太耽误事了,而且还可能因为睡觉不来。

    师哲在这一段的时间之中,他也编修了一本书。

    书名就叫妖训启蒙」,其中分为声律启蒙,以及妖训部分。

    声律启蒙之中不但有著发言,有著对于这天地的认识,知道什么是山,什么是河,让他们知道天地日月。

    也同时会教他们炼化横骨,使得他们可以开口说话。

    而妖训部分,则是教他们不能够饮血食生,不能够吞食神魂,要懂采气,克制自身的妖欲。

    这个给了大君看,大君觉得的很好,于是问师哲需要什么,师哲开口,说自己想要炼宝之法。

    黑山大君居然没有任何迟疑的说话,伸手朝著身后大殿一抓,师哲便感觉到他身后大殿的虚空突然荡漾,一卷书从虚空里出现,被黑山大君抓在手上。

    「这是《魏天君灵宝秘炼》中的上卷,你若再立新功,我将再给你中卷及下卷。」

    师哲接过那一件卷手感特别的书册,心中生出一丝的欣喜感,又听大君说道:「明年开始,妖训堂便开始吧。」

    「是,大君。」师哲行礼,再抬头时,大君却已经消失不见了。

    师哲看著手中书卷,不由的想,难道这大君获得了某一个洞府,获得了完整的传承?要不然的话,怎么会有这般的炼宝法门。

    下了山,师哲回了玄妙观之中。

    开始看著《魏天君灵宝秘炼》,师哲之前对于炼宝的方法,一直以来都只能够靠想像,当他开始翻阅之后,立即有一种得见灯花的感觉,先前的那一切迷雾都在灯花之中消失了。

    想要炼宝,首先要先找一件可以被祭炼的宝物。

    所以,首先它得是宝物,才能够被祭炼成法宝。

    这就像是,首先,他得是一个人,他才能够被教育。

    而这一个人能够成长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得看你怎么培养,至于达到什么样的一个高度,那就要看天赋了。

    一件宝物亦是如此,成为什么样的宝物,就看怎么祭炼的。成为什么高度的宝物,亦要看这宝物的品质如何,任何一种宝物都是有上限的。

    所以一开始,就需要分辨出什么是可以用来祭炼的宝物。

    这书上说:「天地之间,花鸟鱼虫,山石草木,云雾霜雪,皆自然所象与,却多为死物,无有生命,然万千之间,却又能孕育出一二分有灵性之物,如此便可称宝也。」

    「见宝者,不躁动,先观其所属,如此便摘取收纳,如若不然,便如捕水中之鱼于盒中,鱼死,宝亦如此,若贸然而取,收纳不得法,其中灵性溃散,痛心矣!」

    这里又教了一些取宝纳宝之法,师哲一看便明白,其中多有五行相生相克之法。

    比如取了一件水性宝物,最好是用一件水性的收纳盒将之收纳,但又不完全,外面还需要用相克之法封禁,不然的话会让宝物走脱,或者是同化入了盒子,散在了天地之间。

    又如果是见到了未完全成熟的宝物,不得不采摘下来,便需要蕴养,而蕴养之法自然也不同,但是书里却高屋建瓴的归纳总结著蕴养的方式与规律。

    至于真正祭炼法宝,这里则是说,炼是去除杂质,而最多的是在养,三分炼,七分养。

    师哲看完之后,突然发现,这炼宝不如说是养宝,就像是养小孩一样,你给他一个成长的环境,他在这个环境之中成长,自然的也能够学到一定的东西。

    而宝物在某一个环境之中成长之后,慢慢的便能够拥有某种特性,这种特性便是法宝的玄妙所在,再由人去驱御。

    「如此看来,宝物有著极大的极限,又有著很强的可塑性。」师哲心中想著。

    这上册写的都是一些总纲似的文字,却让看过的人明白炼宝的概念,他不知道中下册会是什么内容,师哲猜测大概会有著种种类型的法宝的炼法步骤。

    师哲又拿出自己的三尖两刃刀看,又拿出自己的日月如意弓看,他现在看的不是每一道符纹是怎么画的,而是看这些符纹的构建意图,感受其中的真意。

    最后,师哲拿出自己的地灵珠,他认为自己或许可换一种养宝法。


  (https://www.shudi8.com/shu/739756/2837573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