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开荒:逍遥山农 > 第261章 寒冬 2

第261章 寒冬 2


山海关

    “你们可算来了!”

    守门员金书元在看到张端行回来后,立刻诉苦。

    “其余在外的队伍都回来了,武王命令我们撤回铁州,不是你们我早就回去了。”

    张端行笑着说:“这不是回来了吗?还把西伯利亚的人带回来了。”

    金书元的表情并不好。

    “不检查了,都进去吧,西伯利亚中部的人回去了武州。”

    “武王在南洋更南边的大洋洲发现了一个能种地的大岛,这几天已经派人去收拾了,我们退守铁州,这个地方不守了,反正也没有人了。”

    张端行也松了口气,和众人一起进入关内。

    “我们路上遇到了高丽的难民,他们也一起进去。”

    金书元觉得没事情,这些年高丽人一直都过来干活打工,也说这边的话。

    只要是说一种语言,而且能干活,按照山农人的分类就算是自己人。

    “好,我去禀告大人。”

    站在后方的沈拓听着前面人的对话,心中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幸好这些年一直都对山农人恭敬有加,每年都按时给武王上贡,这才有了容身之处。

    众人在山海关休整了一晚上,山海关这里储备的粮食不多,但是西伯利亚的流民们主动杀了一些饿的皮包骨头的马匹,又从山海关的水井里打了一些水做饭。

    接近两万人终于吃上了一顿热汤热饭。

    粮食没有多少,但光是很稀的汤水和土豆糊糊就已经很好了。

    自过年之后到现在,很多人久违的吃了一顿好的。

    山海关后面就是铁州,铁州的农业已经基本都废了,但是工业还在增产。

    附近有煤矿铁矿等资源,道路也一马平川,距离出海口也近。

    依靠着内地输送的粮食和自己获得的水产资源,继续维持着运作。

    生产各类的电器元件,生产能够隔绝外部环境的驾驶牵引工具。

    拖拉机加个铁皮玻璃驾驶舱,就是货车。

    平原省分成了四个区域,北部和武州混,中部同州晋州圈子混,东部青州本来就自成一体,如今又得益于东岛港的建设,更加独立了。

    南部又分三个区域。

    西南跟着洛阳混,提供煤矿,制造玻璃铁器。

    中南处于泄洪区域,自己玩自己的,都是一些没有存在感的世袭户。

    东南可上可下,谁带着一起玩就和谁玩,和东岛港,和淮西。

    山农省虽然也是狭长的地形,但是山后九州和晋南地区没有明显差别,都是服从统一的指挥安置。

    最多就是秦晋的区别,秦地穷苦一些,晋州整体富足,晋北是山农人老家,晋南的关中平原也是北极武重点开发的农业地。

    神武宫内,北极武综合各地检测出来的火山灰厚度,决定明年重点往哪里使劲。

    “川蜀地区和关中地区受灾相对轻一些,平原省是受长白山和扶桑火山的影响,其次是西亚地区的火山灰影响。”

    “现在持续不断的火山差不多该歇歇了,悬浮在空中的火山灰还要不少时间才落下。”

    “喜马拉雅山和西部高原阻挡了大部分灰尘,如果要算恢复期的话,最先恢复的应该是我们这里。”

    “我们这里最快恢复的又是南方地区。”

    北极武思考着下一步的重点工程。

    是全力移民去澳洲耕种开发,还是把并不多的农作物种子用在川蜀地区,依靠着那边相对与世隔绝的环境,生产出一批粮食应急。

    理论上来说,去澳洲更稳妥一些,毕竟那边是南半球,受灾较小。

    但是灌溉和各种水利设施都要重新开发,粮食的运输也比较麻烦。

    如今人口过亿,各地存的粮食最多只够两三年吃的,说不定一年之内就会出现紧缺。

    北极武皱起眉头,“民间到底有多少粮食……要是平时不知道自己多存点粮食,我可管不了那么多人。”

    如果只有一百万人,那坚持十年都没问题。

    现在洛阳每天都要杀死一些没有草料吃的牛羊。

    北极武吃着牛肉,很快制定了迁徙计划。

    先把一些牲畜迁徙过去,洛阳这里已经快养不起了。

    如今世界物种都在大灭绝,澳洲动物灭绝不灭绝都已经不重要了。

    估计最少要好几年的黑暗时期,必须要解决吃饭问题。

    “海洋的生态在十年内也会崩溃,浮游生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海域里的鱼类肯定会大面积死亡。”

    “陆地上的人和动物也都经历大崩溃。”

    “农作物的种子用一点就少一点,必须要尽快点出温室科技。”

    “各类牲畜必须要带去澳洲一部分,保留火种。”

    “如果川中能耕种的话,哪怕是只能提供一部分粮食,那北方也没必要转移了。”

    “黄土高原可以挖窑洞进行室内养殖和耕种,比直接盖房子快很多。”

    “在低温时代,挖煤更方便,工业技术更完善的北方地区不能轻易放弃。”

    “唯一的问题就是食物。”

    北极武暂时还无法做出决定,需要往后一个月,每天查看各地送来的日积灰尘厚度来确定。

    不同的地区,光照强度很难直接说出来,目前也缺乏仪器对光照度进行测定。

    每一天,储备的食物都会少一些。

    北极武只希望快点结束,真要是持续几十年以上,那么人类肯定会死到几千人。

    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上亿人的未来,不过北极武更多的还是不清楚怎么办好,而不是觉得压力多大。

    最终还是派一部分人去澳洲。

    就算是失败了,也能省去一大部分粮食。

    在这种断粮的灭世危机面前,团结反而死的快,真不如一个人过日子。

    北极武决定了,如果五六年后还是一片黑暗,那自己也没办法了。

    到时候就该想着带领少部分人迁都澳洲了。

    必要的时候,北极武只能舍弃大部分人,带领少部分自己人去传承人类的未来。

    好在北极武的手下很给力。

    不论是新加入的移民流民,还是南边北边,东边西边的难民,都很卖力的干活。

    北边的人加班加点不要工资,服从分配劳动养家。

    东边的难民被安排去打渔,也都任劳任怨的冒着死一船的危险,直面黑暗中的风浪与恐怖,只为安全回去之后能睡个好觉,能被山农人接纳,能让老婆孩子继续在山农人的地盘干活。

    南边的商人在大海中乘风破浪,负责搜查各个岛屿,将岛民们的粮食收集起来运回内地,战士们也对外举起了战刀,维护海洋运输。

    西边的人修路架桥,运输急需的石油。

    各地的人都在自救,也有很地方饿死了人。

    ***

    京城的人也都老老实实的干活,经常能从报纸上看到外面地方的惨状,有的甚至是黄淮省不远处的地方,发生了惨剧。

    江南省某镇木匠全家上吊,锅里还煮着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肉”。

    西南省灾民捂着肚子痛死,胃里全是木屑。

    东欧整个工人村村民集体服毒,仅因不愿易子而食。

    南亚妇女喂了孩子最后一顿奶后,饿死在了床上。

    ……

    只是一年,各个世袭领地就出现了各种上不得台面的新闻。

    一开始还会愤怒,想要主持公道,后来发现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更恐怖的还是自己碗里的食物也越来越少。

    这一年的秋收日志没有发布,罕见的暂停了一期。

    绝望,无助,麻木。

    人命贱的厉害。

    人类仿佛是又回到了那个悲惨的时代,有人开始偷偷的卖小孩,只要管口饭吃就行。

    越来越多的人,无法养活那么多孩子了。

    每一个人都开始变得失落了起来,对未来也不那么乐观。

    距离过年还有半个月的时候,山农日报里终于传出来了好消息。

    快一年没有大声说话的四九八,在回家的路上跳跃着,扭动着。

    “山农日报!山农日报!过年发肉!发肉喽!发大洋省的袋鼠肉,大明省的冻牛肉!”

    “公共户,一户五十斤!”

    “从明天开始发!去火车站领!”

    “先从城里开始发,从南边大队开始,按照编号领肉吃!”

    街上的窗户像是被风吹开了一样,纷纷打开窗门,露出一个个惊喜的人脸。

    “真的吗?”

    “真的!”四九八大声喊:“武王派人去海外弄吃的了,冬天一到就杀了运回来!”

    第二天,随着前面几个大队领了肉块回来,其余人也都踏实了下来。

    一艘艘蒸汽船从美洲和澳洲运回来大量上冻的肉块,两三百船的肉类,还有一些小土豆,让洛阳人久违的过了一个好年。

    美洲已经是世界末日模式了,好在南美也是南半球,多少保留了一些动物和渔场。

    在蒸汽船批量下水后,来回只需要三四个月,已经能解决一部分粮食问题了。

    黑暗的13年过去了,公元14年还是依旧黑暗,但是至少不那么绝望了。

    虽然南方北方都有很多人没有分到肉,不过山农人能吃到肉,就代表以后肯定能轮到大家。

    花鸟鱼虫都在灭绝,外面天昏地暗,地冻天寒,这个时候除了相信山农人,相信武王之外,再没有别的活路。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9722/2837561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