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欺天啦!两亿亩田就交二百万税!?
推荐阅读:元始金章 我有无限死士,暴兵横推诸天 无尽海洋:从独木舟开始逃生 堑壕大栓与魔法 诸天,从小李飞刀开始 大唐:刑部之主,不科学破案 道友托孤:从养成妖女开始长生 开荒:逍遥山农 斗罗:绝世之永世曦光 无头仙
乾清宫东暖阁里,一场召对正在进行当中。
崇祯皇帝坐在御榻上,没穿常服,就一身靛蓝道袍,袖子挽着。他没看底下站着的重臣,眼神盯着眼前那张巨大的大明舆图。脸色那是相当难看——一看就知道又要找碴了!
首辅黄立极、次辅施凤来、兵部尚书王在晋、侍郎李邦华、礼部尚书钱谦益、大学士兼左都御史孙承宗、户部尚书毕自严、侍郎侯恂、衍圣公孔胤植、定国公徐允桢、秦王朱存枢、唐王朱聿键、礼部侍郎徐光启,还有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忠贤。大明朝最能说得上话的人,差不多都齐了。
“都到了。”崇祯开口,声音不高,却让所有人脊背一紧。“山东的路,断了。漕运,也瘫了。”他话说得平直,像在说一件寻常事。“今日叫诸卿来,只议怎么走,怎么守。”
他站起身,走到舆图前,拿起一支朱笔,笔尖从北京往下划,绕过山东,穿过河南,重重点在武昌上。
“圣驾不走山东。取道西路,经真定、顺德,入河南彰德、卫辉,渡河到开封,再南下许州、南阳,自襄阳进湖广,行在,就设在武昌。”
他笔一顿,目光扫过钱谦益几个南方籍的官员,笔尖用力戳着湖广的位置:
“这条路,能亲眼看看北地灾情。也能避开没办法通行的黄泛区。更重要的,能直插要害!去看看这田亩冠绝天下,赋税却少得可怜的‘心病’之地!”
话锋一转,他猛地扭头看向户部尚书毕自严,语气陡然锐利:
“毕卿!你告诉朕,湖广这块‘心病’,到底重到什么地步?万历六年清丈,湖广田亩几何?岁征赋税多少?你给朕,给诸卿,报个实数!”
原来是要找湖广的麻烦还好,还好!
在场没有湖广的官儿,也没人从湖广的百年烂账中捞到过好处,自然都松了口大气儿。
毕自严赶紧出列,躬身道:“回陛下,臣……臣记得。”
他深吸一口气,像是捧着一本千斤重的账册,声音有些低沉:
“万历六年清丈,湖广在册官民田,约二百二十万零一千六百一十九顷,计二亿二千零一十六万一千九百亩。岁征夏税秋粮米麦,合计二百一十六万二千二百二十石。”
“多少?!”崇祯的声音猛地拔高,带着难以置信的厉色。“二亿多亩田?就交二百多万石粮?!”
湖广的烂账他当然是知道的!前世就知道,不过那时他只是个长在北京深宫里,不接地气,脱离群众的皇上,不清楚湖广那帮究竟是什么模样。
而上一世,他可是在湖广当副厅的,虽然是政法系统的,但是湖广的山山水水他都走透了,太知道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的水田收成有多好了。
兴许那二亿二千多万的田亩有虚报(张居正搞清丈时,底下人多报一点好论功也正常),但是二百多万石的税额.不像话啊!
这就是在欺天啊!不对,是在自取灭亡!
历史上,满清入关后,湖广可是南明、满清拉锯的重要战场,后来的三藩之乱的主战场也在湖广前前后后,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所以这一次,为了湖北、湖南的老乡们好,必须得找他们多要点税!
他一步从舆图前跨到御案旁,手指关节重重敲在紫檀木面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浙江多少田?多少税?”
毕自严如实回答道:“浙江田亩五千一百六十九万五千一百亩,岁征……二百五十二万二千六百二十七石。”
浙江的五千万亩.可能也虚高了,崇祯心道:但是二百五十多万的额度还是少了.
“南直隶呢?”崇祯又问。
“南直隶田亩七千七百二十三万五千亩,岁征……六百零二万四千六百七十二石。”
这个数字肯定是少了!崇祯心里明镜儿似的,南直隶可是包括了后世的江苏、安徽二省的!七千多万.安徽一省就不止啊!清丈土地清漏了一个省
数字报完,暖阁里的气氛就相当诡异了。
毕竟,听上去,南直隶还是比较“良心”的,真正欺天的是湖广啊!
崇祯冷冷道:“湖广的田,是浙江的四倍!是南直隶的三倍!它交的税,却不及浙江一省!只有南直隶的三成?!”
他猛地转身,再次指向舆图上的湖广,手指因为假装愤怒而微微颤抖:
“好一个‘湖广熟,天下足’!这熟的粮食,足的到底是天下的仓廪,还是湖广本地蠹虫的私囊?!”
他似乎又想起一事,目光更寒:“辽饷呢?朕记得辽饷是按亩加派,每亩加银九厘。湖广二亿多亩田,该加派多少?实收又是多少?”
毕自严苦笑道:“陛下明鉴……理论上,湖广若足额加派,岁征辽饷当在……二百一十万两上下。然……然辽饷总额每年实收不过四百余万两,需分摊全国。湖广……湖广近年实派辽饷,每年约……四十五万两。”
什么叫作死?这就是作死啊!
湖广要是把这二百多万两交齐了,后金就不能那么嚣张!
“四十五万两?!”崇祯几乎是吼了出来,声音里充满了荒谬和暴怒。“理论该交二百多万两,实交四十五万两?!连一成都不到?!!”
他一把抓起御案上的茶盏,狠狠摔在金砖地上!瓷片四溅,茶水淋漓!
“欺天啦!”他双目赤红,额上青筋暴起,扫视着幸灾乐祸的群臣,“田赋吞了!辽饷也吞了!北地的百姓在易子而食!九边的将士在饿着肚子守国门!朝廷穷得快要当裤子!根子在哪?就在这儿!就在这湖广!就在这赋税贪蠹,无法无天!”
他喘着粗气,胸膛剧烈起伏,一字一顿地问:“像湖广这样的省份,还有没有?!”
毕自严连忙回道:“还……还有。广东,田二千五百六十万亩,岁征粮米一百零一万余石。四川,田一亿三千四百八十七万余亩,岁征粮米一百零二万余石……情形皆与湖广类……类似。”
“好!好!好!”崇祯连说三个好字,声音一声比一声冷,一声比一声狠。“湖广!广东!四川!朕记下了!”
崇祯当然早就知道广东、四川这俩作死大省了!
明末的广东那可是相当有钱的!当时的广东是整个南洋最重要的铁器供应商,还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白糖产地(当年的白糖比牛肉还贵),一年就给大明上这点税?
结果大明没了,满清来了,杀人不眨眼,各种变着法的屠,屠得广东人实在受不了,变成了反清复明的大省,后来还闹了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是由一群迁移到广西的广东客家人闹起来的).早知如此,明末的时候多交点税不就完了。
至于四川一亿多亩的土地肯定是虚高的,但是一百万石税额也太少了!
四川是天府之国啊!
结果大明一完,满清的屠夫杀进来,杀来杀去,人都杀完了!
想到这里,崇祯冷笑一声,“你们当中,有人怕朕去南直隶,动你们的老家。放心!朕这回,先去湖广!顺便再清一下四川、广东!先把这三笔糊涂账,算清楚!”
他目光如刀,斩钉截铁:“事儿,一件一件办!账,一笔一笔算!朕倒要看看,是湖广的蠹虫根深,还是朕的锄头利!”
崇祯目光扫过众人,再次开口。话速快,没留商量余地。
“随驾的人,就这么定。”
“次辅施先生,大学士孙先生,总揽行在政务。”
“礼部钱先生,负责仪典文翰。”
“户部侯恂,协理粮饷。”
“礼部徐先生,参赞机宜。”
“秦王、唐王、衍圣公、定国公,随行。”
“魏伴伴,统辖行在内官。徐启年提督随驾御前军事务。”
这几句话砸下来,底下人心里都一沉。南北官员、阉党东林、宗室勋贵、内廷外廷,一个不落。皇上这是要把所有人都拴在一条船上,谁也别想在后头弄鬼。
说完随行的,崇祯转向留守的人。
“留守京师的,”他看着黄立极几个,“元辅黄先生总揽全局。”
“户部毕先生掌国家财计。”
“本兵王先生坐镇中枢,统筹九边。”
他语气加重,特别叮嘱:“留御前亲军一万,由监督太监曹化淳、总兵官周遇吉共同节制,卫戍京畿。蓟、昌、宣、大四镇边军,悉听卢象升、孙传庭调遣,贯彻‘东拉西打、存人失地’方略。北疆,绝不能有失!”
留守的架子搭稳了。黄立极、王在晋、毕自严几个心里明白,这是信任,更是千斤重担。
诸事安排停当,崇祯最后补了一句,声音不高,却带着分量。
“告诉牛金星,下一期《皇明通报》,开个新栏。”
“就论湖广、广东、四川这三省。题目朕都想好了:三省如此辽阔富庶,为何田亩赋税,与其地位毫不相称?”
“朱思文会写开篇第一问.先把声势造起来!”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9714/28375582.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