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从继承小工厂到全球财阀 > 第684章 李加诚:后悔?不,我从未后悔过!

第684章 李加诚:后悔?不,我从未后悔过!


“哎,包兄,这些道理我何尝不懂?可咱俩处境不同啊,当我成功获得汇沣银行持有和记黄埔那至关重要的22.4%股分时,我就已经身不由己了!”李加诚的声音里,透着几分苦涩。

    他深知,与汇沣银行彻底捆绑也是无奈之举,毕竟唯有如此,才能满足他那勃勃野心。

    在入主和记黄埔之前,他已是香江大名鼎鼎的地产五虎将之一。

    李加诚先是收购了美资企业永高公司,紧接着又击败置地集团,凭借现金加上利润分成的策略,成功中标中环、金钟地铁站上盖物业开发权,妥妥成了香江地产界一颗耀眼的新星。

    然而,那又能怎样呢?

    那时候的他,虽说在商界已站稳脚跟,拥有了一定的地位,但与顶级富豪群体相比,依旧有着不小的差距。

    像包船王、董船王,还有怡和财团、太古财团、汇丰财团等等,他们的财富实力都远远把李加诚甩在身后。

    当有一个能掌控大名鼎鼎的四大洋行之一——和记洋行的机会摆在眼前,尽管需要牺牲很大一部分利益,李加诚还是毫不犹豫地踏上了这条路。

    因为他心里清楚,这是自己实现弯道超车、跻身香江顶级富豪之列的绝佳时机。

    如果仅仅依靠旗下的长江实业,李加诚实在难以预估,自己究竟要耗费多少时间,甚至是否真有机会能挤进香江顶级豪门的阵营。

    与汇沣银行这这个香江金融界的霸主深度捆绑?

    这般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啊!

    与汇沣银行绑定利益关系后,他的人生如同装上了强力引擎,一路高歌猛进、迅速崛起,很快便稳稳掌控了和记黄埔,成为其当之无愧的主人。

    凭借旗下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这两大巨无霸企业,他一举在香江商界站稳脚跟,成功跻身顶级财团之列。

    然而,世事无常,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昔日最大的靠山,在香江金融业乃至整个商界都叱咤风云、称霸一方的汇沣银行,竟会被一位年轻的华人企业家打得溃不成军、节节败退。

    如今,汇沣银行更是凄惨,竟落得被另一家英资银行收购的下场。

    而他这位与汇沣银行深度捆绑的“盟友”,处境瞬间变得尴尬无比。

    毕竟,虽然最终渣打银行入主汇沣银行后,他旗下公司的资金得到了缓解,没有了资金风险,但因为此前的事情,他早已算得上是和林浩然彻底撕破了脸皮了。

    尽管表面上,双方之间毫无交流,甚至连一丝宣战的迹象都未曾显露。

    然而,当他提笔给旗下所有合作商写下那封极具号召力的信,并将其公之于众的那一刻起,实际上,他已然彻底站到了林浩然的对立面。

    这封信,确实给汇沣银行带来了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它不仅促使和记黄埔、长江实业旗下众多关联合作商纷纷选择与汇沣银行携手合作,还引发了太古洋行、中华电力等英资企业的效仿,这些企业也相继公开表态支持汇沣银行。

    一时间,汇沣银行仿佛重获生机,差点就具备了反击的能力。

    而当李加诚做出这一切时,就已然注定,他与林浩然彻底走向了对立。

    尽管最终林浩然凭借更高明的手段和策略,成功击败了汇沣银行。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东亚银行与汇沣银行展开那场你死我活的商战之际,李加诚毅然决然地孤注一掷,选择站队汇沣银行,这一举动也给林浩然旗下的东亚银行制造了不小的阻力。

    包裕刚自然知道李加诚和汇沣银行关系不一般,可汇沣银行与李加诚究竟签署了何种协议,他并不知情。

    毕竟,这些都属于汇沣银行和李加诚之间的秘密。

    包裕刚虽同为汇沣银行董事会成员,但实际上,他在汇沣集团的这个董事职位,更多只是个象征性的头衔,集团内部的诸多重要机密并不会对他开放。

    所以,在得知李加诚的来意后,包裕刚思索片刻,说道:“李兄,依我看,你目前的情况其实很好解决。

    我和浩然关系还算融洽,只要你跟我一起上门拜访浩然,诚恳地向他道个歉,再表明会把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的金融业务都转移到浩然旗下的企业,我想他肯定会原谅你之前的那些举动。

    我知道你当时也是身不由己,我想浩然也能体谅,如此一来,你不仅能和浩然化敌为友,双方甚至还有机会成为合作伙伴!”

    说完,包裕刚一脸疑惑地看着李加诚,按常理,这办法并不难想到,可李加诚为何会专程跑到他这儿来请教呢?

    听到包裕刚的话,李加诚缓缓摇了摇头。

    他心里也清楚,这么做确实能缓和与林浩然的关系,说不定日后还能成为林浩然重要的合作伙伴。

    但问题是,他实在做不到。

    虽说汇沣银行如今已被渣打银行收购,可他与汇沣银行签订的合约依旧具备法律效力。

    只不过,现在掌控这份合约的,从汇沣银行的高层换成了渣打银行的高层罢了。

    毕竟,只要汇沣银行没有真正走向破产清算,他就一天无法摆脱与汇沣银行那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关系。

    他低价获得汇沣银行持有的和记黄埔股份是怎么来的,他自己非常清楚。

    “包兄,若事情真能这般轻易解决,我今日也就不会专程来向你请教了,实话跟你讲,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尤其是和记黄埔,根本不可能中断与汇沣银行的合作,除非……除非和记黄埔不再由我掌控!”李加诚长叹一声,苦笑着说道。

    包裕刚听闻此言,虽未从李加诚口中得到明确说明,但心中已然隐隐猜到了这背后藏着的一些隐情。

    自1956年起,包裕刚便与汇沣银行开启合作,至今已有整整25年。

    对于汇沣银行惯用的手段,他心里多少也能揣测出个大概。

    不用李加诚明说,他也能料到,那份合约里必然布满了诸多苛刻、让人难以挣脱的条款。

    这些条款就像无形的枷锁,将李加诚紧紧束缚,即便他清楚看到与林浩然和解合作能带来巨大好处,也只能被死死困在与汇沣银行那错综复杂的关系里,动弹不得。

    前两年,当包裕刚得知李加诚竟仅以六亿多港元的价格,就从汇沣银行手中购得和记黄埔22.4%的股份,而且这六亿多港元还能先支付20%,剩余资金可延期两年支付时,他简直觉得匪夷所思。

    和记黄埔的股价,怎么可能如此不值钱?

    要知道,当时和记黄埔已经找专业机构评估过,仅仅是集团的净资产就高达58亿港元。

    按照常理,收购它的价格起码得高于净资产价值才对。

    可如今,六亿多港元就能拿下22.4%的股份,还能延期付款,这哪里只是半价卖给李加诚,分明就是半卖半送。

    甚至,汇沣银行仿佛担心李加诚资金不足,竟只需他支付一亿多港元的首期,便将股份拱手相让。

    这一切,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透着说不出的古怪。

    更不用说,当时和记黄埔在韦理的一番整顿下,已然实现由亏转盈,经营状况大幅好转。

    这样一家优质企业,哪怕当时以更高价格公开出售,也必定会成为各方竞相争夺的香饽饽,轻松实现溢价出售根本不在话下。

    然而,汇沣银行却完全不按常理出牌,以近乎半卖半送的方式,将和记黄埔的股票转给了李加诚。

    如今回想起来,汇沣银行与李加诚之间,必然进行了不为人知的交易。

    那些苛刻的合约条款,或许正是这场看似“天上掉馅饼”的美事背后,李加诚不得不背负的沉重代价。

    难怪就连李加诚自己,都感到左右为难、不知所措。

    虽说他如今掌控着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这两大上市企业,在商界也算举足轻重,但一旦得罪了林浩然,未来的日子必然不会好过。

    毕竟,香江说大不大,顶级商界圈子就更小了。

    如今的林浩然,可远不止收购了置地集团、荣登香江首富之位这么简单。

    成为香江首富,李加诚并不十分担忧,毕竟财富的积累有诸多因素。

    然而,当林浩然成为金融业霸主,旗下掌控东亚银行、恒声银行、道亨银行这三家银行,在金融市场的份额一路遥遥领先时,李加诚真的害怕了。

    此刻的林浩然,已然成长为一位他只能仰望的商业巨头。

    表面上,李加诚也是香江顶级的商业巨头,可巨头与巨头之间,实力差距却大得超乎想象。

    别的不提,他旗下的那两大企业,综合实力连置地集团一家都难以匹敌,更遑论林浩然手中还掌控着如此众多的大型企业。

    在这种悬殊的实力对比下,他与林浩然成为敌人,无疑是非常不理智的。

    如果林浩然有意针对他旗下的这两大公司,他恐怕连太多反抗的能力都没有。

    “李兄,你当初和汇沣银行达成那样的协议,可曾有过后悔?”包裕刚并未提及什么解决之策,反而饶有兴致地问道。

    “后悔?不,我从未后悔过!”李加诚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斩钉截铁地说道。

    如果没有汇沣银行当年的鼎力相助,他很难拥有如今这般风光显赫的地位。

    长江实业虽发展得不错,但单单一家和记黄埔的体量与价值,就足以抵得上数家长江实业。

    虽然李加诚一直觊觎着优质英资企业,可在正常情况下,他根本不可能顺利拿下和记黄埔。

    正因如此,对于与汇沣银行的之前合作,他从未有过一丝后悔。

    如果命运允许他重新做出选择,他依旧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与汇沣银行达成那份协议。

    即便如今身陷这般错综复杂、棘手难缠的局面,他也无比清楚,当初的那个决定,正是他得以迈向更高商业阶层的关键一步,是推动他事业跃升的重要转折。

    然而,此刻他却不得不直面这残酷现实所衍生出的重重危机。

    包裕刚望着李加诚那斩钉截铁、毫无动摇的神情,心中不禁暗自发出一声叹息。

    这是死不悔改啊!

    他向来清楚,李加诚是个野心勃勃且行事果决之人,这本无可厚非。

    早在初识李加诚时,他便敏锐地察觉到此人未来必成大器、成就不可限量,所以早早便与他结识相交,后来更是成为了挚友。

    可谁能想到,李加诚那曾经助力他攀升的野心,如今却将他推入了这般举步维艰、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

    “李兄,你眼下的处境,着实有些棘手啊,我和浩然私交确实不错,可这并不意味着我能逼着他去做他不乐意的事儿。

    你当初那行事手段,就算搁我身上,我都觉得有些过分了,这就好比俩地儿打仗,你一个劲儿地给其中一方送武器弹药,现在倒好,又想让另一方对你既往不咎,这做法,的确很不地道。

    如今你还不肯主动去缓和跟他的关系,这不是故意给我出难题,让我难做嘛!”包裕刚皱了皱眉头,长叹着说道。

    李加诚苦笑着,双手揉了揉紧绷的太阳穴,缓缓开口道:“包兄,我又何尝不想主动缓和与林浩然的关系?可如今这局面,就像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泥沼,每动一下都可能陷得更深。

    汇沣银行那合约的束缚,远比你想的要复杂得多,我若贸然行动,恐怕我这些年的心血都要付诸东流。”

    包裕刚微微颔首,他虽不完全清楚合约细节,但从李加诚的语气中也能感受到那份为难。

    他这个抱大腿的行为,相当于抱上的时候,就松不开了。

    他沉思片刻,说道:“李兄,那你有没有尝试过从合约本身入手?看看能否找到一些漏洞或者协商的余地,毕竟现在汇沣银行已被渣打收购,或许新的管理层对这份合约的态度会有所不同。”

    李加诚无奈地摇了摇头:“包兄,我何尝没有想过这一点?在得知汇沣银行被收购的消息后,我就第一时间与渣打银行方面取得了联系。

    可他们态度强硬,明确表示会继承并严格执行原合约的所有条款,没有任何商量的空间,而且,他们似乎也在利用这份合约,试图进一步控制我在和记黄埔的影响力,以实现他们自身的商业布局。”

    实际上,放给谁,都不可能放弃。

    毕竟,无论是长江实业,还是和记黄埔,如今在上市企业中可都已经进入前十的地位。

    这两大企业所蕴含的商业价值与影响力,足以让任何资本势力都垂涎三尺。

    渣打银行收购汇沣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掌控这两大企业金融业务关联的绝佳机会。

    他们必定会通过严格执行合约,将李加诚牢牢拴在为他们利益服务的轨道上,进一步拓展自身在香江商业版图的势力范围。

    “李兄,说句实在话,我真不知该怎么化解你跟浩然之间的矛盾了,想必你也清楚浩然的为人,只要你对他无愧,他绝不会无缘无故与你为敌;

    可要是你主动与他作对,他这人其实挺记仇的,怡和洋行和汇沣银行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

    包裕刚此刻并无幸灾乐祸之意,毕竟他与李加诚相识已有十几二十年,算是老友了,但面对眼下这局面,他实在不知该如何相助。

    包裕刚的话,让李加诚更加难受。

    “不过呢,你也别太忧心,你这种情况太复杂了,我虽难帮你们从中调解,但渣打银行实力也不容小觑,要是浩然真对你出手,渣打银行不可能坐视不管。

    你现在不过是换了个同样强大的靠山罢了,我想浩然若想动你,也会考虑是否会因此而得罪渣打银行。”见李加诚沉默不语,包裕刚笑着宽慰道。

    “你说得在理,我李加诚又不指着跟林浩然合作过日子,虽说旗下公司和置地集团有合作开发项目,但所占份额不大,正常情况下,我确实没必要过于担心。”包裕刚这番话,让李加诚心里舒坦了不少。

    只是,李加诚哪里能料到,此前股票大跌之际,林浩然暗中吩咐手下大量吸纳他旗下两家公司的股份,如今持有的份额已然相当可观。

    如果他知道此事,怕是早就坐不住了。

    “包兄,我就不多叨扰了,等你回深水湾后,我寻个时间再与你畅快长谈!”见从包裕刚这儿得不到什么实用建议,李加诚便不再久留,随即向包裕刚告辞。

    “好,李兄慢走。”包裕刚起身送别。

    望着李加诚离去的背影,包裕刚微微皱起眉头。

    这位李兄,虽说比他小了十岁,但本事确实不容小觑。

    然而,为达成自己的野心而做出这样的选择,实在有些不够理智。

    “商界之路,终究得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啊,不过,这是他个人的抉择,与我又有何干呢?”过了一会儿,包裕刚不禁喃喃轻笑道。

    而李加诚回到华人行大厦的总部办公室后,刚坐下没多久,外面便传来一阵敲门声。

    “请进。”

    “李生,我有一事想要征求您的意见。”进来的是韦理时代留下来的高层李察信,这位曾经韦理的副手,如今被李加诚委任为行政总裁。

    因为李加诚非常清楚,他掌管和记黄埔不久,如果他的管理团队就这么着急地全面接管和记黄埔,那么和记黄埔迟早会出问题。

    所以,如今李加诚依然对这些和黄旧将委以重任。

    “噢?你详细说说。”尽管心里正烦闷着,但面对李察信,李加诚还是强压下情绪,耐着性子问道。

    “咱们旗下的百佳超级市场,目前在九龙半岛那边有好几处选址,可据我们观察,老对手惠康超级市场好像有意在周边同样开设新店。

    如此一来,咱们的百佳超级市场还没开业就得面临激烈竞争,往后想要盈利,恐怕难度很大,所以我想了解一下李生的想法,我们是否停止这些新店的开业。”李察信一边说着,一边将一份报告递到了李加诚面前。

    李加诚听闻,不禁微微一怔。

    百佳超级市场,可是他们和记黄埔旗下的重点项目。

    自1973年百佳在赤柱开业后,在随后的七八年里,百佳超市发展迅猛,连锁店铺数量急剧增长,已然成为香江超市行业的一支劲旅,实力仅次于惠康超级市场。

    而惠康超级市场,是置地集团旗下牛奶国际旗下的超市品牌,历史比百佳超市更为悠久,门店数量也比百佳要多。

    如今惠康这般举动,怎么看都像是在针对他们百佳啊!

    “你有什么看法?”李加诚看完手中的报告书,抬起头,目光投向李察信,问道。

    “惠康超市这明显是蓄意为之,实际上,从今年年初起,咱们百佳为了吸引更多顾客,搞了好几轮大规模促销活动。

    没多久,惠康各大分店就发起了价格战来回应我们,如今又在我们新选址的地方针对我们,他们显然是在报复咱们率先挑起价格战的做法。

    我觉得咱们不能退缩,要是这次一退让,以后恐怕就得一直让步,这对百佳超级市场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李察信连忙说道。

    李察信的话,让李加诚有些犹豫了。

    原本,因为汇沣银行一事,他就把林浩然得罪得死死的了。

    如今,旗下业务又开始面临惠康超市这般来势汹汹的针对,这无疑让李加诚本就烦闷的心绪愈发如乱麻一般。

    这里面,是否有林浩然的指使,他不得而知。

    如果真的是林浩然在背后指使,那就有些麻烦了。

    李加诚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中透露出思索与凝重。

    他缓缓开口道:“惠康此举,确实来者不善,但我们若就此退缩,百佳在香江便难以再继续扩张市场,既然要斗,咱们就斗吧!”

    从包裕刚那边了解到自己和林浩然肯定无法缓和关系之后,李加诚决定摆烂了。

    既然无法缓和关系,那何必给面子林浩然呢!(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9278/2837519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