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弃暗投明
推荐阅读:斗罗:法天象地 同时穿越:每个我有不同的金手指 东北金渐层把我家当月子中心了 大乾夜天子 兴安岭1984:从赶山开始养家 没天理!那钓鱼佬在渡劫 诸天:从盘龙超脱开始吞噬诸天 高武:你有科学,我有神功! 斗罗:当唐舞麟遇见小霍娘 女神?我只想让她们爆奖励!
城门一开,城头旗子一降,城南喧哗又起,就算再鲁钝的将领也明白怎么回事了。
随着太史享率部出城,将兵刃弃于城门两旁,在城墙旁列阵站好,负责濡须东坞外戒备任务的典满部率先入城,李基率军将太史享所部看管起来,并向后方报信。
近二十年都没有被突破过的濡须坞彻底归于大魏之手。
“陛下,吴军从濡须坞撤了,东坞守将太史享开城请降。”徐庶急忙从堂外走入,大声禀报。
曹睿有些意外:“不是半个时辰前才来报过,说吴军有援兵来了吗?既然吴军撤了,速速入坞便是。”
徐庶急切说道:“陛下,吴军是通过浮桥撤入濡须中洲的,撤到江南春谷还要些时间。既然濡须两坞不在,水道也归于大魏之手,应速速从靖南坞大发舟船,顺流向南抢占濡须中洲!”
裴潜此时也反应过来了:“既有吴将开城,吴军必无战意,当令张虎部迅速登船南进!再将靖南坞备的浮桥运过去,让武卫军急攻中洲!”
曹睿会意,目视徐庶,徐庶当即小跑着出去传讯去了。整个靖南坞、濡须坞附近的战场全都动了起来。
大约又过了半个时辰,御驾从靖南东坞移到了濡须东坞,曹睿在群臣的簇拥下登上了濡须东坞的城头,向南看去:
“那便是濡须中洲了?”
“是。”曹真点头:“张虎部已经在中洲西北向南突进,吴兵已经失了北面的两座码头。曹泰本人在东面督武卫军典满、李基两部合计五千步卒,也已抵达中洲东北。”
曹睿颔首:“把伞盖和朕的椅子取来,朕就坐在城头观战。大将军且去忙吧,稍后命人将俘虏数量统计出来后,再将那个投降了的太史享唤来。”
“臣遵旨。”曹真行礼告退。
濡须中洲的战线渐渐推远,吴军大小船只齐发向南,留下数百具尸首,而居于中洲,寻不到船只来不及走的吴人百姓和民夫则是纷纷请降。
刘晔从城下走了上来:“禀陛下,降兵及俘虏的数量已经统计了出来。太史享部降兵一千四百六十人,除此部外不算伤者,东、西二坞获俘虏八百二十七人,另寻尸首无算。”
“陛下,太史享就在城梯之下,是否要唤他上来?”
“可。”曹睿颔首。
不多时,已经去了兵刃的太史享随在甄像身后走了上来,隔着两丈远的地方就拜倒叩首。
“近前些,让朕看看你的面孔。”曹睿轻声道。
甄像俯身拍了拍太史享的后背,将其带到曹睿身前,曹睿打量了此人一番,问道:“太史享,太史元复是吧?在吴军任校尉?”
“是。”太史享语气有点急促:“降臣是弃暗投明!”
“抬起头来,朕不怕人看。”曹睿从容说道:“你父太史慈的名字朕听说过,长于乱世,有武艺德行,虽然才华军略不彰,随波逐流,但也能算个忠义之人。你在吴军大部撤退之时方才开城,耍了些心机,但你终归是给大魏争取了些时间,所说军情也有几分价值,朕就留你一命。”
“太史享,你归顺大魏可有何想法?”
太史享与曹睿对视了一眼,而后又本能的低下头去,想到了皇帝‘留你一命’的说辞,更加畏惧,双腿发抖:“臣只求能为大魏做事建功,不负身上才学,但凭陛下吩咐!”
曹睿轻笑一声:“你虽是这般说法,可朕若真让你守门放哨,你又肯定不愿了。你既说自己有才学,自己能做何事又岂会不知?”
太史享俯身叩首:“臣愿随军为陛下前驱攻略吴地,以效犬马之劳!”
“平身吧。”曹睿并未直接回答太史享的问题。
太史享小心站起。
曹睿又道:“从职务上来论,你是城池将克时投降,过大于功,贬你为千石司马。太史享,你可有怨言?”
太史享面对孙权的时候也没有这么紧张过,连声答道:“臣谢陛下圣恩浩荡,谢陛下恩典!”
“不过,职务是一回事,爵位是另一回事。”曹睿道:“你既然领了一千五百兵来降,朕也不失当年对天下之约,封你为亭侯,封邑一千五百户,封号待战后再定。”
“臣领旨谢恩!”太史享这是真的心服口服了,内心之喜远大于忧。
眼看着吴国没了指望了,和一千五百户的亭侯相比,从吴国的二千石校尉变成魏国的千石司马,这又算得了什么?简直就是超预期的平安下车!
而且魏军伐吴之战这是才开始,皇帝还未过江,荆州、扬州、交州这么多地方,有的是可以立功的机会!
曹睿道:“随你归降的一千五百人依旧归你指挥,你部暂归长水校尉段默所督。除了你部,历阳、羡溪、濡须等处归降的两千士卒也在段默督下。”
“而朕现在就要与你一个任务。”
“陛下尽管吩咐!”太史享躬身下拜。
曹睿伸手一指:“太史享,为朕拆了这座濡须城!从东坞北墙开始拆,现在就去!”
太史享先是一愣,随即深施一礼:“臣这就去!”
入夜,横江渡。
陆逊所部半是运兵半是休整,终于在一整日的时间内将姜维、曹爽二人的两万多军队运到了江对面的采石。
石城也被曹爽轻易取下,故而姜维所部也依托着石城宿营。现在是一月,而且气候又偏冷,故而姜维麾下的乌桓、鲜卑骑兵对江南的气候还能接受。
但横江渡的陆逊却面色不善,在自己座舟楼船里难得发了火:
“夏侯季权!这等小事与你你都做不好,船呢?船呢?两艘船六百人,现在何处?你部少了六百人你这个将军都不知道?你还敢回来见我?”
大魏水军之中,杂号将军统兵万人,麾下再由五个统兵两千人的校尉而成。而杂号将军的命名也有惯例,皆以船只命名,曹植为楼船将军,乐綝为艨艟将军,夏侯威夏侯季权的封号是斗舰将军。
夏侯威是夏侯渊第四子,夏侯霸的弟弟。原本按照夏侯威的履历,虽然水军的指挥难度更小一些,但他仍然资历尚浅,陆逊起初并不同意夏侯威入水军为将,是董昭与陆逊谈话后硬塞进去的。
原因也很简单。没有资历,打一打不就有资历了吗?姓曹和姓夏侯的将军,大魏要多给他们一些成长空间,该提拔就要提拔,这便是大魏军中最大的人情世故。
可今日陆逊坐镇横江渡运兵,派了夏侯威领水军五千人为先锋向南往芜湖处查探。夏侯威是先回来了,可他留在后面殿后的两艘斗舰却始终没有回返。此时天色将晚,派小船队出航又有风险,难怪陆逊恼怒如此。
夏侯威低着头叹气,不知该如何解释,在堂中陆逊身前一丈的地方罚站。陆逊不与他说话,又不许他走,只好如此。大约又过了半个时辰,两艘斗舰才回返至横江渡,夏侯威如释重负的长叹一声,陆逊瞪了夏侯威一眼,主动下船去问。
“将军!”
“拜见将军!”
负责两艘斗舰的船长下船后就朝着陆逊座舟处奔来,与前来视察的陆逊正好碰上。
“出了何事?为何如此晚归?”陆逊沉声问道。
一名唤作程颇的船长连忙应道:“将军,属下和张步殿后之时,遥遥望见芜湖港口外似有大批船只从上游而下。而且大船小船交错而行,不成阵势,颇为散乱,见我等只有两艘船也不急着来驱,而是先登岸,属下和张步就多留了些许。”
“直到吴军有船只前来驱离,我与张步才紧急撤走。吴军沿江追了两刻钟后也不再追,我等就赶紧回来了。入夜后航行又慢,故而迟了些。”
陆逊静静等着程颇说完,也不催促,而后平声细语的说道:“程颇,张步,你二人估计有多少吴军到了芜湖?”
程颇犹豫了几瞬,张步开口道:“大船小船众多,属下粗略估,按船只之数,当在两万左右!”
“程颇?”陆逊又催促。
程颇道:“差不多!属下和张步估计的差不多!”
“好。各自回营吧,你们有功无过。”陆逊挥了挥手,随即转身朝着座舟走去,见夏侯威欲要与程颇、张步二人说话,又将夏侯威一把拽了过来。
夏侯威迷惑不解:“将军这是有何事与属下说?两艘船都已回来了。”
陆逊瞥了夏侯威一眼:“走,随我船一同渡江,本将有事去见曹昭伯和姜伯约!”(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9242/2837511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