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86章 夺嫡之争

第86章 夺嫡之争


李祺进宫见到皇帝后,朱棣第一句话便是笑道:“景和威势盛隆,使诸士子深深服膺。”

    李祺心中一沉,明白朱雀大街上的事,皇帝已经知道了。

    他一边上前恭谨行礼,一边诚挚回道:“臣叩谢陛下信重,使祺这等卑贱下臣,竟能得朝野乡民之敬重。”

    朱棣一听顿时哈哈大笑起来,他最欣赏李祺的,就是时刻谨记威权乃主上赐予,他挥手昂然道:“朕没有怪罪你的意思,朕所信重的大臣,自然就该得到臣民敬重才是,否则岂不是朕的威势不足震慑于天下乎?”

    说罢又道,“且上前来,元史之事,已然快了结了吧。”

    李祺心知自己时日无多,朱棣是不会太过在意自己逾越权柄之事的,当即道:“启禀陛下,东明精舍一脉已然全数扣押,沾染了这等之事,方孝孺一脉已然是断绝五分了。”

    朱棣心中颇为满意,当初二人商议要践踏方孝孺之事,今日终于算是快结束了,“还有五分呢?”

    “此番浙东其他学派亦是风声鹤唳,当此之时,应当彻查其中和东明学术有牵扯之处,在朝廷还没有查清楚其中干系前,不得让片言只语的浙东学派之说进入朝廷。”

    理由也非常正当,沾染了歪理邪说,动摇了大明的统治根基。

    朱棣明白了,李祺这是要借势打压其余浙东学派,他眯了眯眼睛轻声问道:“景和这是要让浙东诸学派主动切割,甚至打压东明精舍?”

    李祺直接点头,而后平静道:“浙东乡土之中儒学氛围极其浓厚,若是不管的话,东明的学说复兴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唯有让浙东乡土中的其他学派亲自盯着,才能保证无人复兴其学说。”

    “果真如此,可称得上万无一失了!”

    朱棣笑道:“景和果然睿智聪明,常人所不能及也。”

    “臣以为,现在是应该使浙东诸学派皆有一心的时候了。”

    “使诸学派一心?”

    朱棣皱了皱眉迟疑道:“朕自然是希望如此的,可根本不可能做到吧,朕纵然不是鸿儒,也知道人有千面,道有万千,想要统一是不可能的,总是此兴彼落。”

    让学派统一就像是让朝廷中的官员都忠君爱国一样,朱棣虽然想,但知道不可能。

    李祺笑道:“陛下误解臣意思了,让天下人同思同欲,纵然是孔圣复生也做不到,臣的意思是借着元史之事,让诸学派所研究的学问,皆有一个核心所想,譬如以大明为尊!”

    朱棣顿时振奋起来,他在殿中不时踱步,这些儒生的确是好用,但对于一个王朝而言,他们似乎更关注儒家道统,若是能够让王朝凌驾于儒家道统之上,那可是一件大好事。

    “景和,你是当世大儒,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不,朕还要给你加官,让你彻底成圣!”

    李祺眼中一亮,终于来了,他做这么多,可不是全无私心的,他如今在民间的声望已经很足,待让浙东学派亦跪服后,若是能再得到官方认可,那就彻底站稳了脚跟,足以留在儒门青史之上。

    “景和你先去做,朕再好好思量一下。”

    朱棣想了一下有些犹豫,只能先让李祺离开。

    李祺离开殿后也在思考朱棣能给他什么官方认可,死了之后若是能够配享文庙,那自然是最好的。

    但活着的时候呢?

    李至刚已经是前礼部尚书,这是名义上的六部之首、九卿之首,但这个官职不可能给李祺,先不说从正五品的武英殿大学士一跃为正二品的礼部尚书不合规矩。

    礼部尚书是真的管一部之事,而朱棣只希望李祺能顾问身侧,李祺自己也不想要礼部尚书的虚名,而失去大学士这内相之实。

    “那就是三公三孤了。”

    李祺立刻否决了这种可能,历史上是永乐二十年才恢复这些职位,但一直都未给实授,只给专人授予,况且骤然凌驾于六部尚书之上,岂不更是儿戏?

    甩去这些思绪后,李祺又开始琢磨方才在殿中他的提议,此番建议是他深感当今天下儒家已然疲惫,而试图做出的改变。

    这就不得不提,以前的儒家士大夫是有强烈家国天下观念的。

    这种观念在东汉时期到达了顶峰,东汉时期的士大夫被皇帝迫害的那么严重,但诸如王允等典型的士大夫,还是以汉室为己任。

    曹操花费了那么多年,屠杀了多少次朝堂,才终于将忠于汉室的士大夫杀光,最终取代了汉室。

    汉儒崩溃以来,伴随着五胡乱华、政权频繁更迭,唐朝儒家低谷,而后到宋儒开始宣扬儒家道统,儒家就逐渐走向了一种有家无国之路。

    有家无国!

    从现代民族国家穿越而来的李祺,一听到这个词,都感觉一阵阵的恶寒和恶心。

    李祺要在大明逐渐建立民族国家,改变大明的立国之本只是一个开始,还要深切改变所有士人的思想。

    把百姓、国家、民族彻底绑定起来,让所有人都为大明鞠躬尽瘁。

    不过到了那个时候……

    无论是洪武朝还是永乐朝,李祺给皇帝提的建议,都是当时听起来非常好,但越往后就问题越大的那种。

    这次的建议也不例外。

    等士大夫、百姓都在为大明朝变得更好而奋斗时,他们就会发现,貌似有一个巨大的阻碍,横亘在那里。

    “姑父!”

    李祺正往宫外而去的时候,突然听到了朱高炽的声音,他回身一看,便见到狄胖胖正往这边走来,脸上带着些愁绪。

    “殿下。”

    朱高炽走到李祺身边,笑道:“小侄正要出宫去,姑父可愿与小侄同行。”

    说完脸上便升起了些紧张。

    李祺知道为何,如今大事皆定,皇位稳固,最近朝中已然生出了立储以安天下人心的议论,朱高煦靖难之时出生入死,功劳远比朱高炽大,是以朝野之中尤其是勋贵之中,皆有立朱高煦为太子的声音。

    最重要的是,朱棣宠爱朱高煦!

    “自然无不可。”

    李祺笑着应着,朱高炽脸上闪过惊喜之色,如释重负,二人结伴同行,李祺突然说道:“殿下其实有时不必太过于担忧。”

    朱高炽陡然一惊。

    李祺突然重重咳嗽起来,而后不着痕迹的将袖口朝向朱高炽,朱高炽骇然发现李祺袖口竟然有血迹斑斑,当即惊声道:“姑父,你……”

    李祺低声道:“还望殿下保密,此事陛下知、你知、我知。”

    朱高炽有些反应不过来了,但还是沉重点了点头,而后没忍住问道:“可曾唤太医…”

    话没说话就没再说,太医院人多眼杂,怎么可能瞒得住。

    “此乃心神耗费所致,药石无救,臣这一身本事便是以命数求来!”

    朱高炽脸上满是肃然敬佩之色,“姑父真乃古之君子贤人是也,这等求道纵死之心,让人唯有敬佩。”

    “莫要说这些事了,殿下,其实你不必太过于担忧,以损伤身体。”

    知晓了李祺身体状况后,再听这话,朱高炽的感受已经全然不一样,他有些消沉道:“父皇有立二弟的心思……”

    李祺低声道:“殿下一定会被立为太子的,立嫡以长,陛下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而且我等大臣都会推举殿下,这乃是正道,尤其陛下本就不是顺位继承,会更在乎此事。”

    朱高炽没想到李祺竟然这么直接就说会推举自己,再一想到他油尽灯枯的身体,一时之间竟然有热泪在眼眶中涌动。

    “姑父,我实在是不知该如何感谢你。”

    “殿下未来一定是个仁君,能为殿下成为太子尽一份力,这是我李祺的荣幸,何必需要殿下感谢呢?”

    朱高炽现在有点理解为什么先帝和当今陛下都喜欢李祺了,因为李祺说话实在是太好听,但是又不给人谄媚之感,而完全是实话,若非李祺身体怕是扛不到他那时,他都想要继续信重李祺。

    “殿下真正需要担心的反而是立储君后,高阳郡王怕是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继续夺嫡。”

    朱高炽立刻就意识到了什么,低声道:“您是说建成唐宗之事?”

    李祺摇摇头道:“高阳郡王哪里有唐太宗的手段,若真有那等手段,怕是陛下也坐立难安了。

    唐太宗文武双全,没有丝毫的短板,建文之事乃是注定,而高阳郡王不过是一介有勇无谋的武夫罢了。

    殿下睿智天纵,臣是不担心能够应付的。”

    听到李祺对弟弟的评价,朱高炽很是赞同,单纯玩脑子,他能吊起来打朱高煦。

    担忧也不过是担忧父皇的想法罢了。

    “臣真正担心的是殿下的身体,陛下春秋鼎盛,身体又一向康健,能够做很多很多年的皇帝,而殿下的身体却不太好。

    若是有孝康之祸,那该怎么办?

    大明才刚刚经历了一次,难保陛下不会有其他的心思,毕竟有些事太像了,对于亲历者来说,总归是有阴影。

    所以殿下最该做的是保重身体,一定要熬住!

    所以臣才说殿下不要忧虑。

    忧虑伤身!

    每日活动一下,冬日多穿衣,夏日不要正午出来以防中暑,平日处理政务不要太过于耗费心神,一直要让身体时时刻刻保证健康。”

    朱高炽这种明确记载的皇帝,寿数比起历史上只会少不会多,所以万一活不过历史上的寿数,那可就全完蛋了。

    孝康之祸!

    朱高炽一惊,大感李祺说的极对,他是嫡长子,刚刚经历了皇位变动的大明朝,再也不想再来一个嫡次子继位了。

    所以太子之位有这些大臣支持,应该是非常稳妥的。

    但若是像孝康皇帝那样直接死在皇帝前面,那可就不好办了。

    所以保重身体好好活着才是最关键的事情!

    朱高炽正色道:“今日幸得姑父指点,否则小侄险些就要在无端之事上焦虑蹉跎了。”

    见到朱高炽将话听了进去,李祺很是高兴,这朱高炽可是个厚道人,现在留下一份香火情,在临死前把他推上太子之位,日后他定然要回报。

    历史上朱高炽登基之后,先给魏国公恢复了爵位,而后又给当初帮助他稳固太子之位的众臣各个都升了官,杨荣等人苦尽甘来。

    李祺预计今天的这份香火情,甚至可能价值一个世袭爵位,等恢复魏国公爵位的时候,突然想到了李善长的后人,这爵位不就来了。

    即便是没有爵位,那至少也是要给李善长再追封一下的,仁宣二宗时期,是李氏彻底给李善长平反的好时机。

    二人结伴出宫,这一幕自然是被有心人看到了,怕是很快朱高煦就会知道这件事。

    李祺回公主府后,恰好李芳、李茂兄弟二人都在,这兄弟二人都已经成了亲,都是李祺给选的好亲事。

    “芳儿。”

    李祺伸手将李芳召过来,在李芳有些懵的情况下摸了摸他的头,笑眯眯道:“为父今日给你结了一份善缘,日后怕是有一桩好事落在你头上。”

    若是李氏真的复爵,那爵位自然是落在李祺嫡长子李芳头上。

    李芳更懵了。

    李茂也凑过来,问道:“父亲,那可有什么好事落在儿子头上。”

    李祺立刻板起脸道:“有一顿板子你可要?”

    李茂连忙告罪,李芳忍不住笑出声来。

    待临安公主带着李显穆走出来,便见到李茂在墙根底罚站,李芳则侍奉李祺喝茶。

    “三弟,快些随哥哥走,你大嫂给你做了最爱吃的桂花糕。”

    李茂眼巴巴的看着李祺,李祺挥挥手道:“你也去吧。”

    李茂顿时欣喜将顶在头上的书轻轻放在书架上,而后溜走了,临安公主没好气道:“成了亲的人,还不如显穆一个孩子稳重。”

    李祺望着三个打打闹闹的儿子,欣喜中又带着一丝忧愁,临安公主敏锐的察觉到,便问起,李祺将方才和朱高炽的对话讲了一下。

    “朱高炽是一定能当皇帝的,可围绕在他身边的人却不一定能等到他登基啊。

    我很担心芳儿他们会被牵连到其中,万劫不复。”

    历史上解缙便是死在这里面,还有很多亲近朱高炽的大臣都被下狱,甚至死去。

    临安公主也有些沉默。

    夺嫡之争,向来残酷!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9096/28375792.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