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李显穆入国子监
推荐阅读:太子殿下今天破戒了吗 斗罗:五雷震鼓,吾乃雷道帝君! 妖天子 一夜倾城:惑国蛊妃 转生岩王爷,你说这是斗罗大陆?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限时婚宠:腹黑老公请敲门 仍能情深爱上 重生之按摩师的自我修养 解甲归田:家有麻辣妻
李祺生病没上朝,下朝后解缙等人来探望他,谈话间自然说起了朝中之事。
“今日一早我等进宫照常朝见天子,谁知天子却突然说要立大皇子为太子,景和你是没看见当时朝中群臣的表情有多精彩。”
他说着说着突然发现李祺只微微笑却不出声,一道奇思如闪电般划过他的大脑,他满面震惊道:“景和你昨日那么晚从宫中出来,难道是你昨日说服了陛下,才有了今日之事?”
李祺微微摇头,“不是我一人之功,是太子殿下入了陛下之眼,又有诸位同僚共同助力,我只不过是最后让陛下下定了决心而已。”
解缙却颇为振奋道:“景和你不必谦虚,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能一锤定音这便是你的大功,太子仁和多谋而不缺乏决断,日后定是一代明君!”
李祺望着解缙这幅兴奋的模样,心中却升起了不安之色。
历史上解缙在永乐六年被李至刚诬陷,以“参与皇子之间的争斗”的罪名,贬为交趾布政司右参议,督饷化州,这时解缙还有救,等到永乐八年,解缙因奏事入京,正值朱棣北征、朱高炽监国,解缙拜见朱高炽后返回,朱高煦说解缙私下拜见太子,径直返回,没有人臣之礼,这时解缙已经没有了活路,最终被灌醉毙杀于雪中,究其根本就是因为参与到夺嫡之争中,政治意识又差了一些,屡屡惹怒皇帝。
这一世解缙没说出好圣孙三字,朱高煦不会如同前世那样针对他,但不过是将危险降低三分而已,若解缙依旧参与其中,二十年的永乐朝,能让他死几次了。
终究有十几年的情分,李祺轻声道:“缙绅,我有一番话想要说与你听。”
解缙见李祺神情肃然,顿时收起笑意,同样肃然道:“景和你说。”
李祺沉吟道:“太子虽立,可如今乃是永乐朝的天下,我等臣子便始终只有一个君,那就是陛下,万事要多加详细的思考,要看天下的大势,才能知晓该做什么,以便于保存自身。
我向陛下举荐太子殿下,不是因为我与太子殿下的旧谊,而是因为我为陛下所考虑,为大明所考虑,陛下能从我的话语中感受到我对他的忠诚,所以他不会认为我想要借着拥立之功而往上。”
解缙绝顶聪明自然听懂了李祺话中之意,是让他尽心的侍奉皇帝,即便偏向太子也要事事以陛下为先。
解缙一向狂傲,眼高于顶,不将他人放在眼中,倘若是其他人来劝说,他是不会在意的。
可一物降一物,李祺是那座他决计越不过的高山,他对李祺是心服口服,此刻听到李祺之规劝,顿时便肃然道:“景和,我明白了。”
李祺见他听进去了,也微微放下心,二人又闲聊了片刻,李祺有些精神不济,解缙便笑道告辞道:“景和,我最近收拢了几块奇石,待你身子大好,到我府中观赏。”
李祺笑着答应,待解缙离开后,却慢慢收起了笑意,身子大好,哪里还有那一日啊。
在一众大臣眼中,李祺变的很奇怪,从立太子那一日,李祺就再也没上过朝,但很多人都知道李祺是正常进宫做事的,说明他身体已经好了,最重要的是皇帝也没说什么,一直都允许他以病假不参加朝会。
其实原因很简单,李祺吐血昏迷是没有规律的,朱棣怕李祺突然在大朝会上昏迷过去,那李祺生病之事就掩盖不住了。
至于李祺为什么要掩盖这件事,朱棣也非常好奇,李祺给出的答案是——“士林未靖,一只病弱的老虎震慑不住满山野兽”。
作为士林领袖的李祺,却将士林比作野兽,朱棣自然明白为何,他既感动于李祺的忠直,又是叹息于李祺的命数,于是只每日让他进宫参备顾问,而不必去做那些耗费精力的礼仪性之事。
……
“穆儿,进了国子监后,知道该如何做吗?”
“光耀诸生之上,而横压天下三百州学子!于国子监立于万人之前,养望、聚气、慑服人心!”
“才学上愈是横压天下,为人上愈要谦虚让人。”
“是,父亲。”
“你生来就是不凡之人,当俯瞰天下,却不可当真生出漠然之心。”
“是,父亲。”
“这些年来,你做过无数的策问,可那些不过是纸上谈兵之事,为父曾教给你的那些大明朝的弊病,才是真正的策问,你务必要牢记在心,矢志挽救,若是不逮,便传承下去。”
“是,父亲。”
李祺望着眼前皎皎如天上清月的儿子,心中满怀感慨,亦有万千之语。
和李芳李茂不同,李显穆是他一手带大的,每一个字、每一句经典,甚至是有关于世界的认知全部是他所教,而作为天生半圣的李显穆,则全盘接受,这个孩子是他死后在这个世界曾经存在的痕迹。
“去了国子监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要像为父一样,壮年之时就落了个油尽灯枯的下场。”
“是…父亲。”
李显穆眼眶通红,自从不时吐血昏迷后,李祺的状态就明显开始变差,整个人愈发有风烛残年之感。
“行了,去吧。”
李显穆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给李祺磕头,而后起身往府外马车而去。
有老成属性在,他虽是少年却只在家人面前偶尔显露出少年心性,是以出了府外后,面上已然看不出些许悲戚之色,平静地上了马车,吩咐马夫往国子监去。
他还不曾到,国子监中已然甚嚣尘上,谁不知道李圣人的小儿子要来国子监读书,而读书是为了参加今年八月的应天府乡试。
“这位三公子洪武二十四年生,现在才十一岁,李圣敢让他参加乡试,定然是有足够的把握,又是一个少年神童。”
“据说李圣曾经笑言,三公子天赋才情还在他之上,难道不是空穴来风的虚言不成?”
“不可能,李圣乃是自生死之间悟道而天成,举手横压三百州,这等天资岂是谁都能相提并论的?”
“自古圣贤之子多有贤能,但却无人能及得上圣贤半分,这是亘古不变的律令。”
“不过李圣让三公子参加乡试,总不是为了擦边考个不入流的名次,若三公子真是天纵之才,再稍等几年,一举高中解元,岂不是更好,为何这么急切入学呢?”
“这倒是颇有道理,但圣人自然有圣人的道理,若是我等能够参透,岂不是可称之为半圣贤哲了?”
国子监诸学子皆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李显穆入学之事。
“我等不知,可那王艮曾高中应天府乡试解元,在这国子监中,乃是一等一的大才子,明年会试他必然高中一鼎甲,他乃是李圣唯一的弟子,时常参加家宴,他总是知道其中内情的吧。”
“且去询问一番。”
“同去、同去。”
一行无课的学子实在是耐不住心中的好奇,蜂拥着去寻找王艮,而王艮正好收拾了书,他知道李显穆来国子监的时间,正准备去门口接李显穆。
却没想到一开门眼前突然涌出一大堆人,将他都吓了一跳,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
作为李祺的弟子,再加上自己的才学,王艮在国子监名望甚高,当即问道:“诸位同窗这是发生何事了?”
“敬止,你可知你老师的三公子今日要来国子监?”
“当然知道,我正要出门去接师弟入学,诸位来此是与师弟有关?”
众人立刻便七嘴八舌的将方才疑惑道出。
王艮闻言顿时大笑,“枉尔等平日里自诩聪明,却聪明反被聪明误,老师让师弟参加今年的乡试,自然是因为师弟已然有解元的实力。
你们若是今年参加应天府乡试,便要被十一岁的解元夺魁了。”
王艮这话一出,顿时引来众人一阵阵惊呼,很多人不服气,“纵然是李圣子的儿子,我等亦不是蠢人,十一岁岂能胜我?”
王艮只淡然道:“萤火如何能与皓月争辉!”
“王敬止!这话就过分了吧,景和公的儿子我们又不是没见过。”
王艮一眼横扫而过,乃是国子监中一向与他争锋的江南大才子,他知道此人说的是李芳和李茂,老师的这两个人儿子,资质都很平庸,尤其是和身为人中龙凤的祖父、父亲、弟弟相比较起来,就更平庸了,简直不像是一家人。
王艮依旧是淡淡道:“我可没说你们是萤火,我说的是我自己。”
呃……
王艮这一句话顿时让众人不知该说些什么,这可是卓然于国子监诸生之冠的王艮,圣人的亲传弟子,在古代这是要进文庙配享的。
现在却用萤火与皓月作比。
纵然王艮是李祺的弟子,也不至于让李显穆踩着他这么多年积累出来的名声往上走。
况且王艮一向刚直,是不屑于这等事的,那就只能说明王艮说的是真的,可这真的太让人难以相信了。
“有些事、有些人,没有见过便如同井底之蛙,不知天地之广阔,我曾经也以为自己才学堪惊天下士,可见到老师之后才知道何谓汪洋之孤舟,见到师弟之后才知古来圣贤为何皆寂寞。
我的师弟马上就会成为诸位的同窗,他是有真才实学,还是虚妄,用不了多久就能见分晓,只希望你们不要被打击的道心破碎。”
王艮的声音很是平和,可众人却能够从中听出一股强大的自信,这是众学子第一次见王艮这么推崇他老师之外的人。
这位三公子貌似真的不简单啊。
王艮不再多言,造势造到这个程度差不多了,当即高声道:“还请诸位让出路来,我要去接师弟了。”
“同去,同去。
据说景和公的儿子生的钟灵毓秀,如天上清月,乃是一等一的天人之姿。”
于是国子监中便再次出现了蜂拥之相,众学子等到国子监门前不多久,便见到一辆装饰颇为华贵的马车自街道尽头而来,马车上装饰着皇家之物。
李显穆是临安公主的儿子,众人立刻便知道是李显穆到了,纷纷想要第一时间目睹,好在终归是一群士子,还有几分矜持,而且李显穆声望不像是李祺,还不至于被踏破门槛。
早在拐进国子监所在街道时,李显穆就已经知道了国子监之事,他平静的掀开车帘下车,而后平静的向诸生行礼,清越之声道出,“晚生李显穆,诸生有礼。”
除了那些和李氏有仇的人,其他任何人第一次见到李显穆时,都会不由自主喜欢他,除了李显穆如清月风云的顶级样貌,还有感染特性的加持,他生来就是顶级的魅魔。
“这就是景和公的儿子。”
“这才应该是景和公的儿子!”
“圣人之子,正当如此。”
仅仅见了一面,他们就已经被李显穆的风姿所折服了几分,正如当初张辅的夫人见到李显穆的第一面,就已经决定要让李显穆做自己的女婿。
王艮上前接过李显穆手中的包裹,朗声笑道:“师弟,你终于来了国子监,这世间众人都要知道老师后继有人了。”
李显穆温声道:“有师兄在,老师已然后继有人了。”
二人结伴而行,王艮感慨道:“不一样啊,我又如何能和你相比呢?”
这便是一语双关了,天地君亲师,弟子比起儿子来,终究还是差一丝,李显穆可以振作李氏,从思想上和血脉上传承李祺的一切。
第二重意思则是,王艮天赋不够,无法全数传承李祺的一切,这还是要李显穆来做。
李显穆笑了笑没再纠结这件事,反而好奇的望着众人,“师兄,这是?”
王艮顿时沉吟起来,而后才大致将他所知道的说出,“师弟,你现在可是国子监中声名最高之人,几乎所有人都在关注你。”
“关注的人愈多愈好,这样扬名的时候可以省很多事。”
李显穆的声音很是平淡,仿佛扬名立万只不过是如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的事情,王艮先是一愣,而后笑出声来。
正当如此!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9096/2837578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