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118章 斩九卿

第118章 斩九卿


殿上顿时肃然。

    眼见陈瑛的反应这么大,李显穆立刻便意识到,这位左都御史定然有亲属牵连进了迁都案中。

    是以才对自己有这么大的敌意。

    而胡英和赵居任虽然也是南直隶人,但他们和陈瑛这个酷吏不是一路人,今日却异曲同声的打配合,那想必也有亲属牵连进去,要给自己一个教训。

    这件事之中,江西人应该是没有参与,因为户部尚书夏原吉一句话都没说,杨士奇属于顺手坑自己一下,大概是血脉中的独断触发了。

    而胡广已然是跳出江西外的孤臣,迁都之议中被自己所逼迫,所以现在想要坑回来。

    不过无论是出身四川的蹇义,亦或出身江西的夏原吉,或者出身福建的郑赐、杨荣等人,皆对陈瑛等人的建议不反对。

    若是真能以南宗制衡北宗,让南人彰显一番,他们也乐见其成。

    黄淮大致是被浙江士人推上来的,这七八年浙江士林的声望大打折扣,这些的南北宗之事,大概率是浙江主导,目的是提升浙江士林的声望。

    至于其中有没有算计他,概率不大。

    李显穆飞快的将场中信息梳理了一番,大致将每个人的角色和立场都判断了一番。

    而后便将目光投向了陈瑛,梳理后,陈瑛就是最该被他打击的那个。

    南直隶的先锋,这次衍圣公府中,他亦是敌意最大,枪打出头鸟,既然他冲锋在前,那便折了他!

    众人之中,黄淮颇为不安,从陈瑛等人开始针对李显穆的时候,他就感觉到不对劲了。

    明明朝廷上议论的是衍圣公之事,可怎么突然变成了陈瑛和李显穆间的对抗?

    黄淮亦是聪慧之人,先前只是被蒙蔽,现在渐渐品出了些事来。

    早就有人猜到衍圣公之事中,李显穆会下场?

    南北宗之事,这是在故意用作诱饵?

    那浙江之中难道也有人在利用自己吗?

    不对!

    这是一箭双雕,推自己出来的浙江士人的确是希望能够振作浙江的声势。

    但这其中又涉及到南北之争,有人断定李显穆一定会出头。

    有人要借着这件事,对付李显穆!

    因为过去无论是李祺还是李显穆,总是能够站在正确的位置上,继而对敌人进行道德审判,可现在衍圣公府有错在先!

    是以李显穆先天有缺,再加上有南宗作为倚仗,实在是没有输的道理。

    黄淮越想脸色越是难看,他没想到自己以及浙江士人这次竟然被当了枪使,他扫视着殿中诸臣,江南三省中,一向以江西最为强势,号称泰半之士。

    但往常浙江还是略胜南直隶一筹的,但洪武后期以来,浙江连番遭遇重击,现在朝中早已是南直隶和江西的天下。

    这等大事,南直隶和江西毫不在意的就做了,根本没把自己这个浙江文人领袖放在眼里。

    亦或者……

    浙江内部有人与之勾兑?

    黄淮前所未有的生出了一股一统浙江士林的野心,但下一瞬就放弃了,那简直不可能,就连宋濂和方孝孺当初的东明精舍都做不到,何况是他。

    黄淮脑海中有无数的想法闪过,一时之间颇为焦急。

    若是今日之事对李显穆造成不利之事,他当初向李忠文公的许诺岂不是违背了?

    但此刻木已成舟,李显穆已然一脚踏入漩涡之中,只能寄希望于他能自解今日之围!

    面对陈瑛的诘难,李显穆却朗声大笑道:“陈御史太过于心急了,下官还没有说原因,陛下尚且不急,你急什么?”

    陈瑛顿时气结,“你……”

    其余陈英、郑赐等人皆忍不住笑起来,甚至就连皇帝朱棣都微微欠起嘴角,颇觉有趣。

    对陈瑛这等酷吏般的人物,哪个皇帝会真的将之视为宠臣呢?

    不过是手中的恶犬,对其宠信只是让人对其畏惧,以及让这恶犬能够更全无顾忌的去咬人罢了。

    一旦这恶犬伤人太多,就要将之杖毙!

    任谁都能听的出来,李显穆这是在讥讽陈瑛,皇帝不急太监急。

    嘲讽完陈瑛后,李显穆不再多言。

    当即喝声道:“为何所言荒谬?

    因为无论是任用流官,亦或者从衢州孔氏选曲阜知县,皆是无用之举!

    这等无用之举,竟然在圣上当面、尊上当前堂然皇之的道出,何其荒谬也?

    难道诸公皆不知吗?

    曲阜之状、衍圣公之威,乃是上下尊卑的自然之理!

    正如应天府尹不敢管京城诸王公之事,诸王封地的官员不敢管藩王事务。

    区区曲阜知县,不过是七品官,拜见衍圣公时,不经允许连门都进不去,要先到门房等候,而传话的传奏官是六品,比知县的品级还要高。

    地位悬殊如此之大,曲阜知县怎么可能不仰衍圣公鼻息而存?

    这才是今日孔门互相攻讦的真相,不改变这一点,反而汲汲于换一个知县,难道不是最荒谬之事吗?”

    陈英心中暗道一声漂亮,而后紧跟着说道:“陛下,李翰林所言极是,若要改变曲阜之事,先要予知县威权,可上下尊卑,不可轻动,若真使区区一知县凌驾于衍圣公之上,岂非滑天下之大稽了。”

    二人一唱一和,将方才陈瑛所言,批的什么都不是,而且再次将话题带回了是否要改变衍圣公制度上。

    曲阜知县之难处,就在于这是衍圣公制度的一部分,李显穆刺破了这一点,于是便将曲阜知县和衍圣公联系到了一起。

    可这件事早就已然经由皇帝亲自定性,断无更改的道理!

    正如朝廷的藩王制度,在封地内为所欲为,而朝廷官吏不能阻止。

    想要改变就只能让官吏拥有凌驾于藩王之上的权力,可那简直和做梦没有区别。

    陈瑛、胡英、胡广等人皆听明白了,脸色俱是难看至极。

    “难道就要坐视衍圣公败坏吗?”

    “李翰林既然将我等所提之建议驳斥,那不如提出更好的建议。”

    朱棣亦望向了李显穆,温声道:“显穆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李显穆非常想回答一句,有个屁。

    废掉衍圣公就是最好的方法,就像是废掉你那些垃圾拟人的弟弟一样,但你又做不到,那我有什么办法?

    但不是故意找死,自然说这些话。

    “微臣人微言轻,在廷议之上出言,已然是得陛下信重,如今当朝重臣皆在当面,岂容微臣一言再言?

    不若陛下再问重臣乎?”

    把这件事甩锅出去是唯一的好办法,因为根本解决不了,以免日后还有所牵连。

    “只是臣还有一言驳斥通政使,方才通政使之言,乃大不敬。”

    大不敬?

    这三个字一经出口,就连朱高炽和朱棣都坐直了身子,直直望向李显穆,朱棣肃然道:“显穆,你可知你在说什么,九卿之重,重越泰山,大不敬三个字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赵居任只觉仿佛被山间野兽盯上了,他怎么也没想到李显穆的报复来的这么快,竟然就在堂上,才刚刚将陈瑛辩的口不择言,立刻便直接持剑杀了回来。

    李显穆肃然道:“方才赵通政使说衢州孔氏乃是大宗嫡系,此乃大不敬也!”

    这下所有人都有些懵了,虽然现在继承衍圣公之位的是北宗,但衢州孔氏的确是嫡系大宗,这是绝对没问题的谱系,举世公认的谱系,这又有什么大不敬的呢?

    李显穆嘴角露出一道一闪而过的残忍笑意,赵居任只觉得被猛兽盯上,就连呼吸都瞬间一凝滞。

    浓浓的不安涌上他心头!

    李显穆一字一句的冲着赵居任问道:“下官请问赵通政,当今陛下和孝康皇帝支裔,孰为大宗乎?”

    皇帝和朱标那一脉,现在谁是大宗啊?

    李显穆沉沉一句,尾音甚至有些飘摇起来,好似从九天之上的亡人之所在而来,带着浓浓的死气。

    你说没有爵位的是大宗,你说祭祀孔子的是小宗。

    那祭祀太祖高皇的是大宗还是小宗啊?

    李显穆的话刚一出口,众人就知道这是多严重的政治问题了。

    始祖是大宗的始祖,而诸王只能祭祀自己这一脉的始祖,比如刘备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而不说是刘邦的后代,因为他只能祭祀中山靖王,而不能祭祀刘邦。

    只强调衢州孔氏是大宗,这岂不是说曲阜孔氏是小宗?

    小宗祭祀孔子?

    这对于最重视礼法规矩的衍圣公来说,堪称致命,亦是朝廷的致命之处!

    赵居任本就年纪大,被李显穆这一问,只觉亡魂皆冒,几乎立刻跪在地上,不住叩首道:“皇帝是大宗!皇帝是大宗!”

    殿上瞬间凝滞到落针可闻的地步,如同万年寒川笼罩着整座殿宇,每个人都轻轻呼吸着,争取不发出任何声音,谁都没想到李显穆竟然会说出这么一句话。

    方才还颇为嚣张的陈瑛也如同鹌鹑一般,再不说话了,他时常觉得自己是个疯子,但现在比起李显穆来,他觉得自己是个正常人。

    朱高炽垂着头,一言不发。

    朱棣望着群臣噤声,却颇觉有趣,此刻他再次回想起了他在阙前问罪,若不是那场政治奠基,现在遇到这种问题,他大概会很是急切的证明自己吧。

    “且抬起头来,朕本就大宗,天子本就是大宗。”

    皇帝的声音比想象中好太多了,众人战战兢兢的抬起头来,见皇帝甚至还在笑,并没有想象中的冷若冰霜。

    “自古以来如同朕这般诛独夫而登基的皇帝,皆在三代以前,诸卿竟好似忘记了。

    不过通政使的确是有错,自南宗让爵后,大宗便已然是北宗了,南宗守护坟茔等有功,但却不能越过北宗去,连大小宗都能搞错,真是老糊涂了。”

    听到老糊涂三个字,以及皇帝似笑非笑的神情,赵居任只觉一阵阵天晕地旋,他深深匍匐在地上,战战兢兢、颤颤巍巍道:“老臣年迈,竟犯下这等大错,圣上当前,请乞骸骨。”

    “准了。”

    殿中又是一阵寂静,众人都知道,皇帝这已经是相当给赵居任面子了,让他以九卿之位致仕,至少还能回家乡做个名士耆老。

    可众人依旧战栗不止,一位九卿啊!

    竟然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被扳倒了!

    众人不由自主的将目光落到了李显穆身上,只见李显穆依旧面容平静的跪在地上。

    肤若白瓷,泛着湛湛之光,乃是一翩翩贵公子也。

    可就是这么一个一看就人畜无害的公子哥,三言两语就将一位九卿拉下马来。

    众人脑海中几乎同时闪过一句话——“真像他父亲。”

    当初李忠文公也是一向与人为善,但亦是三言两语就能置人于死地,杨靖、詹徽、李原名等人皆是如此而亡。

    朱棣摩挲着下巴上的胡须,又瞧了瞧陈瑛几眼,微微叹了口气,若是李显穆愿意做酷吏的话,一定比陈瑛做的好。

    可惜这不可能。

    今日之事到这里他算是彻底看清楚了,衍圣公府那些事流传出后,衢州南宗便躁动不安。

    然后参与进这其中的人越来越多。

    李显穆上次迁都之事得罪了人,于是有今日之事。

    今日他替李显穆把赵居任这个老东西料理掉,算是站在他这边,但陈瑛他还是不会处罚的,毕竟这么好用的狗,不好找啊。

    有些事李显穆是不愿意去做的。

    比如干掉驸马梅殷,只有陈瑛这种人才愿意去做。

    想到这里,朱棣再次开口道:“说说吧,衍圣公和曲阜知县这件事,到底怎么办?

    杨荣,你一向有急智,你说说看。”

    听到皇帝所问,陈瑛、胡英等皆松了一口气,皇帝既然不再多问大小宗之事,而是只问衍圣公之事,那今日便算是结束了。

    胡广却觉得有些坐立难安、如坐针毡,他今日算是彻底把李显穆得罪了。

    李显穆对此并不意外。

    纪纲和陈瑛这种人,没有那么好扳倒的,只有黑手套已经脏到主人嫌弃的时候,才会被丢弃。

    全程都没有如何发表过意见的杨荣沉声道:“回陛下,臣以为,衍圣公制度的本意是好的,只是没有执行好罢了。”

    ————

    在明朝初期,以地域为主的党争还不曾出现,但已然出现了一些矛盾,孔门互讦案中,三位政治立场并不重叠的南直隶大臣,齐齐向李显穆(北人领袖的继承人)发动了进攻,而其导火索,便是号称“南北第一案”的迁都案!——《明朝政治集团的形成与地域》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9096/2837576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