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救太子于危难之间
推荐阅读:太子殿下今天破戒了吗 斗罗:五雷震鼓,吾乃雷道帝君! 妖天子 一夜倾城:惑国蛊妃 转生岩王爷,你说这是斗罗大陆?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限时婚宠:腹黑老公请敲门 仍能情深爱上 重生之按摩师的自我修养 解甲归田:家有麻辣妻
面对甩锅的皇帝,李显穆不仅没有害怕,甚至还颇有几分兴奋。
而高居九天之上的李祺则收到了来自系统的消息。
【二代家主李显穆再大朝会上据理力争,驳斥皇帝,在诸大臣中的声望提高,声望加5,当前声望65。】
李显穆兴奋是因为他已经感受到了周围臣子的眼神变化,他想到了父亲曾说过的,“自古以来积攒声望最快的办法就是怼皇帝、太子、高官贵卿,这些人都是上好的声望刷子,但胡乱刷也是不行的,必须要有理有据的去刷。”
大臣又不是傻子,你要是真的冲着刷声望去,他们反而低看你一眼,或许还会嗤笑、嘲讽。
只有像是当初李祺在金銮殿上怒怼建文,还有李显穆现在这样为正道发声的情况,才能真的刷声望。
在振奋之中,李显穆微微冷静了下来。
首先朱棣是一定要派出郑和的,这根本就阻止不了。
甚至皇帝要重用宦官,之前就已经好几次派出太监去镇守和监军了,这也是大势改不了。
重用宦官,他就不提了,只要不让郑和正式担任外朝官,就足够了。
“陛下,微臣以为,郑掌印的确是主管海运衙门的不二人选,但不能以正式的从三品外朝官身份执掌。
郑掌印本就是内廷正四品太监,当初下西洋时,陛下任命其为掌下西洋事,如今依旧可以效仿,使郑掌印以本职掌海运衙门事,海运衙门中的从二品、从三品大员皆不设置。
待翌日朝廷可以选出执掌海运衙门的人选,再撤去郑掌印之差遣,如此之为,陛下既不曾打破惯例,又可以让郑掌印执掌海运衙门。
岂不是两全之事。”
朱棣沉吟了片刻,转向殿中诸大臣,“诸卿以为呢?”
殿中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细细想来,这大概是唯一的办法了。
当今圣上信任当初和他一起靖难的太监,多次派出太监做事,甚至就连下西洋这种事都交给郑和去做,可见一斑。
他们反对也是无效。
如今能把宦官伸到外朝的手斩断,已然是足够了。
不多时,朝中诸臣无论心里愿不愿意,皆认可了这一决议。
散朝后,李显穆第一次接受着心学以外众人的恭维,而后皇帝身边的太监总管便带着笑走到他身边,“李学士,陛下召你去后殿。”
李显穆一咯噔,心中暗道:皇帝不至于这么小气吧,竟然还要打击报复不成?
他一进殿,就见到一本奏章冲着他面门而来,而后响起一道没好气的声音,“你小子今日在殿上可真是大显威风了,有这么好的计策,一开始怎么不说,偏偏要在大朝会上说。”
李显穆揉了揉有些发木的脸,把奏章从地上捡起来,从声音中他判断皇帝有些生气但不多,于是苦笑道:“陛下,臣也不知道您会不提前商议就在大殿上把这么重要的事说出来啊。
臣本来也准备退朝之后再说的。
但当时陛下您都要直接下决定了,臣也是没有办法,才只能在大朝会上说出来的。”
皇帝脸上稍缓,算是认可了李显穆的说辞。
李显穆暗自庆幸自己在皇帝这里的信任度足够高。
正在这时,狄胖胖朱高炽竟然拖着不便的身体走进了殿中,他是听说一下朝李显穆就被皇帝叫走,怕李显穆出点什么事,连忙赶来。
一看到殿中二人气氛,顿时松了口气。
可李显穆却只觉警铃大作,颇感不妙,太子什么时候来不好,偏偏这个时候来。
这不是让皇帝怀疑他和太子之间的关系吗?
还不等他反应,皇帝已然冷声道:“太子这是听到了什么风声,这么急匆匆的跑来,难道是担心朕对自己的外甥不利吗?
倒是不劳太子费心了,朕还没有无情到那等地步。”
朱高炽胖胖的脸几乎瞬间煞白,滴滴冷汗爬满了他的脖颈,他知道自己好心办坏事了。
皇帝这番诛心之言,几乎击垮了朱高炽的防线,他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辩驳。
在这电光火石之间,李显穆转向了太子,嘴唇微动,朱高炽眨了两下眼。
李显穆接收到了信号,立刻出声道:“陛下,我一下朝就来到了这里,太子殿下回东宫的路线并不相同,怎么会知道臣来到这里呢?
是以太子殿下来陛下这里,并不是因为微臣,想必是殿下寻找陛下有事。”
朱棣还在气头上,又在李显穆和太子之间转移着视线,眼中有些怀疑,“他能有什么事?
太子你说。
说不出来,朕绝不轻饶!”
朱高炽跪在地上,从怀中取出一枚纹路精美的平安符来,“父皇,这是儿臣为父皇所求的平安符,需要亲自敬香九九八十一日,今日是初九,乃是八十一日的最后一日,需要父皇亲自佩戴,儿子担心误了时辰,父皇一下朝儿子就匆匆往后殿赶。”
朱棣一怔。
将平安符取过,再一看上面的日子,果真是九九八十一日,恰好今日初九。
这竟然真的是一个误会!
再看太子方才被呵斥后煞白的脸,以及满满的惶恐,朱棣顿时心中很不是滋味,开始反思自己对这个大儿子是不是太过于苛刻了。
这个孩子除了不像他之外,其实没有什么大问题,以前的李祺就说太子仁善又有决断,让朱高炽做太子,对大明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朱棣又想到太子过去的仁孝之举,心中的那一丝怀疑早已飞到了爪哇国去,只剩下满满的愧疚。
“唉,刚才是朕错怪了你。”
朱棣拍了拍朱高炽的肩膀,他是个性情中人,满是愧疚道:“你说吧,想要什么赏赐,朕都补偿给你。”
朱高炽依旧憨厚摇了摇头,“是儿子行事太让父皇误会了,儿子应该自省才是,怎么能够向父皇讨要赏赐呢?”
朱棣也知道朱高炽的性子,没在劝,打算一会儿让贵妃从私库里面掏几件好东西给东宫送过去。
父子二人说完这番话,朱棣才想起来地上还跪着一个人,转向李显穆道:“显穆你说的对,是朕错怪了太子,你先起来吧。
如果不是你,朕险些要误会太子有不轨之为了。”
李显穆一边谢恩起身,一边笑道:“太子仁孝,朝野皆知,所以臣才有所猜测,这是大明之福,自古天家之内,哪有如我大明这等父慈子孝的呢?
臣为陛下有太子这般仁孝的子嗣而贺。”
朱棣亦感慨道:“太子的确是孝子,朕把大明交给他,是可以放心的。”
方才冷汗浸湿了后背,朱高炽现在都觉得后背凉飕飕的,可现在听到这番话,又不由火热起来,他很少能够听到父皇这样的赞许。
二人往殿外而去。
朱高炽低声道:“表弟,今日若非有你,我便有难了。”
“若非殿下担心微臣,又岂会匆匆而至呢?说来这还是微臣所惹出来的祸事。”
朱高炽闻言一乐,被冷汗浸透的衣衫,紧紧贴在后背上,颇有些不爽利,但他却觉得很舒坦。
“你对我很重要,我不能坐视你陷入险境。”
“太子殿下日后不必担心,臣毕竟是陛下的外甥,陛下还能杀了臣不成?
无非就是贬谪流放而已。”
说着这番话,李显穆同样是冷汗涔涔。
今日之事,李显穆比朱高炽还要紧张,若是因为这件事引来皇帝的怀疑。
那他在永乐朝就要寸步难行了。
虽然不会有生命危险,但如果不能参与政治,那和杀了他又有什么区别?
幸好李显穆早就担心会有突发状况,早就安排了许多后手,这平安符就是其中之一。
太子每日换衣服时,都会携带一枚,随身携带,每日销毁,不假于人手,为的就是这种情况发生,没想到还真的发生了。
方才李显穆和太子对视一眼就是确认他带了平安符。
后面自然便顺理成章。
政治斗争这种事情,其实没有那么玄乎。
汉王能占据优势,就是因为皇帝喜欢他、宠爱他,而后他又收买了很多人说太子的坏话,让皇帝对太子越来越讨厌、越来越怀疑。
那李显穆反其道而行之,唤起皇帝对太子的父子之情,自然就能稳固太子的位置。
“我受姑父大恩,现在又受显穆你的帮助。”
朱高炽叹息道:“日后若真有登临九五之日,我必为李氏复韩国公爵,使显穆你能于家族之中,彰显名目,而为世人所赞叹。”
“太子殿下要有信心,你就是陛下不二的继承人,大明这万里江山,未来唯一的主人!”
李显穆诚挚道:“这不仅仅是臣一人所想,而是举朝所倾慕,天下盼望一位仁君圣主,已然很久了。”
————
洪熙元年,大宴诸臣,酒过三巡,忆及潜邸时,帝颇潸然,慨然曰:“往日艰难,幸赖诸卿用命,以忠以诚,而功第一者,朕之姑父,功次之者,朕之弟,显穆也!”
诸卿叹服,皆饮之,以为贺。——《明史·仁宗本纪》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9096/2837574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