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开局遭雷劈:音乐不需要被 > 第12章 思想的棱镜与无声的硝烟

第12章 思想的棱镜与无声的硝烟


日内瓦万国宫的余韵尚未散尽,《Heal  the  World》纯净的涟漪仍在全球蔓延,抚慰着无数疲惫的心灵。然而,楚星河并未沉浸在这片赞誉的海洋中。他清晰地记得【世界树】图谱上那抹微弱的、不和谐的红色警示——理想主义的光芒,终将照亮某些人试图隐藏的角落,也终将刺痛某些习惯于在阴影中构建秩序的手。

天宇娱乐顶层,“星河”专属创作室。巨大的落地窗隔绝了城市的喧嚣,室内流淌着轻柔的、有助于集中精神的氛围音乐。楚星河站在一块巨大的智能白板前,上面没有复杂的乐谱,只有寥寥数行字:

《Imagine》

核心:

乌托邦愿景,去国界化,反战,反宗教藩篱,反物质主义。

风险:

触及现实政治、信仰、经济根基。争议性远超《Heal  the  World》。

【世界树】预警:

北美“保守主义/现实批判”节点(红),欧罗巴部分“传统宗教”节点(橙),东亚“集体主义/稳定”节点(黄)。

战略:

以艺术之名,行叩问之实。

纯粹!

剥离商业,直抵灵魂。

载体?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载体?”后面点了点。这一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平台显得过于“官方”了。他需要一个更纯粹、更聚焦于思想本身、更能引发广泛自主讨论的舞台。

意念微动,【世界树】图谱在意识中展开。庞大的根系枝干闪烁着信息流。他过滤掉商业喧嚣和政治博弈的杂音,将意念集中在“独立思想”、“先锋艺术”、“跨文化对话”等关键词上。很快,几个在特定文化圈内具有极高思想声誉但相对小众的节点亮了起来:

北美:

“阿斯彭思想节”(Aspen  Ideas  Festival)-汇聚全球顶尖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探讨人类未来的非营利性论坛,影响力深远。

欧罗巴:

“萨尔茨堡全球研讨会”(Salzburg  Global  Seminar)-历史悠久,致力于解决全球性挑战、促进跨文化理解。

东亚:

“京都创想论坛”(Kyoto  Imagination  Forum)-新兴但理念纯粹,聚焦科技、人文与未来的融合。

就在他权衡之际,林薇推门走了进来,脸色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手中拿着一份加密的电子简报。

“星河,你的直觉是对的。‘不和谐音’不是杂音,是号角。”她将简报投射到白板上,“北美‘基石研究所’(Cornerstone  Institute),欧罗巴‘传统价值守护联盟’(Guardians  of  Traditional  Values),还有我们这边几个看似独立、实则背景深厚的‘文化评论家’,已经开始联动。”

简报上,是精心剪辑的片段和煽动性标题:

《从战吼到麻醉剂再到毒药?楚星河的“治愈”是理想主义的糖衣炮弹!》

《警惕!下一个约翰·列侬?

或将煽动无政府主义思潮!》

《艺术不应成为解构国家与信仰的工具!评楚星河危险转向》

(东亚某论坛热帖)《很美,但‘没有国家’?这置民族复兴于何地?》

攻击点精准而致命:否定私有制(动摇经济根基)、消解国家概念(触及政治红线)、模糊宗教界限(挑战信仰核心)。他们将《Imagine》解读为一种对现有社会秩序的彻底颠覆和否定,而非一个充满希望的愿景。

“这些组织背景很深,擅长操控舆论,制造对立。”林薇声音低沉,“他们不是单纯的乐评人,他们是‘思想秩序’的维护者。你的《Imagine》,在他们看来,比核弹还危险。Global  Sound那边压力也很大,艾米莉亚刚跟我通了话,语气很复杂,既兴奋于你再次引爆话题,又担心引火烧身影响他们在某些区域的业务。”

楚星河静静听着,目光扫过那些充满敌意的标题,眼神却愈发沉静。【文化亲和力(微量被动)】带来的微弱平和感,让他不被愤怒左右。他反而从这些攻击中,更清晰地看到了《Imagine》蕴含的力量——它触及了某些人不愿被触及的深层恐惧。

“他们害怕的不是歌,”楚星河缓缓开口,声音如同淬火的金属,冷冽而坚定,“他们害怕的是人们开始‘想象’另一种可能。害怕思想一旦挣脱枷锁,就再也关不回去。”他指向白板上“纯粹!”两个字,“所以,我们的回应,只能是更纯粹的艺术表达!把歌,唱给真正愿意倾听和思考的人听!”

他调出【世界树】图谱,将意念集中在“阿斯彭思想节”、“萨尔茨堡全球研讨会”、“京都创想论坛”三个节点上。三个节点亲和度对“先锋思想”、“艺术表达”、“跨文化对话”均显示为高亮绿色!

“林总监,联系这三个论坛的主办方。告诉他们,楚星河希望以独立音乐人的身份,在下一届论坛开幕式的非商业环节,无偿献唱一首新作品。作品主题,就是关于‘想象’人类共同的未来。不涉及任何商业推广,只做最纯粹的艺术呈现。”楚星河的语气不容置疑,“如果同时进行,效果最好。利用时差,形成全球接力。”

林薇倒吸一口凉气!同时登陆全球三大顶尖思想论坛?这手笔比格莱美还大!格莱美是娱乐工业的巅峰,而这三大论坛,则是人类思想交锋的最高殿堂!影响力不在一个维度!而且“无偿”、“非商业”、“纯粹艺术”——这几乎是堵死了那些攻击者污名化“商业炒作”的路径!

“这……难度极大!这三个论坛都极其高傲,档期、主题、嘉宾都是提前数年规划……”林薇话没说完,就看到楚星河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光芒。她瞬间明白了,这不是商量,是战略!她重重点头,眼中爆发出赌徒般的亢奋和属于顶级经纪人的狠厉:“好!我去办!就算把天宇的资源和人脉全砸进去,也要把这事办成!让那些躲在阴影里的家伙看看,什么是真正的‘阳谋’!”

接下来的日子,天宇娱乐这台庞大的机器,为了一个“非商业”、“无偿”的项目,开足了马力。林薇亲自带队,全球飞人,动用了一切能用的高层人脉、文化纽带、甚至以楚星河个人名义承诺未来在论坛相关公益项目上的深度合作。压力、斡旋、妥协、突破……一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外交战在全球展开。

与此同时,楚星河将自己关在创作室里。他拒绝了老K主动请缨担任制作人的提议。

“金老师,这次,我想自己来。”楚星河的目光平静而执着,“《Imagine》不需要复杂的编曲,它需要的是最本真、最直抵人心的表达。一把钢琴,一个真诚的声音,就够了。我需要您帮我找到世界上声音最干净、触键最有灵魂的……那架钢琴,和那个能将它声音完美捕捉的录音环境。”

老K深深地看了楚星河一眼,浑浊的眼睛里没有不满,反而充满了激赏:“好!小子!有魄力!返璞归真,才是大境界!钢琴和环境,包在我身上!保证给你找到能配得上这首歌灵魂的‘伙伴’!”

老K发动了他纵横乐坛数十年积累的恐怖人脉。最终,目标锁定:

钢琴:

一架拥有百年历史、音色纯净空灵如圣咏的斯坦威Model  D,被誉为“月光女神”,目前收藏于奥地利维也纳某顶级私人音乐沙龙。其主人是一位痴迷于纯粹艺术的老勋爵。

录音地:

挪威,特隆赫姆。一座建立在深邃峡湾悬崖边、完全由天然木材和岩石建造的“寂静之声”教堂。该教堂由一位声学建筑大师设计,内部混响天然纯净,被誉为“离天堂最近的录音棚”。录制需获得教会和当地政府的特别许可。

又是一轮艰难的沟通与谈判。当老K用最诚挚的态度和对音乐的极致理解打动那位老勋爵,当林薇团队以“为人类和平理想发声”的名义说服了特隆赫姆教会和市政府,获得独家录制许可时,距离三大论坛开幕,仅剩一周。

挪威,特隆赫姆峡湾。

初冬的寒风掠过深蓝色的冰冷水面,刮过陡峭的悬崖。崖顶,“寂静之声”教堂如同一个沉默的巨人,俯瞰着壮丽的自然画卷。

教堂内部,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裸露的温暖木材和冷峻的岩石。巨大的拱形穹顶将自然光巧妙地引入。那架被称为“月光女神”的百年斯坦威,静静放置在教堂中央,黑色的琴身在透过彩色玻璃窗的稀薄天光下,流淌着岁月沉淀的光泽。

楚星河穿着一件简单的黑色高领毛衣,坐在琴凳上。指尖轻轻拂过冰凉光滑的琴键,一股难以言喻的历史感与纯净感顺着指尖流淌进心间。教堂内安静得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回声,空气中弥漫着松木和岩石的清冷气息。

老K带着最精简的团队(一位顶级录音师和一位助理),在远处角落的专业录音车里,隔着厚厚的玻璃,屏息凝神。林薇则站在教堂入口处,感受着这神圣而紧张的氛围。

楚星河闭上眼。脑海中,《Imagine》的旋律如同清澈的溪流。他融合了【基础乐理精通】,对这首歌的结构、和声进行了最本质的理解;【灵魂淬火(被动)】让他的情感表达更加深邃内敛;【文化亲和力(微量被动)】则如同无形的润滑,让他与这架承载着时光的钢琴、与这方汇聚着天地灵气的空间,建立起一种奇妙的和谐共振。

他深吸一口气,峡湾冰冷清新的空气涌入肺腑。指尖落下。

一个极其简单、纯净、带着一丝空灵寂寥的C大调和弦,如同冰山上滴落的第一滴融水,在教堂完美的天然混响中缓缓荡开,余韵悠长,仿佛在叩问亘古的时空。

楚星河开口了。声音不再是《孤勇者》的嘶吼,也不是《Heal  the  World》的温暖引导,而是一种近乎平和的、带着哲思般的诉说感。沙哑的质感依旧存在,却被控制得恰到好处,如同智者饱经沧桑后平静的叙述:

“Imagine  there's  no  heaven(想象这世界没有天堂)”

“It's  easy  if  you  try(这并不难)”

“No  hell  below  us(脚下没有地狱)”

“Above  us  only  sky(头顶只有天空)”

歌词如同最锋利的剃刀,轻轻划开了包裹在人类心灵上的第一层束缚——对死后世界的恐惧与寄托。楚星河的演唱没有丝毫攻击性,只有一种淡淡的、引人深思的惆怅。钢琴的伴奏简洁到了极致,几乎只是几个关键和弦的支撑,将所有的空间留给了人声和歌词本身的力量。

“Imagine  all  the  people(想象所有的人们)”

“Living  for  today...(只为今天而活)”

录音车里,老K紧紧攥着拳头,指甲几乎嵌进掌心。太纯粹了!太勇敢了!这种剥离了一切华丽外衣、直面核心命题的表达,比任何复杂的编曲都更需要勇气和定力!录音师的眼睛死死盯着毫无波动的电平表,脸上充满了朝圣般的敬畏。

“Imagine  there's  no  countries(想象这世界没有国界)”

“It  isn't  hard  to  do(这并不困难)”

“Nothing  to  kill  or  die  for(没有杀戮,没有牺牲)”

“And  no  religion,  too(也没有宗教的羁绊)”

第二段,歌词的锋芒直指人类冲突最根本的根源——国家主义与宗教藩篱!楚星河的声音依旧平稳,但那份平静之下蕴含的、对和平的终极渴望,却如同暗流般汹涌!教堂完美的声学环境,将每一个字、每一个细微的情感颤动都清晰地放大、传递,如同神谕在空旷的山谷中回响!

林薇站在门口,感觉心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她知道这歌词意味着什么!这是真正的禁区!她几乎能预见到发布后掀起的滔天巨浪!但此刻,在这方神圣的空间里,在那纯净的琴声和诉说中,她感受到的只有一种超越世俗的震撼和悲悯。

“Imagine  all  the  people(想象所有的人们)”

“Living  life  in  peace...(生活在和平之中)”

副歌第一次响起。没有高亢的煽情,只有一种带着深切期盼的吟诵。钢琴的音符如同星光般点缀其间。一种巨大的、宁静的悲伤和同样巨大的、不容置疑的希望,在教堂的穹顶下交织、升腾!

“You  may  say  I'm  a  dreamer(你可以说我是个梦想家)”

“But  I'm  not  the  only  one(但我并非独自一人)”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我希望有一天你能加入我们)”

“And  the  world  will  be  as  one(世界将合而为一)”

当楚星河唱出这最核心的四句时,他的声音里注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那不是愤怒的呐喊,而是一种历经沧桑后依然坚守信念的、无比温柔的坚定!特别是那句“但我并非独自一人”(But  I'm  not  the  only  one),带着一种洞悉人心、寻求共鸣的呼唤,穿透了教堂的石壁,仿佛要传遍整个峡湾,传向整个世界!

钢琴的旋律在此刻变得稍微丰满了一些,如同黑暗中亮起的点点星火,呼应着那份孤独却并不孤单的信念。

歌曲进入后半段,重复的段落被赋予了更深沉的情感浓度。

“Imagine  no  possessions(想象没有占有)”

“I  wonder  if  you  can(我想你是否能够)”

“No  need  for  greed  or  hunger(不再贪婪,不再饥饿)”

“A  brotherhood  of  man(人类情同手足)”

对私有制和物质主义的质疑,将乌托邦的愿景推向极致!楚星河的演唱,始终保持着那份克制的、引人深思的诉说感。他像一个冷静的观察者,描绘着那个可能永远无法实现、却值得所有人去“想象”的美好图景。

最后一次副歌:

“You  may  say  I'm  a  dreamer(你可以说我是个梦想家)”

“But  I'm  not  the  only  one(但我并非独自一人)”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我希望有一天你能加入我们)”

“And  the  world  will  live  as  one(世界将合而为一)”

最后一句“世界将合而为一”(And  the  world  will  live  as  one),楚星河的声音微微扬起,带着一种近乎祈祷般的虔诚和希冀,然后缓缓落下,归于一片深邃的宁静。钢琴奏出最后一个悠长而纯净的泛音和弦,在教堂完美的混响中袅袅扩散,直至完全融入寂静,仿佛将那个关于“合一”的想象,永恒地留在了这片空间和所有聆听者的心中。

录制结束。

教堂内一片死寂。过了许久,录音车里才传来老K压抑着巨大情绪的、带着哽咽的声音:“…Perfect…(完美)…收工。”这位见惯风浪的金牌制作人,此刻竟像个孩子般激动得语无伦次。

林薇靠在冰冷的石壁上,久久无法平复。她知道,他们刚刚完成的不只是一首歌的录制,而是投下了一颗足以撼动人类固有思想版图的…精神核弹。

录制完成的第二天,阿斯彭思想节(北美)、萨尔茨堡全球研讨会(欧罗巴)、京都创想论坛(东亚),几乎在同一时间(根据时差安排)的开幕式上,主办方以最郑重的方式宣布:

“…在开启思想交锋之前,让我们先聆听一个声音,一个关于人类共同未来的纯粹‘想象’。我们荣幸地邀请到,音乐家楚星河(Chu  Xinghe),为我们带来一首特别的献礼——《Imagine》。”

没有预告,没有宣传,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介绍。

接着,巨大的屏幕上,出现了挪威特隆赫姆“寂静之声”教堂内部的画面:楚星河坐在那架百年斯坦威前,背景是壮丽的峡湾和透过彩色玻璃的稀薄天光。纯净到极致的钢琴前奏响起,伴随着那平和而充满哲思的歌声:

“Imagine  there's  no  heaven…”

三大思想圣殿,全球最具独立思考精神的精英群体,在这一刻,同时按下了暂停键。

阿斯彭,正在低声交谈的诺贝尔奖得主、科技巨头CEO、哲学家们,停下了话语,目光聚焦屏幕。

萨尔茨堡,各国前政要、国际组织领袖、人文学者,放下了手中的议程,侧耳倾听。

京都,顶尖科学家、艺术家、未来学家们,屏住了呼吸。

歌词,如同最锋利的思维手术刀,一层层剥开他们早已习以为常、甚至赖以生存的思想框架——天堂与地狱、国家与战争、宗教与隔阂、占有与贪婪……

质疑私有制?消解国家?模糊信仰?

这些在世俗舆论场足以引发山崩海啸的命题,此刻在这思想的殿堂里,却首先被当作一个纯粹的、艺术化的“想象”来聆听和审视。

没有愤怒,没有立刻的驳斥。只有一种深沉的、被触及灵魂的震撼和思考。当那句“你可以说我是个梦想家,但我并非独自一人”响起时,许多人的眼中,竟不自觉地泛起了泪光。那是被孤独的理想所击中的共鸣,是看到同道者的慰藉。

当最后一个音符在教堂的混响中消散,三大论坛现场,不约而同地爆发出了持久而热烈的掌声!这掌声,并非完全的赞同,而是对纯粹艺术表达的敬意,对敢于提出终极叩问的勇气的赞赏,以及对那个美好愿景本身最深切的共鸣与向往!

【叮!】

【检测到超强思想共鸣与跨文化深度影响!】

【【世界树】图谱剧烈波动!】

北美:“先锋思想/人文关怀”节点亮度暴涨!亲和度飙升!但“保守主义/现实批判”节点红光大盛!排斥度激增!

欧罗巴:“和平主义/哲学思辨”节点亲和度大幅提升!部分“传统宗教”节点排斥度显著增强!

东亚:“未来思考/全球视野”节点亲和度明显提升!“集体主义/稳定”节点排斥度微弱上升。

全球其他区域:对“和平”、“反战”、“人类共同体”主题的亲和度普遍显著提升!图谱整体呈现“撕裂”与“共鸣”并存的奇观!

【信仰点收集】如同井喷!增幅瞬间突破100%!并且持续高速增长!【灵魂淬火】被动效果在精神世界引发微光涟漪,楚星河感觉自己的思维仿佛被淬炼得更加清晰、坚韧。

【文明之声】任务进度大幅推进!【文化亲和力(微量被动)】在剧烈的思想碰撞中,似乎也在悄然进化,变得更加包容和具有韧性。

然而,几乎在三大论坛掌声响起的同时,一场蓄谋已久的、针对《Imagine》及其“危险思想”的舆论绞杀战,在全球网络上同步爆发!其规模、组织性和恶毒程度,远超之前对《Heal  the  World》的零星质疑!

“基石研究所”火力全开:

发布长篇“研究报告”:《解构:无政府主义的糖衣与对西方价值的颠覆》,将歌词逐句“分析”,扣上“反资本主义”、“煽动颠覆”的大帽子。

动员旗下媒体和网络水军,在社交媒体发起#ImagineDangerousUtopia(危险的乌托邦)话题,大量散布扭曲解读和恐慌性言论。

游说部分国会议员,在公开场合质疑楚星河及其作品“可能危害国家安全与青少年思想”。

“传统价值守护联盟”紧随其后:

联合多位保守派宗教领袖,发表联合声明:《警惕艺术对信仰的亵渎!中“无宗教”论调是对亿万信众的伤害!》,号召信徒抵制。

在欧罗巴主要国家发起线上请愿,要求下架《Imagine》,并禁止楚星河在欧罗巴演出。

东亚某些势力推波助澜:

通过代理人,在东亚网络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没有国家”?楚星河是否忘记了他的根?》《

是西方精神殖民的软刀子!》。

刻意将歌曲解读为对东亚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崛起道路的否定。

精心剪辑的“专家解读”视频、断章取义的歌词截图、煽动性的标签、组织有序的刷屏和水军攻击……如同黑色的潮水,瞬间淹没了三大论坛带来的思想清流!大量不明真相的普通网民被裹挟,加入质疑和谩骂的行列。《Imagine》的评论区迅速两极分化,争吵、攻击、举报充斥其中。

天宇娱乐全球公关中心瞬间进入最高级别战备状态!林薇双眼赤红,嘶吼着指挥团队应对:

“法务部!收集所有诽谤证据,准备跨国诉讼!不惜代价!”

“舆情组!调动所有合作媒体和KOL,发布专业乐评和正面解读!重点突出‘艺术想象’与‘和平愿景’!”

“技术组!全力反制恶意刷屏和水军!保护歌曲正常评论区!”

“联系Global  Sound!艾米莉亚!现在是履行盟友义务的时候了!动用他们的全球媒体资源!”

然而,这场风暴的烈度远超预期。对手显然有备而来,资源雄厚,手段卑劣。正面舆论的反击如同投入黑色潮水的石子,效果有限。更麻烦的是,部分国家的文化监管部门,在压力下开始对《Imagine》的传播进行“审慎评估”,甚至有个别小平台迫于压力暂时下架了歌曲。

楚星河站在创作室的巨大落地窗前,看着屏幕上全球舆情的激烈对抗,看着【世界树】图谱上那刺眼的红黄区域和不断跳动的排斥度数值。他的表情异常平静。

他没有愤怒,只有一种冰冷的了然。他早已预见这场风暴。《Imagine》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一面棱镜,将人类思想光谱中的分歧、恐惧、坚守与渴望,赤裸裸地展现出来。

他调出系统面板,看着那井喷的【信仰点】和依旧在顽强增长的亲和度绿光区域(尤其是在年轻群体、知识分子和战乱地区民众中)。他看到了撕裂,更看到了无数被这首歌点燃的、关于和平与未来的希望之火。

他拿起内部通讯器,声音平静地传向忙碌的公关中心:

“林总监,通知所有团队:停止与对方在舆论场的缠斗。”

“什么?”林薇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们想把水搅浑,把讨论拉低到立场攻击的泥潭。我们不能跟着他们的节奏走。”楚星河的声音带着一种洞悉全局的冷静,“把我们在挪威录制的完整版《Imagine》现场视频,无删减、无解说、无任何商业元素,以我的个人名义,在全球所有主流平台免费发布。标题就写:一个关于未来的想象(An  Imagination  for  the  Future)。”

“同时,以我的名义发布一则简短声明:”

楚星河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Imagine》是一首歌,一个梦想,一个邀请。它无意否定任何人的现实与信仰,只愿在心灵深处,为‘和平’、‘共享’与‘合一’的可能,留下一束想象的光。若它能引发思考,无论赞同或反对,都是对‘对话’本身的贡献。音乐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但它能让我们在喧嚣中,听见彼此心底最深切的渴望。



声明简短,却如定海神针!它跳出了对手设定的“颠覆/亵渎/背叛”的指控框架,将歌曲重新定位为“引发思考的邀请”和“关于和平的想象”,将争论的焦点从政治攻击拉回到了艺术表达和人类共同情感本身!

当纯净如初的《Imagine》现场视频和这份充满智慧与包容的声明同步出现在全球网络时,如同在喧嚣的战场上投下了一颗精神震撼弹!

疯狂的攻击和谩骂依旧存在,但更多沉默的、被裹挟的、或原本持中立态度的人,开始冷静下来。他们点开那个在挪威峡湾教堂录制的视频,聆听着那不带任何杂质的钢琴和人声,感受着那份超越立场的、对美好未来的纯粹渴望。

许多原本被舆论裹挟的知名学者、艺术家、甚至宗教人士,开始站出来:

“艺术的价值在于引发思考,而非提供标准答案。《Imagine》的勇气值得尊重。”

“这首歌描绘的是彼岸的理想,而非对此岸的否定。我们需要彼岸的光,照亮此岸的路。”

“真正的信仰无惧叩问。和平与博爱,本就是所有正信的终极追求。”

【世界树】图谱上,那些代表理性思考、包容对话的绿色枝干,开始发出更明亮的光芒!亲和度在激烈的对抗中,竟然开始逆势缓慢回升!【信仰点】的收集,在短暂的平台期后,再次加速!

楚星河知道,这场关于思想的战争远未结束。那些阴影中的力量不会善罢甘休。但他更清楚,《Imagine》这颗种子已经种下。它引发的撕裂与共鸣,思考与对抗,本身就是它力量的最好证明。

他看向系统面板上,那在风暴中依旧顽强闪烁的、代表《Imagine》解锁完成的图标。棱镜已经铸就,光芒已经射出。未来,这束光将照亮什么,又将点燃什么?

无声的硝烟弥漫在思想的战场,而战士的征程,永无止境。他转身,走向白板,拿起笔,在《Imagine》的下方,缓缓写下两个新的词:

《Viva  La  Vida》

《波西米亚狂想曲》

风暴眼,亦是新世界的起点。


  (https://www.shudi8.com/shu/739048/35630422.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