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 第242章 高速成长的江河市

第242章 高速成长的江河市


翼展十几米的青空级无人机。

    在高空的寒流中穿梭了半个多小时。

    顺利地降落到了图门市通讯信号塔附近,由驻守在那里的治安队士兵和机器人们紧急整理出来的空地上。

    随着滑落下来的无人机稳稳停住,两台早已等候在那里的蜘蛛机器人开始上前。

    将无人机仓库里携带的物资逐件取出。

    这一次无人机携带的整整600千克的物资,全部是和勘探相关的设备。

    它们由普通蜘蛛机器人装备和使用,可以探测到地底最深50米处的位置,是否存在有价值的矿物资源。

    根据苏武的计划。

    这处以通讯信号塔为中心的小小基地,在未来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整个图门市的山区,以及其它偏远地带都探测一遍。

    寻找所有未被开发的矿场。

    “和江河市近乎一片矿藏荒漠不同。”

    “在末世前的公开资料中。”

    “图门市地下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存在好几座已经被发现的钾矿和铜矿。”

    “仔细勘探的话,大概率能有一些新的发现。”

    而除了对那些野外未被发现的矿物资源抱有期待。

    对于那几座已经发现的矿场。

    苏武同样非常有兴趣。

    尤其是那座中型钾矿,正好可以用来生产大量的肥料,解决苏武大肆扩建种植园后的亏空。

    不过这些已经被发现的,甚至正在开采的矿场。

    都和图门市本地势力纠缠极深。

    作为外来者,短时间内也不好直接下手抢夺。

    按照苏武的想法。

    最好是能通过谈判的手段,获得一部分的开采权。

    当然,如果谈判失败,或者对方要价太高的话。

    那后续等到合适的机会,也可以考虑武装占领。

    思付间。

    注意到负责卸货的蜘蛛机器人,已经离开跑道范围。

    苏武开始控制无人机转向起飞。

    这个时候。

    通过无人机上的摄像头,可以清楚地看到。

    地面上。

    原本无人机降落时经过的地方,已经出现了一条清晰的印痕。

    显而易见,这条基本由黄土构成的跑道。

    质量相当不合格。

    等到这架无人机离开。

    负责在这边守卫的士兵,就必须再次对跑道进行修理。

    “看来,有必要再运过去一批快速水泥。”

    “专门用来修建跑道。”

    苏武在心中,给青空级无人机接下来的运输。

    增加了一个新任务。

    “然后,既然测试没有问题。”

    “那就可以开始批量生产了。”

    “接下来,就继续生产九架吧。”

    以青空级无人机的速度。

    在江河市和图门市之间往返一趟,不过一个小时左右。

    即使前往距离最远的海边通讯信号塔。

    单次也不会超过6个小时。

    因此,严格来说。

    即使只有一架。

    也足以满足江河市以外,那12座通讯信号塔的所有日常运输需要。

    额外多出的九架。

    实际上,主要是为了扩建那些通讯信号塔旁边的哨塔规模。

    以及运输少量高价值物资所用。

    苏武打算以那些通讯信号塔为节点,搭建起一座空中运输网络。

    专门用于和信号塔信号覆盖范围内的那些本地避难所,进行部分贵重物品交易。

    就比如,用自产的手机,药品等等,换取本地的黄金,白银,以及其它稀有材料。

    运作的好的话。

    这条空中运输线,说不定能赚回数千倍于投资成本的利润。

    将注意力从成功开始返航的青空级无人机上收回。

    苏武的视线,重新放到了农家小院的地表。

    巡视着在推平的飞机跑道附近,新建的那一座座巨大的仓库。

    建造这些仓库。

    其实也属于无奈之举。

    以青空级无人机那庞大的体型。

    根本无法正常通过避难所出口通道出来。

    只能先在避难所的制造中心,制造出所有的核心零件。

    然后分批运送到地表,在地表上完成组装的最后一步才行。

    而考虑到地表上,可能出现雨雪,大风等等恶劣天气。

    即使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组装,显然也不可能真的露天进行。

    退而求其次的情况下,就建造出了这些临时的仓库。

    “不需要考虑保暖和安全的问题。”

    “再加上有无线充电。”

    “连基础的电力线路,都不必去单独铺设。”

    “整个地上仓库的建造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最值钱的东西。”

    “也就是在有组装任务的时候,从避难所里运输上来的那些零件。”

    “这样算下来。”

    “就算遇到什么意外灾难,所有地表的仓库全部被摧毁。”

    “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查询着仓库的各种建造成本。

    再一次评估了它们的价值。

    苏武在松了一口气之余,又忍不住轻轻叹气。

    如果可以,他自然不想这么麻烦。

    但是没办法。

    地下避难所的空间有限。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些地面上的仓库。

    恐怕都将会持续存在。

    巡视完了地表上的仓库。

    苏武的目光,再度聚焦于地下的避难所内。

    随着苏武不断对工程队各种施工设备,进行更新和优化。

    在历时大半个月以后。

    整个农家小院避难所的第2期扩建工程,终于有了首个阶段性的成果。

    它完成了对于最下面的那一层的扩建。

    将农家小院地下第7层。

    从原本的直径100米,扩建为了直径500米。

    不要看这个数字似乎不怎么起眼。

    直径500米,也就比一个标准的体育场跑道,再长那么一点。

    可实际上。

    它在地下的内部空间,巨大到可以用百万立方米来计算。

    仅仅那一层新增加的空间。

    就比原本农家小院避难所整体还要大上三四倍。

    足以塞下三艘航空母舰。

    堪称是一座中型避难所的规模。

    只可惜,工程队在地下挖掘的速度快。

    苏武在人口上的扩张更快。

    在这半个多月里。

    增长到千万级规模的人口。

    如今每月消耗的基础粮食,都需要十几二十万吨。

    区区新增的一座中型避难所规模的空间,哪怕全部建造成种植园。

    其产量于整体而言,也不会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

    “慢慢来吧。”

    “不管怎么说,每天增加的空间已经足够多了。”

    “没有必要太过急于求成。”

    视线落在避难所立体地图旁边,过去对新增空间的规划书上。

    苏武思虑再三。

    最终没有对它进行修改。

    如今在江河市附属避难所中建造的速生种植园,数量已经足够保证所有人的基础粮食需求。

    没有必要在农家小院这里,继续增加它的数量。

    相反,按照以前的规划,建造常规的种植园。

    虽然说在粮食产量上,只有速生种植园的一半。

    但却是一步到位。

    以后不管避难所发展到哪一种程度,也都不用再改来改去。

    避免了重复建设浪费的时间和资源。

    完成了巡视。

    苏武开始着手处理今天的事务。

    在地表的气温降到零度以下,大雨也基本停歇以后。

    整个江河市的水位,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下降。

    返航回来的花园号游轮,以及其它船只。

    在停靠到当初以一座中型避难所为基础,建造的深水港口不久。

    便出现了搁浅的迹象。

    到现在。

    更是相当于直接停留在了陆地上。

    “以后应该是彻底用不上了。”

    “直接都拆掉吧。”

    最后看了眼屏幕中,停留在早已干涸的地面。

    宛如一座钢铁城市的游轮。

    苏武略带惋惜的做出了决定。

    随后。

    数百只蜘蛛机器人和十几辆运输车。

    开始出现在游轮附近。

    它们首先将游轮中一切能够拆除的设备,以及能够带走的各种生活用品,全部都给搬走。

    这些东西不会被销毁,还原成原材料。

    而是会暂时存储在附属避难所的仓库之中。

    等到以后有用的着的地方,再拿出来直接使用。

    避免中间无谓的损耗。

    至于剩下的大件,则全部切割下来。

    当作废旧钢铁进行回收处理。

    因为不赶时间。

    苏武派遣过去的机器人,数量并不算太多。

    整个拆除过程,显得有些不急不缓。

    颇为有种要拆个十天半个月的架势。

    苏武在确定现场的拆除工作走上正轨以后,便对此不再关注。

    转而又将视线放到农家小院,地下二层的制造中心。

    目前的制造中心,依然在满负荷的运转。

    主要生产手机,蓝牙耳机,各种工程车辆和机器人,以及外骨骼装甲等等。

    手机和蓝牙耳机,属于基础设备。

    因为人口增长过快。

    直到目前为止。

    整个江河市中仍然有超过数百万人,没有配齐这两样设备。

    很多时候。

    人工智能不得不安排一个带有蓝牙耳机的人,作为队长和传话筒。

    来间接的指挥其他人。

    这就无形之中。

    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传递命令和确认目标状态上。

    让那些人实际发挥出来的工作效率,仅有其他人的三分之二左右。

    工程车辆和机器人。

    则是目前能够提升整个江河市生产力的主要机械设备。

    每生产出一台工程车辆或者机器人。

    人工智能便会对应的,从正在城市废墟中工作的那200万名避难所居民之中。

    挑选出三个人出来。

    调遣回避难所内部的远程控制中心,负责轮流远程操纵这台新出厂的机械进行工作。

    这其中。

    对于被选中的个体来说,等于是从农民工,变成了坐在办公室里的白领。

    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都获得了巨大的改善。

    对于苏武来说。

    则是增加了三个工作效率提升了10倍不止的劳动力。

    而制造中心批量生产的最后一种工业产品外骨骼装甲。

    目前也同样是主要分发给在城市废墟工作的普通避难所居民。

    相比远程操作机器人。

    这些被分配了外骨骼装甲的避难所居民,因为仍然要亲自待在地表工作。

    在劳动强度上,要相对大一点。

    也需要承担在地表活动可能遭遇到的各种危险。

    不过至少比使用原始工具,没有任何防护,跑也跑不动的普通避难所居民要强的多。

    劳动效率平均也能提升7倍左右。

    随着这些增加生产力的设备,不断的走下生产线,被运送到城市废墟那边。

    整体上回收建筑垃圾的效率。

    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提升。

    仅仅一天下来。

    每个小时处理的建筑垃圾,便从4万吨上升到了6万吨。

    按照这种增长曲线。

    说不定。

    在地表环境彻底恶化之前。

    还真能把整个江河市的城市废墟,消化一大块下去。

    “形势很好。”

    看着制造中心的生产。

    每一时每一刻。

    给整个江河市带来的各种大幅度的数据增长。

    苏武微微眯了一下眼睛。

    很享受这种欣欣向荣的成长带来的满足。

    下午。

    处理完了避难所内部的所有事务。

    苏武终于开始有精力关注外界。

    考虑到图门市官方避难所发送过来的人口交易意向,还有如今地表难得的安全环境。

    没有经过太多的权衡。

    苏武很快就决定,先组建一支商队出发前往图门市再说。

    由于制造中心已经排满了生产任务。

    这支商队不会经过太多的改装。

    基本都由普通车辆组成。

    在经过慎重的挑选后。

    苏武选择了20辆荷载76人,依旧在使用燃油的大巴车,20辆矿石一型运输车,以及5辆由矿石一型运输车改装,配备了电磁炮和火箭发射槽的装甲车,作为整支商队的主体。

    大巴车不用说,就是奔着过去拉人回来的工具。

    20辆大巴车足以带回1500名以上的人口。

    矿石一型运输车,则负责携带各种远行所必需的物资。

    比如说水,粮食,燃油,急救药品,各种野外工具,以及修补断裂的路面和桥面,可能用到的快速水泥和钢材等等。

    另外还负责装载随车的20台普通蜘蛛机器人。

    装甲车是商队的武装护卫。

    上面的电磁炮和火箭发射槽都属于重型武器。

    足以应对大部分的匪盗威胁。

    “第一次出远门,最大的麻烦应该是沿途那些已经扭曲断裂的公路。”

    “仅仅依靠目前商队里的这些车辆。”

    “处理起来应该非常吃力。”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9030/2837563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