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科研与武装
统计完物资。
苏武的目光,再度落到泰拉的全息投影上。
原本的泰拉避难所,按照地上和地下的区别,被他划分为了上中下三个城区。
只是后来随着地上部分的急剧扩张。
现在回头再看。
曾经位于地下的部分。
所谓的中城区和下城区,加起来的大小,都已经只能赶上上城区的零头。
看起来极为不协调。
“暂时还是不改了。”
“就继续这么区分吧。”
稍微想了想,考虑到未来泰拉仍然会继续扩张。
苏武也懒得做什么改动。
反正只是一个编号,方便识别就行。
接着,他的视线在中城区顿了顿。
作为泰拉最早建成的区域,中城区由7个12米高的微型层区构成。
即使算上每层间一米厚度的水泥隔板,加起来的上下总高度也不过仅有91米。
堪堪比得上上城区中,任意一个标准居住层多一点的规模。
但它在整个避难所的地位,却毫无疑问能够排在第一位。
不仅苏武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核心区就坐落于此。
管理避难所大部分日常事务的人工智能本体,也即量子计算机集群,也被安顿在这里。
除此以外。
这里还保留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养殖场和种植园,以及整整五千万的居民。
仅从结构上来说,它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微缩版的泰拉。
拥有一个避难所应该具备的所有功能。
未来就算是遇到最坏的情况。
泰拉其它区域全部因为意外损毁。
只要中城区还在,那就迟早能恢复到曾经鼎盛时期的模样。
中城区的下方。
是避难所最底部的下城区。
它总共有七层,每层层高为36米。
大小正好是中城区的三倍。
虽然规模相对于上城区仍然微不足道,但是由于承载了避难所的工业核心超级工厂,以及能源核心核电站。
还安置了能够存储无限电力的球状闪电控制仓。
在泰拉的重要性能够排到第二位。
同样是只要它在灾难中安然无恙,整个泰拉就足以正常运行。
大致地扫视了一遍中下城区的结构。
苏武这才开始认真思考接下来的发展规划。
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来看。
首先需要做的事情,无疑是将手中积累起来的那200多万单位灵性,全部转化为实际的科研成果。
研究更先进的科技。
提高对材料的利用效率。
某种程度上来说,等同于试图凭空增加更多的基础资源。
属于一种成本低,收益高的投资。
而这其中。
相对于从无到有的科技突破。
针对先进设备的逆向研究,又是最容易获得超额回报的途径。
“建立科研任务,逆向研究。”
“研究目标:贝伦薇尔,量子计算机,微型机甲,超大型电磁轨道炮。”
苏武目前手中最珍贵的三件物品。
黄金天平和球状闪电控制仓。
因为性能过于单一,且涉及到规则层面。
暂时无处可以下手。
仅有贝伦薇尔展现出来的多种异常现象,具有一部分的研究价值。
剩下的量子计算机,微型机甲和超大型电磁轨道炮,则全部是由生存点强行升级的近未来科技结晶。
对它们进行逆向研究,或许回报没有贝伦薇尔巨大。
但难度也相应降低了不少。
更甚至,除了量子计算机需要从零开始以外。
微型机甲和超大型电磁轨道炮,都并非第1次进行逆向研究。
早就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现在对它们开启更深层次的解析,进度只会更快。
而逆向研究之后。
还值得优先投入的,便是一些基于当前科技水平衍生出来的实用技术。
“继续建立科研任务。”
“垃圾回收。”
“声波进阶利用。”
“普通核能发电应用。”
“人工淀粉合成。”
“二代蜘蛛机器人。”
“战争机甲平台——”
无数或普通,或闪耀的科研项目,在苏武面前的投影中浮现。
这些研究任务。
单个的投资规模和难度,都不算庞大。
却足以为避难所立刻带来显而易见的改变。
也可以说,它们是将泰拉整体从现代社会带入未来社会的基石。
“最后,建立长期科研任务。”
“可控核聚变。”
“生物基因编辑。”
现代与未来的文明,皆建立在能源之上。
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无论需要多么漫长的时间。
都不能阻挡苏武研究可控核聚变的决心。
哪怕直到现在为止。
它对于苏武来说,仍然属于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缥缈传说。
而生物基因编辑。
则是一项堪比研究宇宙天体的浩瀚工程。
它寄托着苏武获取永恒生命的野望。
确定完了大大小小的科研计划。
苏武的视线。
开始真正地落在避难所具体的每一片区域上边。
“首先,考虑到安全问题。”
“避难所内的重型武器,包括超大型电磁轨道炮在内,需要重新调整分布。”
“从原本聚集在最顶端的上城区31层。”
“分出一半的数量,转移到最下边的下城区第7层。”
“正好这两层,也都处于刚建好未开发的状态。可以作为预设的与入侵者决战的主战场。”
下城区第7层,不在苏武曾经规划出来的正式避难所建造计划之中。
断断续续一直拖延到前几天,才堪堪完成建造。
里面的空间,甚至比上城区31层,这最后完工的一层还要荒芜。
而与它相邻的下城区第6层,则分布着超级工厂,核电站,以及水族馆等等重要设施。
另外还有少量的高档商业街区,公寓楼和公园。
属于避难所内现阶段少有的工业中心和宜居之地。
做出初步的规划后。
苏武的视线在下城区第6层上,稍稍停留了几秒。
迟疑了一下。
又继续将驻扎在上城区31层的机器人主力作战军团。
也分出大约三分之二的部分,转移到下城区第7层。
这一份调度完成后。
整个泰拉避难所,将拥有三处机器人军团驻地。
分别为作为顶层的上城区31层,作为底层的下城区第7层,以及位于中间的上城区3层组装车间。
一旦遭遇外敌入侵。
在入侵者突破了最外层的墙体防护之后。
这三处的军团驻地,将自动成为抵抗入侵的兵种动员中心。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9030/2837552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