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沈平才惊四座
推荐阅读:我对大清忠不可言 诏道于天 最后的光明传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平曙林重生之基建狂魔人生 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新婚夜陪寡嫂?我改嫁资本家少爷你悔啥 换亲女帝后,我觉醒了荒古 被大车撞到异世界的我也要开大车 完美中锋
见赵青出言刁难。
刘子晋低声道:“这厮叫赵青,他爹是礼部侍郎赵永,被左丞相一手提拔上来的。”
沈平微微点头,他就知道肯定是左丞相家的狗腿子。
“哦?”
杜春芝看向沈平,面露惊讶,“老朽倒是忘了陈祭酒昨晚跟我说,今日崇志堂会来个新生。”
沈平起身揖礼,“学生沈平见过杜先生。”
杜春芝微微点头,问道:“平阳侯府世子?”
沈平应声道:“正是学生。”
“那好。”
杜春芝道:“你爹沈青山可是朝廷栋梁,满朝文武的榜样,常言道虎父无犬子,想来你的才华也定然不小,这题便由你来回答。”
话音刚落。
赵青却是冷嘲热讽道:“杜先生,那今日您可真是看错人喽!沈公子可是咱们上京城有名的纨绔!”
“赵青!”
刘子晋见他咄咄逼人,怒声道:“你够了!狗腿子可不是你这么当的!”
赵青气急败坏,“刘子晋你骂谁!?”
砰!
杜春芝怒拍桌案,沉声道:“肃静!全都给我肃静!这里是学堂,不是菜市场!太学一共五个堂,崇志堂年年垫底,你们还有脸吵架?!朝廷已经对入仕途径进行改革,你们以为在国子监混几年出去便能当官,那是做梦!你们科举不能上榜,那就只能回家,谁也不能例外!”
“你们是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朝中争端不是你们应该参与的!你们能堂堂正正科举上榜,那才是本事!一个月后太学大考,两个月后整个国子监连考,三个月后科举秋闱,你们若是全都垫底,那国子监你们也不用再回来了!老夫都丢不起这个人!”
杜春芝身为太学博士,对朝中之事自然了解。
赵青为何刁难沈平。
刘子晋又为何帮沈平说话,这并不难猜。
听着杜春芝的喝斥,赵青和刘子晋冷哼着闭上了嘴。
杜春芝看向沈平问道:“沈平,《论语》读过没有?这个问题你能否回答?”
沈平不卑不亢道:“爹娘曾为我请过教书先生,所以读过几年书,学生愿意尝试回答。”
“很好。”
杜春芝认可点头,扫视其他学生,“我跟你们说过多少次,不要怕犯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孔圣人都曾犯过错,更何况是吾等凡夫俗子?所以有问题要大胆的想,大胆的回答。”
说着,他看向沈平,“那你来回答吧,怎么想的便怎么说。”
沈平直言道:“学生以为,学而时习之中的“习”有两层含义,“习”不仅仅只有“温习”的意思,还有“践履其事”的意思,《尚书·说命中》有云:“知之非艰,行之惟艰”。这句话便论证了这一观点。”
“所以学而时习之,劝解着我们不单单是温习的重要性,更是行动的重要性,相比于温习之难而言,行动是最难的。”
此话落地。
堂内瞬间鸦雀无声。
杜春芝和其余十九名学子,皆是不可思议的望向沈平,再没有方才的轻蔑与不屑。
沈平既有纨绔之名,所以他们已经准备好杜春芝要将沈平的答案当做反面教材了。
但他们没想到沈平不但回答了,而且回答的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好!非常好!”
杜春芝面露激动,神情亢奋,“沈平已经彻底了解到了这句话的深意,甚至找到了破题的关键!”
说着,他激动道:“这句话的关键便是,“学以穷理,习以践事”,实践是这句话破题的关键,你们如果连这层深意都看不穿,那便无法破题,何谈作答,何谈科举上榜一说啊!?”
听着杜春芝的话。
堂中十九位学子更觉不可思议。
平日里杜春芝常说八股文破题的难处与关键。
但沈平就这么破题了?
赵青看着沈平的眼中满是愤恨,“巧合!这一定是巧合!”
“你们还有脸说人家沈平是个纨绔?”
杜春芝扫视众人冷哼,“你们要努力了,到时候你们如果连四门馆都考不过,那就真的丢人了!”
说着,他看向沈平,笑问道:“沈平,这句话曾有人为你破题吗?”
沈平摇摇头,“没有,这是学生自己的理解。”
杜春芝脸上满是欣慰,“好,看来你是有天赋的,今后要好好学习,莫要埋没你的天赋。”
他如今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轮也该轮到他带一个天赋异禀的学生了吧?
杜春芝决定好好培养沈平,为自己争光。
沈平拱手道:“学生谨记先生教诲。”
“坐下吧坐下吧。”
杜春芝压手,随即道:“今日我们来解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
朝廷突然对选官制度和科举制度的改革,令国子监这些差生班博士十分疼痛。
因为这些学生原本都是混日子的,等他们从国子监结业后便能门荫入仕。
如今取消门荫入仕,国子监学子全都要参加科举,这可急坏了这些教学博士。
到时候国子监监生考得不好,楚皇非要找他们兴师问罪不可。
所以杜春芝可是将《论语》重点复讲一遍。
赵青愤愤不平的瞪了沈平一眼。
刘子晋伸出大拇指,“沈平兄,你可以啊,杜先生很少夸人的。”
沈平淡笑道:“运气好而已。”
话落,他便开始认真听讲。
虽然杜春芝讲他都会都懂,甚至比杜春芝理解的还要深。
但沈平还是要装出一副刻苦努力的模样,让他展现出来的才华更加合理才是。
一天的学习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国子监的学习氛围和压力,让身为山河省高考文科状元的沈平感觉十分轻松。
当崇志堂众学子要离开学堂之时。
杜春芝走进堂内,沉吟道:“七日后便是月考日,类型是策论,你们回去好好准备。”
楚国国子监有日考,月考和岁考,日考是背书,月考是经义和策论,岁考是综合考试。
听闻七日后要考策论,学子们怨声载道。
“这么快又月考了?杀了我吧!”
“苍天啊!为何要改革选官制度啊!”
“究竟是谁发明的读书这种东西啊!”
.......
杜春芝无视一众学子,看向沈平,“今日其他助教也跟我说,你上课最认真,反应很快,很有天赋,你要好好准备,千万不要让我失望,争取在太学四堂中获得一个好名次。”
(https://www.shudi8.com/shu/739008/35634141.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