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我高考文科状元,连中三元很合理 > 第11章:沈家岂会有孬种?

第11章:沈家岂会有孬种?


楚皇平日里爱好不多,算学是一项。

他喜欢在烦闷之时解题,这样可以让他静心,而且题被解出来的舒爽与成就感更是令人愉悦。

楚皇这以塔影求塔高的问题,也是那日临时起意。

但他没想到,国子监祭酒孟柏瀚用三日时间才想出来的解题思路,沈贵妃的弟弟沈平,举手投足间便想出来了。

沈平不但精通算学,对儒学也很有天赋,既勤奋又谦逊,完美继承了平阳侯府优良传统。

楚皇就知道。

政务皇通达、兢兢业业的大楚第一劳模沈青山不会有个纨绔儿子。

外秀慧中、精明能干的贵妃沈宁不会有个废物弟弟。

他还在想沈宁晋封皇贵妃之事,会不会被沈平拖累。

如今看来,沈平非但不会连累沈宁,很可能还会成为她的助力。

楚皇对于整个沈家都是非常非常满意的。

他感觉这个小舅子,同样不会让他失望。

.......

万安宫

主殿。

贵妃沈宁正坐在桌案前看着《论语》。

原本楚国后宫只允许看《女诫》、《内则》、《列女传》等宣扬三从四德的书籍,而且后宫不能干政。

但凡事都有例外。

楚皇不但投喂沈宁四书五经,而且还时常在政务上让沈宁帮他拿主意。

沈宁能在这勾心斗角,关系网盘根错节的后宫中杀出重围,怎么可能单靠美貌?

后宫之中最不缺的就是美貌女子。

但再貌美的女子没有能力,也只是花瓶而已,花瓶再美,看多了也会倦。

楚皇进入万安宫,瞬间卸下一身防备与威严,这是他在整个皇宫中最为轻松的地方。

“宁儿。”

楚皇根本不等通报,疾步进入主殿。

“陛下。”

沈宁放下手中书籍,面露惊讶,“您今晚不是住在御书房吗?怎么来万安宫了?”

楚皇眉梢微扬,“还不是因为你的好弟弟?”

沈宁心下一惊,忙福礼道:“陛下息怒,沈平年纪小不懂事,他若......”

话音未落。

楚皇忙将沈宁扶起,“你看,误会了不是?这事怪朕没有说清!朕没有阴阳怪气的意思,朕是说沈平确实是你的好弟弟,他在国子监的表现非常好,方才孟柏瀚给朕的信中,还夸沈平来着!”

“啊?”

沈宁面露惊讶,“孟祭酒夸沈平什么?”

楚皇眉头紧皱,“你看,你又跟朕装糊涂!沈平可真是了不得啊!这两日.......”

随后他将孟柏瀚告诉自己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复述给了沈宁。

沈宁听后,惊讶的合不拢嘴,“难道沈平真的开悟了不成?”

楚皇脸上满是笑意,“朕就说,你们沈家出不来废物!你这是又给了朕一个惊喜啊!”

沈宁面露轻笑,“沈平没给陛下添麻烦便可。”

“他能给朕添什么麻烦?”

楚皇摆摆手,随即道:“如果沈平能高中状元,那才是真帮了朕大忙!”

沈宁忙附和道:“陛下放心,明日臣妾便回府,好好叮嘱沈平一番,让他戒骄戒躁,继续努力,争取考上状元!”

沈平如此争气。

沈宁自然也是非常高兴的。

原本她还担心沈平跟不上国子监的进度,如今算是彻底放下心来。

看来当初沈平那几年私塾确实没有白读。

楚皇点点头,应声道:“没错!让他好好努力!给朕争光!”

说着,他叹息道:“不过这科举中问题也很多。”

沈宁疑惑道:“有什么问题?”

楚皇沉吟道:“自从朕开国以来,已经进行过三次恩科,但朕发现这三次恩科,北方上榜学子越来越少,南方上榜学子越来越多,如今朕取消蒙荫入仕,国子监又多为南方学子,北方学子的压力会更大。”

“原本朝中就多南方官吏,而且士族官吏居多,如果这次被南方学子霸榜。朕恐怕会导致朝中南北政治失衡,爆发南北矛盾,甚至是导致南盛北衰。”

沈宁闻言,认同道:“陛下所言不无道理。自从衣冠南渡之后,国家政治经济中心南移,早已形成“南方富庶,北方滞后”的格局,南方无论是农业还是商业,都占据绝对优势,北方农业滞后,又长期遭受北方草原游牧扰袭,发展太过落后。”

“这也导致北方教育落后,北方书院连南方书院的三成都不到,而且多集中在开封、长安等大城池。这个问题确实需要提前解决,若是真等到南方学子霸榜再解决,那就真的迟了!”

此话落地。

楚皇坐在桌案前,叹息道:“是啊!这也正是朕所担忧的,此事绝不容小觑。”

说着,他看向沈宁,“宁儿,平日里你主意最多,你帮朕想想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沈宁忙应声道:“臣妾领命。”

楚皇不再想烦心事,而是将那封信函掏出来,面露兴奋,“朕跟你说说朕给孟柏瀚出的那道难题,他在文峰塔前坐了整整三日.......”

沈宁的心此刻越来越沉稳。

她真是没想到,沈平竟然给了她这么大一个惊喜。

沈平只要能科举上榜,那她这皇贵妃之位便稳如泰山。

.......

翌日。

晌午。

沈平被沈青山从国子监接回府中。

沈张氏和沈宁已经在饭桌前等候多时,今日菜肴依旧朴素,不过多了道炖羊肉。

沈宁看着沈平,脸上满是笑意,忙给沈平盛肉,“这两日学习辛苦吧?”

沈平微微点头,“还行吧。”

说着,他问道:“姐姐今日这么高兴,可是有喜事?”

“自然有。”

沈宁笑呵呵道:“昨晚陛下可是狠狠将你夸赞了一番,你真是出息了,刚刚进国子监两天就开悟了?而且你什么时候喜欢算学了?”

沈张氏同样高兴的合不拢嘴,“陛下对沈平的第一印象很好,这对我们沈家而言是好事。”

说着,她忙给沈平夹菜,“平儿每日学习到深夜,天不亮就起床,多吃一些。”

沈青山同样兴奋不已,“我们沈家岂会有孬种?平儿以往只是不愿学而已!当他想学的时候,这天赋自然就显露了出来。”

一家人对沈平的开悟没有丝毫怀疑,有的只是赞叹与认可。

这令沈平感觉心中暖洋洋的。

这样温馨的家到哪里去找?


  (https://www.shudi8.com/shu/739008/3562377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