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唐人街捡漏,开局万倍利润 > 第119章 玉册

第119章 玉册


根据寻宝仪的显示,那块羊脂玉子冈牌的价值在五十万美元左右。

    “你那个呢?”老舅目光看向外甥手中的物件。

    只见,那也是玉做的。

    也不知道刚才那三个人掏了谁的老巢,怎么都是玉器。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喜欢收藏玉器的华人家庭。

    “这是玉册。”林渊慢慢展开说道。

    老舅和亨利有些尴尬,因为上面的文字,他们也认不全。

    只是,眼前这玉册由10片玉板组成,每页均长28.2cm、宽12.8cm、厚0.8cm。

    首页、末页镌填金升降云龙纹,其余八页有三页镌汉文,五页镌满文,册文填青,遇皇帝名讳、庙号、谥号则填金。

    各页玉板间凿孔并以黄丝带穿联成册,每页有明黄织锦垫相隔。

    “写的是什么?”亨利问道。

    保罗忍不住吐槽:“你不是会中文吗?看不懂?”

    亨利自我辩解:“汉字太多了,记不全。再说了,这估计是传说中的繁体字,我就更不懂啦!”

    他能学会一点简体字,已经很了不起了。

    林渊说道:“这是世祖章皇帝玉册,册文内容记述了顺治帝一生功绩及顺治十八年三月庚戌朔越二十四日癸酉所上庙号及谥号。”

    据说,历史上进献太庙的顺治帝玉册共有四部。

    康熙、雍正、乾隆都弄过。其中,康熙、雍正分别弄了一册,而乾隆则是制定了两册。

    眼前的这一册,册文满文部分镌刻精细,唯汉文部分刻制略稀疏,不尽工整,此风格在清代初期玉册中常见,再据所镌谥号。

    这应该是康熙帝亲自进呈至太庙的顺治帝谥册最初本。

    “有点像古代中国竹简。”亨利说道。

    他看过中国的一些古装电视剧,在中国还没发明出纸张值钱,就是用竹片写字,然后弄成一册册的。

    林渊点头,确实就是根据竹简制作的。

    原始社会时期,文字还没成型,也没有简牍纸张作为文字载体,人们都是将日常生活以图像形式记录在石头墙壁上。

    即便后来有了竹简、木片、麻纸这些书写用具,在石头上刻字记录的方式也没有被摒弃。只不过换了一种昂贵的材质——玉石。

    将玉石打磨成薄片,饰以重要文书,按顺序编订成册后,由此就产生了可以流传千古的珍贵书籍——玉册,亦作“玉策”。

    林渊补充:“不过,古代玉册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所以往往是和帝王有关,像是皇帝封禅祭祀时,就会埋玉册以告天地。

    皇帝即位、册命太子及后妃、记录皇族族谱也会用到玉册。”

    据他所知,明清皇室尤其重视玉册,一类用做政务,如册封或定谥号;一类为文册,刻录着皇帝的重要文章;一类为书画册,刻录皇帝喜爱的书画作品;另外还有一类佛教玉册。

    而玉册上的书画、文字雕饰得都非常讲究,有用泥金直接书写的,也有刻字填色或阴刻描金的,阴刻描金应该是质量最好的,不仅有金玉的辉煌,还能长长久久的保存,一册永流传。

    “像这玉册,便是记述了顺治帝一生功绩及顺治十八年三月庚戌朔越二十四日癸酉所上庙号及谥号。

    大家应该知道,跟皇帝扯上关系的物品,通常都不一般。

    这件玉册,至少值百万美元。”林渊最后保守点估价。

    大卫等人:“……”

    又是百万美元起步?

    这钱赚得也太快了吧?

    他们难以想象,照这种速度,赚一个小目标似乎也很简单呀!

    至少对他们老板来说不难。

    才1000美元入手的,千倍利润,他们想想都头皮发麻。

    他们不了解,清代玉册常以青玉、碧玉或白玉制成,除册封用途之外,还有刻有清帝御制诗、赞、记、题等文字的玉诗文册。

    清代宫廷制作的玉册只为皇宫使用和收藏,其数量极其有限,存世量极少,拍卖及收藏价值极高,被视为中国玉器中御制、御用玉器的代表,更是可遇不可求的国之珍宝。

    这玉册价值百万美元,那是很理所当然的事。

    但说实话,如果是乾隆时期的,可能会更好,价值更高。

    虽然乾隆经常被后人吐槽,什么败家子、盖印狂魔等等,但不能否认,他在位期间的很多工艺品都发展至巅峰。

    乾隆时期的物件,价值明显高一个档次的。

    就拿玉册来说,乾隆时期的玉册精品可不少,其中不乏精品佛教玉册。

    崇信佛教,就可以按他的意图发号施令,颁布谕旨。从生前所住宫殿、平时游玩的园囿、死后的地宫、乃至京城及全国的寺宇,都在他的“圣旨”下发生着变化。

    顺治帝曾说过,他虽然崇信佛教,但并没有拨巨款去修寺院,也就是说崇佛只是他个人行为。

    与顺治帝相比,乾隆帝已是从个人行为和国家行为两方面去实践着他的崇佛信念。

    当以国家力量去做一件事,一件物品,那就厉害了。

    而乾隆皇帝,他动不动就是用国家力量去推动一件事,比如打造一样东西。也正是如此,他那时候的艺术品往往都很精美,几乎是做到了极致。

    “那边人多,我们要不要去看看。”保罗指着一个方向。

    大家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确实一大群人聚在一起,似乎在争夺什么。

    “算了,就算有宝物,我们赶过去,也没有我们的份了吧!”林渊说道。

    他有寻宝仪,没必要跟那些人凑在一起,免得发现宝物,还要跟那些人竞争。

    老舅却有别的想法:“过去瞧瞧,那些人找到宝物,我们也还是可以捡漏的。”

    刚才,他已经吃到了甜头。

    低价收过来,不就是捡漏吗?

    来寻宝的人虽然多,但有眼不识宝的人更多,就算是捡到宝,他们也不清楚。像刚才那三个人。

    老舅觉得,与其自己辛辛苦苦去寻宝,还不如去收别人的,花点钱而已。

    大卫等人也点头。

    大家都吃到了甜头。

    林渊想了想,少数服从多数。

    “行吧!那就过去看两眼。”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9004/28375759.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