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361图穷匕见
推荐阅读: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为我医相思 在异世留下我的印记 老祖无能! 机甲纪元,拳爆天星 诸天群聊:我的超能力过于卑鄙 唐人街捡漏,开局万倍利润 狼性总裁:娇妻难承欢 无限轮回:我才是怪物 没钱修什么仙?
11月7日,立冬。
这天是周五,也是星光镇合村并镇项目安置房——新村花园二期——公开选房的日子。
这一批房子由宜州市房地产龙头企业帝锦集团承建。
总共是420户,预计安置星光镇镇集附近的15个自然村,共计1000人。
当然,整个合村并镇项目总共涉及到要转移的村民,绝对不止这1000人。
星光镇现有常住人口8000人,但户籍人口却有2万人。
这两个数字放在一个乡镇,绝对是非常少的了,尤其星光镇的辖域面积其实挺大的,只不过大多数被山林覆盖,真正用于村居建设的地段并没有多少。
新村花园一期二期,用于安置的村民都是镇集周边5公里内的自然村。
至于更远一些的村庄,则是化零为整,将一些常住人口少、交通不便的村子,和附近的大村子合并到一起来。
这些自然村因为离镇集距离都在七八公里以上,交通又不便,强行让村民离开家园住到镇子里去,也不现实。
再好的政策要这么一刀切,也就成暴政了。
而在林骁就任星光镇镇长前,上一任镇长就是这么干的,所以导致了各村村民怨声载道,对这个政策充满了反感。
这种反感,到现在都没有消除。
只不过因为林骁助力各村脐橙热销的事,才稍稍挽回了一下镇政府在村民们心中的形象,不过大家伙对于“合村并镇”的复推,依旧抱着谨慎和戒备态度。
之所以会这样。
一方面是因为上一任镇长干得太过火,让村民们有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不好印象。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金秋脐橙热卖,几乎全镇所有农户都实实在在得了好处鼓了腰包,原本对村里讨生活艰难的愁苦情绪被彻底冲散,反而横生出一种我还能再干五百年的壮志豪情。
这种情况下,再跟村民们提合村并镇、果园外包,那就不仅仅是反感,而是招恨了。
毕竟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人心向来如此。
之于这些背景。
所以不管是“合村”还是“并镇”,就近期各村的村主任反馈上来的情况看,村子里的风向都大大的不利。
好在,林骁这半年来的努力还是有效果的。
最大的收获就是——12个村委会的村主任和村干部,都被他给收伏了。
这事说来有用也没用,说来没用也有用。
说没用,是因为村主任完全做不了村民的主。
尤其是涉及到村民的腰包和切身权益,光凭村主任,很难做通大多数人的工作。
一个村委会是由好几个自然村组建起来的。
村主任再怎么不是一般人,顶多在自己所在的村子有话语权,而这种村子又多是人口众多的大村子,不在转移攻坚的范畴里。
对于其他人口稀少的自然村,即便是村主任,影响十分有限。
合村并镇这种大政策,要转移就是一整个村子都转移,但凡有一个钉子户赖着不走的,那这工作都算白干。
但要说有用,又确实有大用。
毕竟村主任都是当地土生土长起来的,对于村民的风向、动态和诉求,掌握得最为清楚。
有村主任潜伏在村子里,帮助收集这些内容,也更有助于镇里开展工作,知道往哪个方向攻坚。
当然村主任的用处还不体现在这里。
他们最关键的作用,其实在于——不带头挑事。
这话很离谱,但又是实打实的。
林骁刚到星光镇的时候,初出茅庐,地位不稳,当时一上任就开始推“合村并镇”的工作,却因为遇到的阻力太大而不得不暂停,转而采取怀柔政策。
当时最大的阻力,其实就来源于12个村主任的带头抵抗。
当然,村主任并未从明面上发力,看起来永远是听从镇长号令。
但只要一布置工作,要么就是叫苦叫难,要么就是阳奉阴违,表面上好好好是是是,回去以后什么也不干。
不是村主任坏,而是上任镇长把大家伙给整怕了。
村主任虽说是镇里工作的延伸,是一任地方干部,但他们同时也是村子里的村民,享受着村子里的资源和利益。
一旦上面的政策明显会影响和侵害村子里的利益。
那村主任到底是秉公办理,还是以权谋私,那就很难说了。
林骁刚到任,脾气秉性尚且不知,只是来头大名气足而已,可所谓来头和名气又不能证明他就是个鞠躬尽瘁的好干部。
村主任当然不会甘心听他调配。
而经过这次脐橙热卖,以及这半年来他通过自身能力给星光镇带来的改变,所有村主任都被这个不走寻常路的镇长,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其实林骁没想收拾他们。
他们完全是因为林镇长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成果,顺便给收拾了。
村主任们都相信,这位林镇长是真心想为大家办好事办实事的,连他这么好的镇长,都在大力推合村并镇的政策,那至少可以说明两点。
一是这政策肯定是势在必行,强行抵抗没有用,二是这政策或许真的对村集体发展和村民有益,不如顺应大势试试。
这些心路历程的变化,都不是发生在一朝一夕间,而是在这半年来的点点滴滴里。
现在,12个村主任都对林镇长服服帖帖的,再也不敢把他当那个“不满三十岁的黄毛小子”来对待了。
有了村主任的帮忙。
林骁很及时地掌握了各村的动态,知道现在村子里对于合村并镇政策的抵触情绪,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
当然,大多数村民还是不愿意搬离旧居的。
但这种“不愿”,已经脱离了单纯的对镇政府的抗拒,而是出于旧土难离、新居不适以及果园挣钱舍不得走等原因,都是可以理解的现实因素。
这些背景的掌握,对于林骁决定直接开始选房,起了决定性作用。
他最怕的,就是村民们对政策的无脑抗拒,这是最难办的,因为怎么做工作都没用。
而现在,村民们的抗拒都有缘故。
只要有理性原因,就可以逐条攻破,不怕村民们捂着耳朵我不听我不听。
那才是真愁人!
……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
有12个村主任当“内应”,林骁对于啃下合村并镇这块硬骨头的信心,从不到一成提升到了五成。
虽然才刚刚过半,但已经可以开干了。
毕竟要等万事俱备才动手,那不是谨慎,而是无能。
真正的高手都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见招拆招才能所向披靡。
所以11月立冬这天,林骁直接拍板定下了选房日期。
前两天筹备阶段,全镇干部都还忐忑不安的,总觉得准备得还不完善,这么做有点冒险,要是村民们直接到“售楼处”来闹事那可就不好收拾了。
相比之下,林骁这个“第一责任人”反而十分淡定。
不管镇政府的情绪如何。
反正“并镇”这项工作已经是万事俱备,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全镇干部度过了一个辗转反侧的夜晚。
到周五这天,上午八点半。
距离活动开始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但选房现场却已经聚集了来自周边村落的村民,约摸有两百多号人。
而且还在不停地有村民赶来。
这个规模和阵仗,让本来对今天的仪式抱有深深隐忧的三位副镇长,都吓了一跳。
他们本以为,今天的选房仪式会是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呢,没想到村民们这么热情捧场,竟然都着急忙慌来了。
专职负责这项工作的副镇长葛涛不禁迷糊:难道说,林镇长帮各村卖橙子的事已经彻底把村民们感化了,大家终于肯放下成见和固执,支持合村并镇这项大政方针了?
葛涛的忧虑散去了80%,但还不敢彻底放松。
因为总觉得事情过于顺利,形势有些蹊跷。
相比之下,林骁的态度就要理性得多——他压根就没因为村民们的热情到来,而对今天的工作抱有过多的乐观。
事实正好相反。
村民们来得越多,他心里越紧张越戒备,因为这很反常。
林骁可不相信自己有那个人格魅力,只是帮大家伙顺利卖光了橙子,就能轻松获得村民们的信任,从而甘愿离开自己的赖以生存的土地和家园,进到镇里的楼房里居住。
就算有那么几个农户深明大义,但大多数人还是利己的。
况且,星光镇这么大,常住人口有8000,并不是人人都有果园的。
土地属于村集体,这个土地包括房屋土地、农田、山头和果园。
在十几年前,这些土地都是按人口平分到户头上,又因为田地也有好有坏,所以每隔两三年就得重新抽签,以确保公平。
不过抽签这种事,用在农田上可以,毕竟农作物都是一年一季或者一年两季,冬去春来又是全新的开始。
但是果树不行。
果树种植都是一竿子十几年的买卖,不适合反复轮换主人。
而且果园打理很费精力,同样一批树苗,分到不同的农户手里付出不同的辛苦,成长状况是完全不同的。
要是每隔三五年就重新抽一次签。
那很容易导致这家精心打理的果树,变成别人家的果园,而自己却运气差抽到了那种不费心打理的果树。
这样一来,人人都不用心务农,反而坏事。
所以一直以来,各村的果园都是归属于村集体,统一种植、统一劳作,再统一出售,卖的钱按户头平均分配,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公平。
但近些年,随着大量农村人口的流出,问题又重新出现了。
外出打工的人户籍还在家里,没办法参加果园劳作,那将来果树产生的收成要不要分给他们?
不分肯定不行,毕竟人家也是村里的一份子,户籍还在呢。
可要平分也不行,毕竟其他人辛苦劳作了,这些人一分力不出还在外面挣了大钱,这样很不公平。
所以要分,但不能平分,这是新规矩。
可这个分成比例要如何定,又牵扯出很多问题和矛盾,而随着外出打工的人口越来越多,这问题和矛盾也越来越大。
更有很多外出人口瞧不上家里这点收成,把户籍牵了出去,在城市里定居扎根。
这样的人越来越多,造成了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而且多是老年人口。
人口数量的急剧减少,造成的是劳动力的短缺,偌大的果园逐渐开始打理不过来。
再加上橙子又卖不上价。
所以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厌弃果树种植,转而去种水稻和棉花,毕竟这些农作物的价格是有保证的。
这样的情况,在星光镇33个自然村都是一般无二的存在。
眼看着大量果园开始荒废,镇里村里也开始思变,通过启用承包的方式留住一些青壮年劳动力,也激起果农们积极务农的心思。
果农们承包果园后,只需要给村委会交付很少的租金,就可以享受果园的全部收成。
至于农务劳作也不成问题。
果园虽大,但统一管理反而更节省工夫,而且可以采用现代化的器械和农具,也可以请当地年老村民进行劳作,这样也可以增加老年人的收入。
承包制度推广起来,因为各方都满意,所以迅速在各村实行起来。
到近五年,星光镇33个自然村的1万亩果园,都被承包了,有一些是本地村民承包的,也有一些是被一些农业公司给承包的。
这个现状导致的情况是:林骁金秋对于当地脐橙火热脱销的壮举,真正收益的其实只有不到二十分之一的果园承包人,大部分村民拿的是日结的死工资,并不会有过多的收益。
当时给林骁送锦旗的,也都是这是果园承包者。
村主任跟着来也就是情理上的,毕竟橙子脱销是大好事一件,代表着村子美好的明天。
但实际上,果园的承包价是早就定好的。
这橙子是畅销还是滞卖,都跟村里无关,要是承包者是本村村民,或许还有可能从情理上给村里多交一笔分红,但承包者要是外面公司,则绝无这般可能。
所以,林骁这一波忙碌,真正感动到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
这部分人会否真正感激他尚且未知。
其他广大村民,以及听闻家乡发展决议归来的青壮年村民,更不可能轻易被感化招安,乖乖离了家园住到镇里来。
之于这般了解。
林骁对于今天这选房现场的热闹景象,第一反应就是——不好,有诈!
他的预判很快成为现实。
当宣布活动开始,新村花园二期的项目代表开始介绍这批新房的特色和亮点,没说几句话,现场村民们就开始不耐烦起来。
“这房子也太小了!!”
“你说质量好就质量好?我可是听说了,一期那房子漏水可是漏的很严重!”
“做生意的都是无利不起早,你们要没好处,会接这个项目?”
“还要认购费?不是说免费给我们吗?”
“我要花钱,还跑你镇里来干嘛,我直接去县城多好!”
“我老家的地免费给你们,还要自己掏腰包买这里的房?我二百五啊!”
“现在村里橙子卖得这么好,旅游也发展这么旺盛,眼看着星光镇一天比一天热闹,这节骨眼上却把我们都往镇里赶,这安的什么居心?”
“这还用说吗?嫌我们在村里,拦着别人发财了呗!”
“把我们赶走了,这大片土地和果园租的租、卖的卖,回头挣的钱都进了贪官污吏的腰包,好盘算啊!!”
“还以为这回终于来了个好镇长呢,没想到比前一个更黑!”
“我就说,一个大明星镇长,怎么可能放着电视里的大钱不赚,非要来这山沟沟里献爱心?简直是闹笑话!”
“真心黑啊,连农民的这点血汗钱都惦记!!”
“我们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到我这代竟然要被赶走了,还有天理吗?!!”
“……”
一个带头,两个附和,三下五下就在现场引起了滔天之愤。
刚才还井然有序的选房现场,立马变得嘈杂不堪、群情激奋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把负责现场服务的全镇干部给看懵了,甚至连各村的村主任都始料未及。
唯有林骁,全程站在旁边,冷眼旁观注视着这一切。
他早就料到今天不会顺利。
刚才看到这么多村民来捧场,还觉得疑惑,总觉得后面憋着什么大招。
现在,选房会刚刚开始就图穷匕见。
林骁反而松了一口气。
村民们虽然叫嚣得热闹,一个个神色激烈,但明显发声的都是些头脑清楚、口齿清晰甚至声如洪钟的年轻人。
这很不合情理。
要说合村并镇不被村民接受,真正抵触的,应该是老年人才对。
他们才是“安土重迁”观念最根深蒂固的人,宁愿受苦受穷,也不愿意离开赖以生存的家园。
至于年轻人,对老家的依恋几乎没有,花钱还要去县里市里买房呢。
现在,只需要用很少的钱就可以获得镇里一套房。
是个正常人都会觉得这买卖很划算。
可现在,带头喊叫的反而不是老年人,而都是些三四十岁的年轻人。
林骁一秒钟发现了华点。
他没有生气,反而很庆幸,甚至有点兴奋。
“这是有高人指点啊……事情真的越来越有意思了!”(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996/2837551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