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抄底娶回女明星 > 第367章 368又是一年元旦来临

第367章 368又是一年元旦来临


林骁在医院里陪女儿,每天逗得她嘎嘎乐。

    而几十公里外的麻山县,一场声势浩大、覆盖面极广的专项巡察,浩浩荡荡拉开了序幕。

    按理说,一般巡察也是分等级的,红头文件的签发单位级别越高,巡察的严肃性越强,查得也会更严密细致、不讲情理。

    而宜州市只是麻山县的上一级部门。

    一众县领导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虽然巡察组来得十分突然,但领导们一阵诧异后还是迅速稳定心神,根本不往心里去。

    结果,事情走向令所有人都没想到。

    整整一个月,麻山县被翻了个底朝天。

    县领导和全体干部,都惊呆了,完全没想到平平无奇的一次市级巡察,会搞出这么大的阵仗,巡查组上至组长下至干部,一个个都不苟言笑、铁面无私。

    不管全县上下如何震惊诧异,这一波严肃又严厉的巡察,以摧枯拉朽的迅猛之势拉开了序幕。

    林骁作为这次巡察的幕后“始作俑者”,却躲得远远的,一点看不出来跟他有关系。

    浑然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不过事已至此,真相如何已不再重要。

    巡察组铁面无私、进展神速,几乎以两天查处一只苍蝇的速度,搅弄起麻山县的风云,弄得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进入12月,寒冬终于到来。

    林晓熙经过医院的精心医治,已经顺利出院,不过还是偶尔有咳嗽,但相比于住院那几天已经轻了很多很多。

    医生说不用在意,每天保持呼吸新鲜空气,再有两个月就会自己康复。

    “百日咳”之名,严谨且精准,少一天都不行。

    因为女儿好转,远在外地务工的大明星妈妈韩希熙,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可以专心投入工作。

    这段时间,因为是林骁一直请假在家陪女儿,父女俩有了自小胖丫出生以来,朝夕相伴最长的一段时间。

    父女俩的感情直线上升。

    以至于希希偶尔回家,女儿竟然都趴在爸爸怀里不撒手,搞得老母亲一阵感怀伤心。

    不过伤心了没到一个晚上。

    转天,林晓熙又抛弃了老父亲,投入了亲亲美妈的怀抱,流了她一脸一身的哈喇子。

    希希顿时又乐开怀,满脸反败为胜的得意。

    林骁则在一旁叉腰,怒斥小胖丫忘恩负义,有奶便是娘。

    林晓熙:那不然呢??!

    ……

    西北风刮得愈发紧了。

    十二月悄悄过半,眼看今年就要进入尾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距离元旦来临还有两周的时候。

    星光镇的石梁小学突然接到市教育局的电话,说是中央电视台儿童频道发来邀请,想请石梁小学的合唱队去央视总部录制节目。

    元旦跨年当天,这节目会在儿童频道的晚会上播出。

    这个消息,可把作为校长的石鹏给吓得腿都软了。

    要知道在半年前,石梁小学还只是一所普普通通的中部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小学。

    作为校长的石鹏,每天发愁的都是学生逐年减少、教师薪资拖欠、各项补助无门以及又有一名老师辞职了之类。

    那时的他打死也想不到,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个S+的热门综艺来学校录节目。

    节目录完了,作为嘉宾的超级大歌星却不走,而是主动要留在学校当音乐老师。

    说实在的,石鹏夜里做梦都不敢这么天马行空。

    但现实远比想象更精采——这么离谱的事,就这么不刮风不下雨,毫无征兆地发生了。

    现在,韩希熙已经离开了石梁小学的志愿音乐老师岗位。

    但她的离开不是因为教烦了,而是身上承担了更加艰巨的使命,那就是要对整个南州省乡村小学的艺术教育负责,成为了孩子们艺术教育启蒙的奠基人、引路人。

    这是一件很伟大、很无私的事情。

    石鹏虽然不舍得韩老师离开,却也非常钦佩和感动于她即将投身的事业,于是带着孩子们热烈地为她送别。

    韩希熙虽然走了,但石梁小学的合唱队却没有解散,音乐课程也没有停。

    在基金会的作用下。

    石梁小学无缝衔接了一位专业音乐老师,也是个人美歌甜的年轻姐姐,很快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说实在的。

    虽说艺术老师的工资由基金会统一发放,但水平也只是和在编乡村教师持平,远远算不上高薪。

    再考虑乡村小学一般位置比较偏远、生活条件落后,所以,愿意来教音乐或美术的专业人才,还是很少的。

    大部分都是在校学生过来兼职,也有些是正儿八经过来上班的。

    但不管是哪种情况。

    这些人最起码都是非常善良、正义、有爱心的,要不然为了这么几个钱,谁大老远往这穷乡僻壤里折腾?

    正因为如此,老师们才能迅速被孩子们所接纳,跳跃的音符依旧定期在石梁小学的上空漂浮。

    这次,央视发来节目录制邀请,自然是因为前阵子韩希熙带领合唱队,在宜州中小学合唱比赛中拿下冠军的事。

    因为那场比赛,《往生》节目组全程跟拍录制,还把合唱队的表演片段完整版在节目里播放了。

    引发了全网关注,热度不是一般的高。

    央视少儿频道关注到,并邀请孩子们去参加元旦演出,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作为校长的石鹏自然明白个中原因。

    他冷静下来后,却并没有直接答应要去录制节目,而是惊喜之余怀揣着深深的隐忧。

    这里是山区里的乡村小学。

    孩子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

    他们中大部分连南州省都没出过,更有一些最远只去过星光镇,眼神清澈得好似荒野和深渊。

    很质朴,也很笨拙。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石鹏是认可“见世面”三个字的分量的。

    但见多大的世面,怎么去见世面,他觉得需要精准把握好度。

    并不是这世面越大越好。

    对山里的孩子来说,去县城、去省会,都算见世面。

    但一竿子干到首都,还要在全国瞩目的央视舞台录节目,那这个世面是会在孩子们心中埋下希望的种子,还是被高楼大厦霓虹闪烁迷花了眼……

    石鹏不敢说,因为这也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和经验。

    当然,首都对孩子们的冲击,还只是石校长忧虑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则是去京州山高路远,这么多孩子,路费、食宿该怎么解决?

    这可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石梁小学是肯定拿不出这么多钱的!

    石鹏很焦虑,既不舍得放弃这次机会,又实在没底气拍板说去就去。

    一连两天,他憋着这个事谁也没说,连学校的其他老师都没告诉。

    两天后,市教育局又打电话来催问进度,并说局领导经过研究,决定拨出一笔款项,承担合唱队前往京州参加节目录制的全部费用。

    这么大手笔,解了石鹏的燃眉之急,让他不需要再为钱的事情发愁。

    现下唯一需要解决的,就是该不该去的问题。

    石鹏仍有些犹豫不决。

    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打过来了——是韩希熙。

    “石老师,我听说孩子们要去央视录元旦节目,您那儿需不需要帮助啊,我可以承担孩子们所有的交通费和住宿费的!”韩希熙开门见山。

    石鹏很是诧异:“韩老师,这事您怎么知道了?”

    韩希熙道:“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跟我说的啊。我们基金会是挂在省教育厅下面运行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和教育厅对接,央视最先联系的是省教育厅,他们知道我和石梁小学的关系,特意把这个消息跟我们工作人员说了。”

    石鹏这才恍然大悟。

    他当即把市教育局承担全部费用的消息,一五一十说了。

    韩希熙点点头:“那就没问题了。那几号录制?孩子们到时候表演的曲目定了吗?正好我今年元旦接了京州电视台的跨年晚会演出,那几天也会在京州,到时候方便的话,我想跟孩子们见个面,也好长时间没看见他们了……”

    希希语气十分想念。

    石鹏却支支吾吾,最终还是把自己的忧虑说出了口。

    “韩老师,您别怪我胆小怕事、婆婆妈妈,实在是孩子们都太小,我怕他们去了首都,那种现代化的气息带来的冲击力太大了,我怕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石鹏难为情地说出自己的忧虑。

    韩希熙倒是没想到这一层,一时挺诧异的。

    沉思片刻,她认真道:“您的担心也很有道理,但是我觉得,这次其实是个很好的机会,毕竟孩子们的课本里经常会出现首都,大家从小都是对首都有无限的憧憬和想象的。”

    石鹏点点头:“确实!”

    韩希熙继续道:“既然大家都已经在脑海里幻想了无数遍京州,那么实地去看一眼,不管他们看到的是什么,冲击力有多大,最起码对他们来说都是圆梦了。

    “我觉得只要和梦有关,影响应该都是积极正面的。当然,他们录完节目回到老家,依旧要回归山村里的普通生活,您是担心这么巨大的落差感,会让他们没办法接受现在的生活,对吧?”

    石鹏点头:“是,我就担心这个!”

    韩希熙笑道:“我倒觉得没必要过分担心。有时候,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很强的,就好比上次去宜州比赛,其实大部分孩子也是第一次走出麻山县,宜州对他们来说也是有冲击力的。

    “但是比赛完回来之后,我看大家都很兴奋很荣耀,一点都没有因为登上过大舞台,拿了冠军,就对现在的生活和环境叫苦连天的样子。

    “相反,我觉得孩子们现在的精神状态更好了,就连平常最调皮捣蛋的几个,后来都乖乖上课、永远站得笔直。

    “我觉得音乐的引导、艺术的熏陶,作用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他们其实并不脆弱,是我们把他们想得太脆弱了。”

    石鹏听完这番劝导,豁然开朗。

    这两天一直横亘心头的担忧,顷刻间烟消云散,也立即做出了决定。

    “韩老师,今天又是对您肃然起敬的一天!”石鹏笑道。

    “啊?!”

    突如其来的夸赞,搞得韩希熙错愕不已,都不知道该接什么了。

    石鹏感慨道:“记得您第一次来我们学校上课的时候,站在舞台上还十分腼腆内向,跟您之前在网上展现的性格完全一致。但这才不到半年,您现在说话劝人却头头是道,三两下就戳中要害,让人无比信服。说真的,我活到现在真正佩服的人没几个,林镇长算一个,您也算一个!”

    石鹏说得十分真诚恳切。

    希希却听得哭笑不得:“石老师……我怎么觉得您是在嫌我话多呢?”

    石鹏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赶紧说不是那个意思。

    两人在石梁小学共事也有好几个月,其实已经很熟悉了,只不过隔着普通教师和超级大明星的壁垒,所以才说话时永远带着小心和客气。

    而这一次,两人倒是小小地交了回心,距离拉近了许多。

    孩子们去京州录节目的事情就定了。

    虽然宜州市教育局承担了所有食宿和交通费用,但带着这么多孩子,从南方小山村去到位于北方的首都,需要考虑的花销可不仅仅是吃饭和睡觉这么简单。

    最紧要的,就是现在是冬天,京州的平均气温已经零下十度了。

    而位于南方的星光镇,即使位于山区,平均温度也才不到0度。

    况且北方的冷和南方的冷,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孩子们在老家,一般都是一件棉服就可以过冬,在这个物资充裕的年代,一百来块钱就可以买到一件暖和、耐脏的棉服,只不过穿在身上就是臃肿了些。

    但对于农村小孩来说,能保暖就已经非常好了。

    然而这样的棉服,到北方去肯定是不够的,必须得羽绒服才能抵御那种干燥的低温。

    可孩子们家里都不富裕。

    家长们八成不愿意掏钱,给他们买这种没用的东西,就算买了,质量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除了衣服,还有鞋子,还有到首都之后总得带孩子们去课本上出现的景点看看,有些是需要花门票的。

    这些钱,都不在教育局的预算范围里。

    那该从哪儿出呢?

    石鹏有些发愁,思来想去,决定自掏腰包。

    但不等他统计孩子们的身高体重,一批羽绒服直接由大货车拉到了学校操场。

    同批到达的,还有温暖的运动鞋。

    衣服和鞋子都是国产品牌,都不是特别高端的品种,但“牌子”这两个字就已经远远超越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了。

    这一天。

    石梁小学的操场,孩子们的尖叫声几乎传遍整个大丰村,甚至让不远处的星光镇都有所触达。

    林骁在办公室,听到干部们议论这件事,才知道自家老婆不声不响又办了这么一件大事。

    中午给老婆打了个电话,好好夸了夸她。

    在自家老公面前,韩希希也就不腼腆了,十分得意地承接了这波功劳。

    两口子聊了聊录节目的事,话题很快转到了元旦上来。

    “你元旦要在参加京州电视台的跨年晚会对吧?”林骁问。

    “对啊。”

    “那就是说,你当晚肯定回不来,我们不能一起跨年了呗?”

    “嗯……好像是这样!”

    “哦。”

    林骁声音低沉,一副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的样子。

    韩希希立马乐了,笑道:“喂,我说林镇长,你别给我演这出啊!”

    “我演哪出了?”林骁笑着反问。

    “就你独守空房,我抛夫弃女这出啊!”

    “呵,你还知道我现在是独守空房,你是抛夫弃女啊!”

    林骁顿时来了气势,两只脚架在办公桌上,左右转动办公椅数落道,“你老人家现在可是大忙人,成天满世界到处飞,不是在录音综就是在接商演,要么就是在出席代言活动,我听陈嘉嘉那个虎娘儿们说,年后就要启动巡回演唱会了,是吧?”

    韩希熙点点头道:“对呀,怎么了?我复出你不是大力支持的吗,还有我成立基金会的事,你不也是举双手赞成吗?现在怎么了,开始嫌我不着家了?你之前每天早出晚归忙工作的时候,我可是一直全心全意支持你,从来没有嫌弃你回家晚,没时间陪我和宝宝哟~”

    一句话给林骁噎住了。

    他的确有满腹牢骚,毕竟夫妻过日子嘛,老看不见老婆只能看见小胖丫闺女,这算怎么回事?

    不过这牢骚也就是牢骚而已。

    他对于老婆忙工作忙到天南海北乱飞,还是打心底里支持的。

    当然,他之前不支持,是因为觉得在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名利场里浮沉,不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即便大明星的光环十分耀眼夺目,但背地里也只有空虚和乏味,毫无价值感可言。

    但现在,他知道老婆忙着挣钱,是因为有更大的事业要打拼,更高的价值需要追求。

    这和他当初一门心思下乡,是异曲同工的。

    时隔两年,夫妻俩在朝夕相处间感情趋于平淡,日子越来越平静。

    两口子的价值观逐渐趋于相同。

    然而奇妙的是,他们俩的事业心和进取心却向两条不平行的直线,从两个端口射出然后彼此靠近,不知在哪一刻实现了交汇,然后并不停留,继续向着彼此的方向渐行渐远。

    今时今日。

    韩希熙已然变成了两年前的林骁,一心为公、事业蓬勃、风生水起。

    而林骁却仿佛成了两年前的希希,放下工作、回归家庭、岁月静好。

    两口子日常聊天,也逐渐发现了彼此身份的对调。

    但细细探查。

    两人到底是哪一日哪一刻他们实现的交汇,并无缝衔接完成了角色互换的?

    他们自己也毫无头绪。

    不过现在的状况,夫妻俩都是满意的,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没办法时常见面。

    这可把还不到三十岁,热血方刚、需求旺盛的林镇长,给憋坏了。

    “你回不来没关系,我可以去找你啊!”

    林骁突然振奋,嬉皮笑脸道,“反正我元旦放假,到时候带着小初去京州找你,怎么样?”

    电话那头,韩希熙着实愣了愣。

    “你要带小初来京州?”

    “对啊,正好小初现在也好得差不多了,出远门也没问题。”

    林骁自信道,“放心,我能把她照顾得很好,而且京州不是有你小姨吗,她肯定愿意帮忙照顾孩子,不至于让我和小初住酒店各种不方便!”

    林骁策划周全,韩希熙立马心动了。

    毕竟,谁愿意大过节的还要上班啊,这种特殊的时候有老公和孩子陪伴,那简直不要太幸福。

    “可是……小初还不到一岁,能出远门吗?”

    “放心,没问题,我看网上很多人半岁就带出去旅游了!”

    林骁认真道,“小初上周刚打了流感疫苗,现在体格棒棒的,没问题的。就算长途旅行会有一点不适,但我觉得,她肯定更愿意看见妈妈,你忍心让自己宝宝看不见妈妈吗?”

    林骁故意瘪着嘴,发出可怜兮兮的声音。

    韩希希立马心软了,脑海里浮现出女儿哭着要妈妈的画面,差点当场泪崩。

    当妈妈以后,最看不得这个。

    她立马妥协:“那行,你们来吧……我提前跟小姨说,让她准备一些东西!”

    “哈哈,好!”

    “一定一定要照顾好小初,不能让她生病!”

    “放心吧,我是亲爹,还能故意让我女儿生病不成?再说了,这阵子都是我亲力亲为照顾女儿,现在论带娃我比你有经验!”

    “……”

    希希很无语,但愣是没办法反驳。

    林骁大笑起来,气氛很是轻松愉悦:“韩老师,放宽心,你踏踏实实工作,等着元旦节接收来自老公和女儿的爱心大礼包吧~~”(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996/28375511.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