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财富自由:从三十开始 > 第112章 再临东京(求订阅)

第112章 再临东京(求订阅)


东京依旧是那个东京,这已经是李瑜在拿到岛国签证后半年内的第三次来到这里了,但这次却是他第一次独自前往。

    乘坐在前往市区酒店的车辆上,李瑜和这位从国内过来讨生活的司机大哥闲聊了起来。

    因为看着李瑜是一个人,司机大叔就热情的询问着李瑜:“你是一个人从国内过来旅行的吗?”

    李瑜回应道:“算是吧,我朋友在这边工作,这次趁着他休假,我们一起玩玩。”

    “最近国内过来旅行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而且有不少中产都跑来了这边。就那么两年不到的时间,池袋,都成为了一个堪比横滨的小型华夏街了。你要是吃厌烦了东京的没事,在池袋那里可以找到国内各地的饮食。”

    李瑜是知道很多人过来游玩的,但是中产过来是李瑜没有想到的,可转念一想,炒房团不可能平白无故的跑来炒东京的地皮。

    肯定是有着很多国内的人过来,他们看到了机会,所以趁着手里有着大量的资金,开始了一些优秀地段的大势扫房,从而等着抬价。

    李瑜随口的问了一句:“国内中产的过来很多?”

    “嗯,很多,很多。反正就是过来拿永驻,又不改变自己的国籍。我都载过好多拖家带口的中产家庭了,特别是从魔都过来的特别多。他们把魔都的房子抛售了,来这边申请永驻了。”

    李瑜好奇的询问着:“额?魔都的中产跑来东京,怎么想的?”

    “这边的机会更多一些呀,因为岛国这边在互联网方面的发展比国内慢了很多,这让不少人选择跑来这边创业了。”

    听着司机大哥说的问题,李瑜点了点头:“别说,这还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这边的网络应用方面比起华夏确实差了很远,有很多APP是可以在岛国这边复制出来的。”

    “就是因为华夏过来的人是越来越多,最近东京的房价都开始上涨了,特别是文京区的涨幅最大。”

    李瑜说着:“照理说不应该是在港区的3A吗?(麻布,赤坂,青山)”

    “3A地区可是岛国人自己都认可的最顶级的街区,那边本身的定价就非常离谱了,炒房团根本就没办法的。反倒是文京区却挺适合的,你知道的华夏人对于孩子的教育可是相当看重的,而文京区就相当于燕京的海淀一样。”

    首先那里是最顶的东京大学所在地,而且周边还有很多顶级学校都坐落在文京区,这让文京区的定位的确类似于燕京的HD区,周围是名校总多。

    而那些华夏的中产对于这样的顶级学区周围的房子那是相当热衷的,所以文京区周围的房子被炒房团盯上也是很正常的,因为他们更理解华夏人的选择!

    可能那些过来买度假房的会选择港区,但要是过来定居的中产,文京区无疑是他们的首选之一。

    李瑜点了点头说着:“额,这是抓住了华夏人对于学区房的执念啊。”

    司机师傅说着:“你还真别说,我是去过那边的看房的,我感觉那边氛围挺好的。它没有港区的纸醉金迷,没有涉谷和新宿的年轻潮流。整体来说那边的学术氛围相当的浓厚,很适合华夏拖儿带女的中产。”

    李瑜笑着回应道:“学区嘛,能理解。对了,师傅,看你的样子是三十代吧?怎么想着润来岛国了?”

    司机就老实的回应道:“哈哈哈,我是刚刚进入四十代了。我嘛,在国内混不下去了呗,我在18年的时候,三十七岁从大厂出来的,于是我把在在深城贷款买的房子卖了,来的这边。”

    “过来后我感觉整个人都轻松多了,这边没那么卷。而且这边结婚不要彩礼,更不要我买车,买房。我自己又不想找单位上班继续做码农,所以自己就买了辆车,专门负责载客或者给国内过来的游客提供包车服务。”

    李瑜:“那你们这两年看来是挺不错的了,毕竟国内过来的游客是越来越多,你一天跑个三趟机场很正常吧?一个月百万岛国币轻轻松松。”

    司机笑着说到:“呵呵,关键是多了一种自由感,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而且我们自己做拉客的人有一个群,大家都在相互之间介绍。”

    李瑜好奇的询问了一句:“你们不该是竞争吗?”

    “那用得着竞争哟。你知道东京没天有多少航班是从国内过来的吗?而且打个比方,我和你是都是拉客的,现在两个客人都找到你了,而且前后航班落地时间间隔就一个钟头嘛,你载了前面的客人去了市区,你一小时内回不来呀?”

    司机继续说着:“你把客源介绍给我,下次我这边有多的客源,我也可以介绍给你嘛。你知道现在一年来东京的旅客有多少华夏人嘛?就算有那个特殊事件爆发,可去年依旧有着七十多万华夏人过来,每天至少两万多人。我们就按照最低十分之一的人叫车,那最少需要一千辆车。这还只是跑机场接客,还没有算其它一些包车服务。”

    李瑜听着司机大哥的这番话后,他感慨着:“哟,别说你们专门跑接机的,还真有点赚头呀。”

    “我个人觉得没有国内那么卷。如果是在国内的话,像我这样四十岁的,估计是没有那个企业会再要我了。因为低了我不想做,高了人家又不要,与其找我这样的老油条,还不如用新人呢,新人的价格便宜多了。”

    一路上有趣的闲聊着,很快司机大哥就把李瑜送到了酒店。李瑜在东京依旧选择的大手町四季,还是上次来的套房。

    在酒店房间放下了行李,李瑜抬手看了看手腕上的那枚有着锦鲤的手表时间,额,时间还保持着华夏时间,李瑜把时间调快了一小时。

    简单的把箱子里的衣服整理,挂在了房间的衣帽间里以免折皱。这次过来,李瑜带了一条华夏的卷烟,以及最多不超过十的雪茄。

    因为他自己没有计划这次过来后要待几天,而且回去是直接去杭城,还是说直飞港区?

    收拾好了衣服,李瑜站在客厅的落地窗前看着眼前的皇居,他摸出了手机拍摄了一张照片。然后登陆了岛国的聊天软件给滨边美波发了过去:“我到东京了,你那边几号杀青?我叫人订餐厅。”

    消息发送过去后,李瑜并没有等她回复,因为她在工作的时候手机是不在身边的。只有等她休息的时候才能看到信息。但看到了也不一定在工作期间回复,有可能是结束后再回复。

    因为岛国这边有不少人都不是那种对于信息很积极回复的类型。

    整理好一切,李瑜拿着自己的斜跨包,装着钱包,纸巾,手机等等,出门觅食去了。东京他已经是第三次来了,虽然这次是一个人,但他已经不会因为是一个人而有所担忧了。

    李瑜打车直接去了涉谷,毕竟这里的夜晚最为繁华,各种小巷子里有着各式各样的美食。

    而他在熟悉了岛国语言后,他拿着手机搜索着附近的美食介绍,一家评分还算是不错的烤肉餐厅进入到了李瑜的眼帘。

    落地东京的第一顿,烤肉绝对是最棒的选择。李瑜顺着地图就朝着餐厅出发了,夜晚用餐的黄金时分,李瑜进入到了餐厅内,一个差不多只有八张桌位的餐厅里散发着牛油的气息。

    几乎坐满的店堂内,每桌前面都有着一个小小的炭火炉子,而李瑜是一个靠墙的双人位,他拿着菜单看了起来。

    这时他旁边的一个双人位离开了,服务员赶紧的开始收拾起来,紧接着两个女生进入到了餐厅,坐在刚离开的那个桌位边。

    其中有一个女生身材不错,穿着贴身的牛仔裤,搭配着T恤和外套,而她是带着棒球帽的,长发散落在肩头。

    她的帽檐压得很低,叫人看不到容貌,而且这里是餐厅,也没有谁会弯着脑袋去看她帽子下的容貌吧?那样做太奇怪了。

    李瑜拿着菜单看了看之后点了自己所需食物,然后吩咐着要了一杯开胃的啤酒,李瑜全程是使用十分流利的日语和店员交流着。

    可是坐在他旁边的两个女生,特别是那个戴着一顶白色棒球帽的女人小声的用中文说着

    “我在网络上看了推荐,这是一家隐藏的宝藏店家,来这里用餐的都是岛国人,因为它们家在这边的评分网站里算是中高级别的,价格不是特别贵,说是很值得一试。”

    两个拿着服务员给她们的菜单翻来覆去的看着,因为菜单是全日文的。这时那个拿着菜单看的小姐姐蒙了:“它没有英文呀?怎么办?”

    这时那个拿着菜单的小姐姐对站在身边的服务员用英文尝试着说道:“可以说英文吗?”

    服务员摆手说着:“NO.英格里希。”

    这里的店员表示着不会英文,因为这是一家坐落在小路里面的烤肉店,平日里几乎很少会有游客来到这样的地方,一般的游客都喜欢在热闹的街区选择餐厅用餐的。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966/2837576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