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 第10章 我得孔明,如鱼得水

第10章 我得孔明,如鱼得水


俗话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尤其在乱世,你上不了餐桌子,就只能出现在菜单子上。

    刘备一向胆大且敢拼敢闯,唯一欠缺的是奋斗的方向。

    而现在。

    诸葛亮识断天下,为刘备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图河北!

    诚然。

    图河北很难。

    但刘备自黄巾之乱后,颠沛流离十余年间,数丧妻子,更曾沦落到吏自相食,又何尝不难?

    刘备不怕困难、更不怕失败,刘备怕的是蹉跎岁月,怕的髀肉复生,怕的是功名不立。

    “得先生之教,我茅塞顿开!”

    “大丈夫立身处世,岂能苟安等死?”

    “曹操势不及袁绍,名不及袁绍,亦敢与袁绍争锋,我之胆气又岂能不如曹操?”

    铿锵语气,令客舍众人皆是心神一震。

    不论是门口的关羽张飞,还是舍内的徐庶庞统,看向刘备的眼神都多了严肃。

    诸葛亮更是被勾起了记忆。

    彼时与此时,虽然时间和地点不同,但又殊途同归。

    记忆中的刘备和眼前的刘备,这一刻仿佛有了重叠。

    又见刘备长揖一礼,语气真挚:

    “先生年虽然年少,但胸藏韬略,真万古之人所不及也!”

    “我虽名微德薄,但志在匡汉,愿先生不弃鄙贱,助我起势!”

    此话一出。

    代表刘备正式认可了诸葛亮“图河北”的战略构想。

    刘备不知道“图河北”的具体步骤,也不知道“图河北”会遇到多少艰难险阻。

    刘备知道的是:既然“图河北”的战略构想是诸葛亮提出来的,那就由诸葛亮来负责实操,而刘备只需要给予诸葛亮足够的信任和支持。

    正如齐桓公用管仲、燕昭王用乐毅、文王用姜尚、高祖用张良,皆是推心置腹,鼎力支持,方成霸业!

    诸葛亮肃然起身。

    一句“万古之人所不及”,一句“愿先生不弃鄙贱,助我起势”,让诸葛亮感受到了刘备那发自肺腑的信任!

    先帝啊!

    记忆再次被勾起。

    诸葛亮的双手微微颤抖,长揖而拜。

    这一拜,拜的既是于白帝城托孤的昭烈帝,亦是眼前壮志凌云的左将军。

    “为图将军之志,亮愿效犬马之劳。”

    简单一语,既有五十四岁的厚重,亦有十八岁的豪迈。

    门口。

    关张凛然。

    虽不明白自家大哥为什么会认可诸葛亮“图河北”的战略,但关羽和张飞一向以刘备马首是瞻。

    一旦刘备决定要做的大事,关羽和张飞是绝对不会反对的。

    刘备要图河北,纵使前方有刀山火海,关张二人亦敢赤膊前冲!

    恩同父子,义如兄弟。

    非是一句空话!

    “左将军得孔明相助,大业可成矣!”

    徐庶由衷抚掌。

    与刘备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徐庶对刘备的认同度相当高:方今天下能为明主者,非左将军刘备莫属!

    还未决定是否要择主刘备的庞统,亦是暗暗喝彩。

    诸葛亮“图河北”的战略构想,器量之宽,野望之大,常人莫及。

    换个胆小的。

    别说请诸葛亮相助,不喷诸葛亮一句“狂生腐儒,纸上谈兵”都是有涵养的君子了。

    然而。

    观刘备举止、神态、语气,既有王者之风,又有霸者之气,堪称当世英雄!

    【孔明得其主矣!】

    庞统的眼神逐渐明朗。

    “我得孔明,如鱼得水!”

    “自今日起,孔明为军师中郎将!”

    刘备开怀大笑,更是当场拜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参掌军政诸事!

    军师中郎将属于刘备自创的非正式官职,虽然不如左将军长史和豫州别驾正式,但胜在灵活且更显亲近。

    因为是刘备自创,故而这个军师中郎将的职务含权量就全权由刘备来决定,而不会受左将军长史或豫州别驾这类官职的限制。

    这个自创,刘备是跟曹操学的。

    昔日。

    曹操为表示对郭嘉的亲近,单独为郭嘉设置了军师祭酒一职。

    军师常为幕僚属官所设,祭酒即首席,军师祭酒即首席幕僚。

    曹操以军师祭酒之名,旨在突出郭嘉在曹营的超然脱俗。

    同样。

    刘备设置军师中郎将,用意相似。

    对于“军师中郎将”这个非正式官职,诸葛亮亦是欣然接受。

    有汉以来,左将军长史或豫州别驾不知凡几。

    而军师中郎将一职,目前则由刘备首创、诸葛亮独享!

    汉武帝昔日,亦专为霍去病设置骠骑将军一职,更让骠骑将军的俸禄同大将军相等,金印紫绶,位同三公。

    因其独特,故而珍贵。

    徐庶则是由上宾正式转军师职务,参议军政,位在诸葛亮之下。

    为表尊重,刘备又令关羽和张飞近前参拜。

    一应礼数,极为周到。

    由于庞统没有择主,刘备并不知道立在诸葛亮右侧的书僮竟是被司马徽称为“南州士之冠冕”的当世奇才。

    诸葛亮和徐庶尊重庞统的意愿,没有点破庞统的身份。

    只不过。

    二十岁的庞统,在自五丈原归来的五十四岁诸葛亮面前,略显稚嫩。

    诸葛亮并不打算让庞统一直当个旁观的看客,提议让庞统在张飞麾下出任小吏,美其名曰:虽是书僮,但义若兄弟,应当给其历练的机会。

    张飞如今是左将军主簿,负责一应文书管理、行政协调、印鉴保管,同时作为左将军的亲信参与机要事务,是链接军事指挥与行政运作的关键角色。

    简雍和糜竺兄弟,目前都归在张飞这个左将军主簿麾下出任小吏,协助理事。

    刘备闻弦歌而知雅意。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诸葛亮的书僮,又岂会是常人?

    刘备当即就采纳了诸葛亮的提议,请庞统出仕小吏,又叮嘱张飞不可怠慢了庞统,并未因一介书僮的寒微身份就小觑庞统。

    【孔明啊——】

    庞统暗叹,没有反对。

    一者是庞统虽然有天赋有才学,但极少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确需要历练的机会。

    二者是庞统对刘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张飞麾下出任小吏,可让庞统对刘备有更深入的了解。

    诸事完美。

    刘备意气风发:“我已令人在府中备下酒宴,诸君可与我同往!今夜,不醉不归!”

    求收藏、求追读、求月票、求打赏、求评论。

    

    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954/2837586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