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 第14章 袁绍南下勤王,刘备的机会来了

第14章 袁绍南下勤王,刘备的机会来了


自拜诸葛亮为军师后,刘备有了明确的奋斗方向,不再如先前一般走一步想一步的瞎撞。

    期间。

    车胄听闻刘备新拜一军师,借故来试探。

    当发现诸葛亮只是个未满二十的少年时,车胄恨不得当场给自己一耳光。

    我堂堂名士、官拜徐州刺史,竟然会专程来试探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

    车胄断定:刘备是故意的!

    故意拿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来迷惑自己,借此掩盖其不为人知的阴谋。

    于是乎。

    车胄放松了对诸葛亮的监视,令细作重点监视刘备。

    此举正合刘备和诸葛亮的心意。

    为了麻痹车胄。

    刘备每日里早出晚归,在车胄赠送的良田里勤恳种菜,时不时还会与农夫交流种菜的心得。

    诸葛亮则是打着“左将军麾下军师中郎将”的旗号,在下邳城内当“狂生”。

    不仅自比管仲、乐毅,在言及军事时,更是口若悬河,自称天下莫有能当!

    又自号“卧龙”,睥睨众士子。

    狂妄至极!

    若不是诸葛亮打着“左将军麾下军师中郎将”的旗号,不知多少士子想偷偷给诸葛亮套上麻袋来一场脚踹拳打。

    车胄不知道的是:

    诸葛亮虽然在下邳城内当狂生,但却在狂妄间,几乎将下邳城内有名望的士子俊杰都识了个遍。

    八月。

    朱灵和路昭自江亭归来,且带回了袁术的死讯。

    袁术的死讯,并未在下邳引起多少轰动。

    苟延残喘的伪帝,并不值得过多的关注。

    朱灵和路昭原本是不准备来下邳的。

    之所以会返回下邳,是二人得到了曹操的密令:“请”刘备同回许都。

    车胄的密信,加剧了曹操对刘备的忌惮和猜疑。

    曹操暗中给朱灵和路昭二人传信,令二人在讨灭袁术后就将刘备“请”回许都。

    “左将军,如今袁术已死,我等该回许都复命了。”

    朱灵极为客气。

    不是朱灵想客气,而是刘备左右有关羽和张飞在,朱灵不得不客气。

    来下邳前,连曹操最信任的虎卫军校尉、能倒拖耕牛的许褚都得对刘备客气,朱灵又岂敢放肆?

    “朱将军,袁术虽死,但残贼尚在,此时回军,残贼定会侵扰下邳。”

    “我等为将,职在保境安民,不可因为行军辛苦就忘记了为将本心啊。”

    刘备一通官腔,让朱灵顿感无语。

    下邳有徐州刺史车胄在,难道还对付不了一群残贼?

    这借口,未免太明显了。

    “左将军,司空之命,我等岂敢违背?”朱灵不得不抬出曹操的军令,硬着头皮道。

    话音刚落。

    张飞就吹胡子瞪眼:“朱灵,你好不晓事!俺大哥好声好气的跟你讲,就是不想让你回许都复命时为难。”

    “连曹司空都称‘天下英雄,唯有曹司空和俺大哥二人’,俺大哥行事,何须你来置喙?你不仅不识趣,还用曹司空的军令来压俺大哥,意欲何为?”

    关羽眯了眯丹凤眼,语气虽不高但不怒自威:“朱灵,我大哥先前将兵权交付你和路昭时,未曾为难你二人。”

    “你二人虽然久随曹司空,但我大哥与曹司空交情莫逆,非常人能及。”

    “曹司空若真有军令,又岂会只给你二人而不给我大哥?不如你将曹司空的军令拿出来,让我大哥一观如何?”

    “关某以为,这其中定有误会。”

    朱灵和路昭对视一眼,顿感头皮发麻。

    拿出曹操的军令?

    要能拿,朱灵早拿给刘备看了。

    只因这军令中,还有曹操急召朱灵和路昭回军的真正原因,且曹操又在军令中叮嘱“不可令刘备知晓”!

    “唉。”

    刘备长叹一声。

    “朱将军,如今我既无兵权,又非刺史,只想在下邳寻求片刻的安稳,你又何苦相逼?”

    “还请回去转告曹司空,我只想当一田舍翁,种菜度日,别无所求。”

    朱灵和路昭对视一眼,凑近商议。

    “左将军一向骁勇,关羽和张飞又是熊虎之将,倘若你我相逼太甚,吃亏的定是你我二人。”

    “左将军职位高于你我二人,司空既未给左将军军令又不许我二人私泄密令,若是强请,便是以下犯上。”

    “不如卖左将军一个人情,回许都向司空请罪,如今袁绍南下,司空亟需我二人回军,料想不会重责我二人。”

    “就如此罢!”

    二人细细商议后,决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一回“傻子”。

    “如此,我二人回复司空,转达将军之意。告辞!”

    看着匆匆离去的朱灵和路昭二人,刘备的眼神逐渐凝重。

    “朱灵和路昭匆匆而回,定是许都出了变故。速请军师!”

    曹操虽然不允许朱灵和路昭二人私泄密令,但这难不倒事后诸葛亮。

    “以亮观之,定是袁绍举兵南下了。”

    诸葛亮的断言,令刘备不由蹙眉。

    虽然早料到袁绍和曹操之间必有一战,但刘备没料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

    “袁绍刚灭公孙瓒,虽然士气正盛,但百姓疲弊,兼之仓庾少积,赋役又多。此时南下,是想速战速决,这是在小觑曹操啊。”

    刘备不由又想到了曹操麾下谋士如荀彧、荀攸、郭嘉等以及诸葛亮对袁绍的评价“外宽内忌,好谋无断”。

    虽然没亲眼见到,但刘备能想象出袁绍问策的场景:

    谋士甲提出三年疲曹打持久战,谋士乙提出速战速决一战定乾坤,争执间谋士乙用盘外招构陷谋士甲权高震主,没什么决断的袁绍就武断的认定谋士甲心存不良,于是采纳了谋士乙速战速决的策略。

    转念一想。

    刘备又暗道天佑大汉。

    如今明面上的实力:袁强曹弱。

    倘若袁绍有曹操一样的决断力,曹操也就不用打了,直接举双手投降就行了。

    曹操一降,袁绍必会代汉。

    哪怕袁绍想当文王,袁绍的儿子定会代汉。

    而如今。

    袁绍内部淤塞暗生,让袁绍的实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这不仅给了弱势一方的曹操取胜的机会,同样给了刘备图河北的机会!

    “军师,接下来,我该如何应对?”

    刘备的目光看向诸葛亮。

    求收藏、求追读、求月票、求打赏、求评论。

    【感谢书友的支持】

    

    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954/2837586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