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 第35章 事后诸葛亮再发力,救陈登一命

第35章 事后诸葛亮再发力,救陈登一命


“玄德公斩了车胄,曹司空定不会善罢甘休。”

    广陵郡,匡琦城。

    战火的余烟尚未散尽。

    刚以薪火为疑兵大败孙权的广陵太守陈登,在得知刘备斩杀车胄后,不由起了担忧。

    虽说徐州接连的变故让刘备和陈登不再有君臣情谊,但刘备与陈登的朋友情谊没有因此而减少半分。

    诚然。

    陈登没有如糜竺一般孤注一掷的支持刘备。

    但正如刘备对车胄说的那句“我的亲朋臣属都在下邳,我亦不得不为”一样,陈登同样有不得不为的苦衷。

    原本下邳陈氏由陈珪和陈瑀二人操持。

    后因战乱。

    先有陈珪意外染病不能理事,后有陈瑀谋袭孙策失利逃奔冀州。

    陈登的三个弟弟又不堪大用,家族的重担就落在了陈登一人头上。

    与此同时。

    因陈瑀谋袭孙策的旧怨,孙策对下邳陈氏颇为痛恨,故而孙策在征讨刘勋、黄祖等人的期间又令孙权讨伐广陵。

    而陈登既不愿广陵被孙策抢占,又要报陈瑀兵败海西旧仇,将精力都放在了谋袭孙策上。

    故而。

    刘备来下邳半年,陈登都未与刘备一见。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这半年里。

    陈登暗中策反过严白虎余部,孙权也带兵打了两次匡琦城。

    战事不休,陈登分身乏术。

    直到前几日第二次击败孙权且斩首数以万计,将孙权这个小老鼠狂揍一顿后,陈登才有去下邳的想法。

    陈登欲与刘备聊聊未来事。

    有意让刘备趁着袁曹对峙,南下与孙策争锋,而后乘势起于江东,再立基业。

    在陈登看来:曹操与袁绍的对峙,非短期内能结束。

    而曹操在与袁绍对峙的期间,又定会担心刘表和孙策会坐收渔利。

    假使刘备愿意替曹操讨伐孙策,曹操定会在大义上给予刘备最大限度的支持。

    事实上。

    曹操不愿杀刘备且让刘备带兵讨伐袁术。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若非董承、吴硕等人沉不住气导致衣带诏事泄,即便没有事后诸葛亮出谋划策,刘备都不会傻到举兵反曹。

    更可能的是:刘备会妥善的维持与曹操“英雄惜英雄”的微妙关系,而后如陈登谋划的一般替曹操讨伐孙策,再于江东择机会立基业。

    不曾想。

    陈登人还未离开匡琦城,刘备斩杀车胄且布告诸县的消息就先一步传到了匡琦城。

    这让陈登嗅到了不寻常。

    以刘备的行事风格,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是不可能斩杀车胄的。

    而如今。

    刘备不仅斩杀了车胄,还布告诸县陈述“委屈”,更要跑回涿郡教书。

    若说个中无隐情,陈登断然是不会信的。

    “我与玄德公相识一场,如今玄德公有难,我不可坐视不理。当助其一臂之力。”

    念及此。

    陈登寻来纸笔,奋笔疾书。

    信中内容,除了与刘备叙说旧事、表达了不能跟着刘备共同进退的歉意外,还提醒刘备到了河北可寻袁绍帐下故安都尉陈瑀相助等等。

    陈瑀是故太尉陈球的儿子也是陈登的从叔父,即便如今落魄了在名望上也是不容小觑的。

    有陈瑀当中间人,刘备在河北更容易结交士人豪杰。

    这便是陈登的“一臂之力”。

    “世事无常,不知我与玄德公,是否还有相见日。”

    陈登叹了口气,放弃了去下邳见刘备的想法。

    当刘备斩了车胄,陈登为刘备谋划的起势于江东的策略就没了用武之地。

    去见刘备而不能为刘备谋划未来,陈登自觉无颜。

    刘备得到陈登的来信,已是三日后。

    当看到陈登在信中的歉意以及陈瑀诸事时,刘备亦不由动容而叹:“是我负了元龙,而非元龙负我。”

    叹毕。

    刘备将陈登的书信又分与诸葛亮一观。

    “陈元龙真贤士也!”

    诸葛亮由衷而赞。

    在诸葛亮的未来记忆中,曾多次听闻刘备提及陈登。

    每每提及时,刘备都深以为憾,既憾不能与陈登共事,又憾陈登早逝。

    襄阳曾有传闻:

    刘备曾与许汜、刘表共论天下贤士。

    提及陈登时,许汜以轻蔑的口吻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

    彼时陈登刚亡不久,刘备正是伤心时。

    听到许汜蔑视陈登,刘备当即就将许汜不忧国家汉室却向陈登求田问舍的旧事翻出,更称“元龙文武胆志,当世无人能比”。

    可见一斑。

    想到陈登在一年后就会病逝,诸葛亮不忍刘备伤心遗憾,又道:“亮听闻,陈元龙好食生鱼脍等腥物。”

    “然而腥物中多有虫卵藏于其中,若是生食,虫卵久必成内疽,病发时若无良医济救,必有性命之忧。”

    “将军可回信劝诫。”

    刘备顿时一惊:“军师也知医理?”

    诸葛亮点头:“略懂一二。将军可派人请吴普前来,一问便知。”

    涉及陈登的安危,刘备不敢大意,连忙让袁綝驾车去请吴普。

    “数月前,陈太守得病,胸中烦懑,面赤不食,家师前往广陵诊脉,称陈太守胃中有虫数升,将成内疽,是生食腥物引起的。”

    “家师遂作汤二升,先服一升,片刻后尽服。过不久,陈太守果然吐出三升许虫,赤头皆动,半身皆是生鱼脍。”

    “虽然家师暂时治愈了陈太守的病,但家师断言,此病三年后会复发,遇到良医才能济救。”

    听闻陈登已经患过一次病且还会复发,刘备大惊失色,问道:“既然已经治愈,为何三年后会复发?令师莫非能掐会算?”

    吴普叹道:“并非是家师能掐会算,而是陈太守好生食腥物,习惯难改。陈太守若要自恃壮年体健、不肯忌口,长则三年,短则一年,皆有可能。”

    刘备更是骇然。

    吴普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陈登若是不改掉生食腥物的习惯,三年内随时都可能旧疾复发。

    而华佗又不会常在广陵,更不会为陈登一人而驻留。

    倘若旧疾复发时,陈登寻不到如华佗一般的良医,那就难逃一劫了。

    回想起与陈登的过往点滴,刘备心中更忧。

    【我与元龙相识一场,不可坐视不理,当亲往劝之。】

    念及此。

    刘备有了决定,肃容道:“军师,我欲走一趟匡琦。”

    大佬们,有月票的捧个月票场,没月票的捧个追读场。

    

    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954/2837584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