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 第101章 干大事不能惜身,刘备拉拢涿县宗族

第101章 干大事不能惜身,刘备拉拢涿县宗族


“子敬叔,元起叔,侄儿在此有礼了。”

    左将军府门前,刘备恭敬的向刘肃和刘始行礼。

    见堂堂左将军竟然连鞋子都穿倒了便匆匆出来,即便是亲叔叔刘肃都有些惊讶。

    从血缘上来讲,刘肃是刘备亲叔叔。

    从事业上来讲,刘肃基本没帮衬刘备多少,甚至还一度因为刘备不走举孝廉入仕反而还带着一帮子豪侠在涿郡干些与孝廉不沾边的事,而与刘备有过不小的矛盾,认为刘备有辱了刘氏门风。

    刘始同样惊讶。

    在觉察到刘备在年少时便与众不同后,刘始刚开始是时常资助刘备的,甚至还花钱找门路让刘备拜入卢植门下。

    涿县刘氏族人不少,拜入卢植门下的机会不会人人都有,刘备一个孤儿寡母的家庭不靠外力基本上不可能有机会拜入卢植门下。

    而这个机会,是刘始给的。

    结果刘备不仅没有在卢植门下好好学习反而还跟公孙瓒等人厮混一起,玩的还都是华服美食遛狗走鹰舞枪弄棒等贵族子弟玩的。

    刘始一度认为刘备与贵族子弟接触后心态发生了变化,自甘堕落了。

    故而刘备自卢植门下归来后又纠集豪侠干了些与举孝廉不沾边的事后,刘始不仅断了对刘备的资助,还减少了与刘备的往来,避免给涿县刘氏惹祸。

    升米恩,斗米仇。

    自古有之。

    很多人对一开始资助自己的人觉得理所当然,然后对方不资助了便觉得对方是小人竟然不肯资助到底,发达后宁愿对一饭之恩报以千金也不愿意对一开始资助自己的有好脸色。

    这事儿刘始和刘肃见得也不少。

    刘始不愿意挟恩图报亦有这个原因在,怕刘备如今发达了便对以前断了资助的事怀恨,害怕好处没要到反而还得受刘备羞辱。

    然而。

    刘备的表现却与那些“升米恩,斗米仇”的人完全不同,对没有提前打招呼突然造访的刘肃和刘始不仅没有拒见,反而还因为匆匆出来连鞋子都穿倒了。

    在见到刘肃和刘始时,更是恭敬问礼,又以“侄儿”自称,表示今日是以晚辈的身份迎接二人,而非以左将军的身份接见二人。

    此等气度和胸襟,再次让刘肃和刘始看到了刘备的不凡。

    而跟着来的涿县刘氏的几个青年小伙也被惊得不轻,但很快这几个青年小伙便生出了激动。

    刘备没有忘记族人!

    更令几个青年小伙激动的是,当刘备得知来的都是涿县刘氏族人后,直接来了一句“既是自家人,可随两位叔父一并入席。”

    刘肃和刘始不由动容,刘备的气度和胸襟再次令二人惊叹。

    在将众人引入席间后,诸葛亮和庞统亦联袂而来。

    得知刘备在涿县的两位叔父来造访,诸葛亮和庞统便立即放下了手中的公务,结伴而来。

    二人与刘备交心交底,自然能猜到涿县刘氏的立场以及刘备的用意。

    “见过将军!。”

    二人齐齐向刘备问礼。

    刘备又热情的向众人介绍诸葛亮和庞统,尤其是在年龄上又加重了语气,现在是建安五年八月,诸葛亮才十九岁,庞统才二十一岁。

    听得众人皆是心惊。

    而更令众人心惊的是,诸葛亮和庞统虽然年龄小,但言谈举止不逊于世家贵子,与其交谈时,又惊觉二人的才识广博仿佛浩瀚大海,诸类经典、三教九流皆能信手拈来。

    【玄德到底走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高度?才能让此等惊世奇才为其所用?】

    刘肃和刘始对视一眼,顿生一种站在泰山山脚仰望泰山山顶的震撼。

    酒饮一半。

    刘肃忍不住问道:“玄德此番归乡,不知有何打算?”

    刘备笑道:“自然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中规中矩的回答,让刘肃顿生疑惑。

    扫了一眼还在喝酒吃肉的几个宗族青年,刘肃便又岔开了话题,只与刘备叙旧。

    直到宴席结束刘备让人将几个宗族青年安顿别院休息后,刘肃再次询问方才的问题。

    “子敬叔,我若说出打算,你可愿助我?”刘备不答反问,方才如沐春风的语气多了几分庄重。

    刘肃凛然。

    刘备虽然没明说,但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我要干大事,而大事需要不惜身的人来帮忙。

    见刘肃和刘始都陷入了沉默,刘备又给诸葛亮打了个眼神。

    诸葛亮会意起身,大笑问礼,又道:“亮曾闻,涿县刘氏素以孝廉立身,然而乱世之中若无强兵庇护,纵有清名又如何能免受贼乱兵祸?”

    “左将军以寒士之身,提三尺剑而封侯拜将,非独勇武,更因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之志;徐州数万士民甘随北上,非为私利,实信左将军能护一方生民。”

    “而今左将军归乡,欲使涿郡为根基之地,不仅仅是在报国家安黎庶,还是在护佑宗族故土!若刘氏儿郎助左将军成此基业,则涿县刘氏从此便非偏安之族,而乃国士之宗!”

    庞统亦是起身,抚掌而笑,言辞更为犀利:“元起公当年独见左将军非凡,时常资助,真乃慧眼如炬!而今左将军手握精兵、又得民心,更有康成公六千卷藏书立教化之基——此乃天赐良机!”

    “若涿县刘氏仍守旧途,不过再续县令之阶;若助左将军成大业,则刘氏儿郎他日或可为州牧、九卿,重振门楣更胜往昔!”

    “请二公细思:左将军身为汉室后裔,志在匡扶社稷,此大义也;善待乡民、厚遇故旧,此仁德也;今以涿郡为基业,既安宗族,又可复济天下——公私两全,忠孝双全!”

    “若舍左将军而守宗族残局,我以为,这不是在保存宗族,实乃坐待消亡耳!”

    刘肃和刘始对视一眼,皆是震撼!

    若是十几年前,任凭诸葛亮和庞统说破嘴,刘肃和刘始都不会听。

    然而十几年的乱世,早让刘肃和刘始看清了现实,诸葛亮和庞统的铿锵之言,又直指刘肃和刘始心中所想所思所虑。

    后生可畏啊!

    二人暗暗一叹,便有了助刘备的决定。

    加更求月票

    

    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954/2837577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