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入了诸葛亮的五指山,袁绍不要想逃
推荐阅读:财富自由:从三十开始 家族修仙:崛起蛮荒 骑士:从铁匠学徒开始无限兼职 我在封神修炼蜀山法 校花高冷?无所谓,她还有妹妹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长生有烛 八道横行 美综:家族教父,和平大使什么鬼 星球大战:从克隆人战争逐鹿星海
关羽所言并非刘备的交代,而是诸葛亮临走前的吩咐。
但以刘备和诸葛亮如鱼得水的关系,是刘备的交代还是诸葛亮的吩咐对关羽而言都没区别。
可只要挂上“左将军”三个字,对颜良、文丑却是绝杀!
先前打东武阳前,颜良、文丑便觉察到了蒋奇所送文书中暗含削弱刘备兵权的意图。
刘备为了顾全大局采纳了诸葛亮的提议隐藏身份同往东武阳,更是奇袭了仓亭津避免颜良、文丑因为袁尚的胡乱指挥而兵败,故而在回军真定时,颜良、文丑直接装傻充愣的没将兵马交给袁尚而是任由刘备带回了真定。
颜良、文丑本就多受刘备恩义,此刻一听刘备竟为了他二人不为难便又主动交出兵权,这心头便只剩下了感动。
一万兵马的兵权说给就给,这是何等的信任啊!
袁绍此刻还不知道颜良、文丑的想法,只顾着高兴刘备的“识趣”,同时也对刘备生出了些许的愧疚:玄德任劳任怨的为孤效力,孤却怀疑玄德,等到了中山,应要给玄德许些好处。
心情不错的袁绍,也对赴宴的关羽多有亲近,一个能在万军丛中取蹋顿首级的猛人,若能拉拢自然要尽力拉拢。
甚至于,袁绍还主动问关羽愿不愿意当巨鹿太守。
若是没遇到诸葛亮的关羽,定然会严词拒绝,但跟着诸葛亮久了的关羽,这心思也变得活络多了:
“让关某带兵尚可,当太守治理地方实非关某所长,若大将军不嫌弃,来日关某可为大将军陷锋突陈,取曹贼首级!”
一听这话,袁绍也不由抚了抚短髯,笑道:“若得关将军相助,何愁曹贼不灭啊!颜将军,给关将军满斟!”
看着其乐融融的众人,席间唯有许攸陷入了沉思:诸葛亮又在盘算什么诡计?
许攸知道刘备在此间的意图,也清楚诸葛亮的智计有多厉害,然而越是了解刘备和诸葛亮,许攸就越不明白今日的所见所闻。
不仅诸葛亮放弃了在常山国包括黑山民在内的一切政事权,就连关羽也将印绶文书移交给颜良、文丑而彻底放弃了在常山国的兵权。
没了政事权和兵权,刘备在常山国这几个月的努力便付诸流水了。
刘备图什么?
难道刘备会忠于大将军?
看着酒席上已经喜形于色的袁绍,许攸的话到了喉咙又咽了下去,暗暗思虑:现在若提出质疑,大将军定会误以为我又在搬弄是非,只能再寻个机会进言了。
由于关羽也要去中山寻刘备,袁绍遂让文丑留在真定统兵,而让关羽和颜良一同随行前往中山。
对于袁绍的这个安排,关羽也没拒绝,正好一路可以多观察袁绍的意图,今后见了刘备和诸葛亮后也可以提供更多有用的情报。
数日后。
袁绍率众抵达中山国的治所卢奴,在见了旧中山相后,袁绍便令新任的中山相陶升去交接事务,又让关羽去寻刘备邀其卢奴城一见。
出城没多久,关羽便在城外一处民宅寻到了刘备,却是诸葛亮提前寻到了刘备并预判了袁绍会来卢奴,故而在城外租了一处民宅落脚。
“刚入真定就将高柔迁为常山相、将陶升平调为中山相,袁绍对我的疑心不小啊。”刘备微微一叹,又转向诸葛亮:“幸有军师提前筹谋先将高柔请到了常山国又说其兼任了决曹掾,否则让袁绍更换个不能善待黑山民的人当常山相,我便愧对张燕等人了。”
关羽则是心有不忿:“如今那一万兵马的兵权也交了出去,我等这大半年的辛苦,几乎都付诸于流水了。”
诸葛亮轻摇羽扇,安抚关羽道:“关将军无需忧虑。相较于打消袁绍的猜疑以及结恩颜良、文丑等人,区区一万兵马,又有何可惜?”
刘备也接口安抚道:“颜良、文丑二人虽然忠于袁绍,但我屡屡结恩于二人,二人定也不会与我为敌。眼下我还无法与曹操正面抗衡,假托袁绍之力徐图壮大,方为上策。”
随后刘备又转向诸葛亮:“袁绍在请帖中点名要军师也同往卢奴,军师是否要同去?”
诸葛亮胸有成竹:“若亮没料差,应是许攸想让亮同往赴宴。袁绍由将军应付,许攸由亮来应对。只是此番赴宴,将军只可与袁绍叙旧,不可聊天下大势,更不可聊袁尚与袁谭之事。若袁绍问及,将军只需推托不知;若是推脱不过,将军便借故来问亮。”
对于诸葛亮的谋略,刘备是深信不疑的,遂抚掌而笑:“有军师同往,那我便放心了。”
为了避免被怀疑行踪,诸葛亮让刘备在城外多待了两日,然后才往卢奴城见袁绍。
闻得刘备到来,袁绍带上许攸、颜良、陶升等文武出城相迎,极为礼遇,仿佛对刘备没有半分的猜疑。
众人叙礼入城。
袁绍邀请刘备坐到了紧挨的上宾席,许攸则是与诸葛亮桌席相接。
饮酒片刻,许攸便以言语挑明:“诸葛军师好手段,一面诳袁熙入邺城假借行孝之名破坏了大将军立嗣之议,一面又在大将军抵达真定前将政事权和兵权都妥善交割,连高干的堂弟都能被你诳到真定!这般以退为进,瞒得了大将军可瞒不了我许攸!”
诸葛亮摇扇轻笑:“许先生误会了。亮只是在竭力促成大将军与左将军和睦共处,别无他图。”
许攸斟了一樽酒,淡笑一声:“诸葛先生又何必这般谨慎?现在的我只想休闲度日以保妻儿,无意掺和,只是单纯的好奇,这般以退为进,对左将军又有何好处?莫非左将军早已拉拢了高柔、陶升甚至于颜良、文丑?但以我对四人的了解,他们绝对不可能背叛大将军而投左将军的。”
诸葛亮举樽,向许攸敬道:“许先生真误会了。左将军即便要拉拢也应该去拉拢不为大将军所信任的才俊。实不相瞒,左将军还真拉拢了田丰、沮授二人,只可惜这二人性子犟得很,即便不为大将军所信任,也要为大将军效忠。”
顿了顿,诸葛亮又慨然一叹:“河北,多义士啊!”
3更来啦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954/2837568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