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许攸自保谋划私利,诸葛亮将计就计
推荐阅读:财富自由:从三十开始 家族修仙:崛起蛮荒 骑士:从铁匠学徒开始无限兼职 我在封神修炼蜀山法 校花高冷?无所谓,她还有妹妹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长生有烛 八道横行 美综:家族教父,和平大使什么鬼 星球大战:从克隆人战争逐鹿星海
猜不透诸葛亮用意的许攸,只得堆起略显僵硬的笑脸,举起酒樽与诸葛亮虚应几番。
宴席貌似“尽欢而散”。
待众人退下,袁绍独留下许攸,相互交换刘备与诸葛亮的反应。
良久。
堂内一片沉寂,袁绍缓缓捋着短须,忽而长叹一声:“曹阿瞒能以刘备为英雄,倒也不是故意抬举。以刘备的能力,若有基业,放眼当今天下群雄,怕也只有孤与曹阿瞒堪与争锋了。”
话锋一转,袁绍的眼中又燃起一丝寄望:“孤只盼显甫能抓住机会,立下显赫功勋,切莫让孤失望才好。”
最后几个字,袁绍咬得分外清晰。
听闻袁绍依旧属意袁尚继嗣,许攸心头猛地一凛,嘴边那些劝谏的话瞬间如鲠在喉。
下意识,许攸又想到了诸葛亮那句“乱世中多个朋友多条退路”,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神色。
喉结滚动了几下,涌到唇边的话硬生生被许攸咽了回去,再开口时已是转了个话题:“刘备应允得太过于爽快,大将军不可不细思。我以为,针对幽州七郡的官吏任免之事,大将军还须慎重考量。”
许攸微微垂首,避开了袁绍锐利的目光。
“哦?”袁绍眉头一皱。
这次北上中山,袁绍对常山相和中山相的任免便有暗中削弱刘备的意图,调刘备去袭扰关中的计划中同样有趁机任免幽州七郡官吏来削弱刘备的意图。
而此时许攸却又认为不妥,这让袁绍不由起了疑心:“子远此言,莫非另有忧虑?”
许攸眼神骤然一凝,抬起头迎向袁绍的目光,语气带着几分凝重:“刘备其人看似温和谦卑,实则心思狡黠,惯于以退为进,更善于将自己置于道义高地。大将军命他出守幽州为都督,他便荡平幽州六郡;命他募练新卒,他便精心练就强兵;命他讨平黑山贼,他便一举清剿;命他交割兵权,他便毫不留恋地拱手相让。如今大将军令他调幽州兵马袭扰关中,他又这般痛快允诺,毫无推诿之意!”
顿了顿,许攸声音压低:“在此等情形之下,大将军若再强行插手幽州七郡人事,恐怕徒惹刘备猜疑惶恐。前番我因审配擅自捕拿我家眷,一时激愤投效曹操,累及大将军兵败官渡,此等锥心悔恨,我实在不愿再见重演!”
说到此,许攸语气微显激动,眼中流露出貌似真挚的“后怕与自责”。
见袁绍神色未变,许攸又稍稳心神继续道:“刘备既已将家小尽数留于涿郡,料想刘备必不敢背叛大将军而投曹操。依我之见,大将军不如示之以宽仁,多用钱帛财货赏赐那些已被刘备任命的幽州官吏。此举不仅能显大将军的胸襟器量,还可安抚刘备及幽州诸官吏。纵使刘备将来心生异志,受了大将军恩惠的幽州官吏中,也必定会有心向大将军之人!”
许攸这一席剖析,条理清晰,利害分明,更是以自身惨痛教训为鉴,实则不露痕迹地表露了现下的立场:只要袁绍还执着于立袁尚为嗣,许攸便不愿刘备这条退路被彻底断绝。
正如诸葛亮所言:世事无常,乾坤变化莫测,谁也不能预料明日是否会有意外。
即便许攸不会如先前叛袁投曹一般再叛袁投刘,也得为自己留条后路!
毕竟袁尚那是真的想杀许攸!
许攸更希望的结果是:袁谭赢了袁尚当了嗣子,如此一来许攸就可以助袁谭扫灭刘备、曹操等人,最后功盖群臣,成为大仲皇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诸臣之首!南阳许氏亦可成为四世三公!
闻言,袁绍又陷入了沉默。
刘备对袁绍而言,既有威胁,又不能轻易除去。
尤其是当下内事未决,袁尚还没能如愿的当上嗣子,这让袁绍更不敢轻易挑起与刘备的争端。
万一刘备也跟许攸一样临阵反叛,再假以道义,袁绍也不能确定会有多少郡县官吏士民响应刘备。
风险太大,袁绍得仔细斟酌。
过了许久。
袁绍眸中疑虑褪尽,沉凝如冰:“子远言之有理。眼下曹操势大,孤的确需要借重于刘备来牵制曹操,理当善待刘备留在后方的官吏。”
顿了顿,袁绍的语气又陡然转厉,带着不容置疑的杀伐之意:“待显甫立下赫赫战功,孤正式册立其为嗣子之后,河北大局便可定下。刘备若是识相且甘心臣服于显甫麾下便罢,若仍不肯俯首”
袁绍微微眯起双眼,嘴角勾起一抹残酷的冷峭:“哼,无非是再灭一个幽州公孙瓒罢了!”
然而这番话,吓不到早就走远的刘备,反而如同寒霜利刃一般狠狠刺在许攸心头。
许攸的身躯不易察觉地微微一僵,指尖瞬间变得冰凉,一股更为深沉的忧虑和寒意霎时席卷全身:袁尚若当了嗣子,我又该如何立足?本初啊,你这是真不懂,还是故意装不懂?
而在另一边。
刘备与诸葛亮并骑而行,关羽则引护卫紧随其后。
将袭扰关中一事道出后,刘备的眼神中多了忧虑,语气也变得低沉:“以袁尚和袁谭之才,即便有我袭扰关中牵制曹操兵力,也拿不下兖州和徐州,反而还可能会被曹操渡河反击。然而袁绍方才又不容置疑,显然是早就有此用意。我如今,该如何应对?”
与刘备的忧虑相反,诸葛亮的眼神中却是跳跃着喜意,羽扇轻摇间,诸葛亮温润的话直击刘备内心:“此乃将军起势之机,将军又何须忧虑?”
“嗯?”刘备讶然侧首:“军师此话何解?”
诸葛亮羽扇稍停,目光炯炯有神,嘴角亦勾起笑意:“袁绍有句话说得没错,目下幽州外患已平,乌桓余部也不足为惧。将军麾下的精兵猛将若是留在幽州,岂非暴殄天物?常山国得了那么多的财货物资,岂能长久置于他人治下,徒为袁尚作嫁?如今袁绍命将军袭扰关中,将军正可借此,名正言顺地将幽州精锐移师历练,更可将常山所得资财化作军资粮秣。”
2更来啦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954/2837567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