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 第209章 诸葛亮聚众求贤,赵云孙乾齐荐英才

第209章 诸葛亮聚众求贤,赵云孙乾齐荐英才


刘备等人离开后,诸葛亮又召来了赵云以及糜竺、曹宣、简雍、孙乾、陈震。

    由于刘备带走了一大批核心文武,以至于现在幽州的核心军政文武配置上也有了明显的不足。

    虽然慕名来涿县的士子也不少,但治学的多务实的少,兼之除了涿郡外,其余六郡又苦寒艰险,愿意出仕的也就更少了。

    出仕的士子少,能通过考核升迁的也更少了,再加上幽州财政紧张不养闲人,无务实能力的也不会让其就任,故而郡县诸吏多有空缺或身兼多职。

    堂内。

    诸葛亮羽扇轻摇,扫视众人,徐徐而道:

    “治州理郡,首要在于用正人、退奸佞。如同养身要靠调息,治国要靠贤才。州郡若无栋梁,就好比房屋缺了大柱:细柱则房屋易塌,贤少则州郡难安!欲求州郡安稳,需以直臣替代佞臣!纵观世间,好木材多生深谷,真直士多出寒门。故而明主访贤要往低处寻:有人怀济世才,却混迹市井;有人高才卓绝,却无人举荐;有人忠孝仁义,却反遭埋没。当年尧访荒野,汤聘耕夫,周提布衣,方得天下安!”

    “我等当悬官位待英才,备厚礼聘隐士。若使奸邪当道,忠良流放,纵有黄金万两,也无贤人敢来。州郡危难无人扶,百姓流离无处归,此皆失贤之大祸!从古到今,失贤国危,得贤民安,便是此理!故曰:欲安天下,先求贤士!亮欲下求贤令:举贤不避亲仇,幽州境内吏民游士,不论出身,不拘微贱,德才兼备者,皆可为上吏。”

    “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低吟细思。

    片刻后,曹宣率先问道:“军师欲正幽州纲常,属下佩服。然而方今乱世,礼乐崩坏,有德者大多无才,有才者大抵无德,能德才兼备者,少之又少。若要同时考量德才,恐求贤困难,军师此举,要求是否过高了?”

    诸葛亮轻笑道:“乱世之间,德才兼备者稀少,此乃实情,亮亦认同曹度支所言。然而,治州理郡,又岂可因选任贤才艰难而用奸佞庸才?纲纪重整,非严不可。为政之道,贵在‘上行下效’。如人身导息上正则下直,吏治之道亦如此理。若我等上吏皆以德才为圭臬,严选苛核,则下吏欲求晋升,必自勉力修德以求君子之风,砺才以效栋梁之能。久而久之,州郡之中,贤者渐众,奸佞自退。此乃良禽择木,群鸟趋明之理!”

    “昔者,尧舜之朝,以皋陶、夔龙为范,群臣效之,百官皆奋;纣桀之世,上昏下黩,官吏懈怠,终致倾颓。幽州虽然偏僻,但若能首重贤才,吏民观之必生仿效之心。譬如镜明影正:上悬高节,下必仰止。故而德才之标,非但不高,反为治本之策。否则,苟且因循,幽州岂会有安民之日?亮所下求贤令首倡‘不拘微贱’,正是为破此局:寒门之士若见上升之途,自当砥砺身心!豪门之士若见寒门之士位居其上,亦会刻苦修德。”

    曹宣拜服。

    简雍则又提出新的问题:“若如此,则幽州豪门之士或会认为左将军不重豪门贵士只重寒门微士,豪门之家又多有田地、私户,一旦有人牵头,恐会因此而生乱。”

    诸葛亮羽扇稍顿,目光如炬:“宪和所虑极是。豪门盘根百年,田连阡陌,私户盈千,确有动摇州郡根基之力。然而自古以来,任由豪门壅塞贤路、割裂赋税、挟势抗命的朝廷,最终都会走向灭亡,削弱豪门在官场上的权力,亦是重整汉室纲常的根本之一。至于豪门生乱,宪和亦不用担忧。”

    诸葛亮眼神陡然严厉:“敢牵头生乱者,皆是有才而无德者,留之何用?灭之即可!而豪门之中德才兼备者,又岂会与之沆瀣一气?幽州自有法度,尊法度者,自然无恙。”

    众人皆是凛然。

    诸葛亮虽然看起来是个温润如风的儒生,实际上是儒皮法骨兵家心:我跟你讲仁德的时候你最好跟我也讲仁德,你如果不愿意听我讲仁德我只好跟你讲法律,你如果不想讲仁德也不想讲法律那我只好跟你讨教下带兵打仗的本事了,希望你带兵打仗的本事比我厉害,否则阎柔、王松、乌桓诸王就是前车之鉴。

    片刻后。

    赵云抬声举荐道:“军师,我有一乡人好友夏侯兰,近日来信称已经回了常山,欲请我举荐。虽然精通律法,但夏侯兰曾在夏侯惇麾下任职,故而…”

    赵云没有继续说下去。

    毕竟夏侯兰这个时候忽然返回常山还来信请赵云举荐,很难说没有受夏侯惇或者曹操密令的嫌疑。

    诸葛亮眼光灼灼:“既然是赵将军的乡人好友,那便是可信之人。赵将军可给夏侯兰回信,让其先入涿县,若是德才兼备,可为上吏。”

    孙乾忽然道:“军师,我近日要回北海寻恩师,不如我顺路将王脩诓来。王脩虽然是袁谭别驾,但素来不被袁谭信任,左将军与袁谭终究会走向对立,不如在此之前,先让袁谭主动相赠此人。且王脩此人,治理政务,赏罚分明,抑制豪强,扶助弱小,常为百姓称道,此等贤才归在袁谭麾下,实乃明珠蒙尘。”

    简雍不由打趣道:“你还可诳袁谭说,你要迎娶卢氏女,可让王脩顺路送礼。”

    孙乾笑道:“我正有此意!若不是恩师年龄大了,我都想将恩师也带到涿县。”

    诸葛亮低头思考了一阵,道:“公祐,亮以为,你此去北海,可请康成公全家皆来涿县。青州终究不是安稳之地,康成公若是仙去,其孙小同恐遭战祸。左将军昔日曾答应康成公会庇护小同,不能食言。亮会让刘德然带刘氏族兵前往。”

    刘德然现在是刘备在涿县族兵的统领,平日里职责是护卫涿县,让刘德然率兵前往北海,亦是对郑玄的重视。

    孙乾本是玩笑心态,此刻神情也变得郑重:“军师之意,我已明了。恩师的确不适合再待在北海了。”

    停电了,手机码得真痛苦,还好没被关在电梯。5更来了,求月票。

    

    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954/28375669.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