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 第211章 刘备走得路越远,聚的四方之众越多

第211章 刘备走得路越远,聚的四方之众越多


若袁绍能听到颜良的心声,估计都得气得吐血。

    孤这是在猜忌刘备?

    就算是孤在猜忌刘备,跟小人搬弄是非有什么干系?

    袁绍已经完全没意识到,一个外宽内忌的主公会引起麾下文武的信任危机。

    假如对手也是个猜忌多疑的,这个信任危机顶多是让麾下文武寒心;假如对手是个表里仁义的,这个信任危机会让麾下文武在潜移默化中倒向对手。

    不能怪颜良不忠心袁绍,而是颜良认为袁绍会猜忌刘备一定是袁绍听信了小人谗言在搬弄是非。

    而这个小人,颜良下意识的便锁定了目标:许攸!

    郭图、辛评跟着袁谭走了,审配、逢纪在帮袁尚,只有许攸在袁绍身边。

    除了许攸外,颜良猜不到有第二个人会搬弄是非,总不能是袁绍本身就猜忌刘备吧?

    对于袁绍的宽仁表象,颜良还是有滤镜的。

    暗暗唾骂了许攸几句,颜良没有去为刘备辩说,而是佯装答应袁绍。

    而离了袁绍的大宅后,颜良便径自来找刘备,表达了对许攸的不满:“许子远又在大将军面前谗言,竟令我和文丑监视左将军,此贼真是可恨。”

    刘备嘴角不由抽了抽,安抚颜良道:“宵小之辈不值得颜将军动怒,只要此番袭扰关中立了功劳,便无人能小觑颜将军。”

    在刘备的安抚下,颜良这才平息了内心因袁绍猜忌刘备而引起的对许攸的不满,道:“我这就先行前往真定,为左将军挑选两千精锐步骑。”

    刘备点了点头,道:“挑选兵马时需要谨记,父子俱在军中者,父归;兄弟俱在军中者,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

    颜良凛然:“左将军仁厚,末将拜服。”

    看着颜良离去的背影,跟在刘备左右的徐庶和庞统皆是面色怪异。

    “将军,这颜良.”庞统说了一半,意有所指。

    刘备轻笑:“颜将军乃性情中人,我待他推心置腹,他自然以诚相待。”

    庞统和徐庶对视一眼,皆是暗暗惊叹:能让袁绍的上将军如此,将军真英雄也。

    待得苏双、张世平二人归来后,刘备便集结部众前往真定城。

    原本刘备是可以直接去壶关的,但庞统提议让刘备先拜访常山相高柔,了解下并州的核心文武及山川地理。

    诸葛亮给的地图大部分都是关中以西,而关中以东的则极为简略,需要庞统和徐庶自行去了解和完善。

    兼之高柔是诸葛亮假借袁熙之手自并州请来的左将军府决曹掾,刘备这个左将军理当去见一见高柔这个受诸葛亮亲睐器重的大贤。

    而在见到高柔与之一聊后,刘备对高柔的欣赏也溢于言表。

    若不是急于行军,刘备都想留在真定城与高柔促膝长谈、把酒言欢了。

    在庞统的提醒下,刘备问及了正事,向高柔请教并州的核心文武及山川地理。

    高柔迟疑了片刻,婉言而道:“家兄器宇非凡,素有凌云之志,且又雅重士人,声名远播,四方游士多有依附者。然其性情端方,持身甚谨,尤重门第渊源;将军虽然起于微末,但今亦有英雄之表,我深为钦佩,愿为将军作书一封先送往上党,家兄若是见信,定也会扫榻相迎。”

    高柔的用词听起来高大上,但实际上就一个意思:高干出身名门,自视甚高,瞧不起出身微末的刘备,刘备若是想要跟高干和睦相处,得高柔替刘备写封信引荐,然后高干会看在高柔的面子上恭迎刘备。

    刘备也听出了高柔的委婉之意,遂也不点破,拱手谢道:“如此,便有劳高相了。”

    高柔又道:“家兄麾下,目前的治中从事乃是颍川人荀谌,督将为并州人夏昭和邓升,以及河内人张晟,张晟曾为黑山贼渠帅,因为喜骑白马而号为张白骑,张燕投降后,张晟便也投了家兄。另有钟繇外甥郭援在家兄麾下任从事中郎,余者如”

    对并州的核心文武,高柔如数家珍,也没向刘备隐瞒。

    刘备微微点头,随行的辛哲则是将高柔所述官吏姓名及职务一一记下。

    当话题转到山川地理时,高柔脸上浮现些许歉意,轻轻摇头:“我在上党处理的公务多为刑名钱粮等文事,于山川地理一道,并未作详尽探察。左将军抵达上党后,可亲自向家兄垂询;稍后柔在此信中,也会向家兄提及此事,请他务必留意。”

    能得到并州的核心文武基本信息已是超出预期,刘备自然不会责怪:“高相相助已是至重,我感激不尽。”

    辞别高柔后,刘备又去黑山屯田民所在的区域待了半日。

    离开数月,再次踏入黑山屯田民聚居的田野时,眼前景象已截然不同。

    曾经面黄肌瘦、目光茫然的流民,如今井然有序地劳作于阡陌之间;新开垦的田垄整齐延伸,简易却牢固的茅屋错落有致,远处更有袅袅炊烟升起;田间可见扛着农具的壮年与白发老者一同疏浚沟渠,几名军士正指导屯民堆砌灌溉用的土埂;孩童追逐嬉戏于田埂,妇人围坐编织草席,一派平和生机。

    这十万黑山归附之众,也终于在常山国的土地上扎下了根。

    刘备驻足凝视良久,对身旁的徐庶、庞统慨然道:“昔日张燕率众据守黑山,皆因天下崩乱、民无所依。彼等非天生贼寇,实为乱世所迫啊!”

    指着田间一头健壮的耕牛,刘备又补充道:“人得温饱,方知礼义。耕耘有地,居食有依,稚子可嬉,老者得养,童子习诵诗书,成人明晓律令,这才是百姓应有的活法。”

    言语间,刘备又想起自己半生颠沛,亦曾同受离乱之苦,眼底泛起波澜。

    徐庶、庞统亦皆凛然。

    尤其是徐庶,亦是想到了多年的流离,以及留在了荆州的老母:倘若天下能安,又何须背井离乡!

    驻足良久。

    刘备收拾心情,招呼徐庶、庞统,语气复归豪迈:“走吧,我等也该去并州了!此番前往,定要达成军师在雍凉益的布局。”

    2更来啦

    

    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954/2837566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